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學一次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感謝於維雅老師、感謝蔡德貴老師,在你們和北京大學其他一些老師和同學們的努力和辛勤付出下,才有了這次研討會的召開。
借參加這次研討會的機會,我回憶起自己在信仰道路上走過的歷程,非常願意與大家一起分享這段個人經歷,希望能給學者、研究人員,以及在真理道路上探求著的人們提供一個簡單的實例。
我每年都會參加許多的研討會,絕大多數是在談論物質世界的事情。在公開場合談自己的信仰之路,談自己的內心變化,今天還是第一次。信仰是個人的事,是每個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但我相信每個人在信仰這條道路上都會充滿著疑惑、震驚、迷茫和探險。希望我在信仰之路上的一些經歷能給大家提供一點參考。我的生命開始於一個偏僻、貧窮的小山村。身邊時時淳樸與奸詐,慷慨與吝嗇,無神與有神,友愛與仇恨,科學與迷信並存,這些東西交織在一起,讓我生命初期充滿著矛盾。朦朧的我像一隻駱駝一樣跟著別人走,跟著社會走。走進學校,學習了知識;走進寺院去拜佛;走進道觀拜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山村的很多陋習、發生在身邊的迷信和鬼的故事,讓我從心裡越來越覺得壓抑和恐懼。
14歲那年我走出了小山村,我相信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更進步,去城市、去大城市學習科學知識成為了我人生最重要的目標;那時我開始相信智慧和力量來自於知識,唯有知識才能戰勝迷信、愚昧和貧窮。有段時期,我甚至不願意聽到這個小山村的方言,這些方言表達的常常是「誰家毛鬼又抓住了誰家的人」等恐怖故事。我們的那個小山村確實太偏僻了,聽到的經常是迷信的傳說,現代科學的光離這裡是那麼遙遠。而在我的童年,家庭的溫暖又讓我感受到人生的愛,以及愛給予人的力量。在那貧窮、困苦的環境裡,家庭的愛顯得尤其重要和珍貴。走出小山村,自己一步步變得像一頭獅子,想跑到更遠的地方,學習科學知識讓自己更有力量、更有能力。自己的外表也像一頭獅子,留著長長的頭髮。但越往前走,遇到的困惑反而越多,從看到天空中的月亮、星星,到大自然中花草的生長;從自身生命的誕生到疾病、死亡、傷痛和快樂……科學可以解釋清楚一部分問題,但對另一部分的解釋越來越牽強,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背後是不是存在著一種更偉大的力量呢?這些讓人困惑的現象背後的力量和原因到底是什麼?我又開始沒有目的地尋找,讀易經,讀佛經,讀道德經,雖然無功而返,但我逐漸相信在我們人類和大自然背後有一種更神聖、更強大的力量存在,這種偉大的力量也許就是上帝。
五年前,一個偶然機會接觸到巴哈伊,從巴哈伊的信仰者們那純潔的面孔、慈善的語言中,我感受到這是一些受到神聖光芒照耀的不平凡的人,他們心中有愛。也是從他們那裡知道,上帝會在不同時代為人類派出不同的先知,來教育和啟發人類。而在我們的這個時代,上帝派來的先知、顯聖者就是巴哈歐拉。他教導人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是「團結」,「人類一家」,「世界大同」,誰也離不開誰;教導我們「誠實是人性一切美德的基礎」;教導我們要獨立探求真理,真理只有一個,無論通過科學的道路或宗教的道路,都能在真理腳下相聚;教導我們物質和精神猶如兩個翅膀,缺一不可;教導我們:人人是平等的,男女是平等的。神聖的語言給了我生活和工作力量,確信人生的目標是自己進步並同時推動時代進步;每天靜思和祈禱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讓自己每天與神聖力量有交流的機會;體會在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之外還有一個無限的萬千世界;人的生命的本質是精神的,靈魂是永恆的,並永遠進步。這些都在激勵我,打動我,給我智慧和力量,讓我對世界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個人發生了變化,對周圍世界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良好的生活習慣,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了。看待身邊的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的心態也不同了。我現在看周圍的人都是好人,那些以前認為的壞人,只是一些幼稚的人和病人。我的人生有了堅定的目標,就是讓自己和周圍的世界一起進步。我們的家庭發生了變化,家庭中充滿愛和關心,我和張欣兩人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孩子們的教育和為社會服務的項目中去,尋找付出和獲得的平衡。以前,我只相信科學技術帶來的力量、物質的、市場的力量,學習巴哈伊後,我看到了一種更強大的力量,它是可以通過學習聖言、祈禱和為社會、他人服務獲得抗的。
我是信仰道路上的後來者,初學者,但我已經踏上了這條信仰的道路,並徹底改變了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