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日軍106師團孤軍深入,被薛嶽領導的抗日部隊包圍在萬家嶺一帶,這是薛嶽精心為106師團準備的口袋式的包圍圈,為此薛嶽調集了16個師,從四面八方圍攻而來,將106師團圍了個結結實實,然而根據以往抗日戰場上的戰例,抗日部隊雖然兵力佔據很大優勢,卻難以全殲日軍整個師團,可見日軍一個師團在中國的抗日戰場上足以抗衡幾個軍,其主要原因還是武器裝備懸殊和部隊訓練產生的差距。
所以在萬家嶺,106師團雖然此時已經被團團包圍,然而在師團長松浦淳六郎的指揮下,106師團還是很快穩住了陣腳,不時來一次大規模的反擊,而106師團被包圍的消息早已經傳到了指揮這次戰役的岡村寧次耳朵裡,他利用飛機空中偵察,發現了薛嶽的口袋陣,袋底位於張古山,106師團唯一能實現突圍的地點正在於此,於是岡村寧次下命令,106師團緊急向張古山一帶集結,伺機突圍,同時命令離萬家嶺最近的27師團馳援106師團。
張古山成為了萬家嶺戰役最激烈的戰場,此時駐守在張古山的部隊是後來名揚天下的74軍58師,軍長是俞濟時,戰鬥打響後的第一天,日軍飛機向張古山抗日部隊的陣地上投下了無數顆硫磺彈,造成了58師極大的傷亡,俞濟時將自己的警衛營也派上了戰場,然而面對武器裝備全面佔優的日軍,張古山還是沒能守住,此戰過後,58師傷亡慘重,竟然僅剩下五百多人。
要想圍殲106師團,張古山必須拿下,不然106師團極有可能佔據高地,等到援兵一到,居高臨下突出重圍,俞濟時給74軍全體官兵下達了堅決的命令,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張古山,58師已經傷亡殆盡,責任自然落在了51師身上,51師的師長是王耀武,這是抗日戰爭中的一員虎將,然而此時面對張古山,他也是一籌莫展,幾次連續衝鋒下來,部隊傷亡慘重,依然沒能打上張古山,再這樣下去,106師團不僅能等來援軍,薛嶽精心布置的包圍圈也極有可能被日軍反包圍,後果很嚴重。
正在此時,51師153旅的旅長張靈甫給王耀武了一個建議,由他率領一支敢死隊繞道張古山背後,趁夜色從懸崖峭壁爬上去,日軍絕對想不到,然後敢死隊與其餘部隊內外上下夾擊盤踞在張古山的日軍,定能大獲全勝,剛開始王耀武是拒絕這個建議的,他知道張古山的另一面不止是懸崖峭壁,很多地方與地面成90度,從那裡趁夜色爬上去,談何容易?搞不好敢死隊沒爬上去就會全軍覆沒。
可是此時的王耀武也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眼看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王耀武內心焦急,只能同意了張靈甫的建議,張靈甫迅速組建了一支敢死隊,趁夜色從張古山背後爬了上去,張靈甫預料的沒錯,日軍完全沒有想到抗日部隊會從背後爬上來,竟毫無準備,敢死隊手持衝鋒鎗,身背大刀爬上張古山山頭的那一刻,夜色正濃,張靈甫命令敢死隊隊員全部脫掉上衣,赤膊上陣,白刃戰時只要見到穿著衣服的就是日本士兵,10月的萬家嶺,寒風刺骨,抗日戰士們頂風抗寒與日軍廝殺在了一起。
山腳的51師師長王耀武聽到了張古山頭的槍聲、喊殺聲,料知張靈甫率敢死隊已經摸到了山頭,出現在了日軍的背後,於是他緊急命令51師全體官兵向張古山發起衝鋒,經過激烈的戰鬥,據守張古山的日軍被全部殲滅,張古山被成功拿了下來,然而此時106師團的師團長松浦淳六郎向部隊下達了死命令,重新奪回張古山,張古山陣地成為萬家嶺戰場上敵我雙方反覆爭奪的焦點,51師最終還是頂住了壓力,張古山陣地歷經三陷三奪,最終還是在抗日部隊手裡,日軍106師團此時可沒有足夠的兵力搶奪張古山了。
馳援106師團的27師團也被抗日部隊阻擊,難以向106師團靠近一步,106師團也是彈盡糧絕,一萬六千多人的兵力此時只剩下兩千人左右,無力再戰,只能選擇保護師團長松浦淳六郎突圍,話說薛嶽在戰役進行時一直揣測106師團的指揮部設在哪裡,直到戰鬥快要結束時,他的目光才鎖定在了一個小山村裡,他緊急命令就近的部隊火速趕往小山村生擒松浦淳六郎,可惜晚了一步,松浦淳六郎一看大事不妙,親率兩千餘名日軍士兵倉皇逃竄了,擦肩而過之時敵我雙方僅相距三四百米,不免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