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島全稱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地處南大西洋,由2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總面積為12173平方公裡。馬島距阿根廷本土276海裡,距英國本土7000海裡。1982年,英國、阿根廷因對該島的主權爭議爆發戰爭,這是近半個世紀來少有的因島嶼爭議而爆發的大規模戰爭,這場戰爭最終以英國的勝利告終,英國政府也重新取得了對該島的實際控制,雖然戰敗,但阿根廷政府也從未放棄對馬島的主權。如今30年過去了,那場戰爭是否為馬島的主權爭議畫上了句號?
爭議國家:英國、阿根廷 位置:南大西洋
面積:12173平方公裡 現狀:目前該島歸英國控制
解決方式:1982年馬島戰爭,明年公投定歸屬
【爭奪】 資源之爭重燃主權之爭
馬島附近海域的石油儲量高達600億桶,相當於英國北海油田的石油總儲量。此外,馬島海域還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
由於馬島周圍海域被發現蘊藏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再加上其本身固有的重要戰略地位,使得近年來,英阿兩國對馬島主權的爭議愈演愈烈。
上世紀80年代,英國在馬島發現了石油儲藏。2010年,英國政府允許幾家石油公司在馬島附近水域勘探石油。根據英國地理協會近期的評估,馬島附近海域的石油儲量高達600億桶,相當於英國北海油田的石油總儲量。此外,馬島海域還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若得到充分開發,可確保英國25年的能源供應。
不僅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馬島戰略地位也十分重要,在軍事上它是南大西洋的重要據點,而它還是英國進行南極科考的重要補給站。
馬島戰爭30周年之際,英阿兩國各自高調宣誓主權。一方面,英國威廉王子戎裝巡視該島,並在該島服役6個月,英國政府還計劃派遣攻擊型核潛艇進駐馬島。
而另一方面,阿根廷議會則發表《馬島文件》,重申對該島主權,之後阿根廷更是將英國告上聯合國,阿根廷還在今年8月宣布與委內瑞拉石油公司聯合開採馬島海域的油氣資源。
【對策】 用英國化政策贏得島民
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加上優渥的福利,使馬島近年來出現了一股小小的「移民熱」,很多人把移民該島視為取得英國籍的最佳跳板。據2006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土生土長的居民僅53.2%,島上除了英國人,這裡還有131名智利人,36名澳大利亞人,26名紐西蘭人,甚至還有一兩名阿根廷人。除了英語外,島上通行25種語言。
島外雖然波瀾四起,但島上卻風平浪靜,30年過去了,馬島人的生活絲毫未受外界幹擾。1985年,該島政府重新修訂憲法,該憲法規定馬島屬英國海外領地,除外交與軍事外,由島民實行「自治」,總督代表英女王行使行政權。從另一層面上講,馬島擁有自己的憲法、貨幣、旗幟和國徽,除了國防支出由英國負責,其他財政均由馬島政府自理。
如今島上超過90%居民都是英國人後裔,就連島上的紅色郵筒和小酒館,也無一不是典型的英國風格。英國政府建立了一個4500萬英鎊的海島重建開發基金,並宣布群島周圍的漁場和油田均為島民的財產。所以,現在這個僅有3000多人的小島,人均GDP比德國還高。島上每戶人家都至少有兩份工作,收入穩定。上班時間朝八晚五,中午有一小時的午餐時間,基本上都可以在家裡享用。
馬島還實行11年制的免費義務教育,島上有一所中學,每年約有30名畢業生。願意到英國去繼續深造的學生,學費由當地政府負責。島上還有一家醫院,居民的醫療保險也是政府買單。另外,島上民風淳樸,路不拾遺,自行車什麼的都放在外面,房子幾乎不上鎖。
戰爭過去太久了,與阿根廷的鮮少往來造成了島上許多年輕人對那段歷史知之甚少,馬島物品供給和觀光遊客幾乎都來自智利或英國。「我們已經習慣了沒有阿根廷的生活」,16歲的島民沃倫·米勒說道。
對於戰爭遺留的主權爭議,今年6月12日,馬島政府宣布將在明年舉行全民公投,由島民決定馬島的主權歸屬,因目前島民多為英國人後裔,公決顯然對英有利,因此,阿根廷已明確表態反對公決,指出這不過是「英國的政治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