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摩位於非洲東海岸,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葛摩群島的組成部分主要是大葛摩島、莫埃利島和昂儒昂島。在葛摩生活是一種豐富的經歷,這個國家不適合出海務工、想著賺錢的外籍人士前往,這裡的工作機會相對較少。雖然葛摩正在經歷穩定的經濟增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該國的政府債務可能導致其經濟增長速度加速放緩。
葛摩是一個貧困的非洲國家,2015年我去那裡考察的時候發現,葛摩約有20%的人口生活在國際貧困線以下。政府想出了以貸款的方法資助該國的基礎設施項目,以改善島上的生活條件。可是我個人認為這種做法無異於殺雞取卵,對本來就沒有太多產業支撐的小國的日後埋下了嚴重的隱患。
經濟發展不好,就會導致很高的失業率。目前葛摩的失業率為15%。將近一半的人在農村從事種地等農業工作。 貧窮就會導致該國的教育制度落後,葛摩的學生從5歲起必須上古蘭經學校讀書2到3年。
然後,葛摩將模仿法國教育體系讓學生們去接受6年小學教育和7年中學教育。貧窮的葛摩沒有像樣的大學,中學以後的教育也很少,因此,家庭好點的學生們會到出國留學,家庭貧困的就參加工作、教學或學習農業知識以後種地。
政治動蕩嚴重影響葛摩人們的生活日常,特別是教育總會受到政局不穩定的影響。這常常導致全島的教師罷工和學生罷課,影響了學生們的上課興致和畢業率。大約有80%以上的兒童接受了小學教育,但只有不到40%的兒童接受了中學教育。所以葛摩是個文盲率不高,但是文化率偏低的國家。
過去的幾年時間,葛摩瘧疾病例激增,主要原因是該國衛生系統的薄弱造成的。所以在這裡勤洗手、常戴口罩、提前注射疫苗是很有必要的。葛摩的兒童經常從事家務、作業、和農業工作,以便為家庭經濟提供補貼。與我國的兒童相比較起來,葛摩的兒童的確要辛苦的多。
葛摩的職業婦女數量非常的多,有點古人時期的母系社會的影子。葛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婦女從事體力或腦力勞動,為大多數家庭開支和家庭學費提供經濟來源。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整個島上存在著強烈的母系傳統。女性官員掌權政府的許多關鍵職位,比如該國的電信部長和勞動部長均是由女性擔任。從男女人權平等上來看,葛摩比其他一些非洲國家做的要好得多。
葛摩是個島國,自然有著美麗的海景、新鮮的空氣、壯麗的火山島,是個在和平時期旅遊度假的好去處,如果想做生意或者長期定居於此,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不建議。女孩子不要單獨前往,也建議男生們組團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