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雲華
在歐洲,有2個國家值得中國農業經營者學習。
第一個是法國,法國的農民合作社模式值得中國學習;另外一個就是義大利,義大利的多元化經營思維也值得中國學習。
另外,這2個國家在歐洲的農業地位也非常重,佔領著第一和第二的位置。
義大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義大利農業產值達529.02億歐元,同比小幅下降3.9%。法國是歐洲國家中第一大農業生產國,2016年農業產值為751.87億歐元,同比下降0.7%。德國位列第三。
另外,法國的農業崗位還卻在巨大缺口。
根據歐盟職業培訓發展中心發布就業市場分析報告稱,義大利勞動市場正在以0.4%的速度增長,未來4年,有望為社會增加420萬就業機會。這些新增就業崗位,主要來源服務業、農業和旅遊業等領域的市場需求。其中,農業是勞動市場增長速度最快的領域,增幅為14.5%。
那麼,我們今天一起來深度解析義大利農業。
01
義大利毫無資源優勢但農業總產值位居前列
和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相比,義大利是一個小國。義大利的國土面積比我國雲南省的面積還要小。義大利有6060萬人,人口密度為206人/平方公裡(中國的人口密度是143人/平方公裡)。所以,人口要比我國更稠密。
其實,義大利還是一個自然資源貧乏的國家。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只能滿足一小部分國內市場需求,75%的能源供給和主要工業原料依賴國外進口。
就農業而言,義大利是一個山丘陵為主的國家,平原面積約700萬公頃,全國耕地面積約910萬公頃,土地較分散,大農場較少,30公頃以上的農場僅佔總數的2.74%,全國農場平均規模為7萬公頃。農業勞動力約佔全國總人口的3.5%,農業產值佔國民總產值的5%。
義大利比較典型的農業當數地中海農業,光照和熱量充足,灌溉條件好,土壤肥沃,十分適合農作物生長。主要農作物為小麥、大麥、玉米、水稻,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欖,以及無花果是該地區廣為種植的經濟作物。
根據數據統計,義大利基本農業總產值位居歐洲第三,次德法兩國。而大農業產值包括第二產業的食品加工、農業機械以及第三產業中的農業技術研究,和運輸銷售以及農業觀光業在內則能達到1200億歐元,為義大利第三大優勢集群產業。
02
義大利的農產品 世界上沒有競爭對手
義大利擁有超過2500萬英畝的農田,其中生產的多種多樣的蔬菜和水果是聞名世界的義大利美食的主要來源。
我們發現,莊園和新鮮農產品是義大利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家庭型農莊。
另外,義大利的農產品以「有機」見長。據義大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義大利農業產值高達529.02億歐元,是歐盟內僅次於法國的第二大農業生產國,歐洲頭號有機食品生產國。
來自歐盟食品安全管理局的檢驗數據顯示,義大利農產品的化學殘渣只有0.3%,比歐盟國家平均比例低5倍,比非歐盟國家的平均比例低26倍,同時嚴格禁止種植轉基因生物。
義大利有世界上最多的原產地保護認證優質食品義大利受品質認證保護的優質食品。截至2013年12月共261種,且義大利有23樣農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完全沒有競爭對手。
比如義大利麵、番茄及其他蔬菜,香醋、油、四季豆以及櫻桃等,這些產品義大利都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絕對份額和優勢。此外義大利另有54樣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佔有率排第二或第三。
另外,義大利是世界上第一大葡萄酒出產國,是的,你沒看錯!雖然法國葡萄酒名氣很大,可是在產量、種類多樣性和性價比上和義大利根本不能相比。義大利著名葡萄酒產區從北到南,遍布義大利各大區及省份,因其緯度跨度較大,各地區葡萄品種各異,加上千年流傳的釀酒工藝與文化薰陶,許多產品都是世界範圍內不可複製的孤本。
除了葡萄酒,還有義大利的橄欖油。義大利橄欖油出口位居世界No.1,中國進口市場佔有率接近40%,直逼No.1的西班牙。此外重要農產品醃製火腿,義大利麵,番茄醬年產值均超過20億歐元。
義大利農業出口產品主要由葡萄酒,橄欖油,硬小麥加工的面和麵粉以及蔬菜肉類加工製成品四大部分組成。
03
義大利的綠色農業 國家戰略重點
綠色經濟將是義大利為經濟實現復甦的首要任務之一。
如今,發展綠色經濟在義大利企業發展中日益成為主流認識,繼續保持與提高「綠色競爭力」仍將是該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
義大利一直把 「特色農業與環境保護相結合」作為一張名片,農業從業者都嚴格踐行「可持續」的座右銘,讓農作物自然生長,畜牧養殖與蔬菜種植相輔相成,既保證了品質,也保護了土壤和水質。
另外,義大利農場都是綠色有機種植,都採用噴灌滴灌的方式給作物進行灌溉,所施用的肥料都是以義大利本土的生物有機肥為主。
對農業和自然的尊重,換來了優質農產品的產出,使義大利成為歐盟內部獲得「原產地保護」「地理標誌保護」和「傳統特色產品保護」認證最多的國家。
截止到2017年11月,義大利共有歐盟認可的292項原產地保護和地理標識保護的產品,523種受原產地控制、保證和受地理標識保護的葡萄酒,共有6萬家有機農業企業。
04
農業遊是一種生活態度 發展農業綜合體
現在義大利最流行的是「綠色農業旅遊」。其實,義大利的農業旅遊起步早且發展成熟。
義大利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發達的國家,也是最早發展休閒農業的國家之一。義大利農業旅遊是旅遊產業的主力軍,稱為「綠色假期」。
早在1865年,義大利就成立了「農業與旅遊全國協會」,引導城市居民到農村去體驗自然野趣,與農民同吃住、同勞作。而在歐盟所有成員中,義大利是首個將農業旅遊納入法律體系的國家。1985年,義大利第一部關於農業旅遊的國家法律生效,旅遊農場需通過嚴格的資質認證方可取得許可。
義大利休閒農業將優美的自然環境與農業基礎相結合,再將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以及特色文化融入其中,使其成為一個真正的綜合性體驗活動,對義大利的城鄉統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崇尚綠色,注重生活質量」是「綠色假期」能夠風生水起的重要原因。
現在義大利「綠色農業旅遊」的概念已不再是傳統上單純的觀光遊覽。在義大利,傳統上的「農業旅遊」只不過是人們深入鄉村,接觸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從而使身心得到放鬆。而如今的「綠色農業旅遊」則是被賦予了不少新的內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強調「以人為本」和「綠色環保」。
這種農業+旅遊的新型產業模式的突出特徵主要是義大利農業旅遊區的管理者們利用鄉村特有的豐富自然資源,將鄉村變成具有教育、遊憩、文化等多種功能的生活空間。這種「綠色農業旅遊」的經營類型多種多樣,使鄉村成為一個「寓教於農」的「生態教育農業園」。
義大利現大約有1.15萬家這樣專門從事「綠色農業旅遊」的管理企業。目前,義大利的綠色農業旅遊已與現代化農業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新型生態環境及其他社會現象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綜合性項目。
05
3點啟示:品質是農業的一切!
義大利農業從保護自然,推動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大力發展農業旅遊模式,已經把農業一二三產業進行了深度的融合。我們認為有3點啟示:
啟示一、從保護自然開始。農業不能只從大自然索取,而不去保護,農業必將會被大自然拋棄。
中國農業必須要建立在與自然和諧統一上,以「保護」為首要原則進行開發。
啟示二、提升農產品溢價空間。加工業。加工業是農產品標準化的關鍵,通過農產品加工幫助農產品溢價。
未來農產品找落點都在加工上,通過加工形成標準化和品牌化,從而提升農產品溢價空間。
啟示三、產業思維。
做農業離不開產業,更缺不了產業思維。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可以幫助農解決標準化問題和銷售問題,同時可以幫助農產品打開市場。
未來的農業必將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相互相承的。但,根本的是農產品品質,一二三產業融的基礎也是農產品品質。否則,一切都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