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抒我讀」投稿|帶上她陪心去旅行

2021-01-10 廣州日報

帶上她陪心去旅行

它擺在書店大廳中央最耀眼的地方,用那句「只因多看了你一眼」一點也不為過,你因此駐足而久久不願離開。

想悄然告訴大家的是,《這裡是中國》是一本典藏級國民地理書,你捧上她,打開的是有溫度的中國,領略的是聞所未聞的極美中國,她不光有山川河嶽,更有城市煙火。

我心在這一頭,世界在那一邊,或孤身或結伴慕名前往,這就是旅行。亦或許,這才稱得上是一趟你認為真正意義上的「詩與遠方」。不過,我們時下流行「景點打卡」,這與旅行劃等號那還差老遠老遠,因為旅行的人是去過那裡、丈量過那裡、心裡記住了那裡的樣子,去過只代表路過那裡而已。

在我看來,旅行不只是走走停停的觀光拍照,它代表著探索人生,你的、他的,現代的、古典的,文明的、野蠻的,不論怎樣去比喻,旅行都有自己獨特的意義。

有時候,它像一首簡短的詩,雖然字數寥寥無幾,但它的美輪美奐能讓呼吸快要窒息;有時候,它也像一本大部頭小說,你從頭翻到尾,到最後才感悟它的氣勢磅礴。

一場計劃已久的旅行,有寬裕的時間,有想去的地方,有合適的陪伴,行走的雖然是眼睛,但醉美的是我們自己的心。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想給你一個中和的建議:最美的風景在路上、在你的身邊,我們國度的風景有底蘊、有內涵、有安全。難道不是嗎?

此刻不想多說,一個人在檯燈下靜靜的翻閱《這裡是中國》,頭腦裡開始浮現著高山之巔、潔白連天、空曠神靈……

作者: 龍建雄(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吳波

由市直工委和廣州日報主辦的「我抒我讀」繼續推薦好書,歡迎大家寫下讀書心得,踴躍投稿。

投稿方式:woshuwodu@163.com(註:請在郵件內留下您的工作單位、聯繫方式。)

相關焦點

  • 「我抒我讀」投稿|智者沉於思
    安靜的讀一本好書,對於置身於繁華、疾步於霓虹、迷惑於紛擾、掙扎於名利、奮鬥於平凡、平凡於事業中的我們是難得的淨化與修復。周國平先生的《當你學會獨處》就是這樣一本好書。他不刻意的去描繪人生的奧義,行雲間卻道盡為人的哲理。
  • 「我抒我讀」投稿讀|《這裡是中國》讀後感
    在平均海拔2000m第二階梯上,本書一一為我們陳述了伊犁、羅布泊、甘肅、西安、成都、梵淨山,既有歷史悠久的名城,多元美麗的省份,又有遙遠的西部角落,消失的樓蘭文明,生物多樣的紅塵孤島。我去過的城市是有那麼一座,能讓我比較快的去感知作者想表達的煙火人間三千年成都。作者筆下的成都和我親臨的成都互相交織,讓我更是覺得這本書很真很實。
  • 「我抒我讀」投稿|讀《床前明月光》有感
    讀著此書,仿佛沐浴著清冷平和的月光,心底悵然而平靜。書中父母寫下的那封《父母留給孩子們的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父母體面地離去!病危時,決不,決不,決不進行無謂的搶救。讓父母安詳離去,儘快擺脫痛苦,就是子女最後的盡孝。不要讓父母遭罪,子女受煎熬。」有人說,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在,我們看不見死神;父母一去,我們直面死亡。
  • 「我抒我讀」投稿|《帳本裡的中國》讀後感
    變化的教育支出作為新手媽媽,我對於第五個帳本故事——曾寒雨「帳本中的生娃、養娃與教娃」感觸最多。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成為父母,身上的責任不言而喻。隨著國家的現代化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讓孩子們能夠適應社會,有一技之長,成為了父母需要考慮的問題。
  • 「我抒我讀」投稿|讀《閒情偶寄》有感
    仔細品讀此書,給我印象深刻的不僅在於李漁對每件事物都有新穎的議論,還在於他那悠悠於人世間,至情至性的生活態度,讀來既能品味到人間煙火的真,也能見識到詩情畫意的美。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讀罷《閒情偶寄》,不得不說李漁真是善於發現美的高手。
  • | 「我抒我讀」第118期
    而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個橋梁,先帶領大家入門,讓大家想主動去了解我們廣府文化或是更多的歷史文化,然後自己再去找更專業的書籍來學習,這就是我們的目的。通過圖畫的方式展現給讀者,其實也是讓讀者有一個概念,尤其是青少年,希望他們對此產生興趣,讓他們發揮橋梁的作用,將來想要去進一步研究,去讀更加專業的作品,把他們引導到更深層次的地方去。 目前,《大話廣府》下冊已經在積極籌備當中。
  • 「我抒我讀」投稿|撲面而來的親切
    很少能靜下心閱讀文學作品,但當我翻開《十八洞村十八個故事》質樸的封面,十八個親切真實而富有生命力的故事撲面而來,讓我不能自已,一下子沉浸在這個村道蜿蜒、樹木青翠的世外桃源,腦海裡浮現出一張張黃桃般的笑臉。
  • 「我抒我讀」投稿|隱忍中的持守,弱德之美
    讀《幾多心影:葉嘉瑩講十家詞》,葉先生所講的唐五代至清代十位詞人坎坷跌宕的人生、百轉千回的情感、婉轉含蓄的詞句令人久久不能忘懷,而葉先生創造的「弱德之美」一說卻是貫穿了十位詞人的一條線索。葉先生講德有很多種,有健者之德,有弱者之德。但弱德不是軟弱,而是在挫折中的精神堅持。
  • 「我抒我讀」投稿|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來世間,我們無法決定,只能按照一定的生活邏輯和模式去生、去活。賈平凹的小說《暫坐》以「西京十二玉」——十二個女子的生活經歷,揭示了謎一樣的人生命運。小說之中的「暫坐」茶莊就是一場冷暖人生。茶莊主人海若美麗、仗義、善良而又能幹,表面上的風光卻在金錢和感情面前變得脆弱和灰暗。我們又何嘗不是,人生悲歡而不自知,生活的智慧也無法解決世態炎涼。
  • 假如我有輛房車,就帶她去環球旅行
    她,美麗,而又樸素。她,安靜,卻不沉寂。她,望著我,一眨一眨著眼睛。她,跟我說,想有一段不一樣的旅程。假如我有輛房車,就帶她去環球旅行。「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慢慢的成為了人們心中默默藏著的主題,旅行則是放鬆身心的最好方法。約上三五好友,開著車,去森林洗肺、去沙灘曬太陽、去湖邊看藍天白雲,享受著自然,甚是安逸。人人都想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這種旅行卻要面臨很多問題,熱銷景區訂不到房、自駕路上遇到堵車、沿途風景不能隨時欣賞。
  • 如何培養高情商孩子,這本書條條都是乾貨丨「我抒我讀」第132期
    如何培養高情商孩子,這本書條條都是乾貨丨「我抒我讀」第132期 2020-12-14 14:53
  • 「我抒我讀」投稿|​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來世間,我們無法決定,只能按照一定的生活邏輯和模式去生、去活。賈平凹的小說《暫坐》以「西京十二玉」——十二個女子的生活經歷,揭示了謎一樣的人生命運。 茶莊主人海若美麗、仗義、善良而又能幹,表面上的風光卻在金錢和感情面前變得脆弱和灰暗。我們又何嘗不是,人生悲歡而不自知,生活的智慧也無法解決世態炎涼。財富、藝術、愛情、地位其實都是人生的衍生品,我們卻往往將其當成生活的至高追求,所以空虛、困惑和悲苦就成為命運的齒輪緊緊扣住我們的精神和靈魂。
  • 「我抒我讀」投稿|六百年故宮復活記
    這個人是單霽翔,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他研究生學歷、是工學博士、研究館員、高級建築師、註冊城市規劃師,自稱「看門人」,看的卻是世界上最大規模、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世界上收藏中國文物最豐富、最珍貴的一座寶庫。所以僅看書名《我是故宮「看門人」》,就很有戲。作為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時,能在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2020年看到這本書,感覺很幸運。
  • 你做我對象吧,我帶你去旅行
    帶你去旅行~校長 歌詞 今天妝令人特別著迷你的一切我都好奇像秘密 安全帶系好帶你去旅行 穿過風和雨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 然後一起去東京和巴黎 其實我特別喜歡邁阿密 和有黑人的洛杉磯
  • 媽媽,我想帶你去旅行!
    那個世界上最愛你的女人,你準備帶她去哪兒玩呢?喂,怎麼突然沉默了?是在為自已尋找理由嗎?諸如:媽媽不愛旅遊,總是說出去玩就是花錢受罪...媽媽說我應該先顧好老婆孩子,以後有機會...媽媽年紀大了,去旅遊,還不如給她買些好吃的...我是想帶媽媽去旅遊,可是媽媽暈車....
  • 「我抒我讀」投稿|讀《幾多心影—葉嘉瑩講十家詞》有感
    葉嘉瑩先生,一生坎坷多艱,在許多個人生的至暗絕望時刻,是詩詞給了她無窮的力量。在《幾多心影—葉嘉瑩講十家詞》一書中,痛苦和對痛苦的超越是一條貫穿全書的脈絡。作者認為所有的詞人,寫得好的,都是用生命的苦難換回來的。王國維曾說「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上天是用各種痛苦和不幸造就出一個好的詞人。
  • 「我抒我讀」投稿|出於古人之手的生活「百科全書」
    書中有飲饌部、頤養部、聲容部、居室部、器玩部、種植部、詞曲部、演習部八個部分,對飲食菜餚的搭配烹飪,書房臥室器物的改造發明,養生之道的深入探討,戲曲編排的獨有見解等,無一不有,300多年後讀起來,仍能給人以較多啟發。
  • 孫儷與哈佛女校長的異曲同工:為什麼我要帶孩子去旅行?
    你是否還得那位辭職申請書上,只寫了一句話的顧少強: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簡短的一句話,她就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見識世界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每年都會帶孩子去一個陌生地方旅遊,在旅遊的時候讓孩子學會當地的語言、文化、習俗。他還說,當孩子有了孩子,她就又多了一個新的旅伴,會發現更新鮮的世界。
  • 讀一首古詩詞,抒一種心情,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讀一首古詩詞,抒一種心情,從現在開始,我都要鞭策自己在每一天裡會去學習一首古詩詞。以便増加內心情感思想。我要試看我的毅力意志到底能堅持到多久。學習是一種習慣,是一種態度。是一個過程。只有每天不斷學習。才能在流離中找到自我。
  • 「我抒我讀」投稿|品味日常之美——《閒情偶寄》讀後感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不妨像李漁一樣,不時放慢腳步,用心去發現、去感悟日常百態,從一首歌、一篇文章、一部電影去發現生活的詩情畫意,靜下心來讀一本書,別出心裁做一頓豐盛的晚餐……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審美追求,在日常生活中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以審美之心詩意地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