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螞蟻花唄」產品推送了產品升級提示,要求借款人授權查詢個人徵信報告,當借款人還在猶豫要不要升級的時候,一則央行的緊急通知又隨之而來。
7月28日,多位銀行工作人員透露,已經收到一份來自人民銀行《關於開展線上聯合消費貸款調查的緊急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要求各銀行統計並報送消費類聯合貸款業務的相關信息,主要包括「月末線上聯合消費貸款餘額」、「月末線上消費聯合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月末線上消費聯合貸款不良率」等指標,每項指標均需填寫與螞蟻花唄、螞蟻借唄的合作情況。
央行此舉是控制銀行信貸風險的需要
據相關人士分析,此次央行對銀行聯合消費貸款進行摸排並非「空穴來風」,因為在7月17日,銀保監會就發布了《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其中明確規定:商業銀行的網際網路貸款,單戶用於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應當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到期一次性還本的,授信期限不超過一年。所以政策趨緊是網際網路線上貸款的監管方向。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目前市面上很多銀行聯合消費貸款都是通過「銀行+助貸平臺」的模式進行的,銀行承擔著資金風險,助貸平臺則主要負責獲取客戶源,兩者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性。
這種不對稱的合作模式隱含著可怕的潛在風險,如果合作貸款機構為做大規模而採用過於激進的客戶下沉策略或實施數據操控,銀行發現時剎車已晚。
央行此舉會對借款人產生什麼影響?
對於我們普通借款人來說,最最關心的莫過於政策對於自身的影響。
一方面,從花唄納入徵信系統看。由於花唄額度基本上都是5萬元以下居多,大部分人只是將其用於日常小額消費,若花唄正式納入徵信,則可能會對借款人申請正常的銀行貸款產生一定影響,比如在申請房貸或銀行信用貸款時,會要求借款人關閉花唄、借唄等網絡小額信貸額度。
另一方,從央行下一步的計劃看。雖然央行目前只是進行合作信息的統計,但是據小編分析,獲取數據後,央行肯定會針對銀行聯合消費貸做出制度規定,出臺管理辦法,加強市場監管。所以可能會對一些聯合貸款餘額大且風險暴露程度高的中小銀行進行進一步「約談」,對大家今後使用聯合消費貸是不利的。#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