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友,野外駐訓時間有限怎麼辦?這個旅教你算好「加減法」

2020-12-14 中國軍網

做好「加減法」,皆為實戰化

——解讀第77集團軍某旅野外駐訓關鍵詞之「訓練效益」

■徐 亮 解放軍報記者 李佳豪 特約通訊員 皇甫秉博

在對抗演練中,該旅偵察營官兵扮演藍軍,由一處高山冰川向「敵」迂迴,對紅方指揮所實施滲透打擊。薛子康攝

部隊紮營當天就展開實彈射擊,次日便組織實兵對抗演練……雖然已連續多年參加野外駐訓,可對於第77集團軍某旅上士申省委來說,這樣緊鑼密鼓的安排還是頭一次。

號角何匆匆,戰鼓何急急?採訪中,該旅旅長白紅旺向記者算了一筆「時間帳」。

野外駐訓為期4個月,除去休息、政治教育及車炮場日等,真正的訓練「淨時長」其實很緊巴,而且全旅要完成10餘個專業、數百個課目的實戰化訓練內容,以及由班至旅的綜合演練。由此算來,野外駐訓時間彌足珍貴,必須分秒必爭,抓緊砥礪部隊戰鬥力。

正因如此,在制訂今年的野外駐訓方案時,該旅黨委再次做起了「加減法」,力求讓每一個訓練小時都達到最大效益。

「訓練時長不會憑空增多,必須把有限的訓練精力投在作戰能力檢驗提升上。」白紅旺告訴記者,野外駐訓重點是突出陌生環境和實戰條件下的適應性、研究性訓練,一些在營區內就能練好的課目,自然沒必要帶到駐訓場。

採訪中,記者從某營的一日訓練計劃表上看出了新變化。

上午展開紅藍對抗演習,下午進行某新戰法推演,夜間組織某型火炮實彈射擊……在該營的當日訓練安排中,不見體能訓練、輕武器操作等基礎內容,取而代之的是對場地要求極高、官兵口中的「高年級」課目。

「野外駐訓機會難得,訓練內容決不能停留在『一年級』!」說話間,該營營長樊高飛帶領官兵奔向訓練場地。

透過一張訓練計劃表,折射出官兵對於加快推進新型軍事訓練體系建設的思考:「把基礎打牢在營區,讓能力升級在野外。」

與訓練內容上的「減法」對應,該旅還注重在訓練設置上做「加法」——在合成四營的演訓場,記者便目睹了這樣一道臨時「加法題」。

「各戰鬥單元做好準備,就地轉入防禦!」面對「敵」不期而至的滲透破襲,正在進行指揮所演練的四營營長錢敏迅速下達指令,組織官兵進行反擊。

衝擊與反衝擊、奪佔與反奪佔……經過一番激烈的較量,四營最終艱難完成了陣地防禦。面對接近四分之一的戰損率,錢敏發出感慨:「別看『敵人』平日裡跟咱稱兄道弟,下起手來還真不含糊!」

原來,剛剛的來犯之「敵」,正是該旅偵察營官兵,而此次戰鬥,完全在四營官兵的意料之外。

「訓練不僅要落實,更要看落實的效果究竟如何!」旅長白紅旺解釋道,在過去的演練中,有的營每場演練都是同一個戰術背景,每次進攻都是同一座高地,每次對抗都是同一個「敵人」,儘管演練轟轟烈烈,但是對於戰鬥力提升卻難有幫助。

為讓演練更加接近實戰,他們在今年的野外駐訓中提出「固定背景+隨機條件」的思路,即在固有的演練想定中,隨機加入若干補充條件,通過組織不同兵種、不同單位間互為背景、互為條件、互為對手的對抗較量,不斷提升演練的「陌生係數」,提高部隊的「打贏底數」。

談及發生在演訓中的種種改變,白紅旺感慨地對記者說:「以前我們常講『明日從這裡走向戰場』,現在則變成『今天這裡就是戰場』!」

短評

算好野外駐訓「效益帳」

■第77集團軍某旅參謀長 滕益權

人們常說,效益就是財富。就戰鬥力建設來說,合理有效的訓練時間是戰鬥力生成的基本條件。訓練時間不落實,戰鬥力就難提升;訓練效益不提高,戰鬥力生成就難提速。

「事之難易,不在大小,務在知時。」對於部隊而言,野外駐訓時間有限,人員裝備集體出動,為部隊錘鍊戰鬥力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如果這時候不「知時」而「務」,訓練內容還在上「一年級」,浪費的不僅僅是時間、人力和物力成本,還有戰鬥力生成的「機會成本」。

必須牢牢抓住野外駐訓這一難得的「機會窗口」,合理設計訓練內容、科學創新訓練方法,使其成為提升部隊實戰能力的磨刀石、助推器。唯此,才能有效防止訓練時間「隱性流失」,真正實現由訓練成績向實戰能力的轉化。

 

相關焦點

  • 野外駐訓住哪裡?怎麼洗澡?帶你了解兵哥哥野外駐訓8大「神器」
    為適應不同環境,不同地域,全面提高部隊全天候,全地域,全時段作戰能力,兵哥哥的野外實戰化訓練正進行的如火如荼。你可曾想過,在野外艱苦的生活環境裡,兵哥哥們日常生活是怎樣的?休息時住在哪裡?怎麼就餐?— 醫療衛生帳篷 —野外駐訓,官兵們難免遇到頭疼腦熱,感冒發燒,荒漠戈壁去尋醫問藥顯然沒那麼容易。
  • 為什麼中國軍人的野外駐訓,外國人羨慕不已?看完你就知道了
    野外駐訓的生活到底苦不苦。舉個例子你就知道了,棲身荒郊野外,一頂頂軍用帳篷就是他們的家,白天像烤箱,晚上似冰箱,海風漫天吹,蚊蟲滿天飛……但兵哥哥們卻甘之若飴,不信?連日來,正在某海濱城市駐訓的該旅防空營官兵,針對野外駐訓期間演訓任務繁重、生活條件艱苦、文化活動單調的實際,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從細抓起,靈活手段方法,把「小活動」帶到練兵場,讓官兵在訓練中訓得不累,玩得有趣,訓練成績直線往上「飈」,有效激發了官兵訓練熱情,凝聚了部隊戰鬥力。
  • 野外駐訓宿營帳篷怎麼搭?邊防兵哥來教你
    邊防官兵正在進行快速搭建野外駐訓宿營帳篷專項演練。 廖國勇 攝    野外駐訓宿營帳篷怎樣搭?7月18日,廣東邊防總隊機動支隊結合後勤保障需要,將部隊拉到野外開展快速搭建野外駐訓宿營帳篷專項演練。    演練中,軍事教員李文就各類帳篷的性能、部件構成、搭建選址、搭建和撤收技巧等技能為參訓官兵進行了逐一講解,並進行了人員分工。隨著教員一聲令下,全體參演官兵嚴格按照操作程序,快速展開宿營帳篷的搭建演練。
  • 野外戰史課堂:網上軍史館有了駐訓版
    陸軍第16集團軍著眼訓練任務開設野外戰史課堂網上軍史館有了駐訓版晚飯後,正在野外駐訓的陸軍第16集團軍某旅上等兵劉小朋走進「戰地網吧」,登錄集團軍網上軍史館駐訓版瀏覽。記者看到,駐訓版網上軍史館硝煙味十足,其中百戰經典、戰例史話、名將風雲等與軍事訓練密切相關的欄目很受官兵們青睞,點擊量名列前茅。該集團軍在全軍較早建立了網上軍史館。網上軍史館運行兩年多來,點擊量達數十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官兵喜歡在網上學習黨史軍史。
  • 日喀則軍分區首次組織冬季高海拔野外駐訓摔打部隊
    日喀則軍分區首次組織冬季高海拔野外駐訓摔打部隊來源:戰旗報 作者:李琴 黎遠華 編輯:成都分社 發布時間:2014-12-11 15:04軍報記者成都軍區(李琴 黎遠華西藏日喀則軍分區200餘名官兵,奔赴海拔4500米以上的某陌生地域,投入到為期一個月的冬季高海拔野外駐訓。軍分區領導介紹,為落實「全年練兵、隨時能戰」的要求,軍分區組織官兵到高海拔陌生地域展開訓練,最大限度讓訓練向實戰靠攏,錘鍊官兵過硬的戰鬥作風。該軍分區黨委引導官兵牢固樹立戰鬥力建設沒有空當期、訓練沒有間歇期的思想,積極投身冬季野外駐訓。
  • 野外駐訓經驗豐富的「老基層」3次選址3次被否
    一位野外駐訓經驗豐富的「老基層」,在宿營地選址問題上的經歷耐人尋味——宿營選址接連被否說明了啥
  • 野營駐訓,試試這些小妙招
    隨著部隊實戰化訓練強度不斷攀升,每年進行野外駐訓、遠程機動、對抗演習、實彈發射等任務的時間日益增多。夏秋時節,正是野外駐訓的黃金時期,官兵們離開了熟悉的營房,住在野營村或臨時駐訓點,生活單調、條件艱苦,官兵們身體、心理上承受的壓力也在加大。
  • 高原駐訓 吃好健康餐
    高原駐訓 吃好健康餐■解放軍報記者 孫興維姜晨 繪我是某部戰士小李,在高原駐訓有幾個月了,剛到這裡時總是食欲不振,還出現腹脹、便秘等症狀。近段時間因為訓練任務重,飲食不規律,我就餐後經常肚子痛。
  • 手拿把攥的任務為何貽誤了戰機——解讀第77集團軍某旅野外駐訓...
    「保證完成穿插任務!」這並不是吹毛求疵——在去年野外駐訓的一次演練當中,由於官兵缺乏對高原條件下飛行數據的研究,某型無人機在常規飛行高度內遭遇發動機停車。「別小看一組作戰數據,它會直接影響一場戰鬥的勝負。」憶及此事,滕益權深有感觸,「野外駐訓,就是要在實踐中一層層揭開高原的神秘面紗。」採訪中,記者便遇見了這樣一群追著數據跑的官兵。
  • 中國陸軍每年野外駐訓要求不少於4個月 帳篷不便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相鄰駐訓的某偵察連配備了我軍新型單兵帳篷,一拉、一折、一疊,不到兩分鐘特戰隊員就把帳篷裝進背囊消失在黑夜中。  「隨著我軍實戰化訓練深入推進,演訓由過去的駐址訓練向基地化訓練、跨區訓練轉變,快打快撤成為常態,沒有時間像過去那樣按部就班安營紮寨,這對帳篷的輕便性和機動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 駐訓叢林的400多個日夜(記者探營)
    「為了讓官兵們更好地適應叢林山地的任務環境,能夠快速處置突發事件,2019年初,我們中隊選擇了靠近邊陲的野外山林駐訓。」中隊指導員戴東傑說,「我們雖然住的是野戰帳篷,但戰備標準一點不降、訓練要求一分不減。」   掀開門帘,走進帳篷,一股潮溼悶熱的氣息瞬間湧到面前。戰士們被子疊得整齊,可用手摸過去,還是有點溼溼的。
  • 300多名學生走進某團野外駐訓地體驗野營生活
    高方錄攝7月4日,第21集團軍某防化團駐地某試驗小學300多名學生走進該團野外駐訓地。通過參觀野外營區,開展「背背囊」比賽,教唱軍歌,現場觀摩隊列訓練、戰術訓練,親身體驗站軍姿、練隊列、打格鬥、住帳篷、搞野炊、執勤站哨、穿戴防毒衣防毒面具,自動步槍瞄準擊發、爬戰術等,讓學生們真真切切體驗別樣的「軍旅味道」,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進一步增強了青年學生的國防觀念。(王勇、高方錄攝影報導)
  • 軍網記者夜宿野外駐訓場帳篷:鐵馬冰河入夢來
    下士車長崔鴻艦告訴記者,以前野外駐訓搭帳篷時,有的單位還標線,讓全連所有帳篷整齊排列。這次搭建帳篷,除了考慮山坡搭建的安全性,主要考慮的是便於全連能以最快時間收起帳篷、便於偽裝、打起背囊就能上戰場。帳篷中的物品擺放依舊整齊有序。
  • 野外駐訓端午節怎麼過?百人集體燒烤晚會是亮點
    燒烤飲料沒錯,這就是你想像的篝火晚會話不多說,小編帶你了解一下。「綠色的旋風,灑脫的風採,火辣辣的激情飛揚著精彩……」一首《當兵的就是那麼帥》作為開場歌曲引燃全場!該營野外駐訓以來,嚴格落實上級各項指示規定,從嚴抓戰備訓練工作,紮實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積極按新大綱、新條令轉變工作訓練作風,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提升了戰鬥力。
  • 為戰強「心」,海拔4500米,專家為野外駐訓戰士送健康
    6月下旬,陸軍第77集團某旅高原訓練場上迎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陸軍軍醫大學醫學心理系馮正直教授一行人,來到海拔4500多米的野外駐訓地,送來心理健康服務,幫助官兵緩解戰備訓練執勤壓力,贏得一致好評。
  • 被偽裝網覆蓋的帳篷裡竟然是這個樣子
    走進77集團軍某金剛鑽紅軍旅野外駐訓地各式各樣的帳篷屹立在營區裡雖然表面被嚴密的偽裝網覆蓋但帳篷內的景象卻別有洞天漂流瓶、以文化育人、凝心聚力的實際舉措據一營教導員魏攀科介紹豐富帳篷文化也是激發官兵練兵備戰熱情的催化劑談心角,讓心與心的距離更近拉家常、打撲克、讀書學習……在氣候惡劣的野外駐訓地
  • 星太奇:野外遇到「熊大」怎麼辦?同學「掩耳盜鈴法」告訴你答案
    各位親們大家好,我們都逛過動物園,也會學習很多關於動物的習性,而熊就是野外動物的一種,其實熊平時還算溫和,但是收到威脅的時候就會異常兇猛,所以如果你在野外遇到熊,首先要做的就是鎮定,但千萬不要試圖爬樹躲避哦,因為熊是很擅長爬樹和在樹上築巢的。
  • 野外迷路怎麼辦?
    愛好野外登山的人,在順著小徑(旅遊路線)登頂後,往往想走一條沒有路的新路線下山。這樣就常常迷路,困在山裡。萬一迷路,怎麼辦呢?    ■爭取回到原來有旅遊山路的那座山上去。即使你已經下到谷底,而且已經很累,也要咬牙爬上去。不要偷懶,也不要心存僥倖去試別的路。
  • 新疆軍區高原駐訓 官兵海拔5000米發射飛彈(圖)
    今年入夏以來,蘭州軍區聚焦強軍目標,著眼使命課題,連續組織作戰師旅奔赴高原山地進行野外駐訓。作為該軍區第一批成建制高原駐訓部隊,新疆軍區自7月中旬以來,先後組織所屬多支部隊在海拔4300米以上的崑崙山腹地展開實戰化訓練。為真實展現駐訓部隊的精神風貌,本報記者從演兵一線發回一組新聞觀察,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