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出爐,未來將有九大公園!

2021-01-20 懷化那些事

近日,懷化市規劃局官網對懷化市中心城區綠地系統規劃(2011-2030)和城區綠線規劃方案進行公示,公開徵求公眾意見和建議,公示時間為7月16日至8月14日,共30天。

根據生態優先原則,結合規劃自然地理生態資源條件和城市空間布局,懷化城區形成「四山環城、五水成廊、一心八園、生態宜居」的綠地系統結構,這種結構形態充分而形象的表達了懷化「山城相擁、水城相映、綠城相依」的山水城林相結合的城市特點。

「四山環城」

背面的中坡山,東南面的涼山,西南面的南山寨,北面的韭菜坡環繞城區,構成了城市的生態依託和空間控制點;

「五水成廊」

指貫穿城區的舞水河、太平溪、板木溪、坨院溪、潭口溪及其綠帶,打造成五條流動的城市綠廊;

「一心八園」

一心指城市核心綠地——中央溼地公園,為居民提供休息的場所,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八園是指城區內八個綜合公園,分別是中坡公園、湖天公園、巖門公園、迎豐公園、楊村公園、舞陽公園、河西公園和五溪文

「生態宜居」

通過建設上述上山綠地,將規劃區的外圍生態空間向內層層滲入,逐步引入到市區內部,同時市區內以道路綠帶,河道綠廊為網絡連接城市公園綠地,組成一個以山、水為背景,點、線、面結合的「生態宜居城市」。

城市綠地系統結構規劃圖

(點擊圖片可放大)

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圖

(點擊圖片可放大)

懷化市城市綠地綠線規劃圖

(點擊圖片可放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感覺整個懷化要被綠色包圍啦!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不僅提升了咱大懷化的「顏值」,

還為大家提供了休閒遊玩的好去處。

懷化真的是一座「生態宜居城市」,

讓我們為宜居懷化點贊!

這麼好的消息,

趕緊讓大家都知道吧!

相關焦點

  • 福清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出臺,將新建、擴建公園14座
    根據福清市政府官網2018年5月17日發布信息,福清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完成,近期我市將依託自然山水資源,新擴建14座綜合性公園,力爭到2035年,創建宜居宜業、綠色生態、環境優美的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 合肥九大規劃編制啟動 大合肥城市空間布局出爐
    合肥九大規劃編制啟動 大合肥城市空間布局出爐   今天,「1331」大合肥未來城市空間布局出爐,「大湖名城 創新高地」的城市戰略已經確定,圍繞這一總體規劃,未來合肥還將有一攬子新的規劃誕生。
  • 泉州規劃未來城市綠地系統 15年綠化覆蓋率41%
    :國家先進生態園林城市遠期:進入國內生態城市行列泉州網(微博)—東南早報(微博)訊(記者林福龍 文/圖)把自然景觀引入城市,通過有序地組織並融合城市文化內涵和歷史人文特色要素,形成具有「城水相映,山城一體」景觀特色的閩南港口城市,構築「城、水、綠、文」相融的綠地景觀體系……這是日前獲批通過的《泉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修編》
  • 《廣州市蘿崗區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中國園林網6月26日消息:以帽峰山作為綠色屏風,以生態廊道實現「綠楔連城」,再憑各特色公園以鑲嵌之勢形成城區的「綠珠」……記者昨日獲悉,《蘿崗區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日前已獲通過,該區將以空間坐標嚴格實行「綠線」控制和山體保護策略,創新綠化空間控制方法,加速打造「綠水青山滿城郭」的「綠色蘿崗
  • 《南樂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7-2035)》公示公告
    為進一步落實南樂縣城鄉總體規劃的規劃目標,構建城鄉一體的生態綠地系統和休閒遊憩系統,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人居環境水平和城市園林綠化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指導南樂縣創建「國家園林縣城」,我縣開展了《南樂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7-2035)》的編制工作,並於2018年5月通過了規劃評審。
  • 威海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1-2020年)》頒布實施
    《規劃》利用威海「山、海、城、島」並存的自然基礎,保持和優化城市生態環境,構建「青山綠水繞城鎮,碧海藍天佐翠城」的生態園林城市。   昨日,記者從威海市園林部門獲悉,《威海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1-2020)年》(下稱《規劃》)日前正式頒布實施。
  • 五溪大地綠意濃——懷化創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紀實
    懷化山水延綿,巍巍雪峰山脈盤亙東南,雄偉武陵山脈縱貫西北,森林覆蓋率達71%,是地球同緯度生態最良好的區域之一、中國九大生態良好區域之一、湖南省首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市,有原始森林30多處,活立木蓄積量為9412萬立方米。懷化的有林地面積、森林覆蓋率、活立木蓄積量均居全省第一,被譽為「一座會呼吸的城市」。
  • ...綠地系統規劃(2019—2035年)》送審稿徵求意見 中心城區未來5年...
    未來成都市民的綠色福利將越來越多。《成都市公園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9—2035年)》送審稿(以下簡稱《送審稿》)編制於近日完成,目前正在公示並徵求公眾意見。《送審稿》中提出了具體目標:到2025年,實現城市綠地率不低於4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14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於90%的目標。
  • 陽泉市綠地系統規劃9號社區公園規劃調整論證報告公示
    陽泉市綠地系統規劃9號社區公園規劃調整論證報告公示 2020-12-15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赤峰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5-2030)》通過評審
    近日,《赤峰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5-2030)》(以下簡稱《規劃》)順利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建設廳組織的專家評審。該《規劃》的通過將促進赤峰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加快赤峰市園林綠化事業的社會化、專業化和規範化步伐,為城市綠化建設高水平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未來,海口新海港將有這些重大變化!具體規劃出爐
    將形成「一軸、九區」的總體空間結構,形成「樞紐+交通空間」引領九大城市片區發展的整體格局,其中「一軸」指「樞紐+交通空間」,以樞紐和交通空間為主骨架,確保新海港片區交通「走得順」;「九區」指創新消費服務區、臨港生活服務區、臨港休閒服務區、臨港金融配套區、智慧交通服務區、濱海宜居生活區、臨港自貿平臺區
  •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1年懷化城市建設
    一個個目標描繪出未來懷化的樣子,完成三大公園、提質17條道路、新增停車位5000個.....2021年懷化城區將會有這些蝶變。let's go!跟著掌上懷化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中坡公園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無論是17條中心城區道路提質改造,或是新建改造公廁69座,亦或是完成三座公園建設,建設10個小遊園。其本質都是讓城市更美好,讓懷化市民生活更美好。
  • [分享]城市綠地公園方案資料下載
    張 內容簡介:[蘇州]獅山周邊城市綠地綜合公園景觀設計 目錄:項目定位,活動策劃,設計策略,重點項目設計,開發經營構想,開發設計策略等,共165頁。
  • 《森林城市建設規劃》過審 漳州規劃八大公園綠地
    中國園林網3月13日消息:漳州市區將規劃八大公園綠地,基本覆蓋主要居住區。其中,人民廣場以南,馬灶路以東,東三號路以西,綠地率將達50.20%,成為城市中心綠芯。記者從漳州市林業局獲悉,近日,《漳州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規)通過專家評審。
  • 關於將懷化城南舞水灣灘建設成全國最大的鐵路文化主題公園的建議
    鐵路交通的發展是懷化初始發展的源動力,也是未來懷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鐵路文化構成了懷化城市文化韻味的重要元素,對懷化城市文化及歷史發展文化沉澱影響深遠,所以修建懷化鐵路文化主題公園比較適合城市發展的特性和規劃,放大懷化城市品牌效應,也可推動武陵山區脫貧攻堅。
  • 南京綠地系統規劃 獲全國一等獎
    >憑藉彰顯景觀風貌、構建大城鄉公園體系、提高綠地雨洪調蓄能力、建立三級規劃管理體系等方面的特色,《南京市綠地系統規劃(2013—2020)》近日榮獲2015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城市規劃類一等獎。《南京市綠地系統規劃(2013—2020)》由南京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和南京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共同完成。
  • 駐馬店市最新公園綠地規劃概況,新增綠色廊道、45處小遊園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駐馬店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更不清楚駐馬店市一個平原城市究竟有什麼宜居的環境,其實這是對駐馬店市的一種誤解:平原只佔駐馬店全市面積的68%左右,其餘面積為山地、丘陵、崗地。駐馬店市區西側為延綿的伏牛山餘脈,北部有汝河水系,複雜的地形為城市提供了水系支撐,為市區公園綠地規劃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
  • 懷化公園綠地成遛狗「樂園」 市民:破壞綠化且有安全隱患
    懷化新聞網訊 近日,記者走訪了懷化城區部分公園和休閒廣場綠地,發現公園綠地被部分市民當作遛狗場地。這類行為不僅影響公共場所正常秩序,破壞綠化,還給其他市民帶來困擾。
  • 城市綠化公共綠地 「見縫插綠」到「規劃植樹」
    去年,《南充市綠地系統規劃》出臺,這是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依據南充市建設山水型川東北現代化大城市的發展目標,結合南充的氣候、地形、植被等方面因素,進行長遠期生態規劃設計。按照《規劃》,南充全城將規劃建立「六園四帶」,它包括6大風景公園、6個居住區級公園和4條綠化帶,公共綠地正在擴建之中,越來越多的綠色地塊,將出現在百姓身邊。
  • 板橋新城總體規劃出爐 未來20年內將形成綜合交通體系
    >>>中國軟體谷東、西片區規劃出爐 將容納42.8萬居住人口與此同時,京滬高鐵、繞城公路、城際客運站、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紛紛選址、落戶、建設。產業轉型的機遇,交通條件的改善,板橋新城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20年內,板橋新城不僅將形成城市綜合交通體系,也將成為南京市具有國際高品質的科技創新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