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1-2020年)》頒布實施

2021-01-21 LAC景觀網
威海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1-2020年)》頒布實施

admin 2013-02-01 來源:景觀中國網

昨日,記者從威海市園林部門獲悉,《威海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1-2020)年》(下稱《規劃》)日前正式頒布實施。《規劃》利用威海「山、海、城、島」並存的自然基礎,保持和優化城市生態環境,構建「青山綠水繞城鎮,碧海藍天佐翠城」的生態園林城市。

  昨日,記者從威海市園林部門獲悉,《威海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1-2020)年》(下稱《規劃》)日前正式頒布實施。《規劃》利用威海「山、海、城、島」並存的自然基礎,保持和優化城市生態環境,構建「青山綠水繞城鎮,碧海藍天佐翠城」的生態園林城市。

  今後,威海市將以《規劃》為指導,加快推進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構建布局均衡、結構合理、功能完善、景觀優美的城市生態園林綠化體系。至2020年,威海日報市建成區綠地率要達到45.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要達到25.3平方米。

  「山襯水託」打造城市花園

  《規劃》確定的威海日報市綠地系統的總體布局結構為「一帶多點,綠心中踞,綠廊導風,綠網交織」。

  市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威海日報市整個城市呈現出依山面海、島嶼棋布、河海交匯的自然景觀格局,《規劃》確定的綠地總體布局與我市這種山襯水託的濱海生態園林城市的總體空間格局相適應。

  按照《規劃》,「一帶多點」指的是一條綠色海岸帶和多個城市公園綠地。目前,市區沿海密布著眾多公園、風景名勝和特色景觀,整個海岸線已形成一條特色濱海景觀帶。環山一帶指市區有大小46個、面積約356.3平方公裡的山體綠核,圍繞城郊山體,將建設古陌嶺、煙墩山、大頂山等郊野公園;圍繞城外山體,做好正棋山、麻子山等森林公園的生態保護和永續利用。規劃將按照「方便市民、生態優先、因地制宜、兼顧景觀」的原則,在繼續高標準推進環翠樓公園、塔山公園兩個綜合公園改造的同時,將實施高角山公園、五渚河公園、彩鳳山公園等城市公園建設。濱海一線指近期將結合區域綜合開發,突出主題性、功能性和差異化,高水平實施金線頂公園、九龍灣公園以及東部新區濱海森林公園的建設;對已建的海源公園等進行改造,提升綜合服務功能。

  「綠心中踞」特指裡口山城市中心綠核。裡口山作為城市中面積最大的中心山體,處於城區中心位置,由此發源的河流和楔型綠地向周圍輻射,形成獨特的城市中心綠核體系。

  「綠廊導風」指的是河流、道路等形成的綠色廊道。由城市綠色生態廊道、河道生態溼地等共同形成的綠色廊道,將成為調節城市氣候、降低熱島效應、改善生態條件的導風廊,我市將圍繞著生態綠色廊道加快推動城鄉綠道網建設,下一步,將重點推進裡口山風景名勝區建設。

  「綠網交織」指城市的外圍綠地與城市中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等不同類型的綠地,共同形成一個綠色交織的網絡體系,構成完整有機的城市綠地系統。

  推動市域綠道建設

  綠道是沿著河濱、溪谷、山脊線等自然走廊,或是沿著用作遊憩活動的林區防火路、溝渠、風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線性開敞空間,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騎車者進入的自然景觀線路和人工景觀線路。它是連接公園、自然保護地、名勝區、歷史古蹟及城市高密度聚居區的開敞空間紐帶。

  推動綠道網建設,可以整合自然、人工、社會資源、串聯公共綠地、風景名勝,形成快慢相宜、剛柔並濟的宜居城市交通體系,今年,威海日報市將實施悅海公園至威海公園濱海示範路段以及塔山公園至杏花村居住區山林示範路段的綠道建設。

  8處公園定為救災據點

  據市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中國科學院編制的《中國地震區域劃分圖》上,威海日報市被列為七度烈度區。因此,我市在綠地系統規劃中提出設置城市避災綠地,充分發揮綠地的防災、減災和避災功能,提高城市的抗災能力。

  結合威海日報市的地理條件,威海日報市的避災綠地規劃主要包括濱海防災減災緩衝帶、避災據點、避災通道和城市救災通道。在避災據點規劃方面,把面積大於0.1公頃,人均有效避難面積為1.5平方米,服務半徑為500米,居民步行時間少於8分鐘可達的社區公園、街旁綠地等設置為緊急避災據點;把面積大於1公頃,人均有效避難面積為2.5平方米,服務半徑為2500米,步行時間少於50分鐘的環翠樓公園、人民廣場、體育基地、綠軸公園、世紀體育公園、張村公園、翠峰公園、草廟子公園設置為救災據點。

  另外,將主幹道有效寬度大於15米的新威路、青島路、昆明路、世昌大道、文化路、海濱路等16條道路設置為救災通道;將緊急避災據點內外的疏散通道有效寬度大於4米的統一路、古寨西路、科技路等9條道路設置為避災通道。

  加強街頭遊園的建設

  街頭遊園比較均勻地分布於城市中,是周邊市民遊憩、健身、休閒服務的城市公共綠地,面積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之間。《規劃》強調,城市綠化不僅要注重大型綜合性公園的建設,更要加強城市道路兩側街頭遊園的建設,布局應滿足市民步行5分鐘可到達的要求,使園林綠化更好地服務百姓。

  《規劃》引導城市道路兩側建設項目的配套綠地空間向市民開放,儘量與城市道路綠化統籌規劃建設,在豐富城市界面和綠化景觀的同時給市民營造生態便捷的休閒空間。

  園林綠化將加強鄉土樹種應用

  《規劃》要求,在園林綠化的樹種規劃方面,我威海日報市將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以鄉土樹種為主,適當選用少量適應本市地帶條件的外來樹種作補充樹種。在我市城市園林綠化樹種規劃中分為基調樹種、骨幹樹種、一般樹種。其中,基調樹種是指能充分體現地方特色並在城市普遍綠化的主要樹種,以黑松、懸鈴木、國槐、合歡、白蠟、桂花等為主。

  另外,威海日報市還將引進栽植一些邊緣樹種,創造豐富多彩的景觀,提高生態環境效益。

  古樹名木加強保護

  此次《規劃》也對威海日報市的古樹提出了保護措施。按照規劃,今後,威海日報市將劃定古樹名木保護區,保護古樹名木原有生態環境,制定古樹名木保護實施方案。規定一、二級保護的古樹,其保護區不小於樹冠垂直投影外5米;三級保護的古樹,其保護區不小於樹冠垂直投影外3米,保護原有生存環境;一級古樹(500年以上)設立圍欄保護,山地砌壘樹池,增設避雷設施。

  禁止破壞性建設

  《規劃》提出,通過加強威海的珍稀瀕危植物物種、溼生植物物種、鄉土樹種等重要植物物種的保護工作,建立自然保護區及生境廊道,建成具有地帶性特徵、園林植物美學、遺傳多樣、物種豐富的生態系統。

  根據威海日報市園林綠化水平及植物多樣性發展的需要,制定了《威海市生物(植物)多樣性保護規劃》(2011-2020年),2020年,我市將達到各類喬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等共700餘種。同時,我市將正棋山、周立頂山、雙角山等作為生物棲息地絕對保護核心,禁止任何破壞性的建設活動。

  另外,威海日報市目前還生長有牛皮杜鵑、杜仲、單葉蔓荊等珍稀瀕危植物物種。今後,我市將通過保護為主,遷地保護為輔的原則,加強對這些瀕危植物物種的保護。

  城市綠線不得侵犯

  按照《規劃》要求,威海日報市在園林綠地的管理中將實行「綠線管理」。綠線是指城市各類綠地範圍的控制線,《規劃》指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城市綠線內用地,因建設或者其他特殊需要臨時佔用城市綠地的,必須經城市綠化管理部門批准,並按佔用面積和佔用時間繳納臨時佔用綠地補償費,若需遷移或砍伐樹木的還應繳納樹木補償和易地代建費。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

相關焦點

  • 國辦關於批准威海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經國務院批准,現通知如下:  一、國務院原則同意《威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威海是山東半島的區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產業基地和濱海旅遊城市。到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130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28平方公裡以內。要貫徹落實城鄉規劃法關於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禁止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範圍之外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要根據威海市資源、環境的實際條件以及《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空間布局,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加強邊界管控,促進城市緊湊布局。增強城市內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
  • 國務院批准威海市城市總體規劃 2020年威海這個樣
    5月4日,國務院原則同意《威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 《安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政策解讀:滿城山水滿城綠...
    在《安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中,怎樣劃定城市綠地系統的保護範圍?如何構建特色城市景觀?10月15日,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讀。  解讀一  2020年規劃建成區綠地率38%  「圍繞如何科學指導我市綠地建設,提升綠化水平,為市民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和資源的永續利用,將安陽建設成生態園林城市,結合現狀,我們編制了《安陽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1-2020)》,並於今年年初對其實施了重申。」
  • 廣州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草案公示(全文)
    2012年11月《廣州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正式對外公示,根據規劃,2020年廣州將成為廣東省宜居城鄉的「首善之區」,到2020年廣州的常住人口將達到1800萬,城鄉建設用地1772平方公裡,規劃建設軌道交通線路19條。目前規劃正在意見意見反饋期,截止日期為2012年12月21日。
  • 威海市健康城市建設規劃(2017-2020年)》發布
    原標題:威海市健康城市建設規劃(2017-2020年)》發布威海居民健康素養總體水平偏低威海市健康城市建設規劃(2017-2020年)》發布4日,威海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威海市健康城市建設規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
  • 國務院同意《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
    國務院關於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覆  國函〔2017〕111號  遼寧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於報請審批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收悉。現批覆如下:  一、原則同意《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鞍山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遼中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 山東威海市印發《2018年威海市城建重點工程實施方案》
    山東威海市政府日前印發《2018年威海市城建重點工程實施方案》,2018年,威海市計劃投資275.4億元,實施43
  • 國務院批覆同意威海市城市總體規劃
    中國證券網訊 據中國政府網5月4日消息,國務院批覆同意《威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批覆指出,威海是山東半島的區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產業基地和濱海旅遊城市。
  • 國務院發文批准威海市城市總體規劃
    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05月04日訊  中國政府網5月4日消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批准威海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通知指出,國務院原則同意《威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 《南樂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7-2035)》公示公告
    為進一步落實南樂縣城鄉總體規劃的規劃目標,構建城鄉一體的生態綠地系統和休閒遊憩系統,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人居環境水平和城市園林綠化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指導南樂縣創建「國家園林縣城」,我縣開展了《南樂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7-2035)》的編制工作,並於2018年5月通過了規劃評審。
  • 泉州規劃未來城市綠地系統 15年綠化覆蓋率41%
    :國家先進生態園林城市遠期:進入國內生態城市行列泉州網(微博)—東南早報(微博)訊(記者林福龍 文/圖)把自然景觀引入城市,通過有序地組織並融合城市文化內涵和歷史人文特色要素,形成具有「城水相映,山城一體」景觀特色的閩南港口城市,構築「城、水、綠、文」相融的綠地景觀體系……這是日前獲批通過的《泉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修編》
  • 威海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2030年城市八成完工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昨日記者從威海市住建局了解到,威海市《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出臺,為海綿城市建設畫出路線圖: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 《赤峰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5-2030)》通過評審
    近日,《赤峰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5-2030)》(以下簡稱《規劃》)順利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建設廳組織的專家評審。該《規劃》的通過將促進赤峰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加快赤峰市園林綠化事業的社會化、專業化和規範化步伐,為城市綠化建設高水平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綠地系統規劃(2019—2035年)》送審稿徵求意見 中心城區未來5年...
    《成都市公園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9—2035年)》送審稿(以下簡稱《送審稿》)編制於近日完成,目前正在公示並徵求公眾意見。《送審稿》中提出了具體目標:到2025年,實現城市綠地率不低於4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14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於90%的目標。
  • 《廣州市蘿崗區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中國園林網6月26日消息:以帽峰山作為綠色屏風,以生態廊道實現「綠楔連城」,再憑各特色公園以鑲嵌之勢形成城區的「綠珠」……記者昨日獲悉,《蘿崗區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日前已獲通過,該區將以空間坐標嚴格實行「綠線」控制和山體保護策略,創新綠化空間控制方法,加速打造「綠水青山滿城郭」的「綠色蘿崗
  • 《鷹潭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年)》正式實施
    最近,省政府第26次常務會議討論並通過《鷹潭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年)》,標誌著我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順利完成,新版《鷹潭市城市總體規劃》正式實施。市域城鎮化水平:2010年市域城鎮化水平為51.24%,2020年市域城鎮化水平為67.65%。根據 《鷹潭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中心城區城市性質為:鷹潭市域政治、經濟、文化、商貿和信息中心,我國南方重要的交通樞紐,銅產業工業基地,以道教文化為特色的山水旅遊勝地和區域商貿物流中心。
  • 懷化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出爐,未來將有九大公園!
    近日,懷化市規劃局官網對懷化市中心城區綠地系統規劃(2011-2030)和城區綠線規劃方案進行公示,公開徵求公眾意見和建議,公示時間為7月16日至8月14日,共30天。根據生態優先原則,結合規劃自然地理生態資源條件和城市空間布局,懷化城區形成「四山環城、五水成廊、一心八園、生態宜居」的綠地系統結構,這種結構形態充分而形象的表達了懷化「山城相擁、水城相映、綠城相依」的山水城林相結合的城市特點。
  • 館陶縣城市綠地系統專項規劃(2019—2030)
    館陶縣城市綠地系統專項規劃(2019—2030) 2020-07-20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泰國《國家20年發展戰略規劃》頒布實施
    中新社曼谷10月14日電 (記者 王國安)泰國政府公報網站13日公布,泰國首部《國家20年發展戰略規劃》(2018-2037年)已獲哇集拉隆功國王籤署批准,即日起正式頒布實施。根據該規劃,泰國將力爭到2037年躋身發達國家行列,成為穩定、富裕、可持續發展的國家。
  • 威海市出臺實施方案 推進城市安全發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宋振銘 威海報導11月27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威海市應急管理局四級調研員孟慶澄介紹了《關於深入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