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慕尼黑,慕尼黑,巴伐利亞州(州)首府城市。 它是巴伐利亞州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的第三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和漢堡)。 慕尼黑是迄今為止德國南部最大的城市,位於阿爾卑斯山邊緣以北約30英裡(50公裡),沿流經城市中部的伊薩爾河沿岸。 慕尼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泰根塞的本篤會修道院,該修道院可能建於公元750年。 1157年,巴伐利亞公爵亨利·獅子(授予修士們建立市場的權利,從薩爾茨堡通往伊薩爾河的道路得以通過。 次年在伊薩爾河上架起一座橋,並加強了建設市場。逐步建設成為如今的城市。 1255年,慕尼黑成為威特爾斯巴赫家庭的故鄉,該家族在1180年繼承了巴伐利亞公國。700多年來,威特爾斯巴赫將與小鎮的命運緊密相連。 14世紀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維特爾斯巴赫路線的第一條路易四世將城鎮擴大到18世紀末的規模。 在巴伐利亞人選舉馬克西米利安一世(1597–1651)的統治下,慕尼黑擁有強大而有效的統治者,其財富和規模不斷擴大,並一直繁榮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1632年被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us Adolphus)統治下的瑞典人佔領,並在1634年爆發了一場瘟疫,導致約三分之一人口死亡。 第三個在維特爾斯巴赫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是1825年至1848年巴伐利亞國王路易一世。路易斯計劃並創建了現代慕尼黑,他的建築師在他們設計的公共建築中確立了這座城市的特色外觀。 19世紀是慕尼黑最偉大的成長和發展時期。 新教徒在當時純屬羅馬天主教的城鎮裡首次成為公民。 1854年,這座城市的人口由100,000人增加到1900年的50萬。當路易斯二世受到作曲家理察·華格納的擁護時,慕尼黑在歐洲的文化地位得到了增強,這座城市以音樂之城而聞名。 1918年11月,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的統治最終以自我強加的路易三世流放而告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慕尼黑成為右翼政治動蕩的溫床。 正是在慕尼黑,阿道夫·希特勒加入了納粹黨並成為其領導人。 仍然可以看到他在1923年11月對巴伐利亞當局舉行會議導致啤酒大廳普茨(「上升」)的啤酒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慕尼黑遭受了盟軍的轟炸襲擊的重創,摧毀了其40%以上的建築物。慕尼黑由於與海港和魯爾地區的煤礦的距離而遭受經濟損失。 但是,當普遍使用除煤炭以外的其他燃料時,這種情況得到了改善。 慕尼黑從重工業轉向輕工業,例如製造精密儀器,光學和電器,航空航天和其他高科技產品,以及食品,化妝品和服裝的生產。 該市擁有德國幾個最大的啤酒廠,並以啤酒和每年的慕尼黑啤酒節慶祝活動而聞名。 慕尼黑是主要的旅遊目的地和會議中心。 書籍出版,印刷和電視製作也很重要。 該市是銀行和金融業的中心,並且擁有歐洲最大的水果,蔬菜和動物產品批發市場之一。
慕尼黑啤酒節,慕尼黑啤酒節,每年一度的節日,在德國慕尼黑的啤酒園裡的顧客。慕尼黑通過鐵路連接到德國和奧地利的所有主要城市,並且是德國和歐洲高速客運鐵路系統的主要樞紐。 斯圖加特,紐倫堡和薩爾茨堡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匯聚於這座城市。 弗朗茲·約瑟夫·施特勞斯機場位於慕尼黑東北17英裡(27公裡),於1992年啟用。該市已建造了一條現代化的地鐵。
這座古老的城鎮聚集在瑪利亞廣場古老的市場十字路口附近,如今已逐漸成為一個商業中心,並失去了許多古老的特色。 在仍然屹立的舊建築中,有七個城門中的三個-卡爾斯,森德林格和伊薩爾城,都可以追溯到14世紀。 其他中世紀建築包括慕尼黑大教堂,聖母教堂(建於1468年至88年),其巨大的沖天爐塔是著名的地標。 以及瑪利亞廣場的舊市政廳(1470–80)。 附近是聖彼得堡最古老的教堂(1169),該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完全摧毀,但隨後以原始形式重建。 雅各布廣場前鎮的武庫現在是市政博物館。 懷特爾斯巴赫最古老的住所,即舊法院,保留了中世紀的外觀。 現在的住所可以追溯到16世紀,但是直到19世紀,每個時期的風格都得到了極好的嘗試; 該建築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毀,但已被重建。 早期的另一個倖存者是麥可斯基(1583–97),這被認為是德國最重要的文藝復興時期教堂,也是中歐最美麗的教堂之一。 儘管有這些較舊的建築,但舊城區主要是巴洛克和洛可可式。 義大利模特啟發了17世紀晚期的(劇院教堂),18世紀早期的(三位一體教堂)和18世紀的瑪麗安教堂。 萊姆貝格的麥可斯基,阿桑教堂(也稱為內波穆克教堂的聖約翰)和住所的庫維利劇院於1746年至1777年之間完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摧毀,但其大部分室內裝飾得以保存,劇院得以重建。 是在城牆外建造的夏季城堡。 後者的狩獵小屋是洛可可式的傑作。 巴伐利亞土地紳士和宮廷貴族同時建造的幾座宮殿也得以倖存。 新市政廳(建於1867-74年)在20世紀初被擴大。
慕尼黑從19世紀路易一世進行的宏偉建築計劃中獲得了第一個向舊城區擴展的強大動力。 在勝利之門和將軍堂之間,他建造了具有紀念意義的路德維希大街,沿著那條路他建立了州立圖書館,路德維希斯基教堂和慕尼黑大學。 路易委託進行的其他項目包括帶有古樸雕塑博物館的國王廣場,該博物館收藏著古代和現代雕塑作品; 是雅典Propylaea風格的宏偉門戶; 還有阿爾特(舊)Pinakothek,其中收藏了歐洲最偉大的繪畫作品之一。 路易的兒子馬克西米利安二世,1848–64年在位)修建了寬闊的馬克西米利恩大街和馬克西米利亞尼姆,現在這裡是巴伐利亞州議會的所在地。 慕尼黑大學於1826年由路易斯一世從蘭茨胡特遷至慕尼黑。慕尼黑其他重要的教育機構包括慕尼黑工業大學(成立於1868年)以及藝術,音樂,哲學,軍事研究以及電影和電視學院。 慕尼黑還是德國官方科研機構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總部的所在地。 慕尼黑長期以來一直是藝術中心。 音樂特別是歌劇蓬勃發展。 除了巴伐利亞州立歌劇院公司和慕尼黑愛樂樂團和其他樂團之外,還有巴伐利亞州立戲劇公司和眾多私人劇院。 重要的圖書館包括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
慕尼黑擁有一些出色的博物館和美術館。 巴伐利亞國家美術館的上古畫庫存放著維特爾斯巴赫家族自16世紀以來積累的藝術品。 其文藝復興時期的德國和荷蘭繪畫以及佛蘭德巴洛克繪畫的收藏尤其強大,其中包括阿爾布雷希特·丟勒,彼得·保羅·魯本斯和安東尼·范·戴克的許多傑作。 除了Alte Pinakothek和Glyptothek,還有那裡收藏著慕尼黑19世紀和20世紀的主要藏品; 巴伐利亞國家博物館,其中收藏了中世紀以來的德國藝術和實用藝術; 還有博物館,裡面有繪畫,雕塑,家具和陶瓷。 位於伊薩爾河島上的德意志博物館是一個龐大而全面的科學,工程和技術博物館,設有一個著名的圖書館。 還有國家現代藝術美術館和眾多小型美術館。 1972年,該市舉辦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這些比賽將永遠與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的襲擊有關,這場襲擊奪去了11名以色列運動員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