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願)訊,7月28日,財聯社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央行調查統計司下發《關於開展線上聯合消費貸款調查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銀行、農村信用社上報線上聯合消費貸款統計表。
《通知》的下發對象為:央行上海總部調查統計研究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城市中心支行調查統計處;國家開發銀行,各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儲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管理信息部。
《通知》要求,24家主要金融機構報送境內法人匯總數據,於7月30日下班前通過相關系統消息模塊上報至調查統計司;央行各分支機構報送轄內各中小金融機構的單家境內法人匯總數據,於7月30日下班前通過業務網上報至相關郵箱。
早間,據財聯社記者從一位地方銀行人士處獲悉,地方銀行應於7月28日下班前將數據上報至相關各央行分支機構。
一位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據其了解央行調查統計司下發《通知》主要是想了解疫情期間聯合消費貸款的利率和不良率方面的數據變化。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通知》附件中相關數據的時間節點為2018年12月末、2019年6月末、2019年12月末、以及2020年1-6月末逐月情況,對於今年數據的調查需求情況更加詳細。
對於線上聯合消費貸款,《通知》明確,是指金融機構經由網際網路獲取合作機構推送的客戶信息,並與其他機構採用同一貸款協議、按約定比例向同一借款人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
「為掌握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創新情況,調查統計司決定開展線上聯合消費貸款調查。」《通知》指出。
什麼是「創新情況」?一位網際網路銀行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可能部分業務會不符合相關監管要求,甚至會繞過相關的規定。」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6月下旬銀保監會曾下發《關於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在銀行機構的工作要點部分新增了「創新業務」,包括三方面:線上貸款業務、信用卡業務、衍生產品業務。
線上貸款業務方面具體包括:線上線下業務統一授信管理不到位;線上貸款用途違規或被挪用於限制性領域;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過度依賴合作機構,信貸管理等核心職能實質性外包,風險管控流於形式,貸款用途違規或被挪用於限制性領域;與無放貸業務資質的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接受無擔保資質合作機構提供的擔保增信;銀行資金借道網際網路平臺進行監管套利。
信用卡業務方面具體包括:未按監管要求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人群的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作合理調整;信用卡業務虛增客戶償債能力或違反「剛性扣減」規定,突破總授信額度上限管控;預借現金業務額度設置過高,不符合審慎管理要求,資金用途管控不力,違規流向非消費領域;分期業務收費不透明、質價不符,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客戶信息安全,違規洩露、濫用客戶信息;對債務人或擔保人違規不當催收。
在線上聯合消費貸款統計表附件中,央行要求上報月末線上聯合消費貸款餘額、當月發放線上聯合消費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當月發放全部個人消費貸款(不含個人信用卡透支)加權平均利率、月末線上聯合消費貸款餘額不良率、月末全部個人消費貸款餘額(含個人信用卡透支)不良率相關情況。
特別注意的是,在月末線上聯合消費貸款餘額、月末全部個人消費貸款餘額(含個人信用卡透支)部分還要特別上報與「螞蟻花唄」「螞蟻借唄」合作數據,當月發放線上聯合消費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部分需要上報與「螞蟻借唄」合作數據,月末全部個人消費貸款餘額(含個人信用卡透支)不良率部分單獨上報個人信用卡透支不良率情況。
「可能是因為螞蟻花唄、借唄和各大銀行合作情況比較多,這個數據能作為一個參考維度。」一位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