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的《千裡江山圖》是中國古代繪畫史上的國寶級文物,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隔著玻璃,欣賞這名畫,宋朝文藝繁榮的氣息,穿越時間,仿佛撲面而來。
作品屬於布絹類的材質,給人的氣場感覺是:規模恢宏博大。
局部看來,還非常之精細,線條和色彩表現力極強,綠水青山的畫意非常明確。
作品的影響力,穿過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原本,來到千家萬戶,共同見證這種美的震撼。
民間也被這種美所震撼、折服。
布絹上的筆法細膩,到了這種程度,每一幀都能拿來當截圖。
作者王希孟,曾是當時皇帝宋徽宗的學生,繪畫技藝得到了宋徽宗的真傳,可惜在繪製完《千裡江山圖》後不久18歲多就英年早逝了,簡直就是天才少年啊。
對比「畫王」《清明上河圖》,也有自己的優勢。
宋徽宗是北宋末期皇帝,最後亡國被抓到北方去當俘虜客死他鄉,他當皇帝不行,但是,書法繪畫的水平卻是一流的。
再欣賞一次《千裡江山圖》局部的高清畫面,感受這美的震撼,真想截圖保存著慢慢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