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商務委副主任:區域性批發市場將有序疏解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北京市政協委員皮劍龍 資料圖

  本市將動用經濟、行政、法律三個手段實施人口調控,針對北京區縣要把一些批發零售業外遷的問題,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在兩會上回應,搬遷是必然的選擇,低業態騰出的空間可以用來發展高端產業,搬遷會提質增效。

  北京的小商品市場未來應走向何方?如何更快更好地進行業態改革?成為不少委員、代表關注和討論的話題。《法制晚報》記者兩會期間專訪了多年來一直跟蹤北京城市中心區小商品批發市場研究的資深專家、北京市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楊松研究員。

  【委員聲音】

  勞動密集型經濟已不再適應北京

  政協委員皮劍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北京給自己的定位是「政治、文化、科技」中心,那麼北京就要圍繞這三個中心去發展,也要圍繞這三個中心去組織業態。

  「當然,動批等勞動密集型經濟的歷史功勞不能否定,它確實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作為一個特大城市,它已經慢慢不再適應北京。交通壓力、環境壓力,導致很多時候治理的費用比它產生的價值還大。」皮劍龍對記者說,「遷,就一定要徹底遷走,不能走了動批,又冒出一個其他批發市場來。」

  政協委員吳彬也在兩會中提交提案,呼籲「將小商品批發市場儘快遷出市區」,他認為,「小商品市場的遷出並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時間和過程慢慢完善,希望政府能夠加快產業改革的步伐。」

  【最新動態】

  區域性批發市場將有序疏解

  北京市商務委副主任申金升1月22日表示,北京的低端產業疏解工作已經順利推開,去年僅動物園批發市場就轉移商戶1300家,佔到整個動批市場的10%。春節前,市商務委將出臺首都業態升級計劃,對未來三年北京市的低端產業疏導和升級定調。

  據了解,目前北京市的小商品市場共有1300多個,去年各區縣關停的低端市場大約100餘個。申金升說,一批製造業首先要遷出去,同時,一批區域性的批發市場,如大紅門批發市場、動物園、天意市場等,要有序疏解。

  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璽表示,新發地的蔬菜等農產品屬於輸入型,北京本土的產量很低,基本靠從全國各地往北京輸入。新發地本身不會外遷,只是要把儲存、冷庫加工等能夠外移的功能外移。

  疏解原因

  是「城市病」形成重要原因

  從2005年以來,楊松曾經對北京城市中心區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做過深入調研,這些市場大多自發興起於改革開放初期,從一開始就缺乏合理規劃,處於自生自滅狀態。

  如阜外月壇地區的小商品市場、動物園地區服裝一條街、大紅門地區的批發市場等都是自發形成的,雖然這些低端市場曾發揮過一些積極作用,但隨著北京城市現代化發展,城市中心區小商品批發市場的存在已不符合首都城市發展戰略定位。

  當前,北京患上了相當程度的「城市病」,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流動人口在城市中心區的大量聚集和無序流動。

  楊松說,小商品批發市場兩頭在外,即經營者和經營的商品都來自外地。人員密集流動,商品大進大出。據統計,目前全市小商品批發市場直接從業人員有幾十萬人,如果按每位經營者帶入3名家庭成員及上下遊關聯產業人員計算,小商品批發市場吸引外來流動人口遠超百萬。

  這些人帶來居住、計劃生育、教育、治安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由於此類市場實行「包稅制」,雖成就了一大批百萬級甚至千萬級富翁,但對本地稅收和吸納本地人口就業卻貢獻甚微。

  影響環境交通 面臨業態風險

  楊松說,中心城區的小商品批發市場選址大多集中在二環、三環路沿線,每天大量的進出貨車輛給周邊交通帶來巨大壓力,成為交通擁堵的一大根源。

  一些市場管理不力,流動商販和不法商人(如賣假發票的、製作假證件的、亂發小廣告的)活動猖獗,門前黑出租黑摩的強行拉客、擠佔道路現象嚴重。

  這裡的商品大多來自江浙和廣東等地的家庭作坊,質量和進貨渠道很難保證,假冒名牌商品是此類市場的頑疾。

  楊松說,小商品批發市場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為解決城市就業和部分鄉鎮企業、民營企業產品銷路而設立的一種適應低端消費的業態形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必然要向更高級的形式轉變。

  小商品批發市場是一種攤販制的經營業態,多數商戶主要靠走批量、薄利多銷賺取微薄的利潤。由於租金成本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商戶經營成本較高。有的市場要求商戶買斷攤位的長期經營權或永久經營權,市場風險都轉移到商戶身上,經營風險巨大。

  【治理對策】

  把市區小商品市場遷出去

  楊松說,治理首都城市中心區小商品批發市場靠6個字:搬遷、升級、轉型。

  2006年,北京市正在籌備奧運會,他曾給市政府寫了名為《北京城市中心區小商品批發市場治理對策建議》的報告,得到高層領導的肯定和重視。之後,北京市曾清理關閉過一批小商品批發市場,包括天外天等。

  當前,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北京應當學會做減法,敢於「捨得」。在科學分析和論證的基礎上,對一些硬體基礎條件差、經營空間狹小、妨礙交通、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下決心堅決搬遷出去。

  抓緊結構調整和業態升級

  楊松強調,像紅橋、萬通、百榮世貿、新秀水等基礎條件較好的商品交易市場,可以保留,但必須調整結構、轉變經營方式、升級經營業態。應促進城區商品批發市場批零功能適當分離,減少因商品大進大出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應鼓勵小商品批發市場向超市、專賣店、專業店、便利店、購物中心等現代經營業態對接和轉型,經過適當改造和管理流程再造,如統一進貨、統一收銀、統一管理、統一人員培訓等,可以升級為現代經營方式。升級改造後的市場要為消費者營造一個集觀賞、購物、休閒、安全為一體的良好氛圍和環境。

  由於商品交易市場地處城市中心區,土地資源價值高,必須發展高附加值的產業和新的經濟業態。一是發展提升生活品質的現代城市生活服務業態,如家庭社區養老、特色醫療服務產業等;二是發展現代文化創意產業;三是發展信息、電子、金融、出版等現代服務產業;四是樓宇經濟。

  一些市場外遷到郊區和河北後,顧客不可能跟過去,轉型最好的辦法就是走總代理、總批發或區域代理之路。像改造後萬通商城,攤位只提供商品展示,交易主要在網上和後臺進行。

  從京津冀協同發展高度布局

  楊松說,當前的主要問題一是城區的小商品交易市場究竟是搬到郊區還是搬到鄰近省份不好確定,需要政府和主管部門做大量的協商、協調等服務工作,要從京津冀協同發展高度統籌考慮和安排布局。

  二是搬遷補償政策是一大難題。有些商戶與市場管理方籤訂了長期甚至永久的經營合同,交納了巨額的經營費用,如何補償商戶的經營損失?這將考驗政府治理能力。

  三是市場雖然搬遷走了,商品搬遷走了,但人可能還會留下來,恐疏解流動人口的作用難以見效。

  四是市場搬遷後如何方便當地居民群眾的日常消費,這需要社區商業服務抓緊配套,以滿足消費者需求。本版文/記者 汪紅 張雷

相關焦點

  • 疏解非首都功能 北京多家老牌批發市場排隊撤離
    2015年,北京市開始大規模疏解非首都功能,永外城作為區域性批發市場,納入疏解重點項目。當年,該市場啟動了物流和燈具城的疏解,並於2016年4月底前完成物流和燈具城的疏解。2017年3月,東城區正式對作為倉庫使用的西三樓進行拆除。  商戶疏解後如何引導他們的去向?
  • 非首都功能進一步疏解:北京官園商品批發市場今晚閉市
    坐落在西二環官園橋西南角的官園商品批發市場攤位眾多、商品豐富,自1998年開門營業,至今已有20年歷史。隨著非首都功能的進一步疏解,今晚7點,它將永久性停止營業,成為西城區最後一家閉市的區域性批發市場。
  • 北京批發市場疏解見成效 城六區常住人口下降
    西城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將進駐2016年,西城區以「動批」為代表的區域性批發市場疏解取得突破性進展,西城區疏解升級市場25個、47.3萬平方米。制定實施新增產業禁限目錄,不予辦理的工商登記業務累計3268件。無證無照「七小」動態清零。
  • 北京最大文化用品批發市場永外城昨晚閉市
    昨天下午,施工人員正在對永外城文化用品批發市場的櫃檯進行拆除、搬運。本報記者 孫戉攝   本報訊(通訊員 李凡)昨天17時,東城區永外城文化用品批發交易市場完成閉市,共疏解商戶1241戶。這也意味著本市最大的文化用品批發市場自此徹底退出市場業態。同時,永外商圈將持續升級,提升後的永外地區將成為南中軸路崛起的現代商務區。   10時,筆者來到位於南二環永定門西南側的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場,看到門口已經貼上了關門閉市的通告。在市場一層,工人們正在拆除文化用品區的玻璃,而體育用品區已經全部拆除完畢。
  • 新發地第15個分市場落戶滄州 京津冀農產品批發市場優化
    原標題:新發地第15個分市場落戶滄州   繼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在北京周邊和全國農產品主產區相繼建設14個分市場後,北京新發地的第15個分市場落戶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這將助力鹽山及周邊縣市農副產品銷往北京乃至全國,也將為首都農副產品安全穩定供應提供保障。
  • 永外城批發市場閉市 商圈升級"變身"創意產業園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馬曉晴)15日下午5點,東城區永外城文化用品批發交易市場完成閉市,共疏解商戶1241戶。這也意味著本市最大的文化用品批發市場自此徹底退出市場業態。同時,永外商圈將持續升級,提升後的永外地區將成為南中軸路崛起的現代商務區。
  • 北京雅寶路市場明年清退完畢 5年內朝陽禁建批發市場
    由日壇國際、國雅大廈等15座樓宇組成的雅寶路市場計劃明年全部清退完畢。「2017年加大力度推進剩餘的樓宇的疏解任務,首先疏解東方聖元、國雅大廈這兩個。」朝陽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十三五」期間,朝陽區嚴禁新建和擴建除滿足市民基本需求的零售網點以外的商品交易市場設施,嚴禁新建和擴建批發市場,嚴控新建區域性物流中心、物流倉儲設施。嚴禁新增一般性製造業和高端製造業中不具備比較優勢的生產加工環節。
  • 東城永外街道今年啟動萬朋文具批發市場疏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李玉坤)記者今天從東城區永外街道了解到,萬朋文具批發市場今年將啟動疏解。永外街道工委書記陳衛兵介紹,永外街道作為南中軸線起點的環境保障,今年工作重點還是疏解市場,將啟動一萬多平米的萬朋文具批發市場疏解。
  • 天意等市場將完成疏解 2017年京城六區常住人口降3%
    天意等市場將完成疏解 2017年京城六區常住人口降3% 原標題:   報告  官園、萬通等市場基本完成疏解  加大力度疏解批發市場
  • 盤點北京那些已經和即將被疏解的批發市場
    《晏子使楚》中晏子如是形容戰國時期齊國都城集市的繁華景象,而用這句話來形容北京那些曾經輝煌的批發市場似乎一點不為過。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的業態面臨疏解,批發市場被列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內容。 據介紹,在批發市場轉移疏解方面,北京前三季度撤併升級清退90家低端市場,完成全年任務的60%,騰退營業面積約44萬平方米,攤位1.2萬個。
  • 北京:朝陽區雅寶路市場預計明年完成疏解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原標題:朝陽 雅寶路市場預計明年完成疏解  12月19日,記者從朝陽區「兩會」獲悉,朝陽區街道地區明年計劃完成30家商品交易市場疏解任務,其中包括雅寶路地區市場的疏解。朝陽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明年內朝陽區各區域將退出商品交易市場68家、一般性製造業99家。
  • 疏解之後,北京怎麼保證「菜籃子」?
    日前,北京市商務委主任閆立剛就市場疏解後市民買菜難怎麼辦做了官方回應。閆立剛表示,將提前謀劃和落實好補充替代措施,補充替代措施包括引進連鎖品牌企業建設社區菜市場、超市、社區菜店、社區蔬菜直通車等多種模式。對確需撤除的市級和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區政府要會同相關部門提前制定替代方案,報市政府同意後方可實施,確保居民買菜不受影響。
  • 北京批發市場疏解提速 多渠道轉型
    西城區作為北京小商品批發市場的集中區,即將迎來收官之戰;動批的萬容天地服裝市場(以下簡稱「萬容市場」)已於6月27日正式閉市;幾公裡外阜成門商圈的天意新商城、萬通新世界商品批發市場(以下簡稱「萬通市場」)也將在八九月退出歷史舞臺。市場升級功能的同時,商戶也在尋找多渠道轉型。市場  接連宣布閉市進入6月以來,有三處批發市場公布了疏解公告。
  • 北京朝陽區雅寶路市場2017年全部清退完畢
    「我們重點完成了雅寶路市場,共疏解威格德納、雅寶紅城、奧特利瑪、國星銀座、雅寶城5座樓宇市場,涉及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攤位588個。」由日壇國際、國雅大廈等15座樓宇組成的雅寶路市場計劃明年全部清退完畢。「2017年加大力度推進剩餘的樓宇的疏解任務,首先疏解東方聖元、國雅大廈這兩個。」朝陽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 北京市交通委擬任一名黨組副書記兩名副主任
    原標題:市委管理幹部任前公示通告 人民網北京5月25日電 北京市委組織部5月24日發布任前公示,方平擬任市交通委黨組副書記,容軍、孫中閣擬任交通委黨組成員、擬提名為副主任人選。
  • 通州八裡橋市場確定將搬遷 具體選址待定
    原標題:通州八裡橋市場確定將搬遷 具體選址待定   記者從通州區兩會上了解到,今年通州新城建設的過程中,將研究適時啟動八裡橋市場搬遷。   作為京東最大的綜合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八裡橋市場從上世紀90年代開業以來,已有16年歷史。
  • 北京市海澱區五道口服裝市場升級:疏解非首都功能後變身網紅場所
    2020年7月,北京市海澱區的五道口服裝市場發布了升級計劃,這裡面可能升級成「網紅中心」,這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後的一個措施。對於這些疏解非首都功能後的「轉型提升」,儘早利用很必要,但是這個五道口服裝市場,其實定位卻仍然不清晰——網紅只是一個方法,而不是一個路徑。北京市海澱區的五道口服裝市場位置如下所示。
  • 北京將按區域劃分6類地區 四環內用地限轉商品住宅
    日前,市規劃國土委在官網發布了《建設項目規劃使用性質正面和負面清單》(下稱《清單》),根據清單內容,在首都功能核心區,鼓勵工業、倉儲、批發市場等用地調整為學前教育、養老設施;限制四環路以內的各類用地調整為住宅商品房;限制三環路以內的各類用地調整為倉儲物流設施;城市副中心限制各類用地調整為一般性製造業、區域性物流基地和批發市場。據了解,這是本市首次在用地性質上設出「負面清單」。
  • 北京中心城區將持續疏解非首都功能 由平原新城有序承接
    原標題:北京中心城區將持續疏解非首都功能,由平原新城有序承接  城市建設發展方式將由依靠「增量開發」建設,向「存量更新」轉變。首都功能核心區街區更新、城市公共空間提升、老舊小區改造、老舊工業廠房改造、傳統商務樓宇改造、傳統商圈改造將成為城市有機更新項目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