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糖友今年27歲,25歲那年被診斷為1型糖尿病,一直在用胰島素泵輔助降糖,據她自己說血糖很平穩,隔幾個月去醫院測糖化也很正常,可以說生活工作兩不誤。但是這幾天餐後兩小時的血糖總是有9mmol/L,這算高嗎?需不需要調整一下?
在這裡說一下正常標準:一般空腹血糖為3.9~6.1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7.8mmol/L。如果是已經大於60歲的老年糖友,血糖情況可以適當放寬點,但鑑於本次例子中的糖友只有27歲,還很年輕,所以餐後兩小時的血糖應該嚴格控制,要保持在7.8mmol/L以下,而糖友的餐後兩小時血糖已經達到9,雖然沒有過高血糖基準線,但是這個數值已經偏高了,要怎麼調整呢?
因為血糖值只是暫時性的偏高了2兩個單位,這個時候糖友不要直接調整藥量,就怕加藥量之後低血糖更嚴重。
所以這時不妨先從飲食和運動著手,具體怎麼做呢?這裡總結了部分糖友的經驗,很有參考價值
1、堅持餐後適當運動
飯後適當運動,可以消耗體內的熱量,輔助降低餐後高血糖。
一般建議在餐後半小時開始運動,可選擇有氧運動形式,如慢跑、快步走等,運動強度不宜過大,時間掌握在30~45分鐘。建議不要做激烈的無氧運動,激烈的運動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反而會升高血糖。
2、適當多吃高膳食纖維的食品
比如吃飯時配個湯,先喝湯再吃飯;每次準備食材,要多準備些升糖數慢的食品,可以多準備些蔬菜,每吃兩口菜再吃一口飯,這些方法都能很後的控制餐後血糖,高纖維素食物能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有利於平衡血糖。因進食量減少可引起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供應不足,故宜多吃些新鮮蔬菜。
3、嚴格控制飲食
堅持吃以乾飯為主的早餐,如果早餐不習慣吃乾飯,可以加點粗糧煮,口味好點,比如糙米、小米、蕎麥、紅薏仁等。粗糧容易有飽腹感,腸胃吸收時間也長,不易升高餐後血糖。
4、做飯時控制好油量
每克脂肪體內氧化產熱9千卡,是等重量蛋白質和糖類產熱量的兩倍多。因此,每人每日食用油應控制在15~30克(不超3湯匙)。
對糖友而言,用油不但要控制總量,同時還要兼顧各類脂肪酸攝入。應避免或限制肥肉、全脂食品、棕櫚油、椰子油及油炸食品;食物膽固醇攝入應少於300毫克/天。
做好以上4點,相信餐後兩小時的血糖有個很好的改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