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哪家強?二季度中國、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經濟簡介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南生今世說

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全球各大國的經濟增速均發生了重大變化。咱們中國在一季度經濟實際下降6.8%,增速低於美國、德國、法國等。但二季度,中國經濟「由負轉正」,率先開啟經濟復甦之路。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開的數據,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實際增長3.2%,很可能是二季度全球主要大國中增速最高的。由於刺激生產、投資和消費的多項激勵措施會持續發力,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更上一層樓」。

二季度,中國GDP升至美國的72.5%

數據顯示,二季度中國完成的名義GDP約為250110.1億元人民幣,按平均匯率約為3.5萬億美元。美國正好相反,經濟增速是「由正轉負」。其中,一季度經濟同比實際增長0.3%(初值是增長0.5%,後修正為0.3%),環比年化下降5%。

二季度,美國完成的名義GDP初值為4.87萬億美元,同比實際下降9.6%,環比年化縮減32.9%,創下73年來的最大跌幅。按此推算,今年第二季度中國GDP提升至美國的72.5%,差距仍不小。

二季度,德國、法國、西班牙經濟簡介

歐洲幾個大國中,德國的表現稍好一些。二季度完成的名義GDP約為7680.2億歐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萎縮11.7%——按二季度歐元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約為8459.07億美元。

按照法國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二季度法國完成的名義GDP約為5108.63億歐元,折合5626.71億美元,同比實際下降19%,環比下降13.8%,創下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大跌幅。

二季度,西班牙經濟下降幅度更大——完成的名義GDP約為2500.51億歐元(約為275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實際下降22.1%。若與今年一季度相比,則環比萎縮18.5%。為二戰以來的最大降幅。

按照歐盟委員會的觀點,疫情在二季度持續加速,歐洲各大國都不得不採取了「封鎖、隔離」等措施來遏制疫情快速蔓延。這使得居民消費大幅縮減,企業投資幾乎停滯,餐飲、零售、旅遊以及多個行業遭受巨大損失。

但從6月份開始,大多數歐洲國家開啟復工、復產,重啟經濟。雖然部分行業(如旅遊業、航空運輸業)仍受到諸多限制,不少地區的疫情也有二次爆發的可能,但畢竟經濟沒有「停滯」。

其中,製造業恢復較快——各國企業紛紛加快生產,歐元區7月的製造業PMI終值創2018年11月以來新高。因此歐盟委員會認為,三季度歐元區經濟有可能實現「環比正增長」,但同比大概率仍是負數。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不僅是中美,德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也公布三季度GDP增速啦
    截止到10月30日,已經有中國、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韓國、西班牙等多國公布了三季度經濟增速了。最高的無疑是咱們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實際增長4.9%(環比增長2.7%),率先從疫情中走出來了。
  • 2019年上半年,中國、美國、法國經濟增速,GDP總量對比
    整體而言,法國在歐盟內的表現尚可!法國僱主對市場信心有所回升,商業氛圍指數業略高於歷史同期水平。導致二季度,法國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增長0.9%,比第一季度0.5%的增速,又提升了0.4個百分點,經濟復甦實現了小幅的改善。
  • 上半年蒙古國、中國內蒙古的經濟增速、GDP、人口對比
    從公開的數據來看,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蒙古國經濟出現了較大程度的萎縮,但與美歐各國不同的是「蒙古國的經濟降幅在縮小」。雖然整體經濟仍非常低迷,但二季度出現了企穩和回暖的跡象。上半年,蒙古國經濟同比實際下降9.7%按照蒙古國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一季度經濟同比實際下降10.7%,二季度經濟同比實際下降9.1%——這個經濟增速在全球仍屬於較低水平,但與一季度相比,經濟實際增速已經「回升了1.6個百分點」,出現企穩和回暖的跡象。
  • 西班牙作為歐盟主要經濟體之一,上半年GDP與德國、法國相比如何
    西班牙,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也屬於歐盟和北約成員國,儘管經濟實力遠不及德國、法國、義大利,但仍卻是歐盟主要經濟體之一,尤其自從英國退出歐盟後,西班牙是歐盟第四大經濟體,19年該國實現GDP總量約1.3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0%,在世界位居第13位,經濟增速快於德國、法國以及義大利
  • 2019年中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的GDP對比
    來源:南生今世說截止到2020年2月24日,中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等大國都已經正式公布其2019年的「成績單」了。大國中,中國經濟增速預計最高由於前三季度印度經濟實際增速只有5%,而且從公布的四季度其他多項經濟指標來看,2019年第四季度印度經濟增速也將不太理想。因此,全球多個經濟組織都預測2019年全年,印度的經濟實際增速為5%或略低於5%。
  • 前三季度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的GDP分享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美國的GDP依然是全球最高的——同比實際縮減3.8%,完成的名義GDP高達15.466萬億美元。 從經濟增速角度來看,在全球前七大經濟體中,美國是僅次於咱們中國,排第二名。為此,我們不禁好奇了,明明美國的疫情非常嚴重,那為什麼經濟增速要比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更高呢?
  • 蒙古國、中國、日本、俄羅斯、美國、韓國等26國的GDP增速分享
    截止到2020年2月20日,已經有越南、中國、菲律賓、蒙古國、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韓國等26個國家正式公布2019年的經濟增速了。其中,蒙古國是最新公布數據的國家。由於增速越來越低,加上國際貿易仍不景氣,經濟分析認為:今年(2020年)蒙古國經濟增速有可能會降至4%或以下。這就是那些小型經濟體不可避免的缺陷——擁有的產業有限,但其主動產業「順風順水」時,推動經濟高速增長。一旦環境發生變化,又沒有其他產業做支撐,其經濟增速就飛快下降。而經濟大國,尤其是像中國、美國這樣的產業鏈齊全、完備的國家,經濟是由大量行業共同支撐的。
  • 2020年前三季度歐盟27國,歐元區19國的經濟增速,GDP是多少呢?
    按照歐盟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20年第三季度歐盟27國同比實際下降4.2%,而歐元區19國經濟同比實際縮減4.3%——與今年二季度的創紀錄下跌相比,無論是歐盟還是歐元區的經濟增速都出現了明顯的回暖。簡單來說,當前的歐盟指的是:不包括英國,由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等27個歐洲國家組成的政治和經濟共同體。而歐元區19國則是指:歐洲聯盟成員中使用歐元這一統一貨幣的19個國家,包括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希臘等,但卻不包括歐盟的丹麥、瑞典、波蘭、匈牙利、捷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
  • 歐盟三駕馬車:英國、德國、法國的2019年經濟增速、GDP對比
    同時也意味著,2019年是歐盟三駕馬車存在的最後一年,那他們的經濟表現如何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2019年英國、德國、法國的經濟增速首先看德國。按照德國聯邦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19年德國經濟實際增速下滑至0.6%,遠低於2018年的增長1.5%和2017年的增長2.8%。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在2019年德國出臺了多項經濟刺激方案,但由於內外部的負面影響以及歐元多次被看空,使得德國經濟增長一直很疲軟。其次看法國。
  • 全球gdp排名2019 全球GDP前20強具體榜單排名一覽
    近日沙烏地阿拉伯也公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的經濟統計數據,至此,全球GDP20強榜單也就正式出爐。中國同樣也高居第二,但是經濟增速在20強當中卻是最高的,同比實際增長6.2%,突破十萬億大關,GDP總量為10.18萬億美元。排名第三的是來我們的亞洲鄰國日本,第四名為德國。由於德國經濟增長較為緩慢,與日本之間逐漸拉開了差距。
  • 一季度印度尼西亞GDP增長2.97%,那美國、韓國、義大利等國呢?
    這充分說明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比他們之前想像的更嚴重。一季度,印度尼西亞的GDP簡介近些年,印尼的經濟增速長期保持在4%以上,但由於疫情的原因在今年一季度出現了約3%的增長,為2001年以來最低水平。
  • 2024年全球GDP前五強:德國掉隊,東南亞一國上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對2024年全球GDP前五強國家展開了最新預測,其中,中國將超過美國位居全球第一,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掉隊,東南亞一國上位。 按照2019年的數據,全球前五強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印度。
  • 2019年前三季度,日本、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的GDP總量對比
    按此趨勢推算,今年日本經濟總量有望恢復到5萬億美元規模,繼續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最大經濟體,前三季度表現如何呢?與日本相比,美國的經濟增速要高很多,前三季度同比實際增長了2.3%。其中,第一季度同比實際增長2.7%(環比年化3.1%),二季度同比實際增長2.3%(環比年化2%),三季度再度下降到1.8%(環比年化1.9%)。看起來是美國經濟在2019年是「逐季下降」的趨勢,因此一些經濟分析人士預測,在2020年美國經濟或將陷入衰退——最終是不是如此,就等明年了。
  • 2019年俄羅斯、烏克蘭的經濟增速、GDP、人口、人均GDP對比
    與上年相比,2019年烏克蘭的經濟實際增速也出現了下滑,但達到了3.2%,在全球處於中等位置。其中,第一季度增長2.9%,二季度增長4.7%,三季度增長3.9%,但第四季度卻急速下滑至1.5%。鑑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不斷蔓延,這將會給「正在下滑的烏克蘭經濟雪上加霜」。
  • 2019年俄羅斯GDP為4.28萬億美元,全球第六,今年能趕超德國嗎?
    而第四名德國,在今年上半年經濟同比實際下降6.3%,完成的GDP約為16221.8億歐元,折合1.787萬億美元——超過俄羅斯經濟總量的兩倍。差距如此之大,為何俄羅斯官員反而有信心在「今年實現對德國的趕超呢」? 更加有意思的是,無論是2019年,還是今年上半年德國經濟總量在全球都是排第四名,僅次於美國、中國和日本。
  • 世界各國GDP排名2020預測 IMF預測中國GDP排名世界第幾?
    近期,IMF對今年各個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做了預測,其中預測2019年美國經濟將下降5.9%,歐元區19國在2019年經濟將整體下降7.5%,其中義大利的經濟下降9.1%,西班牙經濟下降8%,法國經濟下降7.2%,德國經濟下降7%;日本經濟將下降5.2%,韓國經濟將下降1.2%。
  • 申根國家周新增病例創13周新高,美德法意二季度GDP跌幅創紀錄|全球...
    與兩周前相比,申根地區主要國家西班牙、法國、德國、義大利周新增病例增加35%以上,並已連續2周增長。發展中國家疫情局面仍未見明顯好轉,上周新增確診1313901例,累計確診周環比增速為13%。圖1 美國與申根國家周新增確診病例
  • 【宏觀】NATIXS:德國、西班牙VS法國、義大利——歐元區供需錯配的...
    西班牙主要得益於GDP平減指數相對較低,德國雖然勞動力成本較高,但是相較法國和義大利擁有更多的高端生產能力,因此出口價格彈性較低,法國和西班牙出口價格彈性為1.1,義大利為0.8,而德國僅為0.2。【圖3】兩組國家出口競爭力分化【圖4】西班牙GDP平減指數相對較低3.目前四國經濟增速均較低,我們預計2014年和2015年四國經濟增速將繼續保持疲弱。但是各國經濟疲弱的原因是不同的:德國和西班牙並無供給方面的問題,但是它們面臨著需求不足的問題,在內需和外需均有表現。
  • 前三季度土耳其、中國、巴西、印度、美日俄德等54國GDP增速對比
    目前,經濟增速最高、最低的兩國在2019年前三季度,亞美尼亞的經濟實際增速為7.2%,目前在各國中排第一。其中,第一季度同比實際增長7.5%,二季度同比實際增長6.9%,三季度同比實際增長7.9%——整體呈現「U字」型。
  • ...給全球經濟復甦注入動力。有德國汽車生產商就表示,今年二季度...
    抗疫不力,美國拖累全球經濟復甦步伐;①今年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下滑了32.9%,創下自上世紀40年代以來的最大降幅。而由於在應對疫情上的糟糕表現,美國下半年的經濟復甦前景不容樂觀。美媒撰文指出,美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經濟復甦的主要風險;②文章稱,美國多州在疫情尚未得到控制便過早地重啟經濟之後,疫情的再度蔓延又迫使多地暫停經濟重啟計劃,大量公司不得不縮減規模,甚至關門停業,這給海外合作商造成了不小的衝擊;③文章稱,相比之下,中國及時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率先實現了二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給全球經濟復甦注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