【編者按】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於9月3日至4日舉行。半個世紀前,中國援助非洲國家的坦贊鐵路成為中非友好的象徵,也成為中國在非洲的一張名片。最近幾十年,遍布非洲的中國基礎設施和企業以及中國產品,也成為中國在非洲國家形象的一部分。如今,中國文化也開始越來越多地走進非洲,不少中國影視作品在非洲受到歡迎。但需要強調的是,中國文化在非洲的傳播仍然處於初級階段,中國在非洲的文化軟實力建設之路仍然漫長。
周五晚飯時分,埃及姑娘艾勒阿、薩爾馬、羅洛、魯布娜、伊勒哈姆、蒂娜和娜達照例守在電腦前,焦急等待著負責人瑪哈分配字幕翻譯任務。八位姑娘為了一部名為《新流星花園》(Meteor Garden)的中國電視劇,最近沒少吵架。
「每個人都想翻譯得多一些。」瑪哈抱怨道,「都是因為劇裡的F4 (四位男主角),誰能拒絕他們的魅力呢?」
阿拉伯語字幕的《新流星花園》劇集截圖。
在一個類似中國「人人影視」的埃及電視劇下載網站Drama Land上,標有阿拉伯語字幕的《新流星花園》已經更新到了第41集,基本與中國大陸播放的頻率保持一致。雖然這部今年7月剛剛開播的中國偶像劇在國內收穫了兩極評價,但卻立刻通過民間渠道在埃及各視頻網站傳播開來,收穫了大批年輕女性觀眾,成為了埃及女孩們當前最時髦的談資。
作為埃及版「人人字幕組」的幕後成員,八位新F4的「迷妹」們幾乎無償地在第一時間為新劇集做字幕翻譯,更把此看作自己「追星事業」的一部分。
從狂熱追星到投身翻譯的女生們
瑪哈所在的Drama Land成立於2017年4月,由熱愛中國電視劇又有豐富翻譯經驗的組長哈娜創辦,在小試了兩部中國偶像劇《漂洋過海來看你》、《愛,來得剛剛好》的翻譯後,字幕組的發展日臻成熟,越來越受到埃及年輕女性的喜愛。
正在艾因·夏姆斯大學中文系就讀的安妮是中國女星趙麗穎的忠實粉絲,她主演的《杉杉來了》、《花千骨》都是安妮的最愛。
「女孩子都挺喜歡看《杉杉來了》,我已經看了三遍,第一遍看的是阿拉伯語,第二遍和第三遍都是中文。」安妮頗為驕傲地介紹道。她最愛的男演員則是因《一起來看流星雨》走紅的張翰。
比安妮大兩級的同門師姐薩勒瑪的偶像則是另一位中國女星楊冪。
「我用兩個星期就看完了《親愛的翻譯官》,非常痴迷。」埃及姑娘薩勒瑪·馬克拉姆是一個十足的「中國偶像劇粉」,回憶起兩年前的那段追劇經歷,她一下子打開了話匣。「我不吃飯不睡覺地看,像瘋了一樣……」
畢業後的薩勒瑪找到了一份旅行社工作,但在工作之餘,她依然樂於在Drama Land等網站上追著觀看時下最火的中國偶像劇。
電視劇下載網站Drama Land首頁上, 《新流星花園》的海報佔據了大幅版面。
儘管成立僅一年多,Drama Land字幕組已召集了約30名平均年齡20歲上下的女學生,其中不僅有學習語言專業的在讀生,也有來自化學、商務、法律等各個專業的學生。雖然課業繁忙,但這些大學生依然每周擠出一定時間翻譯電視劇,並能搶在第一時間更新發布《新流星花園》這樣的熱門劇集。
隨著更多翻譯愛好者的加入,Drama Land的翻譯業務還擴展到了韓劇和日漫在內的更多亞洲影視作品,並在圈內小有名氣。其Facebook主頁粉絲數量過萬,其在線視頻網站上也有十多萬名訂閱者。
「每次我們的劇上傳之後,觀看量都會飛速上升。」字幕組副組長瑪哈介紹道,有時她們也會將翻譯好的劇集上傳到其它視頻播放平臺,可以獲得5美元(約合34人民幣)/集的翻譯費。
這筆平均下來每人只有不到1美元的報酬,這對於這些熱愛亞洲流行文化、對亞洲明星如數家珍的姑娘們來說,僅僅是一種象徵性的獎勵。
「我們熱愛亞洲電視劇,翻譯電視劇的時候我們也樂在其中,只要是我們熱愛的事業,我們不在乎有多少錢。」瑪哈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
儘管有不少「迷妹」自願投身中國電視劇的翻譯工作,但目前這一領域的需求空缺仍然非常巨大。
當澎湃新聞記者聯繫到另一個JaeWinter網站字幕組、表達了想要參與電視劇翻譯後,馬上被邀請到了一個名為「亞洲電視劇」的Facebook小組中,負責人隨即詳細詢問了記者的空閒時間,準備立刻「排班」。
「韓流」霸主地位仍然難以撼動
與《甄嬛傳》等曾經「名揚」非洲、由中國官方出口的電視劇不同的是,JaeWinter、Drama Land這些民間字幕組所翻譯的,大多是未通過中國官方譯製出口的「盜版」電視劇。
對於自身的「盜版」行為,字幕組也十分坦誠。「此站點發布的亞洲電視劇,如有侵犯,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從網站刪除。」由JaeWinter網站開設的「亞洲電視劇」Facebook主頁公告寫道。
據瑪哈介紹,字幕組通常從網絡渠道獲得中文片源及英文版本的字幕,以多人協作的模式迅速完成翻譯任務,一集電視劇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就可譯好,之後就被立刻上傳至Drama Land等網站供觀眾下載。
另一個字幕組lodynet所譯製的《新流星花園》劇集下載頁面。不同的字幕組在翻譯質量、上傳時間等各方面存在競爭。
在過去,印度電視劇一度佔據了埃及譯製片的主流,後隨著韓流的興起,埃及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開始流行「哈韓」文化,韓國「愛豆」和韓劇風靡埃及大學。
如今,儘管中國電視劇看似勢頭正猛,但佔據這些所謂亞洲電視劇下載和播放網站主頁的,更多還是開拓海外市場多年的韓劇。
瑪哈認為,韓劇在阿拉伯國家更受歡迎,原因在於其進入阿拉伯國家更早,但是隨著「韓流」的風行,年輕一代開始逐漸對亞洲文化產生興趣,也打開了其他亞洲國家電視劇的市場。
趁著這股風潮,中國電視劇帶來的「漢流」開始受到年輕觀眾的追捧。在此背景下,在國內不乏爭議的老劇、新拍版《新流星花園》,在埃及吸引了大量年輕女性。
「這部劇裡面的男主角非常帥,而且從這部劇當中還能了解到一些中國文化,非常有趣。」瑪哈表示,「現在中國電視劇已經成為了韓劇的強有力競爭對手。」
儘管如此,中國電視劇想要挑戰韓劇的「霸主」地位仍待時日。除了少部分像瑪哈那樣毫無中國文化背景的「狂粉」之外,更多的中國電視劇愛好者,則是像薩勒瑪和安妮那樣的中文系學生。
「那些看中國電視劇的人只是想要練習漢語。」在中國留學的埃及大學生牧笛告訴澎湃新聞。
作為男生,牧笛本身對這類言情偶像劇並不「感冒」,但學習漢語多年的他身邊有不少追中國電視劇的同胞。牧笛坦言,這些朋友大都來自中文系,或是從事與中文相關的行業。「但韓劇不一樣,一些不會韓語的人也會看,因為韓劇實在太出名了。」牧笛說。
儘管因專業而對中國電視劇頗為痴迷,但薩勒瑪似乎更偏好看韓劇作為消遣。
「我們在學院要求學漢語的埃及學生去感知一下中國文化,了解中國目前的社會狀況,但其他埃及人可能不大感興趣。」艾因·夏姆斯大學教授、漢學家納賽爾·阿卜杜·阿里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該校以其一流的語言學院而聞名,也是非洲第一所開辦中文系的大學。
在納賽爾看來,與土耳其、印度、韓國或是日本等其他國家的電視劇相比,中國電視劇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埃及觀眾廣泛接受和欣賞。
民間傳播
除了野蠻生長的字幕組所「引進」的盜版偶像劇在埃及引發的小熱潮,近年來,通過官方渠道譯製出口到阿拉伯國家的電視劇不在少數,其中也不乏精品。一些譯製劇在覆蓋西亞北非地區的CCTV阿拉伯語頻道播出,另有一些則被阿語國家電視臺引進。
據中國國際在線(CRI)報導,中國電視劇《父母愛情》阿拉伯語配音版於2016年在埃及國家電視臺第二頻道晚間黃金時段播出,收視率高達3.8%,收看人數達到400萬。
艾因·夏姆斯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主持譯製《父母愛情》的娜希德·阿卜杜拉·易卜拉欣告訴澎湃新聞,通常CCTV、CRI這樣的中國官方機構會僱傭她的團隊來譯製中國電視劇,除《父母愛情》之外,她的團隊還翻譯了《感動生命》、《一樹桃花開》、《反恐特戰隊》等中國影視劇。
2015年「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埃及分賽區決賽。 喻曉璇 圖
事實上,中國文化在埃及的傳播不僅僅局限於影視劇的傳播。早在2007年,中國就在埃及建立了第一所孔子學院,在埃及學習中文的人也越來越多。
但除了中文學習者之外,不少埃及人還是對中國文化存在著誤讀甚至偏見。
「中國的電視劇,不論是愛情題材,還是社會題材,戲劇節奏都比較慢,」漢學教授納賽爾教授從文化接受的角度分析認為,「因為文化土壤的不同,中國電視劇在埃及被接受,還需要一定時間。」
上海外國語大學海外利益研究中心主任、曾以漢辦教師身份在埃及高校派駐三年的汪段泳副研究員認為,中國出口的電視劇種類可以更多元。
就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汪段泳補充道,當前外國民眾對中國的興趣,其實並不在於美食、傳統和才藝。就根本而言,主要是被中國的發展成就所吸引,特別是那些曾經有過輝煌歷史但是當前陷入困境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經驗是其極度渴望了解和借鑑的。
「中國文化的傳播,重點應是對當代中國、經濟政治、社會現實的介紹。」他告訴澎湃新聞,所謂的「文化軟實力」,通常是由經濟硬實力來做基礎。
2017年1月份,艾因·夏姆斯大學中文系承辦中國廟會活動。 汪段泳供圖
納賽爾教授也持相似觀點,他認為,「從宣傳效果來看,一個華為或者OPPO手機」就可以做到「以一敵百」。
而對像瑪哈這樣痴迷於中國偶像劇的「追星族」來說,電腦屏幕上帥氣美麗的中國面孔和羅曼蒂克的故事情節似乎已經讓她醉心不已。
「這些電視劇滿足了我們的願望,把我們帶到想要去的世界,這就夠了。」瑪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