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
孩子不慎從兩船縫隙中落水
2日晚9點20分左右,鄭州市民姚先生一家四口在南裹頭黃河岸邊漁家樂吃晚飯時,意外發生了。
據姚先生妻子的一個朋友說,事發前,他們一家剛到船上的漁家樂,姚先生和女兒坐下後,就聽見妻子大喊,兒子樂樂(化名)從兩船之間縫隙掉下去了。姚先生趕忙跑過去,但已看不見樂樂的身影,他隨即入水尋找。
「晚上光線不佳,水流又急,孩子父親剛跳下去,就被水流衝了很遠。」她說,最後也沒能找到孩子。
昨天凌晨4點,姚先生的幾名同學聞訊從老家永城趕至鄭州。據姚先生的同學了解,出事當晚水域水位較高,船上吃飯的遊客較多,幾條相連船隻晃動劇烈,孩子在船體連接處走動時不慎落水。
當天晚上9點27分,姚先生向鄭州紅十字會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牛振西求救,牛振西判斷:黃河水流較急,夜間水下情況極為複雜,且缺乏照明燈具,必須等天亮才能進行搜救。
救援
打撈一整天仍無進展
「南裹頭附近水流湍急,會在岸邊形成漩渦,孩子有可能陷在近岸淤泥裡。」昨天上午9點,牛振西和黃河厲風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王喜軍指揮十餘名隊員下水搜尋,直到昨天中午,仍無進展。
昨天中午,孩子母親在南裹頭河堤上,面朝出事水域不斷呼喚樂樂乳名,孩子父親則哭暈在漁船上。
救援隊推測,孩子可能被水流衝向了下遊。昨天下午,王喜軍緊急從中牟縣雁鳴湖鎮九堡村調來衝鋒舟和打撈網,冒著雨在南裹頭下遊開展打撈。
一番搜尋之後,仍未發現孩子蹤跡,而打撈網還被河底隱蔽的廢棄橋墩掛裂,只能暫停打撈。王喜軍說,只能等今天運來新的打撈網再進行打撈。
數據
3天內10人落水 僅2人獲救
就在救援人員在黃河南裹頭水域忙著搜尋樂樂時,王喜軍手機響起,「新鄉市原陽縣陡門鄉黃河岸邊幾個小孩遊泳,一人溺水,兩人上前搭救,結果3人均被水衝走。」王喜軍急忙派出兩艘衝鋒舟和4名隊員前去救援,但截至昨晚6點30分仍無進展。
「這幾天連軸轉(救人),眼都花了。」 牛振西說,8月1日,黃河桃花峪段3人溺水,1人被救起,2人溺亡,他和隊員們一直忙活到8月2日中午才撤。臨走前,他對河邊遊泳者好言相勸,卻招致別人的白眼,「我們在黃河邊兒遊泳習慣了,哪有你說的那麼危險?」
沒想到,當天下午4點,他和隊員們剛回到市區,「屁股還沒挨到床邊」,又接到電話,「牛哥,桃花峪這邊又有3人溺水。」而這次落水事件,3人中只有1人獲救。
提醒
岸邊的淺灘「藏」著不少深坑
乘客都沒有救生衣,孩子穿透蕩鞦韆,船頭沒有護欄,水況複雜,萬一遇到淺灘,乘客會在慣性作用下落水
牛振西說,不少人喜歡在黃河邊淺灘蹚水玩,可黃河河床全是泥沙堆積而成,河底坑窪,可能前一腳只是沒膝深,再往前踏一步就是兩三米深的沙坑,若不及時被救,生還希望渺茫。
一步的距離,就有可能是深坑,紅十字救援隊的牛隊長告訴大家
他總結,因泥沙淤積,黃河河底並不像其他河道那樣是V字形的緩坡,而是中間淺,岸邊深。以南裹頭為例,河中央是大片沙洲,河水向南北兩岸改道,在南岸南裹頭附近,湍急的水流衝刷堤岸,形成一個個隱形的漩渦,遊客從岸邊一腳踏下去,可能就是四五米深的湍急水流。
此外,黃河岸邊也非常危險,鬆散的沙質岸隨時可能坍塌,岸邊的人員車輛一不留神就會被帶入水中。而塌方引起水下漩渦,即使落水的人會遊泳,受驚後在水中也不一定能撐住。
牛振西提醒說,到黃河邊遊玩的人一定要遠離河岸,不去淺灘戲水,不私自下水遊泳。
遊泳戲水時需注意四點
1.夏季遊泳、乘涼應到正規的遊泳館、遊樂園, 其配備有專業救生員和救生器材,且醫療設施完整。而公開水域沒有專業的救生員,一旦發生意外,救援力量很難及時趕到。
2.水深在兩米以上的湖泊在夏季會出現冷熱不均,水的溫差較大,盲目下水遊泳將會出現抽筋或身體不適等危險狀況。
3.不要在接近水面的位置洗手、洗腳。 沿岸河堤有多級臺階,臺階下面是一個長約2.5米的45度陡坡,一般都長滿綠苔比較溼滑,易失足滑入水中。
4.不要在橡膠壩下遊戲水。 因河水從壩上快速流下成激流,下遊受激流長期衝刷易形成深坑,一旦落水後果嚴重,十分危險。
搜救隊奉上「施救寶典」,必看!
1.自救
不會遊泳者落水,首先要保持冷靜及時呼救,保持體力,儘量放鬆身體,採取仰臥姿勢,使身體浮於水面,此時應快吸氣,慢呼氣;也可利用木板、樹枝、泡沫塊、球類等物品爭取救援時間。如果不慎嗆水,首先不要慌亂,保持踩水狀態使頭部露出水面,將水咳出,並保持咳水節奏防止再次嗆水。
會遊泳者如在遊泳時發生體力不支、突發疾病時身體也可採取以上自救辦法,待體力恢復和身體狀況好轉慢慢遊回岸邊或就地呼救等待救援。
2.抽筋
胳膊抽筋: 前臂及上臂前面肌肉痙攣時,用手抓住痙攣的手臂儘量向手臂背側做伸腕運動,反覆幾次即可緩解;前臂後面肌肉痙攣時,用手拖住患臂的手背儘量做屈腕動作,反覆幾次則可緩解;上臂後面肌肉痙攣時,將痙攣的手臂屈肘向後,用手託住其肘部向後用力,反覆幾次則可緩解。
腿抽筋: 大腿前面肌肉痙攣時,用同側的手拖住腳脖向後用力屈腿,反覆幾次則可緩解;大腿後面肌肉痙攣時,用同側的手按住膝蓋,另一隻手抓住腳趾儘量往上抬或雙手抱住大腿使髖關節做局部的屈伸動作反覆幾次就可緩解;小腿前面肌肉痙攣時,先用手抓住腳趾用力下壓,反覆做幾次即可緩解;小腿後面肌肉痙攣時,先用手按住膝蓋,另一隻手抓住腳趾用力做勾腳動作,反覆幾次即可緩解;腹部肌肉痙攣時,先平躺於水面,雙手在腹部做順時針按摩,反覆幾次就可解除。
3.施救
水中救援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救援工作,沒受過專業救生培訓的人不要盲目下水施救。
1.發現有人落水時應及時報警求助,然後派專人在就近路口接應,以便救援隊快速準確到達事發地點。
2.水中救援應遵守「先器械,後人工」的原則。利用身邊所能利用的器械或物品進行施救,例如救生圈、木板、泡沫塊等都可拋投給溺水者,也可用竹竿、樹枝、繩索等拋給溺水者進行施救。此外,施救時要蹲下或趴下使身體重心向後或向下,以防被溺水者拉入水中發生意外。
同時,切記不要採取「人鏈」方法施救,一般湖泊河流岸邊都是45度左右的斜坡,「人鏈」最後一個人所承受拉力相當大,一旦承受不住脫手,後果不堪設想。
3.未成年人、不會遊泳者請勿下水施救,一旦盲目下水不但救不了溺水者反而危及自己生命。
下水前應脫去身上所穿的衣褲和鞋子,在不明水底情況時,不要採取魚躍式入水。要從背後接近溺水者,求生的本能會讓溺水者抓住一切可抓住的東西,施救者一旦被抓住將很難脫身。
4.水下搜救,當溺水者已沉入水時,首先施救者要採取頭上腳下潛水方法確定其位置,如腳部碰到溺水者可用腳勾住向上挑,順勢彎腰抓住溺水者將其帶上水面等,或重新換氣採取頭部朝下雙手在前的潛水方法直接抓住溺水者將其帶出水。
5.上岸後緊急施救,首先馬上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異物,接著施救者單腿屈膝,將溺水者俯臥上面,輕拍其後背使積水排出。然後將其平放於地面上,若發現溺水者已沒有呼吸、心跳,應立即進行心肺復甦急救,等待醫護人員到來。
編輯:謝叢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