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過日子,要有一本明白帳。一座城市的發展,關係著數以千萬計的民生,更少不了明白通透的「帳本」。
日前,天府綠道曬出「帳本」,這條全國規劃最長、縱橫全域16930公裡的三級天府綠道體系,承載了公園城市再現蜀川畫卷千年盛景的夢想。如今,天府綠道已建成3689公裡、完成投資341億元。
而從天府綠道放眼成都這座城市,可以看到一本更大的「帳本」。以天府綠道為載體,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正在成型。
生態帳 1
厚植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
將現在的成都稱之為觀鳥者的天堂,應該不會有異議。城西的浣花溪公園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最佳觀景地,城南的興隆湖每年冬春兩季吸引大量遷徙的候鳥來停留,同時觀測上萬隻鳥的壯觀場面就在這裡,城東的青龍湖溼地公園裡藏著一座「鳥島」,野生鳥類200多種記錄在案,其中稀有、易危、瀕危鳥類就達30餘種。
生物日益多樣化,在科學家眼中,正是一座城市生態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天府綠道的建設,承載起了這座城市的生態多樣性。修建綠道,遠遠超出了一時、一地、一個物種的現實需要。它的建設涵養了一個生命共同體,讓城市發展建設中人類活動軌跡逐漸「退隱」,重塑生態系統原本的呼吸節奏。
如今,綠道已經成為人們品讀成都的重要方式——錦城湖公園、桂溪生態公園、江家藝苑,是成都人最愛的出遊地;繞城高速兩側500米範圍內,正在打造中的錦城公園,讓花海桑田回歸城市。一條蜿蜒的天府綠道,串起了大美成都全域公園的美好圖景。
美學帳 2
詩意棲居的美學價值
在龍泉山的東西兩側,會看到成都兩種完全不同的美。東部新區美得很具未來感。規模全國第二的天府國際機場展翅待飛,3D穿梭的交通模式讓人仿若置身一部賽博朋克的科幻大片。龍泉山以西的城區,則用尺度和空間凝聚了一座城市的記憶和文化,棗子巷、黃傘巷、尋香道,讓人重溫時光沉澱的美學。
這是公園城市獨特的美學價值,讓人回到詩意棲居的理想生活。這份與空間對抗、與密度對抗的詩意,來源於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的「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十字」方針,系統破解大城市病,以全新的發展方式增強區域人口和經濟承載能力。根據新總規,成都的西控、北改區域是彰顯歷史人文底蘊的傳統城市形態,南拓、中優區域是能夠體現高端能級的現代城市形態,而在東進區域,是體現綠色智慧開放的未來城市形態。這是公園城市的大美形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人文帳 3
以文化人的人文價值
改變隨時都在發生。去年9月,望江樓公園的圍牆拆了,與此同時,四川大學的人文資源也走出校園。打開圍牆,博物館群與城市周邊資源無縫銜接,帶動文旅資源的價值轉化,依託望江路沿線景觀打造、場景塑造和環境改造,川大博物館群將形成博覽文創場景。▶相關:顏值當街綻放,風景24小時賞玩!4座公園拆了圍牆,約你來打卡……
這是天府錦城街巷遊線的其中一條線。以天府錦城項目為依託,散落在城市角落的人文盛景被串聯成帶,被歲月衝淡的城市人文記憶也逐漸復甦。
「錦城絲管日紛紛」,如今這一盛景,在武侯音樂大道上的成都音樂產業中心再現。「二十裡中香不斷」,在杜甫草堂東門湖面周邊的尋香道「浣花吟詩」段,就能找到這份千年前的詩意。 猛追灣、棗子巷、大川巷等點位已開放,成為備受歡迎的網紅打卡地,人文映照城市、感染城市,城市也因此成為更具底蘊、更有實力的城市文化旅遊新地標。
經濟帳 4
拓展綠色發展的經濟價值
在成都,綠道不僅僅是用於觀賞的風景,它還有多姿多彩的耍法,看錦江商貿勝景、打卡網紅美食……這些場景,都發生在綠道上。天府綠道的打造堅持場景植入,在綠道有機植入創新文化、前沿科技和商業模式等新經濟特色因子,打造出綠道經濟新業態。場景加場景的排列組合,加出一本綠道+的「生意經」。 「綠道+夜市」 的夜遊錦江項目,接待遊客達1.5萬人次,「綠道+美食」的沸騰小鎮年營業收入近1000萬元,「綠道+鄉村旅遊」的竹藝村竹製品經營收入達2040萬元......
綠道經濟背後,是成都向高質量發展的導向轉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塑比較優勢。
在成都「西控」區域發布的高質量發展機會清單262個投資項目中,涵蓋了投資40億元的天府國際中醫藥養生休閒度假區項目、投資50億元的郫都區花卉旅遊小鎮項目、投資100億元的蒲江縣川藏鐵路綜合運營保障基地建設項目、投資100億元的成都臨邛文博創意產業示範區項目等——無論是項目的數量還是質量,「西控」區域在生態價值的轉化上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路。
生活帳 5
提升美麗宜居的生活價值
如今的高新區劍南大道天府一街口,早已搖身變為宜人的綠地——遍布街角巷落的長椅和長背上面刻著的捐贈者祝福、連接軌道交通站點等區域的舒適座椅,都讓人由衷地感到,這座城市更有溫度了。
生活不在遠方,而在眼前。對於普通市民而言,城市大廈間的一塊塊綠地,足以支撐起每天的幸福感來源。退休後的郭先生每天下午都要遛狗,在城市密集的建築中穿梭,顯然不能滿足一隻比格犬的運動需求。自去年7月科園活力廣場打造成型,郭先生的比格犬終於有了「敞跑」的綠地。這個佔地僅為8000餘平方米的「口袋公園」,但通過造坡、植樹、鋪設草坪,不僅有了公園的精緻樣子,還有了大大的「容量」:老人在這裡散步,孩子在這裡玩耍,上班族在這裡休憩……在廠房和樓盤之間的口袋公園,給了市民片刻遠離城市喧囂的機會。
社會帳 6
彰顯引領轉型的社會價值
對於企業而言,公園城市建設,則是一座實實在在的金礦。2020年,成都將面向全球持續發布1000個新場景、1000個新產品。這些「雙千」新場景新產品,有不少是應用在天府綠道上的。 在場景發布的現場,四川金瑞麒智能科學技術有限公司拿出了自動駕駛漫遊車產品。在都市農田中,成都天府綠道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將打造智慧農莊,需要高效智慧的管理方式。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城市之眼」,依託AI衛星網絡數據服務,構建了一套能夠對城市空天地信息進行動態採集、融合、分析的時空數據平臺。
政府給場景,企業找機會,「一拍即合」的故事每天都在天府綠道上演。成都市公園城市局局長楊小廣介紹,成都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商業化邏輯,以設施租賃、聯合運營、資源參股等多種方式實施全球招引,梳理項目招引機會清單2500餘項,天府綠道社會投資佔比達70%以上;「百個公園」示範工程吸引社會資本170億元,佔比56%。
原標題:公園城市三年間!成都給你算了一筆帳……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