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航站樓主體結構、鋼結構已全面完成,屋面、機電安裝、行李系統、幕牆等工作均進入收尾階段,精裝修工作正全面展開……12月中旬,記者從天府國際機場施工現場了解到,T1航站樓預計本月底整體建成,今後將承擔國際及地區航班的擺渡功能。
T1航站樓建設施工有多個難度節點,包括最高時速350公裡的高鐵下穿,以及地鐵、換乘中心、飛行區站坪、APM捷運系統等工程交叉影響等。
為了解決這些施工難點,施工單位中建八局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項目部在架體選擇和主龍骨選用上採用了超厚結構架體和彎曲工字鋼主龍骨,並通過BIM技術,進行施工前鋼筋綁紮順序模擬、複雜節點模擬,提前解決工程中存在的問題,節約了工期和成本。
針對地質條件複雜、交叉施工等技術難點,項目部一邊與設計方溝通,一邊組織運用BIM技術進行圖紙建模、施工方案模擬等,在反覆探究和討論後,先後制訂了139個專項施工方案,舉行了12次專家論證會,最終還是成功地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據中建八局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項目經理詹進生介紹,僅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建設,完成樁基4000多根,總長度可以繞成都三環路一圈;土方開挖150多萬方,相當於在一個標準足球場上堆起一座近百層樓高的摩天大廈;鋼筋綁紮9萬多噸,相當於北京的兩個「鳥巢」工程用鋼量;混凝土澆築60萬方,相當於可以把整個天府廣場平均高度抬高近7米。
天府國際機場T2航站樓同樣進展順利,已於2019年8月28日實現主體封頂。
天府國際機場馱日飛翔的「神鳥」之勢已露鋒芒!
「神鳥」成長大事記
2011年5月,四川省正式啟動成都新機場選址工作。
2013年6月,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批准確定簡陽蘆葭鎮為成都新機場場址。
2015年1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覆同意成都新機場立項。
2015年6月,成都新機場航站樓方案確定,構型取意馱日飛翔的太陽神鳥。
2015年9月,中國民用航空局批准同意成都新機場命名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
2016年5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開工建設。
2017年5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工程開工建設,落下第一根樁基。
2018年6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管工程正式開工。
2018年10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首個單體建築——ITC項目主體封頂。
2019年5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主體結構封頂。
2019年8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2航站樓主體結構封頂。
2019年12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主體工程完工。
2019年12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管工程2號塔臺封頂。
2020年1月,國際航協(IATA)公布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三字碼為:TFU。
2020年5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管工程1號塔臺封頂。
2020年6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西一跑道全線貫通。
2020年9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4F級西一跑道完工,跑道助航燈亮燈。
2020年11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開展校飛,於12月5日順利完成校飛工作。
2020年12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計劃於12月下旬開展試飛,首批將有6家航空公司參與試飛。
來源 | 成都東部新區
原標題:《成都東部新區 | 噓~這裡有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的秘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