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勁敵Tumi後,「收購狂人」新秀麗首次進入30億美元俱樂部

2020-12-21 時尚頭條網

自2012年以來,新秀麗共收購了至少6個品牌

作者 | 周惠寧

 

在成功把競爭對手Tumi收入囊中後,已成為全球最大旅行箱包集團的新秀麗並不打算停止其收購步伐。

 

新秀麗今日公布截止 12 月 31 日的 2017 財年業績,銷售額同比大漲 24.2% 至 34.91 億美元,首次突破 30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經調整後的折舊攤銷前利潤同比增長 19.5% 至 5.8 億美元,淨利潤同比大漲 30.7% 至 3.34 億美元。

 

其中,集團批發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 11.3% 至 23.14 億美元,直營零售渠道銷售額同比大漲 57.4% 至 11.67 億美元,特許經銷渠道收入則同比增長 2.3% 至 909 萬美元。

 

新秀麗國際有限公司主要在全球從事設計、製造、採購及分銷行李箱、商務包及電腦包、女士手袋、戶外包及休閒包、旅遊配件等產品,旗下經營的品牌主要包括新秀麗®、Tumi®、American Tourister®、Speck®、High Sierra®、Gregory®、Lipault®、Kamiliant®、Hartmann®及 eBags®。

 

圖為新秀麗集團旗下各品牌去年主要業績數據

 

按品牌分:

 

核心品牌新秀麗銷售額同比增長 6.1% 至 16.54 億美元,佔總銷售額的 47.4%,期內其在拉丁美洲的增幅最為顯著,增幅達 22.3%;

 

American Tourister銷售額較去年增長 6.5% 至 5.73 億美元,期內在所有地區的銷售額均錄得增長;

 

集團於 2016 年新收購的 Tumi 品牌自 2017 年 8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期間的銷售額為 3.25 億美元;

 

Speck 品牌銷售額同比增長 4.6% 至 1.41 億美元,主要得益於分銷渠道的擴展和新款產品的推出;

 

High Sierra 品牌銷售額錄得 10.6% 的跌幅至 7377.6 萬美元,主要受北美洲及歐洲的銷售額減少影響;

 

Gregory 品牌銷售額同比大漲 18.6% 至 5182.2 萬美元,其中北美洲、 亞洲及歐洲均錄得強勁增長;

 

Lipault 品牌收入同比增長 12.9% 至 3167.4 萬美元;

 

Hartmann 品牌較去年增長 4% 至 2718.2 萬美元,主要得益於該品牌在亞洲的業務擴張;

 

Kamiliant 品牌銷售額同比大漲 68.4% 至 3743.7 萬美元;

 

集團於去年 5 月 5 日收購的網上零售商 eBags 貢獻銷售額為 2640 萬美元。

 

圖為新秀麗集團旗下各地區去年主要業績數據

 

按地區分:

 

集團在北美洲的銷售額增長 35.4% 至13.92 億美元;

 

亞洲銷售額同比大漲 16% 至 11.96 億美元,其中增幅最為顯著的是香港地區,增幅達 34% 至 1.45 億美元,進一步體現香港零售正在逐漸回暖;

 

歐洲地區銷售額大漲 16.8% 至 7.34 億美元,其中增幅最為強勁的是比利時,銷售額同比猛漲 42.4% 至 1.08 億美元;

 

拉丁美洲銷售額大漲 18.6% 至 1.58 億美元。

 

執行長 Ramesh Dungarmal Tainwala 稱,集團去年業績的強勁增長主要得益於全球時尚零售行業的加速復甦以及自身在品牌、產品、渠道及市場的多元化舉措。

 

值得關注的是,2010年新秀麗還只是一家僅銷售行李箱產品的單品牌公司,以批發業務為主,年銷售額為 12 億美元。在管理層激進的收購策略下,於短短 8 年間便成功轉型成銷售額翻了三倍多的多品牌、多品類及多分銷渠道的綜合型企業。

 

自 2012 年 1 月 1 日以來,集團共收購 6 個品牌,分別為2012年7月收購的High Sierra、2012 年 8 月收購的 Hartmann、2014 年 4 月收購的 Lipault、2014 年 5 月收購的Speck、2014年 7 月 Gregory以及2016 年 8 月以20億美元收購的 Tumi。

 

其中,Tumi 被集團視為最成功的一筆收購,目前該品牌的整合及擴展工作進展順利。去年,新秀麗集團已收回 Tumi 品牌於南韓、中國內地、香港地區、 印尼及泰國地區的批發及零售分銷業務控制權,並在全球淨增加 49 家 Tumi 零售店,包括在亞洲回購分銷權時所收購的 30 家 Tumi 零售店。

 

2017 年 5 月,新秀麗集團再度斥資 1 億美元拿下 eBags,對集團直營零售渠道中的電商業務增長作出很大貢獻。去年全年,新秀麗集團的電商業務銷售額增幅錄得 139.7% 至 2.87 億美元。

 

新秀麗去年收購的 eBags 已成為集團直營零售渠道業務的增長動力

 

eBags 為一家經營旅行包及相關配件的網上零售商,於 1998 年創立,總部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格林伍德村,主要為消費者提供旅行包及配件的多元化產品組合,所售產品來自多個旅遊及時裝品牌和其自有品牌。

 

Ramesh Dungarmal Tainwala 還強調,集團對旗下品牌營銷方面的投資非常重視,投資力度遠超競爭對手,以確保其品牌能長期在全球保持高知名度。據財報顯示,新秀麗集團去年在營銷方面的開支同比大漲 43.3% 至 2.06 億美元。

 

2018 財年,新秀麗集團將繼續採取多元化策略,進一步豐富旗下品牌的產品矩陣,而在非旅遊產品類別中,集團將針對女性消費者開發更多的女性產品。同時將繼續加大產品研究與開發的投資力度,為消費者提供更輕巧堅固的旅行箱包產品。

 

此外,集團還將依據直營零售電商渠道業務的數據,有針對性地繼續擴充實體零售業務,提升直營零售渠道銷售額在總收入中的佔比。

 

為更好地提升集團可持續發展能力,新秀麗於 2017 年 12 月任命 Christine Riley Miller 為首位可持續發展總監。上任後,Christine Riley Miller 將負責為集團的所有業務、消費者、僱員及業務制定全球化可持續發展方案。

 

對於 2018 財年,集團將保持樂觀態度,但未在財報中公布具體預期數據。財報發布後,集團股價下跌 1.9% 至每股 36 港元,目前市值約為 514 億港元。

更多

TUMI

  的資訊

相關焦點

  • 新秀麗有望收購高端行李箱品牌TUMI
    全球最大的行李箱生產商新秀麗(Samsonite International)已接近達成收購高端行李箱生產商Tumi的交易。該收購交易條款尚未批露,最早或於本周宣布。鑑於通常的溢價和當前市值,對Tumi的估值可能接近20億美元。新秀麗(01910.HK)也從3月3日13時37分起停牌,並未披露相關原因。
  • Samsonite新秀麗完成對Tumi 收購
    新秀麗今年3月4日宣布以現金每股26.75美元、約合18.241億美元全資收購Tumi Holdings Inc.,這個收購價是後者2015財年經調整核心盈利EBITDA 的13.6倍,Tumi Holdings Inc. 也成為了新秀麗最大一筆收購案。
  • 行李箱製造商Samsonite新秀麗完成對Tumi收購
    (NYSE:TUMI) 的收購。2016 年7月13日及2016年7月26日,Tumi Inc. 和新秀麗股東先後在各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通過了兩間公司的交易協議。新秀麗今年3月4日宣布以現金每股26.75美元、約合18.241億美元全資收購Tumi Holdings Inc.
  • 新秀麗擬18億美元兼併TUMI 鞏固箱包龍頭地位
    ◎每經記者 袁東  全球知名的旅遊行李箱公司新秀麗(01910,HK)準備以18.24億美元收購其行業對手Tumi(NYSE:TUMI)。收購消息一出,兩家公司的股價均出現上漲。
  • 未受沽空機構質疑影響,新秀麗去年收入破37億美元,再創新高
    雖然全球零售大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但旅遊市場的強勁增長意味著箱包市場前景依然樂觀作者 | Yohanna沽空機構的質疑並沒有使新秀麗集團停下前進的腳步,在進入30億美元俱樂部後,集團2018年業績再次刷新紀錄。
  • 全球箱包龍頭新秀麗:一季度巨虧8億美金,收購公司爆雷!
    全球箱包行業龍頭新秀麗,在2019年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後,2020年日子更加難過。在新冠影響下,旅遊業停滯,主要賣旅行箱包的新秀麗,2020年一季度銷售額下滑27.7%,4月份下滑80%,同時一季度虧損近8億美元,其中,商譽減值7.4億美元,主要來自2016年對高端品牌Tumi的收購。
  • 新秀麗斥資1.1億美金收購美國品牌High Sierra
    前陷入致癌物新聞的新秀麗(01910.HK)今日宣布,公司旗下全資附屬公司Samsonite將全資收購美國行李箱品牌High Sierra,作價1.1億美元。這是新秀麗上市後的首次收購,行政總裁Tim Parker表示,此次收購意在進軍年輕市場,今年還會再有1至2次收購。
  • 新秀麗收購的走高端商務路線的Tumi會「濫大街」嗎?
    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商場裡,Tumi和新秀麗的店鋪隔了不到5米,從今往後,兩個品牌將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2016年3月3日,新秀麗(01910.HK)宣布收購Tumi(TUMI.NYSE),新秀麗行政總裁Ramesh Tainwala稱,收購Tumi將與公司本身的品牌構成互補,並將擴充Tumi在亞洲和歐洲的業務。
  • 箱包龍頭新秀麗三季報下月公布,旗下高端品牌Tumi毛利率超60%!
    在錢凱看來,新秀麗之所以能成長為今日的市場龍頭企業,除了其持續的內生增長以外,對競爭對手的收購也功不可沒。例如,公司在 1993 年收購了大眾旅行箱包品牌美旅(AmericaTourister),2016 年收購了高端品牌 Tumi(「Tumi」)。
  • 疫情以來股價遭腰斬,新秀麗的箱包還有人買嗎?
    疫情使全球陷入恐慌,世界衛生組織(WHO)於3月11日將此次社會公共事件定性為全球大流行病後,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周三宣布未來30天禁止來自歐洲的旅客入境,其中不包括英國,有關措施維持30天。截至2019年9月30日,新秀麗在北美和歐洲的營收佔比分別為36.77%及22.88%,佔總營收比重接近60%。在人員流動管制及旅遊市場疲弱的背景下,歐美市場對箱包的購買需求將降至冰點。所以我們不難看出,新秀麗的歐美業務將在疫情其中遭受挑戰。3月12日,新秀麗股價大跌近20%,13日則大幅低開超8%。
  • 新秀麗遭做空 市值一日蒸發近50億
    數據顯示,5月23日新秀麗的收盤價為34.05港元/股,總股本為14.26億股,對應總市值為485.553億港元。24日沽空報告一出,新秀麗股價大跌,最低報價29.9港元/股。截至24日收盤時,新秀麗股價報30.7港元/股,對應總市值437.66億港元。受沽空報告影響,新秀麗市值縮水47.89億港元。
  • UGG母公司首次進入20億美元俱樂部;海瀾之家將發力日本市場 | 每日...
    Ugg母公司2019財年收入首次突破20億美元 在截至3月31日的12個月內,Ugg母公司Deckers Brands銷售額同比增長6.2%至20.9億美元,首次進入20億美元俱樂部,淨利潤大漲133%至2.64億美元。
  • 疫情波及旅行用品市場,百年箱包品牌「新秀麗」 面臨債務危機
    截至2019年9月30日,新秀麗需要償還的債務規模約為其收入規模的三倍,部分債務來自其2016年的收購動作。新秀麗曾花費18億美元收購商務箱包品牌Tumi。標普全球認為,債務負擔同時削弱了公司面對突發情況如新冠疫情的緩衝能力。不過,考慮到新秀麗銷售渠道方面的成本控制能力強於其他小型行李箱製造商,標普和穆迪預測公司在短期內有能力保持現金流平衡。
  • 疫情波及旅行用品市場,百年箱包品牌「新秀麗」面臨債務危機
    截至2019年9月30日,新秀麗需要償還的債務規模約為其收入規模的三倍,部分債務來自其2016年的收購動作。新秀麗曾花費18億美元收購商務箱包品牌Tumi。標普全球認為,債務負擔同時削弱了公司面對突發情況如新冠疫情的緩衝能力。不過,考慮到新秀麗銷售渠道方面的成本控制能力強於其他小型行李箱製造商,標普和穆迪預測公司在短期內有能力保持現金流平衡。
  • 新秀麗:那個以大力士Samson為名的拉杆箱
    新秀麗這個名字進入施瓦德公司發生在1941年。  新秀麗在營銷上是肯下重金的,近幾年每年的支出都在1個億美元以上,它的廣告往往是告訴消費者它又輕又強壯。今年它拍了個俏皮的新廣告,叫」the serious traveller」,請英國著名的攝影師Rankin操的刀,也是向消費者傳遞這個信息。
  • Comcast欲以30億美元收購夢工廠 挑戰迪士尼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有線電視運營商Comcast有意以超過30億美元收購夢工廠,雙方正處於早期談判階段。Comcast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影公司之一的環球影業,本次收購如果達成,Comcast無疑將向對手迪士尼施加更多壓力。
  • 紐約大都會25億美金易主!《億萬》原型創職業體育俱樂部收購之最
    據悉這筆交易的估值為24.2億美元至24.75億美元,這將超過2019年8月蔡崇信23.5億美元收購籃網紀錄,成為新的職業體育俱樂部收購紀錄。目前紐約大都會已將這筆交易提交MLB聯盟,待到11月的聯盟會議中,30支MLB球隊老闆中23位同意交易後,Cohen將以總計95%的持股成為大都會的掌控者。
  • 新秀麗遭遇大危機
    2016年,新秀麗以18億美元巨資收購美國知名箱包品牌途明(TUMI),這也是構成其債務危機的原因之一。去年,受到中美貿易爭端的影響,其產品價格上漲約10%。數據顯示,新秀麗在2019年上半年的淨銷售額為17.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營業利潤1.24億美元,下降了38%。
  • Coach豪擲24億美元「拿下」KateSpade
    Coach豪擲24億美元「拿下」KateSpade 2017-05-16 11:15:57 來源:《中國服飾》雜誌
  • 深度|業績黯淡的新秀麗和Rimowa將何去何從?
    據世界旅遊組織UNWTO的數據,在2020年的前5個月中,國際遊客數量同比減少近60%,受此影響今年國際遊客消費將下降9100億美元至1.2萬億美元,使全球旅遊業倒退20年。另據瑞銀分析師調查研究後統計,約80%的消費者不願意在未來的三四個月內旅行,貢獻給奢侈品牌40%銷售額的旅遊零售業將持續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