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正根老師創新紫砂作品——《太平有象》

2020-12-17 紫砂非遺傳承

紫砂壺造型豐富,樣式繁多,如此多的形態都是歷代紫砂前輩與當代工藝師們從生活中、工作中的觀察與感悟創作出來的。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江蘇輕工大國工匠、高級工藝美術師熊正根老師創作的《太平有象》,因其獨特的造型與生動的形象被眾多壺友稱讚,相信不久的將來,《太平有象》這把壺也將成為紫砂經典。

有人說這是一把奇怪的紫砂壺,

但給人的印象卻並不止於奇形怪狀,

它造型生動,神態逼真,惟妙惟肖,意趣盎然,

自成獨立的藝術風格。

而近看又似一件藝術品,仿佛茶臺上最適合的擺件

真是裝盛著制壺人熊正根老師良苦用心的壺。

這把《太平有象》的創作也是一次偶然的靈感迸發,那時候華博紫砂園剛剛開園,有朋友送了一對大象石雕作為紫砂園門口的瑞獸,熊正根老師在觀察其中一隻大象身上背著一隻小象的石雕時,發現小象憨態可掬,活靈活現,一下子就有了創作的靈感,來到工作檯前,按照石雕的造型,勾勒了一副草圖,經過幾天幾夜的反覆修改完善,終於確定了最終的樣式。

大象力大無窮,卻性情溫和,且能負重遠行,被人們當作瑞獸,也常被視作吉祥。力量的象徵,以象為形創作出了這把《太平有象》,製作巧妙,寓意美好,壺型以圓為基礎,做得圓滑精妙。壺身為圓球,光澤細膩柔和,讓人心生喜歡。壺嘴彎流,悠長而特別,正是象鼻的造型。壺把粗細均勻,變化平緩,不用修飾即恰到好處。壓蓋設計更凸顯壺鈕,以象入壺,而此象造型小巧卻不失生動,長鼻捲曲更顯活潑。

熊正根丨太平有象

有思想的制壺手藝人,

善於將動物、植物、花果等自然形體,

經過藝術提煉、創造,

熊正根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善於將自己生活所見、所聞、所感

自如運用於自己的作品中

色彩與造型逼真,融合了藝術美感

《太平有象》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為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積極參與江蘇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組織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宣傳工作而創作的。同時入選工藝美術公共服務平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江蘇省工美抗疫作品……

壺如其人,人亦如壺,泥之秉性,壺之形態,在塑造者的手中,呈現人的品性和態度。一把素麵素心的壺,選擇它,則是欣賞者的態度。它,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是制壺人與壺的共鳴。一種壺型與你合不合,一眼就知道。它的氣質與你身上的氣息莫名的契合。一眼似萬年,情就在那一瞬註定了。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太平有象
    ■聶鑫森 在清末的畫壇,吳友如是一位極富創新精神的畫家
  • 太平有象
    太平有象太平,謂時世安寧和平。象壽命極長,可達百餘年,被人看作瑞獸。
  • 正器紫砂|《摶埴方圓·雪泥留痕:袁小強師徒紫砂作品展》
    由上海市長三角路演中心8342藝術空間主辦,宜興市正器紫砂藝術館承辦的《摶埴方圓雪泥留痕:袁小強師徒紫砂作品展》於2020年8月28日(周五)在上海市金山區亭楓公路8342號順利開展。本次展覽展出了顧景舟大師三件紫砂珍品,袁小強及其弟子作品。
  • 張同祿《太平有象》大師極致之作
    《太平有象》作品由六頭大象共同馱著寶瓶,象代表吉祥,寶瓶代表太平。六個大象非常生動,一般六個大象造型很難有變化,但大象鼻子託舉的器物不一樣,「魚」代表吉祥有餘,「荷花」代表社會和諧, 象背上馱著寶瓶代表太平。
  • 古代十大吉祥圖案之太平有象
    而在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象」與「祥」字諧音,故「象」被賦予了更多吉祥的寓意,如以象馱寶瓶(平)為「太平有象」;以象馱插戟(吉)寶瓶為「太平吉祥」;以童騎(吉)象為「吉祥」;以象馱如意,或象鼻卷如意為「吉祥如意」。
  • 端莊大氣紋飾精美 雕漆嵌玉《太平有象》亮相
    日前,雕漆嵌玉《太平有象》作品亮相,以大象為題材,是揚州漆器中少有的立體脫胎大型動物造型。整件作品端莊大氣,紋飾精美,色澤紅潤,頗具美感。上世紀90年代初,為實現精品創新,揚州漆器廠成立了創作小組。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楊建說,因大象是立體造型,且採用脫胎工藝,難度非常大,經多次項目攻關,作品初現藝術效果,但後期發現細節處理上存在瑕疵。
  • 中國美術館首次舉行呂俊傑個人紫砂藝術作品展
    他曾在央視大型歷史文化劇《紫玉金砂》裡擔任壺藝顧問,並出任重要角色的;在我國首部紫砂MV《東方紫玉》中擔任主演和主唱,完美演繹了一曲紫砂藝術的風、雅、頌,成為了一位集音律、武術、哲學、繪畫、書法於一身的「跨界」紫砂藝術大師。本次「呂俊傑紫砂藝術展」為期8天,展出原創作品40件,交流作品26件。
  • 呂俊傑紫砂作品欣賞
    出席開幕式的有文化部部長蔡武,中國武警總隊政委喻林祥上將,文化部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北京市政協副主席黎曉宏,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協副主席王明明,原國防大學副校長何道全中將,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呂軍,中國美術館館長範迪安,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高雲,無錫市委常委、宜興市委書記蔣洪亮,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等。
  • 象馱寶瓶,「太平有象」
    一位藏友十分喜歡各種大象題材的藝術品,收藏了不少與「象」相關的寶貝。  銅胎掐絲琺瑯馱瓶象  憨態可掬的大象,幾乎是全世界的吉祥物,與「祥」同音的象,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更是被賦予了更多的吉祥寓意。  一位藏友對大象特別喜愛,這隻銅胎琺瑯彩馱瓶象是他剛剛淘到的寶貝,象身是銅質的,背部鞍韉部分有掐絲琺瑯的纏枝蓮以及龍紋的裝飾,鞍韉上馱著一隻大瓶子,也是掐絲琺瑯纏枝蓮的紋飾,瓶子上插有戟等法器。  對於大象的喜歡,這位藏友可以說是毫不掩飾。
  • 乾隆掐絲琺瑯太平有象
    太平有象一般紋樣由象和寶瓶組成,一隻碩大、憨態可掬的大象,背搭錦袱,上馱一寶瓶,瓶中還插有花卉作裝飾。 太平有象也叫太平景象、喜象昇平,即天下太平、五穀豐登的意思,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源於《漢書·王莽傳》:「天下太平,五穀成熟」,是中國傳統吉祥紋樣。 太平,謂時世安寧和平。
  • 太平有象 | 大象的退減
    象,在我國生存歷史悠久,和我們先輩們的生產生活、精神信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今天,野生亞洲象退縮於雲南一隅。現在博物館正在舉辦太平有象——明清牙雕藝術展(4月16日-6月23日),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和博物館聯手,帶您領略前人精湛技藝,感受中華藝術美的傳承。
  • 汪寅仙大師紫砂作品集
    1956年考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先後從師吳雲根、蔣蓉、朱可心、斐石民等,後又深得顧景舟大師的指導。1976年參加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舉辦的「日用陶瓷美術設計」培訓班進修學習。五十多年來,她酷愛紫砂藝術,勤懇研習,力求創新,在壺藝中兼容紫砂各派技藝之長,是現代陶藝大家之一。她的作品造型嚴謹,追求內涵、典雅、意趣,技藝精湛,並善於將自然美的生態注入於壺藝之中。
  • 毛國強師徒紫砂作品展在江蘇宜興舉行
    此次展覽匯聚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毛國強先生及其徒弟的眾多紫砂藝術精品,均為毛國強師徒多年來的代表之作,完美展現了紫砂文化的厚重底蘊和迷人魅力,詮釋了宜興紫砂與時俱進的工藝追求和形式表現,為紫砂藝術和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們奉獻出一場精彩紛呈的紫砂藝術盛宴。 「舉行『毛國強師徒紫砂作品展』暨『毛順興陶器行百年慶典』,我心情十分激動。
  • 【無用之用】紫砂老物專場展 | 現場作品欣賞
    喝茶方式從點茶轉為衝茶,壺也逐漸由大壺便成了小壺,除了傳統形制,在明末清初時,這些有文化的創作人便開始透過觀察與技藝去開創新的造型,且將自身的意念寄託於其中,這是紫砂最值得玩賞的地方,因為技藝或許可以靠著反覆的練習而逐漸成熟,但是文化涵養與美學高度,則是無法一蹴可及的,而透過賞玩這些老器物,彷佛也能跟當時的古人的靈魂意志相互交流。
  • 南京博物院:以紫砂為載體講述中華文明史
    本次展覽由南京博物院、宜興市人民政府、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等單位共同主辦,展出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謝強的60多件紫砂作品。 據介紹,「中華文明」紫砂藝術創作始於2012年,以絢爛輝煌的中華文明發展史為主線,從遠古洪荒到皇朝更替,從開天闢地的民間傳說到文採飛揚的詩詞歌賦,從樸拙渾厚的良渚玉琮到精美典雅的明式家具,再到氣勢雄渾的春天故事、輝煌燦爛的盛世復興…… 有關宜興紫砂器的文字記載可追溯到北宋,紫砂壺藝傳承和紫砂器實物傳世迄今有500多年歷史,在漫長的時光隧道中,傳承與創新伴隨著行業的發展。
  • 鑑賞|故宮裡的「平安春信」:從郎世寧筆下的傳梅到太平有象
    鑑賞|故宮裡的「平安春信」:從郎世寧筆下的傳梅到太平有象 故宮博物院 2020-03-31 18:56 來源:澎湃新聞
  • 這些紫砂女神,愛壺的你認識幾位?
    1957年,隨周總理出訪的國禮「九件象真果品」,正是此類作品的代表,烏菱、荸薺、核桃、板慄、茨、白果、西瓜子、葵花籽各一件;花生二件,且有一件花生仁可動。所有的紫砂果品均為蔣蓉運用捏塑的手法製成,其精妙程度,與真實的果品無異。
  • 歷代紫砂名家作品鑑賞之現當代紫砂名家「第一篇」
    進入20世紀中期紫砂生產逐步得到發展。尤其1954年,裴石民、吳雲根、朱可心和施福生等七人組建紫砂工場,至1958年「宜興紫砂工藝廠」正式建立,有職工2067名,先後創製各類壺器運銷五十多個國家。1974年~1977年,紫砂外銷市場擴大到歐洲、美洲、澳洲,荼壺、茶具佔紫砂出口量的60%。
  • 紫砂茶壺之鄉宜興,工藝大師蔣芬紫砂壺 大師作品欣賞
    其紫砂作品造型優美、泥料純正、線條分明、珠圓玉潤、做工精細且形神具備。>年 代 現代籍 貫 江蘇宜興一級目錄1生平經歷 一級目錄2得獎作品1生平經歷生於古陶都宜興,一個以紫砂為枕,泥胚為凳的紫砂工藝世家。
  • 宜興紫砂九雋東莞展出180件作品
    他們衝破師承、家傳的不同門戶,帶著共同的追求,從傳統中汲取養分,沉澱基因,用更貼近時代的紫砂作品詮釋紫砂文化。」紫砂的傳承與創新九雋之一的顧美群在開幕式上代表發言,她坦言,進入紫砂這個行業的門檻對於自己來說並不艱深,因為這是一種有母親味道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