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長10000倍!深圳40年做了什麼?

2020-12-16 中國財富網官方

原標題:GDP增長10000倍!「小漁村」戰勝全球4000個經濟特區,深圳40年做了什麼?

202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40年很短,它起自邊陲灘頭,波瀾壯闊下,依然是少年。

40年又很長,從小漁村蝶變為國際大都市,已書寫滄桑巨變。

40年,深圳特區GDP增長近10000倍,人均GDP升至全國城市之首,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

40年,深圳培育出華為、中國平安、騰訊等8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眾多燦若星辰的創新型企業。

據新華社報導,來自英國《經濟學人》的評價稱,改革開放40年,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實踐是經濟特區。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

在過去40年深圳做了什麼?

全球的經濟特區中,沒有一個特區能像深圳一樣長期保持高速增長。

1979年,深圳的GDP不足2億元,2019年達到2.69萬億元,40年間增長超過1萬倍!這是讓世界震驚的奇蹟,也是歷史給予艱難探索者和接續奮鬥者的最有力回報。

40年來,深圳GDP的增長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9倍、全國的1.8倍。這意味著,過去40年世界每向前一步,深圳特區就跨越了近五步。

不止於此,最近揭曉的《財富》世界500強中,有8家企業來自深圳,獨樹一幟。

(制表:中國財富)

深圳特區成績斐然的背後,是其40年不懈推進市場化改革的勇氣與銳氣。

以住房制度改革為例,1980年,深圳開始建設東湖麗苑,這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個商品房小區;1987年,深圳敲響新中國成立以來土地拍賣「第一槌」;如今,深圳在2018年又啟動了「二次房改」,提出到2035年,新增建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不少於100萬套,超出商品房的供應量。

在培訓新興產業方面,一個被特區傳為佳話的細節是,1999年,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在首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獲得了關鍵的第一筆220萬美元風險投資。而這個日後被稱為「中國科技第一展」的技術成果交易會,成了深圳特區在新世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開端。

在經歷了「騰籠換鳥」淘汰低端落後產能、技術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後,深圳成為了「三新一高」(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發展的典型代表。

截至2019年,深圳高新技術創新型企業已超過3萬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合計10155.51億元,其先進位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72.1%,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比也達到了67.3%。

另外,作為深圳支柱產業之一的金融業,隨著特區發展不斷壯大,2019年金融業總資產超過15萬億元。40年間,深圳金融業始終堅持改革創新,與實體經濟共同成長。據統計,2019年深圳金融業以不到1%的從業人口,創造了全市超1/7的地區生產總值和近1/4的稅收。

證券業方面,2019年末,深圳22家證券公司總資產1.71萬億元。2019年營業收入841.89億元,位列全國第一。保險業方面,2019年深圳保險法人機構達27家,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保險法人機構總資產4.85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二。

除了資產規模等各項指標大幅增長,過去40年深圳金融業實現了眾多領先全國的改革創新。在2020年3月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中,深圳列第11位,在國內僅次於上海、香港和北京。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最早於2007年發布,2014年深圳位列第25位,2015年為第23位,2019年升至第14位。這說明深圳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所取得的成績得到國際金融界的關注與肯定。

不過,還是有不少人認為,深圳的崛起得益於其區位優勢,毗鄰香港;也有學者認為,其得益於政策優勢,稅收優惠、土地保障帶來巨大紅利;更有學者將其歸納為有為政府加之有效市場。

但很多人忽略了一個方面,深圳很早就在科技創新方面嘗試系統化地設計制度。深圳已經成為制度創新的策源地,不少制度改革經由此推向全國。據2017年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的統計,深圳25年來制定的法規和法規性文件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在國家和地方立法沒有先例的情況下先行先試,這些法規不僅護航深圳的發展,也為國家提供了參考藍本。

就是在不斷的開創性舉措之下,「吃螃蟹」精神在深圳市場經濟的實踐中逐步深化,貫穿了整個40年。

未來深圳的藍圖已經躍然紙上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特區繼續探索前行的使命,從來就沒有終止,也不會終止。

為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布。

未來深圳的藍圖已經躍然紙上:到2025年,深圳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研發投入強度、產業創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到2035年,深圳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典範,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

到本世紀中葉,深圳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先進城市之林,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

與40年前設立經濟特區一脈相承,這是一份厚厚的歷史重託。同樣,先行示範區也是一個「無人區」,前面的路無人涉足,仍需要深圳再次殺出一條血路。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不久前,深圳上半年的成績單出爐,GDP增速從一季度的-6.6%到上半年的0.1%,演繹「深V曲線」,成為四大一線城市中唯一正增長的城市。這背後,是創新的力量在推動。

歷史,總會在特殊節點給人以啟迪。時間見證了深圳特區40年輝煌巨變,下一個40年,朝著全球標杆城市進發的深圳特區更值得期待!

(本文綜合自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21世紀經濟報導等)

原文轉自:中國財富幫

相關焦點

  • GDP增長10000倍!深圳40年來究竟做對了什麼?
    原標題:GDP增長10000倍!深圳40年來究竟做對了什麼?如何從「探路人」到「關鍵先生」?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一句話,讓深圳走過了不平凡的40年。1979年,他提出「劃出一塊地方」創建經濟特區;1980年8月,深圳便獲批成為中國首批經濟特區之一。激蕩40年,彈指一揮間。
  • GDP增長10000倍!「小漁村」戰勝全球4000個經濟特區,深圳40年做了...
    40年,深圳特區GDP增長近10000倍,人均GDP升至全國城市之首,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 40年,深圳培育出華為、中國平安、騰訊等8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眾多燦若星辰的創新型企業。 據新華社報導,來自英國《經濟學人》的評價稱,改革開放40年,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實踐是經濟特區。
  • 中國第一縣市,GDP超過寧夏一個省,40年經濟增長1450倍
    在中國,城市發展奇蹟的代表無疑是深圳,深圳從一個不起眼、無名的小漁村一舉成為世界知名的國際都市,但這並不只是深圳的奇蹟,中國有很多像深圳一樣迅速發展的地方,位於長江三角洲的蘇州是這些城市中最優秀的城市。
  • 深圳人到底有多拼?40年深圳人口增長42倍 GDP增長近1.4萬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深圳人到底有多拼?我們研究了40年的數據,發現……今天,深圳迎來40歲生日。40年深圳人口增長42倍GDP增長近1.4萬倍改革開放的春風,經濟特區的政策優勢,讓深圳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人為其發展做貢獻。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40年來,深圳常住人口從31.41萬人增長至1343.88萬人,增長42倍。
  • 中國最富有的四線城市,人均GDP超越北上廣,40年GDP增長了1033倍
    鄂爾多斯,說出這座城市名字的朋友們會有些生疏,因為並不出名,內蒙古自治區管轄的一種地級市,地名源於蒙古語,意思是「許多宮殿」,比國內重慶市還要大,雖然重慶市人口只有206萬,但面積為8.67萬平方公裡,2017年,鄂爾多斯GDP達到3579億元,成績在國內各城市都不是很出色,但在省份卻名列前茅,有些朋友可能會想,城市這麼大,GDP是不是只有三線城市的經濟水平?
  • 中國最牛的縣,40年經濟增長1450倍,人均gdp比韓國還高
    畢竟縣城其實是比較小的,中國最牛的縣,40年經濟增長1450倍,人均gdp比韓國還高。這個縣城其實就是崑山縣,作為一個縣級市,他的gdp簡直不要太逆天,18年gdp直接超過了寧夏西三個省份,而作為一個縣,顯然人口並不是很多。
  • 40年時間深圳GDP增長超1.37萬倍 做對了什麼?
    新聞1+1丨特區40年 深圳「破繭成蝶」成為創新之城今天是深圳40歲的生日,40年前,誰會想到一個小漁村會發展成為今日的「創新之城」?今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又會給這座「未來之城」帶來什麼?四十,可以不惑嗎?
  • 2019年深圳gdp是多少?2019年深圳gdp增速7%
    2020年還要加大住宅用地供應,增加住房供給,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持續開展大規模公共住房建設行動,建設籌集公共住房不少於8萬套,確保完成「十三五」期間建設籌集40萬套的目標。  下調0.5%,深圳2020年GDP增長目標為6.5%  深圳市市長陳如桂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5%左右,完成40項民生實事,新增就業1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 深圳40年硬核數據:經濟總量40年增超萬倍 人均GDP破20萬
    深圳速度過去40年間,深圳GDP(國內生產總值)從1.69億元增長至2.69萬億元,猛增超萬倍。從南國小漁村到國際化大都市,「深圳速度」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名片。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979年的1.13億元提升到2019年的6582.85億元,累計增長5825倍;公共預算收入由1979年的0.17億元提升到2019年的3373.21億元,增長近兩萬倍;貨物進出口總額2.98萬億元,其中出口總額1.67萬億元,連續27年居內地大中城市首位。
  • 數說深圳:40年深圳GDP增超萬倍,人均GDP破20萬
    大家好,歡迎來到看點財訊,今天帶大家用數據看一看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的發展變化。小漁村到大都市,風雲變幻四十載,深圳從未停下它的發展腳步。今日,8月26日,正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下面一起來看看,深圳為我們帶來了怎樣的答卷。
  • 日媒:深圳,40年GDP增長1萬倍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8月26日文章,原題:40年來中國「發電機」深圳的GDP膨脹1萬倍8月26日是深圳被正式設立為(中國首個)經濟特區40周年紀念日。作為一個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試驗場,這座城市引領中國經濟(增長),並令自身經濟規模在過去40年中令人難以置信地猛增1萬倍。深圳還產生了許多具有影響力的民營企業,包括通信設備巨頭華為等。為吸引外企,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初設立首批4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此後,曾是荒涼漁村的深圳一直迅猛發展。
  • 1980年,美國GDP是中國9倍,人均GDP是中國40倍,現在差距有多大?
    1980年,是我國改革開放第二年。當時中國GDP總量為,美國GDP總量為,是我國的9倍;當時中國人均GDP為308美元,美國人均GDP為12576美元,是我國的40倍!卡達盧森堡【1980年的中國經歷了什麼
  • 2300倍!小電網的大蛻變,深圳全社會用電量40年增長迅速
    40年彈指一揮間。深圳從邊陲小鎮一躍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記者從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了解到,伴隨著深圳特區的大跨越發展,深圳從曾經全國缺電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逐漸發展成為全國供電負荷密度最大、供電可靠性領先的城市。
  • 深圳市2019年成績單出爐 2019深圳GDP總量多少?
    近日,深圳市六屆人大八次會議正式開幕,深圳市市長陳如桂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就2019年深圳工作進行回顧,並對2020年發展進行規劃。其中有哪些重要數據,釋放未來深圳發展新信號呢?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深圳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質量效益持續提升。
  • 面積不足上海三分之一,GDP卻將突破2.5萬億,深圳的未來不可限量
    在如今這個時代,城市建設的速度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比如上海一直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gdp突破三萬億,是中國商業貿易最大的城市,也比上海的經濟成績,是深圳的沿海城市中最作為對外開放的城市,上海的面積,不足三分之一的gdp突破2.5萬億,沿海城市發展的最高的奇蹟。
  • 深圳特區四十周年:400家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創造6倍GDP
    1980年,深圳GDP僅為2.7億元,人均GDP835元;到了2019年,深圳GDP已高達26927億元,人均GDP突破20萬元。短短40年間,深圳特區GDP增長近10000倍,人均GDP升至全國城市之首。
  • 深圳人均gdp多少美元?深圳人均gdp世界排名2019
    自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就一直是中國最引人注目的城市,經過近40年的發展後,深圳無論是基礎建設,還是經濟發展程度,都已經是世界一線城市的水平了,那麼深圳人均GDP多少美元?深圳人均GDP在世界排名多少?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 這才是名副其實的黑馬城,19年GDP增長28倍,超過深圳和上海
    「文|愜意(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旅行要學會隨遇而安,淡然一點,走走停停,不要害怕錯過什麼,因為在路上你就已經收穫了自由自在的好心情。今天我們要看的是這才是名副其實的黑馬城,19年GDP增長28倍,超過深圳、上海。這個城市就是比較低調的合肥,合肥地處中國東部地區、長江下遊、巢湖之濱、瀕江近海,也是安徽省的省會城市。
  • 1949—2018年廣東GDP增長600倍
    《報告》指出,1949—2018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由20.27億元增加到97277.7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是1949年的600倍,年均增長9.7%,佔全國的比重由1952年的4.3%上升到2018年的10.8%。1989年以來,廣東經濟總量連續30年位居全國首位。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廣東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也在不斷邁上新臺階。
  • 中國這省會比深圳小7倍多,人均gdp比它還高,還是世界一線城市
    如今經濟發展越來越好,有很多城市都發展成為了一、二線城市,但是能在全球範圍排上一線的,也就是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了。不過,還有一個省會比深圳小7倍,卻是人均gdp比它還高,還是世界一線城市,你知道它是誰嗎?這座省會就是中國臺北,臺北是我們國家面積最小的省會城市,甚至比深圳和香港還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