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朋友們聚餐,好朋友劉軍向大夥們請教:「到底該如何提高業績呢?沒業績,工資低到快沒錢開飯了」
我們都笑了:「你在這個行業混了5年了,竟然問我們這些外行人,直接問你領導不就行了。」
劉軍苦笑道:「我領導除了會吹水,沒啥能力值得學習的。」
劉軍說完這句,我突然明白劉軍,工作5年的外貿業務員,為什麼業績一直以來並不出色。他在否定領導的時候,已經關閉向領導學習的通道。很多在職場混不好的人,要麼不主動學習,要麼學習能力並不好。
學習能力,就是職場競爭力。在職場上,解決各種問題,需要打牢各方面知識的基礎上,工作才有正確的理論知識做指導,才能提高執行力,掌握新技能,才能在工作中應對自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工作,應該從提高學習力入手。
如何提升學習能力,在職場脫穎而出?
日本茶聖千利休曾說:「規矩禮儀務,必先盡守之,然後破之,離之,然皆不可忘本矣。」揭示日本茶道、武士道及各種傳統藝術領域中獨具深意的重要方法論——「守破離」。這個方法論至今延續到各行各業當中。
「守」指的是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破」指的是對其他知識方法的了解,在研究別人跟隨別人學習,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
「離」是將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提煉,然後自創一派。確定自我風格,實現自我突破的過程。
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首先明確自己在職場中處於「守破離」中哪個層級,可以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你是否已經掌握現在工作中所需要到的基礎知識?
2,在掌掌握工作中的基礎知識上,是否有自己的實踐技能?
3,在掌握基礎知識和一定的實踐能力後,是否開闢出自成一格的新領域?
另外,也可以根據工作時間和經歷來明確自己在職場中屬於「守破離」中哪個層級。1年掌握基礎,3年學會本事,10年才能成為專家。當然這個時間只是針對於長期專注於同一領域的情況下,僅當參考。
明確自己的學習階段,有目標地學習將會事半功倍。
第一階段「守」:基礎學習
1,開放心態
在工作和生活當中,以開放心態去學習,將會收穫更多,實際上在任何一個學習階段是必須要有的。
一杯水滿了是無法裝進更多的水,好像劉軍那樣,一開始已經對領導否定了,覺得在他身上沒什麼可學的,相當於關閉了學習的通道,即使領導給你傳授專業知識、優秀的經驗技能,也是無法吸收的。因此我們在學習之前,讓自己的內心沉澱下來,放下自我的偏見,全然地學習,提煉自己所需。
2,有目的模仿式學習
步驟1 選問題:選擇一個工作中要解決的問題
所謂的有目的學習,就是從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學完後立馬應解決的。不用學習時擔心工作做不完的情況了,因為工作與學習融為一體了。
步驟2 定範圍:確定學習內容的範圍和順序,確定好要解決的問題後,就要根據問題解決的迫切程度和進度確定學習內容的範圍和順序。
步驟3選導師:選擇需要提升內容方面最優秀的同事或朋友,向他學習。
步驟4實際用:實際應用所學內容解決問題,要知道如何在解決問題的實踐當中用。
以劉軍為例,他需要提升業績。首先他應當以開放心態去學習,然後找公司中業績最好的同事或領導多交流,跟著他們去見客戶,聽別人是如何與客戶溝通,如何取得對方信任,在接單之後如何給客戶處理問題等。模仿同樣的方式運用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在學習初期所模仿的一件件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和他們積累起來就會對自身成長和進步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第二階段「破」:實踐技能提升
實踐技能的提升,需要重複輸入輸出。重複輸入輸出的過程,並不意味著在同一個起點不斷的畫圓,當你經歷一次輸入輸出的過程中,就會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提升,不斷重複該過程,進而一步步的提升自身的水平。重複的輸入輸出的過程是最佳的學習方法。
「輸入」的方式很多,最低成本的就是閱讀。很多職場人士表示工作太忙,根本就沒有時間閱讀,現在介紹兩種閱讀方法讓你在忙碌的工作中提高閱讀的效率。
1,啟發點閱讀法。
如果你一天很忙,只有20分鐘的時間閱讀,那就用兩三分鐘找到閱讀的啟發點,剩下的10多分鐘就用於自己獨立思考理解和推進,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哪怕只有20分鐘的時間,你只要在一本書中找到真正對你有幫助的啟發點,比用20分鐘閱讀很多內容卻沒有任何的思考,效率更高。
這個方法比較適合在碎片時間閱讀,可以應付各種的暢銷書和工具書。當然,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有它的弊端,就是無法清晰的了解到作者的整體系統的思路。
2,關鍵詞閱讀法
了解作者的整體思路和核心思想,可以根據一本書的關鍵詞閱讀。一本書的關鍵詞就在封面、序言、目錄中。
閱讀不僅是我們自己一個人的事情,還有作者和出版社。一本書的封面包裝總是會提煉一些作者最核心的觀點,序言總結了核心思想和概念,而目錄就是一個非常好用的關鍵詞列表,相當於每一章節的一個總結關鍵詞。因此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可以根據以下步驟閱讀:
(1)首先設定自己的閱讀目的,閱讀目的可以寫得儘量具體,比如學習溝通技巧,設定的目的是如何跟一個陌生客戶進行溝通,讓閱讀的範圍縮小,閱讀就更加有針對性。
(2)預習書本。將書本上的封面,序言、目錄閱讀一遍,了解書本上的一個核心思想和整體思路。
(3)根據自己的閱讀目的,在書本上尋找答案。閱讀書本是我們與作者之間的交流學習,並不需要全本書一字一句地看完,找到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方法就可以了。
(4)提煉章節閱讀。如果對作者的觀點特別有興趣的,可以提煉重要的章節進行閱讀。
輸入是墊場,輸出是壓軸。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在實際工作當中,才能發揮知識的作用。我們如何學以致用呢?首先要對標實踐,在對標實踐中再舉一反三實踐。
1,對標實踐。把所學的知識當作思考的標準,在工作場景中進行實踐。
以劉軍為例,劉軍在閱讀時看到二八法則,二八法則指的是世界上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他需要學習提高業績的技能,該如何把所學的二八法則運用在工作當中呢?
提高業績的技能,需要學會邀約客戶、與客戶溝通、提升營銷技能等。既然世界上80%的財富是掌握在20%的人手中,那劉軍的業績收入80%應當來源於20%的客戶當中,那只要與20%的客戶產生聯繫即可。劉軍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客戶篩選,選取這20%的群體,學會如何邀約這類群體的客戶,如何與他們溝通和營銷。
2,舉一反三
要想將所學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就需要舉一反三,把一個知識點運用到工作中各個場景。
繼續以劉軍所學的二八法則為例。除了用於篩選客戶,可以運用在與客戶溝通的時間中,對待一些重要的客戶,要花80%的時間和精力,而對待並不是特別重要的客戶,可以花20%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了。
在人脈關係中20%的非重複關係人在獲取信息方面發揮著80%的作用,因此想要獲得更多信息,尋找20%的關係人就可以。
工作中,可以把握好20%的時間,集中精力做好80%的工作或者產生80%的效益。
這樣可以把所學的二八法則運用到很多場景,當然並不是都準確,最重要的是在實踐當中驗證,再總結提升。
第三階段「離」:自我提升
當達到「離」的學習階段,可以算是在職場中達到專家的階段了,「離」實際上是「輸出」再提升一個檔次了。主要的方式有教學、講師、出書,當然相對於很多人來講,並不會在講臺上授課,也不會有時間盤點經驗寫書,不過「教學」這個輸出方式,在我們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的時候都可以運用,下面主要以「教學」最為常見的方法重點講解。
以教為學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指的是以教授別人當作學習的過程。
根據美國國家培訓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聽課的知識掌握程度為5%,閱讀為10%,視聽練習為20%,實際展示為30%,討論為50%,實踐為75%,而教學可以達到90%,可見能有效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就是教學,也可以稱為學習的金字塔尖。
「以教為學」主要有三個方法:
1,堅持寫文章。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總結成文章,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文字傳遞到有需要的人。
2,一對一教學。把知識點、感悟和經驗跟同事、朋友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是一個很好的輸出方式,讓學習隨時展開。
3,一對多教學。在工作中,舉辦小型的演講交流會。這個過程,需要大量時間準備,如果自己不了解,是無法給別人講明白,通過這個方法,可以認知到自己的能力、水平,從而實現自我提升。
例如劉軍業績提升之後,可以寫文章總結,把文章在公司發表,用於指導有需要的同事。可以跟同事直接一對一交流,也可以舉辦分享會,分享個人業績經驗。一方面給別人啟發,另一方面在準備過程中,可以推動自己學習能動性,提升自我。
在教學時會有三大力量幫你,第一是壓力,為了清晰地傳遞給別人,就會有動力學好。第二是知識掌握,在準備過程中和傳遞知識過程中,很容易發現知識阻塞,會想辦法學習清楚。第三是知識反饋,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別人提問時,回答問題是一個檢驗反饋的機會。整個教學過程,是提升動力、發現知識阻塞和反饋改進的過程,是自身知識迭代的環節,也是提升自我的過程。
葉小魚跑跑跑,《文案變現》《新媒體文案創作與傳播》作者,在這個帳號上,由她和她的文案訓練營的小夥伴為大家寫作。本文作者:嘉敏,任職全球銀行業300強商業銀行,4年產品營銷經驗,文案訓練營第4期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