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看點財訊,今天帶大家用數據看一看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的發展變化。
小漁村到大都市,風雲變幻四十載,深圳從未停下它的發展腳步。今日,8月26日,正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下面一起來看看,深圳為我們帶來了怎樣的答卷。
經濟方面2000年,深圳市GDP首超天津,位居全國第四,成功躋身全國一線城市;
2017年,深圳市GDP超越廣州,排名全國前三;
2018年,深圳市GDP超越香港,突破2.4萬億元;
2019年,深圳GDP達2.69萬億元,僅次於北京和上海,蟬聯全國第三位。
在過去的40年,深圳GDP從1.69億元增長至2.69萬億元,實現萬倍增長。
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從1985年的1915元提升到2019年的6.25萬元,年均增長10.7%。此外,深圳人均GDP連續35年領跑全國,2011年率先突破10萬元,2019年突破20萬元,遠遠超過同為首批經濟特區的的珠海、廈門和汕頭。
文化方面從專利方面來看,2019年,深圳在「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專利授權量增速、PCT國際專利申請量、有效發明專利5年以上維持率」五項數據上位居全國第一。
而從人才方面來看,2019年,深圳各類人才總量達548萬餘人,深圳科技大軍人數超過200萬人,累計認定高層次人才近1.6萬人,全職院士46人,留學回國人員超過14萬人。
科技方面2019年,深圳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700多家,總量超過1.7萬家,排名全國第二。平均每平方公裡就有8.5家高新技術企業,能被譽為「中國矽谷」當之無愧。不僅有華為、騰訊、萬科、平安等世界500強企業,更有佔全市總量比超過96%的大批私營企業。
而在前沿科技產業方面,深圳同樣領先全國。就以5G技術為例,2020年至今,深圳已完成「建設45000個5G基站」的目標,實現了5G獨立網絡的全面覆蓋,成為全球5G第一城,率先進入5G時代。
金融方面在金融業方面,2019年,北京、上海金融業GDP均超過6000億,位列冠亞軍,而深圳以金融業GDP產值超3500億緊隨其後,位列第三。
而在上市公司方面,深圳當前共有435家上市公司,最新市值合計15.71萬億元,超過上海與廣州兩市上市公司市值之和,次於北京,排名全國第二。
縱觀上述數據,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成員,已經在經濟、文化、科技、金融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堅信深圳不會停下步伐,仍會繼續發力,創造更多屬於它的高光時刻,一起期待深圳的下一個40年!
大家對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來評論區交流。本期內容到此告一段落,喜歡的朋友可點讚收藏轉發,關注小編後續內容更精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