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中可添加黃金?國家衛計委官網刊登《關於徵求擬批准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的函》,稱擬批准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指定產品僅限白酒,最大使用量為每公斤0.02克。
對於衛計委為何將實行這一新規,昨日,白酒和食品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均表示「不理解」。他們一致認為,白酒中添加金箔除了可作為噱頭炒作價格外,並不能提升白酒的口感和品質。從營養學上說,重金屬的黃金也根本無法被人體吸收,毫無營養價值可言。那麼,衛計委到底要做什麼呢?
1公斤白酒最多加0.02克
衛計委在發函中稱,目前正向各相關單位和社會徵求意見,時間截止為2月20日。在其隨後附加的函件中,記者看到,白酒加黃金在生產工藝上,是將純度為99.99%純金以物理方式將其氣化,使其均勻分散成小分子,再將這些小金分子重新堆棧排列以精準控制分子磊晶堆棧的方式形成食品添加劑金箔。
記者還注意到,在關於黃金是否可添加到白酒上,原衛生部看法與現在並不相同。法監司曾在「關於對『金箔酒』進行衛生監督有關問題請示的批覆函」中表示,金箔既不是酒類食品的生產原料,也不能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專家推測,時隔多年後衛計委又發出這個徵求意見函,主要是針對白酒的商業應用,「一般來說,如果徵求意見結束後沒有反對意見,就會公布更加細化的標準了。」
白酒沾上金箔身價倍增
「5年前,上海市場上也出現過『金箔酒』。」昨日,上海市釀酒專業協會秘書長吳建華說,當時對添加的金箔大小沒有標準,完全是企業自己添加,大的大概長寬2毫米。主要是來自一些小品牌,知名白酒則多持觀望態度。
在網上,仍有不少「金箔酒」在銷售,添加的基本上是18K至24K金箔,最便宜的一瓶158元。最貴的兩瓶1萬元,但金箔的添加量並不多。店主介紹,這些「金箔酒」是武漢一家酒廠出口到日本供皇室使用的,1993年時定價每瓶198元,如今早已身價倍增。
記者還注意到,白酒中加了金箔,酒的功能也被宣傳得多了起來:「具有『祛風、安神、鎮痛、抑菌、抗毒、增壽、養顏』之功效,為白酒之尊貴,成功人士的新寵。」不過,「金箔酒」的網售情況卻有些冷清,記者看到,除了一款458元的「金箔酒」賣出了15瓶,大多數網店都無人問津。
此前,還有媒體報導稱,位於南京的中國金箔藝術館裡也有一種價格不菲的高檔「金箔酒」,一套禮盒售價3999元。昨日,記者致電中國金箔藝術館,一位女工作人員表示並沒有「金箔酒」,只是在銷售其他貼金工藝品。
專家分析
黃金對人體無營養價值
「黃金是種重金屬,從營養學角度看,已確定人體必要的元素有20多種,但裡面沒有金,也就是說,黃金對人體沒有任何營養。」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劉少偉說,對食品添加劑能否獲得審批,應該看其是否具備技術的必要性。「即便是人體所需的金屬,都是以離子形式攝入,如鈉離子、鉀離子等,而黃金本身惰性非常強,很難以離子形式存在,所以人體不大可能利用金元素,而且不管加工成多小都是無法被人體吸收的。」
確定為食品添加劑需經長期驗證
古代有「吞金自殺」說法。那麼,白酒裡加金箔是否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劉少偉解釋,「吞金自殺」中「金」一般指水銀,因為鍊金需要汞,古代提煉技術並不發達,所以吞金會中毒身亡。此外,黃金吞咽後無法消化,臟器被破壞後也會導致死亡。
昨日,食品與營養交流中心專家阮光鋒表示,純金是無毒的。
在衛計委發函中還提及,白酒中金箔的最大使用量為每公斤0.02克。對於這一限量劉少偉比較謹慎。他介紹,新食品添加劑種類的確立是長時間實驗的過程,先要從生產工藝等方面論證,再從使用效果、用量報告上論證,還要進行毒理學試驗。他說,目前國內針對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方面研究不是很多。
不過,劉少偉介紹,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在歐洲各國以及日本、東南亞都有先例。
一瓶酒所加黃金成本將只有兩三元
吳建華曾受邀品嘗過「金箔酒」,「喝時先把金箔過濾掉,口味和普通白酒沒任何區別,但加入金箔後看起來金光閃閃顯得氣派、有檔次,就可以把價格炒得很高。」他說,「金箔酒」主要走高端路線,基本都是用於送禮,一些酒的售價甚至比五糧液和茅臺還貴。
然而,根據衛計委的規定,500克裝白酒添加金箔量最多是0.01克,也就是說黃金原料成本不過兩三元錢。
「從白酒釀造來說,經過天然釀造蒸餾完全不需進行任何人為添加,而且添加黃金對酒的口感提升也不具有任何好處。不明白現在為什麼又出允許在白酒裡面添加金箔的規定,從白酒行業的角度來說,這種規定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