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陽圍繞"四個文明建設" 讓文明之花在鄉村綻放

2020-12-12 中國文明網

  秋長街道高嶺村吉他小鎮牆繪。圖片來源:惠陽文明辦 

  ……………………以創新活動載體,紮實推進文明創建…………………… 

  惠陽秋長街道位於惠陽中南部,東南與淡水街道連接,西南與深圳市坪山、坑梓、龍田街道接壤,北部與新圩東北部毗鄰三和街道,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條件優越。轄區總面積為109.9平方公裡,設10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下設184個村民小組,5個居民小組。街道戶籍人口32542人,流動人口約18萬人。秋長街道系由秋溪鄉、長興鄉兩地名字各取首字而成。孕育了「北伐名將」葉挺、「長徵女傑」廖似光、「吉隆坡王」葉亞來等賢人志士,素有「千年客家文化、百年紅色經典」的魅力和美譽。秋長現有較完整的各式客家圍屋100多棟,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3處,並榮獲評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廣東省教育強鎮稱號。 

   

  秋長街道高嶺村吉他小鎮牆繪。圖片來源:惠陽文明辦 

  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倡導良好道德風尚 

  秋長街道堅定執行黨的強農、富農、惠農政策,制定村規民約,全力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鄉村。從解決廣大農民的精神動力入手,以理論教育武裝黨員頭腦,堅持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激勵廣大幹部群眾立足本職做貢獻。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提高了村民群眾的整體素質,推動文明創建。 

  惠陽區秋長街道緊緊圍繞培育新型農民,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堅持教育人、培養人、提高人,促進了農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全面落實集中培訓、宣講輔導、研討交流等學習教育制度,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講話、講故事、談感受」百姓宣講活動,對新形勢下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交流,增強了農民群眾建設新農村的信心和決心。按照《村規民約》規範村民們的言行舉止,圍繞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倡導良好道德風尚,在11個村(社區)廣泛印製,利用LED電子屏宣傳道德建設標語,推動文明村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 

    

  秋長街道首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圖片來源:惠陽文明辦 

  以創新活動載體,紮實推進文明創建 

  惠陽區秋長街道以提高農村文明程度為目標,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為主線,以改善農村環境為突破口,廣泛發動群眾,不斷創新活動載體,開展不同形式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一是以秋長好人為重點著力培育典型。開展了「2017年度秋長好人」、「第三屆周田好人」等評選活動,進一步推動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文明風尚,提升村民參與創建文明村積極性。二是開展家風建設主題活動,「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和組織開展「和諧家庭」講座活動,深入宣傳「平安家庭」創建工作。三是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以「我們節日」為契機,舉行「百姓歡樂舞臺」;5月下旬在轄區內白石村、新糖村、維布村、茶園村舉行了「謳歌新時代,文化進萬家」2018年惠州市送戲下鄉巡迴演出活動,滿足村民文化需求。 

   

  親子繪畫活動,推動未成年人道德建設。圖片來源:惠陽文明辦 

  積極開展文明創建,共建美麗鄉村 

  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秋長街道本著突出生態、文化和產業特色原則,深入挖掘鄉村自然、歷史人文和產業元素,科學編制各村道路、廣場、遊園、綠化、美化等建設規劃,打造「一村一景一公園」。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秋長街道堅持試點先行,與碧桂園集團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惠陽重點打造美麗秋長小鎮——秋長茶園村示範區。堅持保護古村落在地的建築文化,尊重當地客家風俗,人與自然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讓農業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產業。從綠化、美化、硬化入手,秋長街道打造周田谷花海,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重要的一個環節。花海第一期佔地200畝,花的品種以格桑花為主。加強道路建設,實現農村道路硬化全覆蓋。 

  ……………………三和街道強化公共服務 倡導文明鄉風……………………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切實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水平,三和街道積極推進文明風尚,全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設。  

  強化公共服務,倡導文明鄉風 

  在2017年,三和街道還推進民生事業協調發展。社會保障不斷完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318人,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6472人,其中符合享受領取養老金條件1456人,完成總任務數的100%;保障務工人員勞動報酬合法權益,處理勞資糾紛114宗,涉及金額527萬元;及時解決困難家庭人員就業問題,對「零就業」家庭實行即時就業援助,轉移農村勞動力4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6%以內,企業與員工籤訂勞動合同率為100%;加強就業培訓工作,技能提升和崗前培訓達6000多人次,落實公益性崗位就業20人,引導就業6388人,辦理惠民卡234人。 

  在公共服務方面,三和街道對城鄉低保工作實行動態管理,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統籌開展救災救濟及殘疾人康復工作,及時為救濟對象送上慰問品和慰問金,免費為殘疾人配發用品用具等。抓好文化陣地建設,新購5000多冊圖書和完善電子閱覽室配置,全年累計進站活動達1萬多人次。此外,主辦「百姓歡樂舞臺」演出4場,協助企業策劃文藝演出4場,組織轄區演出團隊參加區級演出(比賽)3場,極大地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 

    

  三和街道美麗鄉村建設。圖片來源:惠州日報  

  響應鄉村振興戰略,為文明鄉風建設注入活力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為此,在2018年三和街道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行動,通過產業園區的發展,統籌解決城市化過程中農民的問題,提高本地農民的參與度,實現農民有就業、農村有產業,對轄區內5個村,分別制定以下規劃:拾圍村——計劃在2018年對拾圍村所有的小園區進行轉型升級,引進優質項目與小園區合作,提升小園區產值稅收;引進有實力的投資企業,對拾圍村所有小園區整體打包,進行轉型升級,開創一個「沒有圍牆」的新產業園區,未來三年結合電子信息產業園區的產業升級,不斷提高村集體和個人的收入。蓮塘面村和象嶺村——2018年,圍繞蓮塘面棠梓嶺片區和象嶺片區的土地整理,實現三和街道兩個10萬平方米以上連片開發區域的產業平臺打造,完成土地掛牌和項目引進,促進村企合作。未來三年,蓮塘面村依託智能硬體及手機產業園區的打造和優質項目引進,實現村企產業合作,以產業運營獲得長期利潤分紅;象嶺村依託安防產業及電子信息產業園區的打造和優質項目引進,實現村企產業合作,以產業運營獲得長期利潤分紅。鐵門扇村——2018年,與深圳市浪曼實業有限公司合作,引入初期建設資金1000萬元,以村企合作模式打造油畫文化基地,未來三年依託創新科技產業園區的打造和優質項目引進,實現村企產業合作,以產業運營獲得長期利潤分紅。全坑村——2018年,清理約200畝農業用地拓展雅綠緣蘭花種植基地;推動知名企業對全坑村實施全域合作,清理約500畝農業用地打造花卉種植及觀光旅遊項目,以村民入股的模式實現「保底+分紅」的長效收益。未來三年,也是通過此方式使農民實現長效收益。   

  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為文明創建提供強有力保障 

  為改善人們生產生活環境,多年來,三和街道全力以赴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在2017年,三和街道投入約190萬元用於完善白水、岐山批建地道路及排水市政工程,御和大道路面標線,三和廣場地面維修,和興橋、蓮塘橋橋梁伸縮縫維修,象嶺學聯段及拾圍村上圍村道路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約160萬元用於綠化建設及維護,完成了御和南路、沿河路段及全坑村村道綠化、美化工程。此外,三和街道積極優化生態環境,結合迎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重點整治環境衛生死角、盲區,推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掃、清、運、轉」常態化工作機制,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投入100多萬元用於購置垃圾壓縮車、配備垃圾屋(池)及垃圾桶等硬體設備,逐步推進轄區內定時定點上門收倒垃圾工作;投入65萬元完成了汙水管網一期清淤和檢測工程,並投入了86萬元啟動二期管網清淤檢測,進一步暢通管網,加大納汙率,同時,推進三和汙水處理廠提標升級工程及農村生活汙水設施建設,切實提高了轄區內汙水處理率,確保不直排外環境。在全面開展「美麗鄉村·清潔先行」行動後,農村環境衛生有新改善,農村汙水治理有新進展,森林村莊建設有新亮點,農村面貌和生活環境明顯改善保障了精神文明的建設的推進。 

   

  「百姓春晚」精彩上演。圖片來源:惠州日報 

  ……………………淡水街道利用道德力量滋養群眾心靈…………………… 

  近年來,為進一步深化精神文明建設,淡水街道通過開展系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進文明風尚,全力提高下轄的8個行政村的精神文明建設。 

  優化志願服務,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淡水街道通過完善陣地建設,提供村級志願服務場所,健全完善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志願服務機制,定期組織志願服務培訓,提升志願者的專業素養和服務精神。通過村級平臺組織開展空巢、孤寡老人和困難居民家庭慰問等志願服務活動,引導群眾崇尚美德,樹立公德,弘揚道德,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水平和道德水平。舉辦愛國衛生清掃活動、開展「清潔衛生齊動手,預防疾病保健康」為主題的春季愛國衛生清潔整治專項活動、開展主題為「春暖夕陽」社區老年人茶話會、開展學雷鋒義務植樹志願活動、三關愛等系列活動。通過有組織、互幫互助的志願服務,有效制止不文明行為、糾正陳規陋習,助力鄉風文明行動,服務家鄉建設發展。 

   

  淡水街道人民公園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牆繪及善行義舉榜。圖片來源:惠州日報 

  提升公共服務,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淡水街道通過建設生態和諧新村,科學整合財政投入,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揮鎮級公共文化機構輻射作用,深入推進文化惠民。打造村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綜合樓、完善籃球場等公共基礎設施,為村民提供休閒娛樂的活動場所,豐富當地群眾的業餘精神文化生活;同時,淡水街道以鄉風文明創建為抓手,常態化開展家訓家風文化祠堂、「傳家規、立家訓、揚家風」等評優樹模活動,弘揚文明家風家庭。如東華村調動村民群眾參與文化生活的熱情,組織打造業餘的桌球隊和羽毛球隊,讓村民群眾把運動活躍於農村文化中。又如古屋村、橋背村結合轄區內場地資源,建設出一個小型文化小廣場,為村民群眾開展唱歌跳舞,運動健身帶來便利。 

  利用道德力量滋養群眾心靈 

  為了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淡水街道結合重要時間節點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舉辦2017年淡水第20屆新春長跑活動、未成年人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國家公祭日等活動。此外,該街道繼續深化道德講堂建設活動,做好自身工作並督促各道德講堂建設單位緊貼重點工作,與時俱進、方法創新地開展活動,打造自身特色,切實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經常性宣傳教育之中。與此同時,淡水街道發揮「惠州好人」榜樣作用,設計製作10個「惠州好人」宣傳欄,展示身邊人、身邊事,讓居民在享受城市美景的同時,感受道德正能量的薰陶。 

   

  美麗鄉村,既要美在景,更要美在心。惠州市惠陽區通過緊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豐富村民文化生活以及開展各類文明評比活動等舉措,讓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落地開花,讓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讓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助推鄉村振興。(惠州文明網綜合) 

相關焦點

  • 惠州兩會時刻:生態文明建設的「惠州答卷」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2019年,向著天藍、地綠、水淨的奮鬥目標,惠州堅持最嚴標準最高要求,汙染防治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 惠州惠陽區委書記翟偉鋒談創文:以奮鬥姿態和一流狀態迎「國考」
    文明創建對惠陽經濟社會發展又能起到哪些積極作用? 對此,翟偉鋒表示,惠陽作為惠州城市發展的重要組團,助力惠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既是義不容辭的應盡之責,也是惠陽提高城市發展軟實力、爭創營商環境新優勢、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內在需求,更是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陽」的主要目標和具體抓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陽」的重要目標、路徑和支撐。
  • 美麗鄉村:文明之花馨香遍野
    近年來,無錫在農村各地不斷推進的精神文明建設,提振了農民的精氣神,更為美麗鄉村增了氣質,添了魅力。圍繞打造最美鄉村開展的環境綜合整治扮靚了農村人的家園,美麗鄉村吸引都市休閒客潮湧而來。錫山區山聯村位置不算便利,但每逢周末,遊客總是絡繹不絕,端午假期三天,景點附近的車位更是停得滿滿當當。
  • 忻城:文明之花綻放好人之城
    文明之花綻放好人之城——忻城縣2020年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綜述今年以來,忻城縣提高站位,主動出擊,營造氛圍、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有力地促進忻城縣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發展。文明之光匯聚文明新風尚「丹靈是我家,愛護靠大家」。這句話看似口號,但是在忻城縣新圩鄉丹靈村的村民們看來,它已然成為群眾一個自覺行動。在當地,群眾的自覺參與營造了一幅和諧的文明鄉村新畫卷。在群眾的支持和參與下,忻城縣新圩鄉丹靈村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稱號。這是忻城縣推進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 美麗鄉鎮綻放文明之花 ——記全國文明村鎮神木市爾林兔鎮
    美麗鄉鎮綻放文明之花 ——記全國文明村鎮神木市爾林兔鎮 索引號:6108210014/-2021-000192 發布時間:2021-01-18 08:34:50
  • 讓文明之花綻放——江西省吉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走筆
    這是吉安加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步伐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吉安堅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突出「四級書記」聯抓,推動試點建設工作落地見效。同時,泰和、青原、新幹3個試點縣(區)已投入經費1300餘萬元,建設了3個縣級實踐中心、43個鄉鎮實踐所、597個行政村實踐站,建成了縣(區)、鄉鎮、行政村上下貫通、同向發力的陣地。
  • 讓文明之花綻放贛鄱大地
    ●本報評論員●  在中央文明辦日前公布的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中,我省6個城市上榜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4個城市保留榮譽稱號,其中1個城市複查測評成績排名靠前獲通報表揚,展現出我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
  • 文明之花在實踐中綻放——鐘山縣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掃描
    鐘山縣關工委捐款500元,鐘山縣稅務局捐款3000元,同古鎮黨委、政府捐款2000元,佛子背村村民譚金碧捐款600元……在頒獎大會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佛子背村村姑表演隊、鐘山愛尚舞藝術團演員們也用一個個精彩的節目,為今年高考金榜題名的學子慶賀。
  • 瓦店鎮:主題遊園建設推進新時代文明之花璀璨綻放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瓦店鎮按照縣委要求,紮實推進,以鄉村遊園建設為依託,把鄉村遊園打造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陣地,讓群眾在休閒娛樂的同時受到新時代精神文明"潤物細無聲"的薰陶和洗禮,取得良好成效。
  • 惠州文明創建堅持為民利民惠民 文明之風奏響時代強音
    走進惠東,我們發現,在街頭巷尾、社區鄉村、主題公園,文明用語、公益廣告如空氣般融入市民生活;鄉村少年宮在惠東的全面推廣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們最真的笑容;各種形式新穎接地氣的精神文明特色活動,讓市民樂在其中;凡人善舉傳遞著這座縣城向善向上的力量,孝德工程傳播著「真善美」;人們還驚喜地發現,這座海濱城市更漂亮了,文明之風更盛了,人們臉上幸福的笑意更多了。
  • 惠州四個單位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讀創/深圳商報駐惠州記者 戴廣軍 實習生 葉群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區)在會上揭曉。
  • 惠州累計建森林村莊487個 生態文明建設紅利惠及村民
    9月22日下午,惠州市在惠城區橫瀝鎮舉行全市「美麗鄉村·綠滿家園」活動現場推進會。惠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文明委常務副主任麥教猛麥教猛強調,要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全面推進農村綠化美化,不斷鞏固提升生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進一步擦亮惠州綠色生態品牌。副市長黃樹正參加活動。
  • 讓文明之花在社區綻放
    3個月後,社區變化不大,我卻累倒了。  一天,有居民反映鄰居家高聲唱歌擾民。樓棟長跟我說:「小區裡喜歡唱歌的人不少,要是能把他們組織起來就好了。」我萌生了一個想法,在社區裡辦所學校,把大家集中起來,既能學習知識,又能提高文明素養。  我找到江蘇開放大學尋求幫助,校長卻把我問住了:「有校舍和資金嗎?
  • 貴州清鎮市紅楓湖鎮構築鄉風文明高地 讓文明之花綻放
    貴州清鎮市紅楓湖鎮堅持把文明創建當作一條主線始終貫穿於整個工作和建設的全過程,通過建陣地、純民風,促進鄉風文明;搭平臺、辦活動,豐富群眾生活;抓整治、建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強產業、推發展,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用文明創建的彩筆描繪出一幅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美麗畫卷。
  • 北京海澱:文明市民藝術節作品展綻放文明之花
    北京海澱:文明市民藝術節作品展綻放文明之花 2015-05-26 10:19:00 導讀:5月20日,海澱街道隆重舉辦第五屆文明市民藝術節「文明綻放 幸福人生」書畫、手工作品展,共展出220餘件藝術作品,均出自轄區居民之手。
  • 文明之花綻放國門——邕州海關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工作紀實
    1 黨建引領 全員參與顯成效邕州海關緊緊圍繞「黨建帶創建、創建促黨建」工作思路部署,始終堅持黨建和文明創建相融合,在全國海關系統率先探索「黨建+文明創建」融合發展新模式。——將「黨支部建在科上」,打造「一支一品」黨建工作機制。以加強黨建規範化標準化建設為切入點,在11個科室上成立11個黨支部,強化黨支部力量。
  • 文明之花水城綻放—遷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
    冬日的遷安大地,天藍水碧,城美人和,北方水城活力迸發,一座生態宜居、文明時尚的幸福之城,展現出其獨特的風姿韻律。定位「全國有位置、全省第一流」,啟動全域鄉村振興攻堅,高標準通過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域完成示範縣驗收,實施總投資10億元的全域農村「五化」提升工程,榮膺國家「四好農村路」示範縣、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生態文明成效卓著。
  • 古都朝歌處處綻放文明之花——寫在鶴壁市淇縣成功創建河南省文明...
    從機關單位到學校醫院,從商場超市到鄉村社區……文明之花處處盛開,文明之風撲面而來。淇縣,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再次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因文明之花的綻放而熠熠生輝。「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通過文明城市創建,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改善公共服務,優化生態環境,營造文明氛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 生態美景、人文風景……「文明之花」在這個山坳坳絢麗綻放!
    依託生態優勢,培育良好鄉風,厚植髮展底蘊,小山村在山坳坳裡綻放出絢麗的「文明之花」。12月14日,今冬初雪。伴著飄飄灑灑的雪花,沿著柏油鄉道來到磐安縣新渥街道源頭村中心,映入眼帘的便是門頭上印著一顆閃閃紅星的村文化禮堂。源頭村不大,僅161戶389人。連日來,村民們常常會聚一堂,一路議論著村莊新添的喜事——獲評「全國文明村」。
  • 讓文明創建之花在旅遊行業盡情綻放
    讓文明創建之花在旅遊行業盡情綻放 2020-12-14 0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