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在日本海域拍攝到會飛的藍色烏賊[圖]

2020-12-23 東方網

日本海域一種烏賊能「飛躍」海面

這種烏賊常集體行動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14日報導,一名英國攝影師近日在日本南部海岸拍攝到有趣的畫面:一種奇特的烏賊能靠著噴氣的力道推進,躍出海面「飛行」,最遠可達20米。

  據報導,60歲的英國攝影師格雷厄姆-伊金斯(Graham Ekins)原本是一名教師,現已退休。近日,他在日本南部海域、距北太平洋小笠原群島1000公裡處發現了一種奇怪的魚。起初,他以為這些在海面上「飛行」的生物是「飛魚」,但是連拍了幾張後,他發現這種生物其實是「烏賊」,拉丁語中稱為「太平洋褶柔魚」。

  據悉,這種特殊的藍色烏賊長八英寸,通常是集體行動,當它們一群群躍出海面時,遠遠看過去,常被誤認為飛魚。這種烏賊「滑翔」的原理是,整個身體「向後」推進,觸鬚在身後擺動,鰭就像飛機翅膀一般保持平衡。

  這種烏賊飛躍海面的主要原因是逃避獵殺,因為附近船隻的衝擊波讓它們以為遭到追捕。不過,「飛天」烏賊的行徑有時候弄巧成拙,還會有搭上性命的危險。有時候它們「飛躍」海面時,被天敵紅腳鰹鳥發現,就會立刻被叼走,淪為鳥兒的口中食。

相關焦點

  • 科普:烏賊也會「飛」
    新華網東京2月8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北海道大學7日發表的公報稱,該校助教山本潤領導的研究小組成功連續拍攝烏賊從躍出海面至重新落水的姿態,確認它們能在空中加速,將肉鰭像翅膀一樣張開以保持平衡,這一連串動作相當於飛行。  研究小組於2011年7月在東京以東約600公裡的海域,拍攝了約100隻小型烏賊從海中「起飛」的情形。
  • 什麼樣的烏賊,不僅會變色,還會飛?
    / 還會飛,會變色 /在函館,每年六月烏賊捕撈解禁,漁夫們紛紛高揭漁竿駕船出海,盛大的捕撈季就此拉開序幕,一般採用燈光拖網或機械繩釣捕撈烏賊,海面上星星點點捕烏賊的漁火照亮了整個港灣,成為了函館特有的夢幻景色。
  • 攝影師拍攝印尼火山罕見藍色熔硫
    攝影師Keow Wee Loong(圖中)偷偷潛入位於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的伊真火山(Ijen Crater)火山附近,拍攝了這組絕美的圖片。在位於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的伊真火山(Ijen Crater),夜晚時刻,火山口的熔硫會散發出藍色的光芒,展現出一種絕美的景色。據悉,火山噴發出的熔硫在經過高溫燃燒後,散發出來的氣體會特殊的藍色火焰。儘管這些氣體是有毒的,而且燃燒過程中溫度會達到600℃,但礦工們依然堅持在這裡工作。
  • 日本海沿岸頻現「巨型烏賊」或因水溫過低(圖)
    原標題:日本海沿岸頻現「巨型烏賊」或因水溫過低(圖) 圖為日本新潟縣佐渡市1月8日捕獲的一隻「巨型烏賊」(資料圖) 圖為日本鳥取縣巖美町1月捕獲的一隻「巨型烏賊」(資料圖)   據日本《產經新聞》2月14日報導,2013年冬天,日本海沿岸的大部分海域相繼發現了「巨型烏賊」。
  • 海洋中的巨型頭足類生物-巨烏賊
    根據北極以及俄羅斯的漁民所闡述,以前他們的捕鯨船藉助巨大的拖網可以找到巨烏賊,最常捕獲的海域是紐芬蘭、挪威和紐西蘭。在北冰洋和北太平洋海域捕獲到的大烏賊多半都生活在較淺的海域海域中。塔斯馬尼亞所捕獲的,身長超過十米;在澳大利亞東南海岸和日本的小笠原群島也經常發現巨烏賊屍體或殘骸,但個體偏小;紐西蘭附近可以捕獲較大的烏賊,但多半都是大王酸漿魷;而南非海域也可以捕獲到一些烏賊,但由於部分原因,很難捕獲到較為完整的標本。部分科學家利用捕獲到的海域位置和當地鯨類的活動情況來推斷只要是有抹香鯨的主要活動水域都會有巨烏賊的巢穴。
  • 日本首次揭開「深海怪物」大王烏賊真容
    新華網東京1月9日電 棲息在深海的大王烏賊由於其生存狀態幾乎不為人所知,被稱為「海中最後的謎」。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近日披露,他們與美國探索頻道合作,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拍攝到這種「深海怪物」的形象。這隻大王烏賊是2012年7月10日在日本小笠原群島的父島以東15公裡的海域拍攝到的。
  • 神秘的大王烏賊只是第二的存在!還有一種烏賊更大!
    海洋裡的生物非常多,有大有小,形態各異,說起巨無霸,大家肯定會想到鯨,它們是海洋中霸主的存在,當也有很多動物毫不示弱,今天就講講當中的一種!烏賊! 說起烏賊,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那些烏賊,它們的大小估計也就巴掌那麼大,然而烏賊也有大的,大的讓你產生恐懼!它就是大王烏賊!
  • 攝影師拍攝到罕見藍鯨哺乳照
    原標題:攝影師拍攝到罕見藍鯨哺乳照   藍鯨哺乳照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24日報導,專門駐紮在觀鯨勝地斯裡蘭卡海域拍片的攝影師派屈克 戴克斯特拉(Patrick Dykstra)日前全球首發藍鯨母親與寶寶同遊及哺乳罕見照片
  • 日本現8米巨型烏賊被稱北海巨妖 疑為核輻射變異(圖)
    原標題:日本現8米巨型烏賊被稱北海巨妖 疑為核輻射變異(圖) 日本現8米巨型烏賊活生生的身影視覺衝擊(組圖)  這生物(指大王烏賊)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北歐遠古傳說中「北海巨妖克拉肯」的真身,數千年以來,多次攻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附近海面的船隻
  • 南非海灘衝上4米長大王烏賊,身體完好、死因不明!
    而這個「克拉肯」其實是人們對一種巨型魷魚「大王烏賊」的投影,實際上大王烏賊的體型並沒有那麼誇張。 據悉,第一個發現大王烏賊的人是攝影師格羅斯(Adéle Grosse),當天他只是和朋友隨意地在海灘散步,突然看到被海水衝上岸的大王烏賊屍體。
  • 攝影師拍攝歐洲最大冰川冰洞 美如藍色水晶宮(組圖)
    原標題:攝影師拍攝歐洲最大冰川冰洞 美如藍色水晶宮(組圖)   當地攝影師兼導遊Einar Runar Sigurosson拍攝冰島瓦特納冰川的冰洞穴美景。(網站截圖)   中國網2月16日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攝影師Einar Runar Sigurosson拍攝了一組冰川冰洞的照片,向人們展示了歐洲最大冰川的冰洞美景。
  • 這位攝影師拍攝的日本,就像是漫畫一樣,溫馨又真實
    今天小郭要介紹一位日本攝影師,她拍攝的照片獨具日系風格,十分的真實,每當看到她的照片,總有一種令人舒適的感覺,她就是攝影師Iwakura Shiori,她生活在日本的香川縣,平時喜歡拍攝一些生活的日常和大自然。當我們看完她的照片後,一定會對這座漫畫過渡有所嚮往。好了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她拍攝的照片吧。
  • 日本海域發現「飛行魷魚」 可躍出水面21米
    日前,英國攝影師拍攝到一種奇特的魷魚物種,能夠使用噴氣推進原理讓自己身體跳出水面高達21米。這種會飛的魷魚一般生活在淺海域,時常從水面上躍起,人們會將它們誤認為常見的飛魚。這種魷魚叫做「太平洋褶魷魚(Todarodes pacificus)」,事實上它們是向後躍起,它們的觸鬚是在躍起方向的後方,鰭的作用相當於「翅膀」,使身體在空中保持平衡。
  • 火山意外創造的池塘,會變換出各種藍色?還引來眾多攝影師
    這篇文章中,我將向你介紹如何把池塘變成藍色,最好的遊覽時間,池塘變得擁擠,遊客相對稀少,以及藍塘本身的魅力。池塘呈現各種藍色,取決於季節和天氣。在日本美瑛附近的森林裡快速漫步,直接帶來童話般的迷人景色。在森林裡藏著一座美麗的藍色池塘。死亡的白樺樹刺破了水面的邊緣,它們的倒影像是畫在玻璃畫布上。甚至微風吹也能改變池塘的外觀。
  • 新加坡華人東部海域拍攝到野生水獺嬉水(圖)
    新加坡華人東部海域拍攝到野生水獺嬉水(圖)     陳藹琪在白沙海岸邊看到約(新加坡《聯合早報》/陳藹琪提供)   中新網11月4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東部海域來了一群野生水獺,一些民眾親眼看到它們在海灣嬉水。華人陳藹琪(19歲,大學生)昨早(3日)10時許跟朋友到白沙海邊時,發現了這群水獺,馬上用手機攝錄它們在水裡載浮載沉遊水的場面。
  • 日本攝影師紀錄震區海底世界 拍到變異鯰魚(圖)
    自2011年災後第四周至今,日本潛水攝影家鍵井靖章冒著核汙染的危險,多次潛入海底拍攝震區的海底世界,用影像記錄著一年來水下所發生的可怖變化。  照片裡,汽車倒臥海底,車身變形,被海水腐蝕得鏽跡斑斑,倒插在泥濘中的鋼琴已瞧不出原來的形狀,僅黑白琴鍵赫然在目,一片廢墟中,前日本天皇的照片還依稀可辨。
  • 中國三軍艦穿宮古海峽,運9飛入日本海,「御用攝影師」連忙拍照
    兩天後,也就是日本防衛省發布消息的22日當天,日方又發現了一架中國戰機從東海飛過對馬海峽後進入日本海,隨後又原路線返回。日本航空自衛隊緊急出動戰機進行伴飛拍照。該機為中國的運-9特種飛機,日方則稱為"情報收集機"。
  • 拍攝珠穆朗瑪峰,這位攝影師用掉400個膠捲
    通常攝影師拍攝的珠穆朗瑪峰 日本攝影師拍攝的珠穆朗瑪峰 為此攝影師西野壯平(Sohei Nishino)在去年5月前往尼泊爾,花費23天邊行走邊拍攝,他將這次拍攝定義為「作品中最難拍的一次」:他從位於海拔2860米的盧卡出發,到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再到6000米高的近山地帶,走到高雄峰,經過卓拉山口,四處尋找拍攝點。最終他在距離盧卡1000米的地方完成了拍攝。
  • 攝影師拍攝大阪機場迷人光影下的飛機
    圖:日本攝影師Takahiro Bessho在大阪伊丹機場拍攝的夜幕下的飛機。  圖:日本攝影師Takahiro Bessho在大阪伊丹機場拍攝的夜幕下的飛機。  圖:日本攝影師Takahiro Bessho在大阪伊丹機場拍攝的夜幕下的飛機。
  • 每晚睡烏賊嘴裡?日本推出多用途萌趣睡袋(圖)
    圖為這款「大王烏賊睡袋」。   據報導,近日,日本某生活雜貨品牌推出了一款「大王烏賊睡袋」,設計亮點在於人們從其口部鑽進去睡覺的時候,就好像被大王烏賊吃掉一樣。   該睡袋模仿了大王烏賊的10隻觸手和墨囊,在側面還設計了拉鏈,可以使腳部自由伸出。在裡面塞入薄被子或者衣服的話即可變身大抱枕。此外,其還配有模仿成抹香鯨的收納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