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戰史課堂:網上軍史館有了駐訓版

2020-12-13 中國軍網

陸軍第16集團軍著眼訓練任務開設野外戰史課堂

網上軍史館有了駐訓版

北國四月,春意盎然。晚飯後,正在野外駐訓的陸軍第16集團軍某旅上等兵劉小朋走進「戰地網吧」,登錄集團軍網上軍史館駐訓版瀏覽。記者看到,駐訓版網上軍史館硝煙味十足,其中百戰經典、戰例史話、名將風雲等與軍事訓練密切相關的欄目很受官兵們青睞,點擊量名列前茅。

該集團軍在全軍較早建立了網上軍史館。網上軍史館運行兩年多來,點擊量達數十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官兵喜歡在網上學習黨史軍史。隨後,有官兵向集團軍黨委反映,每年野外駐訓4個多月,其間黨史軍史學習又回到「小黑板加粉筆頭」的老套路。不妨將網上軍史館也搬到野外駐訓點,結合濃厚的實戰化訓練氛圍,以史促訓、以訓帶學。

「官兵的感悟來自實踐。野外駐訓中結合現地訓練課目開展戰史軍史教育能夠事半功倍。」該集團軍政委王群介紹說,集團軍黨委採納官兵意見,在原有數字軍史館的基礎上,整合野戰政工方艙、野戰網吧等資源,按照突出戰例戰將、突出戰法訓法、突出實戰味道、突出戰鬥精神的思路,開發出網上軍史館駐訓版。

記者看到,駐訓版網上軍史館採用「第一人稱」參觀模式,參觀者可從各個視角、不同距離觀看虛擬場景。每個虛擬展廳還配有「解說員」。此外,網上軍史館充分挖掘戰例戰法資源,將該集團軍參加的數十場重大戰役按不同戰鬥類型分類,用數字地圖、3D動畫、紀錄片等形式呈現,並邀請專家進行經典戰例解析。每到一個駐訓地域,該集團軍還會搜集整理當地的戰例資料,結合現地地形製作虛擬場景,及時整合到網上軍史館中。

「戰史資源是活的戰法教材。」某連指導員於中軍感慨地說,集團軍開展戰法創新活動以來,連隊將寒區連排防禦戰法創新成果與過去的實戰戰例相對比,不斷修正完善,使創新成果經受住了演習檢驗。

《解放軍報》(2014年5月9日 11版)

相關焦點

  • 全軍首批網上軍史館開通運行
    全軍首批網上軍史館開通運行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17 15:46 來源: 國防部網站     近日,全軍首批網上軍史館在全軍政工網正式發布,標誌著全軍部隊軍史館(榮譽室)建設進入信息化軌道,對於廣泛傳播、大力弘揚我黨我軍光輝歷史,激勵官兵牢記強軍目標、獻身強軍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 某紅軍師駐訓官兵隨時隨地可瀏覽3D網上史館
    牢記囑託:榮譽史館裡的成長生動具象6支步槍建隊伍,真心盼中央,扶眉建奇功,血戰蘭州城,甘南剿匪,星夜進西藏,新疆30年……緬懷如此厚重的歷史,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2014年4月29日,習主席視察該紅軍師師史館,在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片前駐足觀看,他語重心長地叮囑部隊領導:「要把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佔地面積雖不大,卻濃縮了紅軍師84年風雨歷程的師團榮譽史館,如今成為官兵鑄魂勵志的主陣地。珍貴的歷史照片、先輩們用過的打仗實物、翔實的文字資料、逼真的聲光電戰鬥場景,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史館文化氛圍,讓新一代紅軍傳人心潮澎湃。
  • 某紅軍師駐訓官兵隨時隨地可瀏覽3D網上史館
    牢記囑託:榮譽史館裡的成長生動具象6支步槍建隊伍,真心盼中央,扶眉建奇功,血戰蘭州城,甘南剿匪,星夜進西藏,新疆30年……緬懷如此厚重的歷史,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2014年4月29日,習主席視察該紅軍師師史館,在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片前駐足觀看,他語重心長地叮囑部隊領導:「要把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佔地面積雖不大,卻濃縮了紅軍師84年風雨歷程的師團榮譽史館,如今成為官兵鑄魂勵志的主陣地。珍貴的歷史照片、先輩們用過的打仗實物、翔實的文字資料、逼真的聲光電戰鬥場景,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史館文化氛圍,讓新一代紅軍傳人心潮澎湃。
  • 野外駐訓如何訓出「野味」?條件越艱苦越能磨練本領
    只有不怕苦累,一心在戰、全力務訓,才能用好野外駐訓這段實戰化練兵的黃金期,更好地錘鍊戰鬥作風,提高部隊技戰術水平。
  • 特戰隊員野外駐訓火力全開
    為進一步提升特戰隊員實戰化訓練水平和反恐制勝能力,全力鍛造過硬「反恐尖刀」,確保部隊「拉得出,打得贏」,連日來,武警新疆總隊巴音郭楞支隊特戰分隊組織野外駐訓,掀起練兵熱潮。     小隊長介紹地形  按照「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訓什麼、什麼弱練什麼」的原則,特戰分隊針對不同專業特點,科學制定各專業訓練計劃和訓練重點,採取定人員、定裝備、定崗位、定任務的辦法,認真抓好技能訓練
  • 為什麼中國軍人的野外駐訓,外國人羨慕不已?看完你就知道了
    野外駐訓的生活到底苦不苦。有圖有真相,就讓我們共同走進,某旅防空營的駐訓生活,一起定格他們的「幸福瞬間」。連日來,正在某海濱城市駐訓的該旅防空營官兵,針對野外駐訓期間演訓任務繁重、生活條件艱苦、文化活動單調的實際,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從細抓起,靈活手段方法,把「小活動」帶到練兵場,讓官兵在訓練中訓得不累,玩得有趣,訓練成績直線往上「飈」,有效激發了官兵訓練熱情,凝聚了部隊戰鬥力。
  • 日喀則軍分區首次組織冬季高海拔野外駐訓摔打部隊
    日喀則軍分區首次組織冬季高海拔野外駐訓摔打部隊來源:戰旗報 作者:李琴 黎遠華 編輯:成都分社 發布時間:2014-12-11 15:04軍報記者成都軍區(李琴 黎遠華西藏日喀則軍分區200餘名官兵,奔赴海拔4500米以上的某陌生地域,投入到為期一個月的冬季高海拔野外駐訓。軍分區領導介紹,為落實「全年練兵、隨時能戰」的要求,軍分區組織官兵到高海拔陌生地域展開訓練,最大限度讓訓練向實戰靠攏,錘鍊官兵過硬的戰鬥作風。該軍分區黨委引導官兵牢固樹立戰鬥力建設沒有空當期、訓練沒有間歇期的思想,積極投身冬季野外駐訓。
  • 野訓場≠"第二操場" 野外駐訓如何訓出"野味"
    野外駐訓,為的就是讓訓練走出操場、走近戰場。如果野訓場毫無陌生感,甚至成了「第二個操場」,野訓的意義難免大打折扣。
  • 野營駐訓,試試這些小妙招
    隨著部隊實戰化訓練強度不斷攀升,每年進行野外駐訓、遠程機動、對抗演習、實彈發射等任務的時間日益增多。夏秋時節,正是野外駐訓的黃金時期,官兵們離開了熟悉的營房,住在野營村或臨時駐訓點,生活單調、條件艱苦,官兵們身體、心理上承受的壓力也在加大。
  • 走進戰壕軍史館:站在烈士奮戰過的地方,我懂得了何為軍人
    時至今日,昔日的戰場已成遺址,雖不見硝煙,但「戰味」猶存。只要我們懷著不忘歷史的心,便會發現,處處是「戰壕軍史館」,時時都能從戰史中汲取營養。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井岡山,被稱為「中國革命的搖籃」,迄今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址遺蹟有100多處,其中20多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紅色聖地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大課堂。
  • 為戰強「心」,海拔4500米,專家為野外駐訓戰士送健康
    6月下旬,陸軍第77集團某旅高原訓練場上迎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陸軍軍醫大學醫學心理系馮正直教授一行人,來到海拔4500多米的野外駐訓地,送來心理健康服務,幫助官兵緩解戰備訓練執勤壓力,贏得一致好評。
  • 在軍史館感悟傳統 汲取奮進力量
    本期,請跟隨我們的腳步走進我軍的幾家軍史館,看看他們如何教育激勵官兵銘記歷史、不忘初心、賡續血脈。本期,請跟隨我們的腳步走進我軍的幾家軍史館,看看他們如何教育激勵官兵銘記歷史、不忘初心、賡續血脈。……置身空降兵某軍軍史館,英雄先烈的血性故事在人們心裡激蕩。
  • 手拿把攥的任務為何貽誤了戰機——解讀第77集團軍某旅野外駐訓...
    「保證完成穿插任務!」這並不是吹毛求疵——在去年野外駐訓的一次演練當中,由於官兵缺乏對高原條件下飛行數據的研究,某型無人機在常規飛行高度內遭遇發動機停車。「別小看一組作戰數據,它會直接影響一場戰鬥的勝負。」憶及此事,滕益權深有感觸,「野外駐訓,就是要在實踐中一層層揭開高原的神秘面紗。」採訪中,記者便遇見了這樣一群追著數據跑的官兵。
  • 野外駐訓宿營帳篷怎麼搭?邊防兵哥來教你
    邊防官兵正在進行快速搭建野外駐訓宿營帳篷專項演練。 廖國勇 攝    野外駐訓宿營帳篷怎樣搭?7月18日,廣東邊防總隊機動支隊結合後勤保障需要,將部隊拉到野外開展快速搭建野外駐訓宿營帳篷專項演練。    演練中,軍事教員李文就各類帳篷的性能、部件構成、搭建選址、搭建和撤收技巧等技能為參訓官兵進行了逐一講解,並進行了人員分工。隨著教員一聲令下,全體參演官兵嚴格按照操作程序,快速展開宿營帳篷的搭建演練。
  • 瀋陽軍區裝甲團赴深山野嶺進行野外駐訓
    從5月上旬開始,該團緊盯訓練中存在的「實戰化訓練少」等問題,將10餘個連隊拉到深山野嶺進行野外駐訓。黨委「一班人」感到,野外駐訓既是從嚴從難錘鍊摔打部隊的「磨刀石」,更是各級主官苦練軍事技術、提高打贏能力的好時機。為此,他們達成共識:要求戰士做到的,幹部必須先做到;要求幹部做到的,主官必須先做到。
  • 南海艦隊網上軍史館:虛擬空間築起教育陣地
    來源:解放軍報原標題:南海艦隊某支隊建立網上軍史館虛擬空間築起教育陣地日前,南海艦隊某作戰支援艦支隊網上軍史館正式上線為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該支隊積極發揮網絡平臺作用,開設網上軍史館,分為根脈傳承、輝煌榮譽、精兵典型、強軍步履等篇章,用兵言兵語講述紅色故事,用英雄事跡激發強軍動力。
  • 野外駐訓住哪裡?怎麼洗澡?帶你了解兵哥哥野外駐訓8大「神器」
    老司機帶你全面了解兵哥哥們「高大上」的野外生活!—班用帳篷 —現在的房價可謂寸土寸金,但是在兵哥哥的野外生活中,不管到哪,都會有可攜式班用「套房」的影子。有沒有立刻想體驗下的衝動?— 醫療衛生帳篷 —野外駐訓,官兵們難免遇到頭疼腦熱,感冒發燒,荒漠戈壁去尋醫問藥顯然沒那麼容易。
  • 林都火焰藍|駐訓觀影,激發野外駐訓「政」能量
    在「九一八」事變89周年來臨之際,為進一步充實野外駐訓生活,豐富指戰員精神文化世界,激發愛國熱情,伊春市森林消防支隊結合駐訓實際,組織開展駐訓觀影活動,集中觀看愛國主義題材電影《八佰》。電影《八佰》取材於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中「四行倉庫保衛戰」,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中國士兵奮戰4天4夜阻擊三十萬日軍進攻的故事。
  • @戰友,野外駐訓時間有限怎麼辦?這個旅教你算好「加減法」
    做好「加減法」,皆為實戰化——解讀第77集團軍某旅野外駐訓關鍵詞之「訓練效益」■薛子康攝部隊紮營當天就展開實彈射擊,次日便組織實兵對抗演練……雖然已連續多年參加野外駐訓,可對於第77集團軍某旅上士申省委來說,這樣緊鑼密鼓的安排還是頭一次。號角何匆匆,戰鼓何急急?採訪中,該旅旅長白紅旺向記者算了一筆「時間帳」。
  • 3D+網絡 新型軍史館走紅雪域軍營
    原標題:3D+網絡 新型軍史館走紅雪域軍營  3月中旬,西藏軍區某旅網上軍史館升級改版。新館利用3D模型真實還原實體史館場景以及館藏所有文物,製作精美、內容豐富、立體生動,上線以來瀏覽人數逐日攀升。   「3D網上軍史館打破了時間、地域限制,實現全時開放、自由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