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豬大戶」二度衝刺港交所!去年淨利暴增1100%,一大數據全國第一

2020-12-25 金融界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景

「種豬大戶」天兆豬業二度衝刺港交所。

9月2日晚間,四川天兆豬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兆豬業」)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披露其最近財務數據和發展狀況,富強金融資本為其獨家保薦人。

今年2月27日,天兆豬業就曾向港交所遞交過招股書,屆滿6月後失效。此次是天兆豬業向港交所二度遞交招股書。2019年,天兆豬業在中國所有種豬養殖公司中,種豬銷售收益排名第一。

去年利潤暴增1100%

種豬銷售收益全國第一

招股書顯示,2017-2019財政年度,天兆豬業的收入分別為4.75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4.49億元和7.84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59億元,4008萬元和4.85億元。2019年,利潤暴增約1100%。

截止至2019和2020年前四個月,該公司的收入分別為1.89億元和3.5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485萬元和2.34億元。該公司在招股書中指出,儘管非洲豬瘟及衛生事件爆發,但該公司的業務已繼續維持穩定,且的整體收益正在繼續增長。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於2019年、2018年及2017年,就種豬銷售收益而言,天兆豬業在中國所有的種豬養殖公司當中分別排名第一、第四及第二。

截止至2020年8月28日,天兆豬業營運著中國47座生豬養殖場。其中大多數位於重慶直轄市及四川省,其餘豬隻養殖場則位於黑龍江省、甘肅省、江蘇省及貴州省。於2020年1月1日最大出欄產能約為三十萬頭豬。於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首四個月,天兆豬業分別向其客戶銷售約23.81萬頭、22.47萬頭、27.74萬頭及7.38萬頭豬。

而在本次IPO的募資用途裡,天兆豬業就規劃在甘肅省蘭州市、新疆尉犁縣分別建造一座容納13200頭、8000頭母豬的養殖場,並擬將重慶現有一座容納母豬約1500頭的養殖場擴充4倍至6000頭。

據天兆豬業預測,該等新豬養殖場建設完成並開始運營過後,其年度最大豬只出欄產能將增加約44.5萬頭,較其現有最大出欄產能增加約126%。

公開資料顯示,天兆豬業成立於2004年,前身為天生畜牧,主要側重於生豬養殖鏈上遊的種豬培育。業務模式為向養殖公司提供種豬資源、豬只養殖專有技術及輔助產品與服務,支持高效率的豬只養殖,從而賺取銷售收益、服務費及應佔溢利。

2016年,天兆豬業曾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4月從新三板摘牌。有著「西南種豬王」名號的天兆豬業選擇當下時機轉板無疑趕上了行業風口,行情刺激之下,豬企們紛紛斥巨資擴產能,身處周期性強的養豬行業中,盈利持續性與否也無疑是一大挑戰。

機構:種豬價格

或在2020年達到峰值

根據灼識諮詢研究發現,由於非洲豬瘟的影響,種豬的價格於2019年大幅上漲。種豬價格預期將於2020年達到最高峰,並於其後逐漸下降。

由於豬隻養殖場於商品豬價格居高不下時,有更強烈的動機購買種豬以擴展其規模,中國種豬的市場規模與商品豬市場密切相關。種豬市場隨高昂的豬隻價格於2016年達到歷史高峰,並於其後開始下滑。於2018年,種豬市場規模因豬周期及其所導致的小型豬隻養殖場倒閉潮而經歷大幅衰退。自2019年末以來,豬隻市場整體緩慢修復。在此情況下,大型種豬公司將有機會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種豬需求隨商品豬需求而波動。受非洲豬瘟影響,大量種豬及商品豬遭到處置。種豬為商品豬的主要生產來源。於非洲豬瘟爆發後,處置種豬及來自商品豬養殖戶的額外需求的影響疊加,導致種豬供應嚴重短缺,最終帶動種豬價格自2019年起上漲。此一短缺情況預期將於2019年至2021年期間持續,而種豬價格將在2020年達到高峰。其後,隨著種豬及商品豬供應逐漸恢復,種豬數量及需求之間的落差預期將縮小至4.2百萬頭,而種豬數量將於2024年回降至較為合理的35.4百萬頭。

相關豬肉股上半年業績爆棚

「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已經成為現實。

今年上半年,疫情並未阻擋A股多數豬肉公司上半年增長勢頭。數據顯示,A股豬肉界的五大豬肉股牧原股份、新希望、溫氏股份、正邦科技、天邦股份,上半年業績爆棚。

從五家企業營收規模來看,新希望2020上半年總營收達446.96億元,位居榜首,其次是溫氏股份,上半年年總營收達359.68億元;牧原股份上半年年總營收210.33億元,位於排行榜第三。

從淨利潤指標來看,牧原股份一馬當先,已是當之無愧的豬肉一哥。牧原股份107.84億元利潤總額位於第一,同比增長7026.08%。位於第二的是溫氏股份,利潤總額為41.53億元,同比增長200.33%,新希望以31.64億元位於第三,同比大增102.57%。

長江證券的研報指出,根據全行業能繁母豬存欄量恢復情況以及上市公司能繁母豬存欄量來判斷,預計全行業生豬出欄量大幅增加至少會要在2021年。而綜合來看,非洲豬瘟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生豬養殖產能恢復速度相對較慢,2020 年下半年生豬價格或將維持高位。

國泰君安證券的研報分析,受益於高豬價及非洲豬瘟防控效率,生豬存欄緩慢恢復,後周期已然啟動。此外,頭部企業疫情防控能力有效提升,政策扶持將更加多維,更加落地,因此養殖存欄(豬、禽等)有望迎來拐點,從而帶動養殖後周期景氣度持續回升,中長期角度看好。

編輯:艦長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相關焦點

  • 讓豬住樓房坐電梯,一頭種豬淨賺6246元,種豬大王欲赴港上市
    趁著「二師兄」熱度尚未完全消退,「西南種豬大王」天兆豬業再次和IPO槓上了。9月2日晚間,距離第一次遞交的招股書失效僅一周時間,四川天兆豬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兆豬業」)就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二度衝擊港股IPO。
  • 超級豬周期之下業績亮眼,天兆豬業二次衝擊港交所能否成功?
    自從去年豬肉價格大漲,往常我們餐桌上平平無奇的「二師兄」就成為了焦點。資本市場上,有關豬企的新聞熱度也比較高。近日,國內「種豬一哥」天兆豬業赴港上市的消息就備受關注。根據港股研究社消息,9月2日晚間,天兆豬業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開啟了第二次赴港IPO之路。
  • IPO日報:百龍創園違規融資衝刺IPO,愛美客二度衝刺IPO瓶頸待解
    【IPO觀察】2020年A股IPO註冊制全面推行,一二級市場估值將被重塑2019年,十七屆發審委共計審核企業269家(不含取消審核),較去年增多49.44%。其中244家企業過會,19家被否,4家暫緩表決,過會率高達90.71%,超去年過會率近30%。
  • 二赴港交所 上坤淨負債率降至73.8%
    原標題:二赴港交所 上坤淨負債率降至73.8%   繼上坤地產集團有限
  • 海天瑞聲二度衝刺 科創板再迎四「考生」
    其中,海天瑞聲為二度衝刺科創板,其首次科創板IPO之旅始於2019年4月、終於2019年7月26日,終止原因是主動撤回申請材料。  招股書顯示,海天瑞聲此次IPO保薦機構仍為華泰聯合證券,本次擬募資7.66億元,擬投向自主研發數據產品擴建項目、一體化數據處理技術支撐平臺升級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2019年4月,海天瑞聲首次提交科創板IPO申請。
  • 二赴港交所,上坤淨負債率降至73.8%
    記者| 陶婷繼上坤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坤」)3月末首次遞交的招股書失效後,10月5日,上坤更新招股書再度向港交所衝刺,農銀國際擔任其獨家保薦人。數據顯示,上坤的現金短債比由去年年末的0.82倍增長至今年4月30日的1.4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能有效覆蓋短期負債,剔除預收帳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從2019年末的83.31%降至今年4月末的81.8%。對於財務結構的優化,上坤表示,公司密切監控債務水平,並把定期優化資產負債率納入集團的重要發展策略。
  • 泡泡瑪特通過港交所聆訊:存貨周轉天數暴增 創始人自比迪士尼
    在盲盒經濟的盛宴中,在今年6月1日兒童節當天,一家潮流玩具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歷時5個多月,11月22日,據港交所披露,泡泡瑪特通過聆訊,摩根史坦利、中信證券為聯席保薦人。泡泡瑪特曾於2017年1月登陸新三板,但已於去年終止掛牌(退市)。
  • ...服務供應商星盛商業二次遞表港交所,運營中購物中心數量深圳第一
    智通財經獲悉,據港交所7月20日披露,星盛商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建銀國際和中信建投國際擔任其聯席保薦人。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曾於今年1月17日向港交所主板遞表。星盛商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位於深圳大灣區領先的商業運營服務供應商,並在全國其他區域管理多個項目。根據中指院的相關數據,截至2019年12月31日,按於深圳市的運營中購物中心數量計算,公司排名第一;按於深圳市的運營面積計算,公司排名第三。根據中指院,公司的整體實力在「2020年中國商業地產百強企業」中排名第14, 較去年排名上升一位。
  • 淨利暴增7倍仍被蒙牛拋棄 「中國神奶酪」妙可藍多跌下神壇
    淨利暴增7倍仍被蒙牛拋棄,「中國神奶酪」妙可藍多跌下神壇 摘要 【蹊蹺?淨利暴增7倍仍被蒙牛拋棄 「中國神奶酪」妙可藍多跌下神壇】半年內股價翻倍,曾與「中國神酒」貴州茅臺並列,被股民們稱為「中國神奶酪」的妙可藍多,因為一則消息,跌下神壇。
  • 我國大部分種豬都是從國外引進
    全國畜牧總站畜禽遺傳資源處處長劉長春表示,我國大部分的種豬都是從國外引進的,主要是從歐美發達國家引進。作為一個養豬大國,我國至今還沒培育出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品種。  由於中國的養殖業存在育繁推脫節的情況,上下遊利益聯結與橫向聯合機制不健全,導致企業「育種」不如從國外「引種」。
  • 攻關20年種豬仍靠進口 肉盤子端不穩背後:數據太離譜,企業缺合作
    目前市場上的白豬,90%以上都是「洋種豬」的後代。數據顯示,預計今年種豬進口總量超過2萬頭,創歷史新高,而國內種豬總數超2000萬頭。業內人士向紅星資本局指出,這2萬頭進口種豬已佔到國內核心豬群年更新量的3-4成,這是個很高的比例,說明我國對進口種豬仍存在依賴。
  • 百威啤酒重啟港股IPO 兩月之內二度申請上市
    百威啤酒兩月之內二度申請上市怎麼回事?百威啤酒衝刺港股近兩年來餐飲企業港股IPO如火如荼,在去年海底撈上市、近日賣面的九毛九也遞交了招股書之後,啤酒巨頭百威亞太也準備再次衝刺港股!9月18日,全球最大啤酒生產商百威英博旗下百威亞太正式開啟招股,計劃發行12.6億股,每股發行價27港元-30港元,預計9月30日上市。
  • 酒鬼酒去年淨利增長34%,2020年一季度現金流下滑712%!
    數據顯示,2019年,酒鬼酒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5.12億元,與去年11.87億元相比,增幅在27%左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不到3億元,相較於2018年2.23億元,增幅在34%以上。由於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增加,2019年,酒鬼酒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增長80%左右。
  • 快餐帝國二次衝刺港交所成功
    智通財經獲悉,據港交所披露,9月27日,快餐帝國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聆訊,力高企業融資有限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該公司曾於去年9月26日向港交所遞表,又於今年7月3日再次遞表。
  • 張家界旅遊集團董事長墜亡 「山水旅遊第一股」去年淨利下滑58%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張家界旅遊集團董事長墜亡 「山水旅遊第一股」去年淨利下滑58% 一季度虧損3671.78萬作者:葉青 來源:華夏時報網五一小黃金周,旅遊業並不太平。天眼查顯示,張家界旅遊集團成立於1992年,是中國旅遊板塊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譽為「山水旅遊第一股」。公司主要從事旅遊資源開發,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旅遊配套服務及與旅遊有關的高科技開發,提供證券投資諮詢服務。公司擁有8家成員公司,員工1100餘人。
  • 深天馬A去年淨利下滑+子公司「虧損+違規被罰」:全年淨利同比下滑...
    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天馬A)去年全年營收同比增長4.74%,淨利潤同比下滑一成,其中第四季度淨利潤虧損超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深天馬A去年固定資產計提減值近億元,同比大增1278.26%。
  • 聯商超市周報:12大超市去年關店657家 物美發放股權激勵
    受疫情影響,超市企業的拓店計劃多被後延,一季度開店數量同比去年下滑明顯。從開店時間上看,超市企業新店主要集中在1月開業,2月沒有新店開業,3月僅有2家新店開業。「家樂福精選」第一家新店在重慶開業5月1日,「家樂福精選」第一家新店在重慶開業。
  • 有公司淨利潤暴增507%!
    有公司淨利潤暴增507%!,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14609億元,同比下降32.8%,然而與此同時,速凍食品卻出現了供銷兩旺甚至缺貨的局面。家樂福深圳公共事務經理謝海璇表示,二三月份銷量比較驚人,同比去年速凍包子增長兩到三成, 速凍餃子約五到六成。採訪中,幾家商超採購負責人都表示,速凍食品的備貨量已經是疫情前的3-5倍,這對生產廠家來說意味著不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