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探險家開闢東北航線去中國,結果見到了北極熊成功到達北極

2020-12-12 無名狂客

16世紀大航海時期荷蘭巴倫支探險隊凱旋後,荷蘭政府立即組織第二支探險隊去探索通往東方的東北航線。探險隊擴大到7艘船,滿載各種貨物,攜帶了一年半的給養。納伊當上了船隊指揮,捷特卡列斯任副指揮,巴倫支任船隊主舵手(類似艦隊參謀長)和一艘船的船長,林斯考登作為商務代表再次隨同出航。這是探尋東北航路以來西方派往北極海區的一支最大的艦隊。

1595年8月,船隊繞過挪威最北部的諾爾辰角(Northern,亦為北角,在北角以東)後分開航進。一支分隊向東南進入白海;另一支分隊向東航行。向東的分隊在北緯70度半的緯線上還未走到新地島就遇到許多巨大的浮冰。船隊只得轉向南邊尤戈爾海峽,然而尤戈爾海峽也快被冰封住了。9月初,分隊才穿過海峽進入喀拉海,但很快又被冰塊阻擋住。巴倫支對納伊和捷特卡列斯行動不果敢,遇到險阻就畏葸不前公開提出了批評。 船隊在一個小島停靠,水手們登上了小島。兩個船員遭熊襲擊身亡。這恐怕是地理大發現以來首次探險者被野獸所害的例子。在小島上召開了軍官會議,除巴倫支一人反對外,大家一致決定返航。1595年12月,探險隊回到荷蘭,沒有取得任何發現成果。

第二次探險無果而回後,荷蘭當局不再以國帑組織探險隊,而改為設立高額獎金,以獎勵任何發現打通東北航路的單位或個人。獎金金額高達25000金佛洛林。這項措施激發了阿姆斯特丹市議會的積極性。市議會出資裝備了兩艘船,任命黑姆斯克爾克和楊·魯普為船長,巴倫支志願在黑姆斯克爾克船上當領航員。船員們大都是單身漢,以免牽掛妻兒。 新的探險隊認為,1595年的探險之所以失利,其原因在於啟程的時節太晚。於是他們決定提前兩個月於5月出發。

往東走還是往北走?

在航行過程中,巴倫支很快與魯普和黑姆斯克爾克發生爭執。巴倫支主張走東北航線先到新地島。而魯普執意往北航行。他天真地以為北極海域不會封凍。黑姆斯克爾克支持魯普。於是船隊按魯普設計航線北上。1596年6月9日,他們在北緯74度半海面上發現一個海島,船員們在島上見到一隻死去的白熊,便把它取名為熊島(今屬挪威)。 他們在熊島停留4天後向北偏西方向航進。

6月19日,荷蘭人在北緯80度處再次發現一片陸地。他們以為這是格陵蘭島的一部分。其實這是西斯匹次卑爾根島的西海岸。魯普說:「……我們之所以把這片陸地稱作斯匹次卑爾根,是因為這塊陸地有許多高峭的山峰。」該地名由荷蘭語spits(點)和bergen(山)組成,意為尖峭的山地。船隊的醫生德·菲爾寫道:「……儘管我們認為這裡是格陵蘭,儘管它位於北緯80度或更北一點,但這塊陸地上有豐茂的綠草,可以飼養各種食草動物……。」他們還發現許多野鵝在崖巖上築窩孵化,從而糾正了野鵝在樹上築窩棲息的錯誤觀念。他們在斯島西北海岸探察了好幾天,最後被不可逾越的冰層擋住,不得不原路折向南方。

7月1日,他們再次來到熊島。此間,巴倫支與魯普又發生了分歧。魯普主張再從斯匹次卑爾根出發,發現它的東海岸,尋找通向北極的無冰航道,進入不封凍的暖水域,然後直奔東亞。魯普一再主張往北穿越北極的地理學理論在於,當時一些人認為,南極、北極地區比中緯度地、赤道地要冷,據說是因為兩極地比中低緯度地離太陽遠(實際應為太傾斜)。但高山頂卻比山腰山腳更冷,而高山頂不是更接近太陽嗎?所以穿過冰層後極地也許還會暖和一些。巴倫支則認為,去中國的東北航路只應向東去探尋。這次黑姆斯克爾克贊成巴倫支的意見,於是兩船分開,各奔徵程。

從圖中可見,他們用北極熊油脂點燈,在右邊的大木桶一洗澡間中洗澡。牆角放著火槍,右牆上似乎安著鍾,桌子上似乎放著沙漏。取自John R.Hale:Age of Exploration,New York,1967,p.125.17世紀版畫。 巴倫支、黑姆斯克爾克徑直向東航行。7月17日,他們在北緯73.5度左右靠近了新地島,然後向北航行。途中他們與浮冰做了反覆的鬥爭,8月19日到達新地島北島最北部偏東南的希望角。38 他們繞過了新地島最北部並向東南海岸前進了一小段,但浮冰和冰層阻止了他們前進。8月21日,他們不得不停泊在新地島北部偏東南的一個港灣,他們稱為冰港。當晚港灣就封凍了,船舶被凍在冰裡,他們只得在這裡越冬。

他們就地取材修建了能防嚴寒和野獸的越冬住所營地。這是文明人類在如此之北的北極地區的第一個越冬營地和第一次越冬。探險者們儘量把生活安排得好一些,還堅持洗熱水澡、做遊戲、體育鍛鍊、開音樂會。11月,北極的極夜來臨,三個月中不見太陽,整天的光線只相當於天快黑盡時。氣溫降到攝氏零下60度。隊員們主要靠獵捕熊、狐和喝融雪水維持。壞血病也逐步襲來,大多數得了壞血病。開春以前,17人中已死了2人。5月裡,冰層開始鬆動,但冰中的大船已損壞並無法修復。荷蘭人拆下大船的木料造了兩隻帶帆的小敞船。

1597年6月中旬,荷蘭人開始原路返航。波濤洶湧,浮冰不斷,航行困難。兩隻小船經過6天的拼搏才繞過他們所稱的「冰角」。在冰角之外的海上,1597年6月20日,因壞血病而已入膏肓的一個水手和巴倫支相繼死去。德·菲爾寫道:「威廉·巴倫支的逝世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我們每個人都悲痛欲絕。因為他是我們的主要領導人,同時又是我們必不可少的領航員、朋友和同伴。」他的遺體按慣例葬人大海。

相關焦點

  • 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
    結果探險隊被浮冰阻擋,在寒冷和飢餓中度過了一整個冬季後,被迫折返。雖然探險活動很不順利,但阿蒙森從船醫那裡學到了補充維生素C的方法——吃生肉!阿蒙森最關注的還是北極。自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來,人們在不斷探索從歐洲到東方的航線。而通過北冰洋的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是理論上的最近航線,各國探險家都在努力嘗試。
  • 英國:既然地球是圓的,那麼往北也能到中國,然後他們到達了北極
    經大西洋、太平洋到東南亞的新航路也已開闢,並延伸到東方各國。繼麥哲倫、埃爾·卡諾之後,薩維德拉1527年開闢從墨西哥海岸經太平洋到摩鹿加的新航路,烏達涅塔1565年發現在北緯42度借西風從菲律賓返回墨西哥的可靠航線。到16世紀中葉,英、荷、法等國已開始染指這些航路航線,與西、葡爭奪,力圖打破西、葡對它們的壟斷。
  • 歷史上偉大的極地探險家,最後一張是第一個到達北極的女性
    羅伯特·皮裡是一位美國探險家,他曾多次到北極探險,大部分時間都是乘坐狗拉的雪橇,但他最出名的是他聲稱自己是第一個到達地理北極的人。1911年,美國國會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佩裡被宣布為第一個到達北極的人,但直到今天,人們仍然心存疑慮。皮裡的風格與大多數極地探險者不同,他學習因紐特人的生存技巧,建造圓頂冰屋,使用雪橇狗,穿著皮毛。儘管做好了準備,他還是因為北極的嚴寒而失去了八個腳趾。
  • 為什麼北極只有北極熊,南極只有企鵝?北極熊是怎樣來到北極的?
    地球的極地世界是北極熊和企鵝的天地。我們都知道北極是北極熊的世界,南極是企鵝的世界。那麼問題來了,北極和南極同樣覆蓋著冰川,同樣氣溫非常低,在這樣兩個氣候如此相似的地方,卻生活著兩種不同的生物,並且它們互不侵犯。為什麼北極有北極熊而無企鵝,南極有企鵝而無北極熊?
  • 殘酷北極物語:被刺探,被想像與被傷害的遙遠之地
    2017年8月,攝影師保羅·尼克倫在加拿大北極群島拍攝到一隻北極熊。在照片中,北極熊在無冰的陸地上佝僂著嶙峋瘦骨,像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保羅觀察到,這隻北極熊在一個生鏽的垃圾桶中翻找食物,一點點啃咬一個舊雪橇坐墊。造成這種情況的罪魁禍首無疑是全球變暖。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地區冰蓋融化的時間越來越早,限制了北極熊捕食以及在上岸前囤積脂肪的時間。
  • 水晶郵輪公司開設北極航線
    原標題:水晶郵輪公司開設北極航線  豪華郵輪公司水晶郵輪將於2016年推出一條新航線——穿越神秘的西北航道,帶領遊客們參觀北極。   這趟旅程將始於2016年8月16日,為期32天。公司將派遣重約6.8噸,有13層甲板的「水晶尚寧號」郵輪執行這次航行任務。
  • 2018年暑期特別定製丨破冰船「北極星號」帶你探險斯瓦爾巴,尋找北極熊!
    此次探險,我們將有機會看到北極熊漫步曠野,看海豹出沒海面,看海鳥上下翻飛,和當地嚮導一起去感受它的迷人魅力。,獨特北極生物辨識● 探索斯匹次卑爾根最精華的西北部地區● 領略巨大的冰川和 海鳥棲息的懸崖,還有機會看到北極的霸主北極熊● 尋找生活在自然棲息地的北極熊和其他野生動物● 在午夜陽光的照耀下,體驗漫漫極晝● 船上分享講述北極傳奇故事,並嘗試穿越北緯80度
  • 為什麼北極只有北極熊沒有企鵝,而南極卻只有企鵝沒有北極熊
    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北極和南極的氣候同樣酷寒、同為冰天雪地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實際上,很久以前,「北極大企鵝」曾在北極生存過,只是現在滅絕了。「北極大企鵝」身高60釐米,頭部棕色,背部羽毛呈黑色,紳士風度翩翩。
  • 北極航線開闢,俄羅斯會不會成為北極航線上的最大贏家?
    北極航線是來往於歐洲和亞洲或者北美洲之間的一條航線,它是經過北極的最近的一條航線,在海運上,它是指大部分航段位於俄羅斯北部的「東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由於靠近北極外圍,所以被稱為北極航線。北極航線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第一,是對來往於美洲和亞洲的飛機飛行;第二,則是對沿航線的各個國家的輪船運輸。從第一點作用來看,並看不出北極航線對俄羅斯的好處,但從第二點上來看,對俄羅斯的優勢是展露無遺。先來說北極航線在飛機飛行上為何對俄羅斯影響不大。
  • 北極駐紮了中國一支神奇隊伍,有位神人開闢出「冰上絲綢之路」
    第二天一早,我接到俄羅斯中國石油公司的通知,籤證辦下來了,說俄羅斯對我的實地採訪非常重視,專門指派女新聞官葉琳娜陪同前往。有人透露,我探險過馬六甲海盜區,研究過索馬利亞海盜和蘇伊士運河,此次特殊批准採訪北極亞馬爾,和我的經歷與中國石油創世紀開通的新北極航線有關。
  • 【薦讀】一百多年前,法國強塞給中國一塊地,現在起了大作用!
    1開闢通往中國航線時的新發現1596年,北冰洋呼嘯的寒風吞沒了一切喧囂,一望無際的湛藍海面上,有一支船隊在艱難地航行。荷蘭航海家威廉·巴倫支站在船頭望著遠方,他眉目疏朗,下巴線條利落而飛揚。連日來的航行讓他有些虛弱,但他的雙眸依然冷峻果決。
  • 北極航道意味著什麼
    他們對前方一無所知,卻都抱有極其堅定的信念:既然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已經證明地球是圓的,那麼在這片北方的凍海上,無論向西還是向東,都能以更短的路程到達東方。1594年,荷蘭人巴倫支開始了他的3次北極航行。他發現了挪威北部的斯匹次卑爾根島,深入至北緯79度49分,並成功在北極越冬,3年後病死在一塊浮冰上。
  • 相遇在世界盡頭——《南極·北極》新書發布,探險家Andrew分享極地故事!
    德邁國際組織逾2000人到達南北極(2009-2015),書中收錄了十多位德邁鵝友(極地旅行者)的文章和攝影作品。△北極熊△林建勳南極攝影作品△蕭瑋北極攝影作品德邁國際旅行機構成立於2001年,是中國首家私人旅行定製服務專業機構。
  • 北極旅遊會導致生態災害?
    西北航線在西方文化,特別是探險文化中幾乎成為一個夢想和象徵。在過去,探險家們長久以來一直意識到北美大陸以北有一條連接歐亞的航道,但是從未有任何一條船能夠完成全部航程。直至一百多年前,挪威人羅阿爾德·阿蒙森購買了排水量為45噸,十分堅固的「格約亞號」。船上裝備有風帆和一個13匹馬力的引擎。
  • 英探險家挑戰北極冰泳 從摩爾曼斯克向北極進發
    冰天雪地的北極向來是北極熊和海豹等極地動物暢遊的天堂。為喚起人們對全球變暖現象的關注,有「北極熊」之稱的英國探險家劉易斯·戈登·皮尤計劃在北極冰水中遊泳1公裡。如果挑戰成功,皮尤將成為在北極遊泳的第一人。  據英國《蘇格蘭人報》9日報導,皮尤一行已於當天乘坐破冰船,從俄羅斯北部港口城市摩爾曼斯克向北極進發。
  • 中國衛星回傳照片:北極冰川加速融化,北極熊無家可歸!
    近日,中國衛星回傳照片:北極冰川加速融化,北極熊無家可歸!我們可以發現,北極的冰川融化已經非常嚴重了。這正是我們人類肆意開發地球資源所導致的結果。我們現在在馬路上,可以見到非常多形形色色的汽車,大量的汽車行駛導致大量的汽車為其被排放,這些氣體排放到空氣中正是導致溫室效應的元兇之一。
  • 雪龍號破冰船首次穿越北冰洋 開闢北極新航線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7日,中國北極科考隊乘坐的「雪龍」號極地破冰船停靠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港。法新社說,這是「雪龍」號執行的第五次中國國家北極科考任務,卻是它首次停靠、也是中國科考隊首次正式訪問北極國家。
  • 把企鵝送到北極去會怎麼樣?真的有人實驗過,結果很意外
    旅遊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增長視野,愉悅心情,不過還是有不少的旅行愛好者喜歡探險,去亞馬遜森林探究未知的熱帶雨林,去撒哈拉沙漠體驗地獄般的溫差,又或者是去南極北極,感受地球的另外一面,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想過一個問題,就是南極有企鵝,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呢?
  • 亨利·哈德孫的航海探險,揭露了17世紀英國與荷蘭之間的海上競爭
    在17世紀早期,莫斯科公司一直期望能找到傳說中通往亞洲東部的北極航道,好跟日本、中國和印度等富饒的東方國家進行貿易。 因此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歐洲人急需開闢一條更快更安全的航線。此時的歐洲人普遍相信地圓說,認為從歐洲駕船向西或向東航行也能抵達東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