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半年「金箔入酒」仍無定論 多款產品涉違規銷售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新京報記者發現多款金箔酒在網上涉嫌違規銷售;專家認為金箔做白酒添加劑的文件恐難產

  網上銷售的金箔酒。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攝

  創意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攝

  今年1月28日,國家衛計委就「擬批准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對外公開徵求意見,引發社會對「金箔入酒」的關注。

  現在,距離徵集意見發布已過去半年時間,是否批准金箔為食品添加劑,仍無音信。

  但新京報記者發現,目前已有多款金箔酒在市場上銷售。儘管有相關部門認為,尚未批准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在白酒中使用,市場上銷售的金箔酒均為違規,但在一些金箔酒生產廠家和銷售人員看來,國家既然沒明令禁止,就可繼續銷售。

  甚至有商家稱,「金箔入酒合法化」已板上釘釘,「半年前國家就『擬批准』,還規定了限量標準,徵求了這麼長時間意見也沒聽說反對的消息,應該就是允許了吧」。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趙禹認為,徵求意見信息以及相關決定遲遲不發布,容易引起生產企業、商戶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理解出現模糊甚至偏差,不利於保障食品安全。對於一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甚至爭議的標準是否批准,相關政府部門應儘快給公眾一個明確答覆。

  多款金箔酒違規銷售 甚至貴比茅臺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曾對外表示,目前我國還未批准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在白酒中使用,因此市場上的金箔白酒都是違規的。

  就在今年3月,兩款進口洋酒曾因「違規使用金箔」被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攔截。

  然而新京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阿里巴巴、淘寶、馬可波羅等多家網站上,多家商鋪在銷售金箔酒。這些金箔酒既有本土品牌,也有來自日本、歐盟,以及中國臺灣的進口產品,價格均高出同類普通白酒,單瓶報價在200元以上,有的金箔酒一瓶價格甚至高達4800元,比茅臺還貴。

  銷售「臺灣金箔酒」的廈門友朗商貿有限公司銷售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每到中秋至春節期間,每個月至少銷售3000瓶。對於「是否允許銷售」的問題,該銷售人員回答稱,「以前沒有規定,但是今年年初,國家好像是允許使用了。而且以前人們還會擔心黃金能不能吃,自從年初在網上一討論,大家就都知道黃金可以吃了。」

  這位人員稱,其金箔酒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為正式進口,有關稅,但對過海關的手續及關稅數量,受訪的「經銷商」均表示並不清楚。另一種為「免稅金箔酒」,即遊客或當地人去臺灣時在當地「免稅店」小量購買金箔酒,然後從臺灣帶回,再由「經銷商」回收、銷售。

  另一家廈門侑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稱,該公司銷售臺灣進口600ml裝「頂級金箔酒」,售價4800元一瓶。這位人士說,公司在臺灣建有酒廠,從大陸運金箔原料過去,在臺灣生產金箔酒,然後再出口到大陸銷售。「大陸不允許吃黃金,所以不能在大陸生產,但可以銷售。」

  南京妙手金箔廠相關負責人則稱公司已從事金箔酒銷售十幾年,目前銷售的一款金箔酒是公司與南京彤飛金箔酒廠合作生產的,今年6月剛推出。

  當問及為何選擇在這個時候開發金箔酒新品,是否擔心不允許銷售,該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去年國家都開始討論這個問題了,有人反對,有人贊成,後來就不了了之了。國家沒有確定說允許,也沒有說不允許,我們就私下賣,沒什麼不可以的。」

  至於這些金箔酒裡究竟添加了多少金箔,一些商家表示並不了解參照標準,「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裡面有多少就是多少吧」。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趙禹擔心,生產標準不清晰,會造成市場的混亂。相關部門應該對違規銷售行為進行監督查處,否則生產者和銷售者對食品安全的理解容易出現模糊甚至偏差,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風險。

  意見徵集半年仍無進展

  國家衛計委今年1月28日在發布的《關於徵求擬批准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的函》中稱,擬批准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並對金箔加入白酒的用量擬定限量,金箔在白酒中的用量不超過0.02g/kg。這份函件顯示徵求意見的截止時間為今年2月20日。

  在隨後的一次媒體溝通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曾對媒體表示,按照食品安全法規定,新的食品添加劑要進入食品中使用,必須提出申請,一旦進入申請程序,衛計委必須在60天內給出明確說法。在這個過程中,衛計委將受理資料轉給風險評估中心,中心組織專家會審,還必須履行公開徵求意見的程序。

  然而,僅「公開徵求意見」這一程序開啟已過去了半年時間,仍未見「明確說法」。相關部門收到了哪些意見,支持和反對的各自相關依據是什麼,也未公開。

  7月29日,新京報記者向國家衛計委提交採訪函就此事採訪,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尚未得到任何回應。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趙禹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按常理來說,相關部門現在應該給出一個說法了。而之所以遲遲未有公布決定,可能是爭議太大了」。

  趙禹認為,新的食品安全法出臺後,對食品安全的要求會更加嚴格,在增加新的添加劑品種時可能會更加謹慎。但是時隔半年之久,還是應該儘快給公眾一個交代,「要麼批准,要麼不批准,批准要給個批准的理由,不批准要給個不批准的理由。不應該不了了之」。

  專家稱「金箔入酒」恐難通過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曾公開表示,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業界存在的質疑主要是安全性和必要性兩個方面。

  「金箔並非化合物,吃進去也不會改變,人體也不會吸收,所以吃進去就會排出來並不會有什麼安全問題」,但也沒有益處。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金箔的功能實為色素或者著色劑,使得產品更加美觀。

  衛計委人員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金箔入酒」的申請來自一家白酒企業,但至今並未透露是哪一家企業。

  不過新京報記者詢問多位白酒業內人士,普遍都認為白酒並不存在加入金箔的必要。

  「金箔酒是白酒行業的非主流,無益於酒的品質,只有炒作。沒有一個大型白酒企業上馬這個項目。我不看好金箔酒的前途。」白酒行業專家肖竹青說。

  「協會不贊成在白酒中添加金箔。」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趙禹也這樣表示,新食品安全法出臺後,國家對食品安全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金箔入酒」通過的阻力可能會比較大。「我們主張企業生產回歸到白酒的本質,真正按照白酒的現行標準去生產。」

  趙禹還透露,目前中國酒業協會及相關部門正在研究更嚴格的白酒標準,將對現行標準進行修訂,「白酒生產的管理會越來越嚴格,才能與食品安全的要求合拍,『金箔入酒』恐怕難通過」。(記者 王叔坤)

相關焦點

  • 專家回應「金箔入酒」:市場在售金箔酒均屬違規
    會不會成為漲價的由頭  附加值不會高到哪裡去  據了解,此前有媒體報導有白酒商家高價銷售添加金箔的白酒,而此次申請一旦合法化,那麼將來金箔白酒也將被人為漲價。  □延展  市場在售金箔白酒銷售及宣傳均違規  記者昨天在淘寶裡搜索「金箔酒」發現,有2600多個產品在售,有日本等地進口的,也有國產的。  對於五花八門的金箔酒,王竹天表示,目前我國還未批准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在白酒中使用,因此市場上的金箔白酒都是違規的。
  • 兩款德國洋酒違規用「金箔」被攔截
    來自德國的兩款用了「金箔」的洋酒、墨西哥的「好時」袋裝迷你巧克力、澳大利亞的「愛薇牛」中老年人奶粉等,均因違規使用某些物質而上了黑榜。  國家質檢總局表示,這些進口不合格食品是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時發現的,已依法做退貨、銷毀或改作他用處理,未進入國內市場銷售。  新京報記者查詢發現,這些食品中有48批次是因違規使用物質而不合格。
  • 「金箔酒」未獲批即上市 「銀箔酒」跟風現身(圖)
    (網頁截圖)  多款產品來自青海省,暫未發現廣東有金箔酒生產企業  金箔能否入酒,目前還處於國家衛計委徵求意見階段,尚未有定論,但市面上已經有多款「金箔酒」銷售了!其中一款名為「金銀酒」的產品,還配套有銀箔酒。
  • 南京金箔集團銷售金箔酒 專家:長期食用或致死
    銷售人員:金箔酒禮盒3999元 功效強大  7日,在南京江寧金箔路附近的金元寶大酒店一樓的中國金箔藝術館內,記者看到了作為禮品銷售的金箔酒禮盒,打開禮品盒金光閃閃,十分貴氣。盒內包含兩瓶用綢緞包裝的金箔酒、一隻古典造型的金箔酒壺及12生肖造型的金箔酒杯。晃動酒瓶,金箔在酒中漂浮。在商品標價籤上,該產品名為「金箔之魂」,售價3999元。
  • 衛計委:金箔入酒提議來自酒企 首徵意見無反對
    [摘要]衛計委工作人員表示,金箔入酒提議來自一家白酒企業。去年8月曾公開徵求意見,未收到反對意見。但標準管理部門認為,金箔入酒比較敏感。再次公開徵求意見,就是希望多聽聽社會上的不同聲音。「金箔入酒」首次徵意見無人反對衛計委此前發布的函件中顯示,允許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僅為白酒,最大使用量為每公斤0.02克。在生產工藝上,函件中提到,將純度為99.99%純金以物理方式將其汽化,使其均勻分散成小分子,再將這些小金分子重新堆棧排列以精準控制分子磊晶堆棧的方式形成食品添加劑金箔。
  • 土豪的世界你永遠不懂:「金箔入酒」真的好嗎?
    當金箔遇到酒意見函介紹了金箔入酒的生產工藝,將純度為99.99%的純金以物理方式汽化,使其均勻分散成小分子,再將這些小金分子重新堆棧排列以精準控制分子磊晶堆棧的方式形成食品添加劑金箔。按照規定,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僅為白酒,最大使用量為每公斤0.02克。
  • 三問「金箔入酒」
    原標題:三問「金箔入酒」 「網聞」回放 近日,國家衛計委在其官網發布《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徵求擬批准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的函》,網民對此表現出強烈關注。
  • 神秘金箔酒申請者釋疑:龍頭酒企不屑做金箔酒
    記者本周撥打五糧液、茅臺、老白乾酒、洋河、青青稞酒等多家上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市公司的電話,公司人士均稱沒有提出申請,暫時也沒有金箔酒生產計劃。業內人士推測,根據白酒行業產品標準,大多數龍頭白酒企業不能使用包括金箔在內的食品添加劑。
  • 上海大多超市難覓金箔酒 專家:雖可添加實際無營養
    金箔酒是創新還是炒作?上海市場有沒有銷售?昨天,青年報記者走訪了本市多家超市與菸酒店,均未發現金箔酒的身影。專業人士也指出,像國內茅臺、五糧液之類的純糧白酒根本不允許添加金箔。而加了金箔後,既不會危害健康,也沒有助益,並且收藏價值也並不大。
  • 金箔入酒,問題出在哪
    導語:黃金兩字所散發的強大的奢華氣息,似乎是很多人所無法抵擋的。尤以箔入丸散服,破冷氣,除風」,日本人則 認為吃金箔能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環及加速新陳代謝,日本石川縣金澤市特產就是金箔和金箔食品,比如金箔咖啡,冰淇淋,金箔糖和一種涼餅。不僅是在吃食方面,各種價格不菲的美容產品也願意加上黃金的噱頭,聲稱其實有效抗衰老的聖品。那麼黃金是否真的這麼神奇呢?
  • 金箔入酒對健康無害也無益
    原標題:金箔入酒對健康無害也無益  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 國家衛計委就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加入白酒中徵求各方意見的函件近日引起社會爭議。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4日就此召開媒體溝通會,對金箔入酒的安全性和必要性作出解釋,回應了三個方面的質疑。   金箔入酒,是否安全?
  • 北京晨報:金箔入酒未必縱容腐敗
    原標題:金箔入酒未必縱容腐敗   晨報視角   如果腐敗不從根本上杜絕, 就算不喝金箔酒,也還能變生他法,之前一而再嚴管的各類「會所」,不就因為公款消費難禁而不斷死灰復燃嗎?   也就是說,從食品安全的角度,將金箔入酒或者加入食品是沒有問題的,人們對此的關注和爭議,乃至衛計委徵求社會意見,無非是擔心這種酒的噱頭問題,擔心就此下去,會使雖然對身體無害,但只會徒增形式感的添加劑的出現,這些似乎與現在提倡節約的氛圍不符。但客觀講,這個擔心也有些過慮了。
  • 金箔入酒,何不打開天窗說亮話?
    金箔入酒的新聞鬧翻了天,消費者、行業協會和專家冰釋前嫌,一致吐槽衛生計生部門,真是難得一見的景象。質疑的聲音幾乎是一邊倒的,有說標準被企業綁架的,有質疑金箔是否必要的,有質疑管理部門程序違規的,更有人把這件事上升到反腐、反四風的高度。實際上這件事沒那麼複雜,只是聽起來「不可思議」,觸碰了公眾敏感的神經。
  • 勞木:金箔入酒意不在酒
    近日,就金箔能不能作為「食品添加劑」加入白酒一事,衛計委正徵求民意,並稱「將根據各方意見決定金箔是否入酒」。此事一經媒體報導,各種爭論隨之高起,沸沸揚揚。目前看來,提出「金箔入酒」主要基於兩個理由。一是,國人「食金」古已有之。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記載:食金,鎮精神,堅骨髓,通利五臟邪氣,服之神仙。
  • 「金箔入酒」主要觀點匯總
    近日,「金箔入酒」貌似很火,打開微信朋友圈常常被《金箔入酒,不如打開天窗說亮話》、《白酒添加金箔有問題嗎?》、《「金箔」之意不在酒》等等一系列文章刷屏。在翻看最近關於「金箔入酒」的種種報導時,筆者猶如進入了一場辯論賽現場,我們先來看看正方觀點吧:     1,「金箔入酒」是安全的     正方觀點認為,國際上從很早以前就開始將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金箔是惰性金屬,並非化合物,吃進去後並不會被人體吸收,對人體的健康不會造成影響,所以金箔入酒在安全性上不存在問題。
  • 「金箔入酒」再徵意見 消費者:這是讓我自殺嗎?
    馬勇反問,「白酒中添加金箔能有什麼作用?」他認為,食品添加劑能否獲得審批,應該看其是否具備技術的必要性,但是作為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添加金箔沒有任何意義和技術必要性。他稱,「對於純糧固態發酵工藝以外的白酒產品,是否有添加金箔的必要性,這些應當組織專家研討,如果沒有明顯的技術必要性,那麼行業協會肯定會持反對意見。」
  • 金箔酒不新鮮 山東十年前就開始生產
    4日,多位專家表示,金不會被人體吸收,白酒加入金箔的炒作意義更大。 我省一酒廠多年前 就開始產金箔酒 在有著「中國金都」之稱的招遠市,創建於1958年的山東玲瓏酒業有限公司生產金箔酒已經有近10年的歷史。
  • 安利涉違規銷售保健品:產品批號過期仍在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黃志偉 發自北京  紐崔萊是安利中國銷售的知名保健食品品牌,然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兩款紐崔萊產品的保健食品批准文號已經過期,卻仍在售賣;同時,兩款專門針對兒童的保健食品涉嫌無保健食品許可證號,卻宣稱其有保健功能。
  • 金箔酒價格超茅臺 加金僅增2元成本
    金箔入酒,是否安全?  據新華網報導,針對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加入白酒徵求意見引起的爭議,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4日召開媒體溝通會,對金箔入酒的安全性和必要性等作出解釋。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首先回答了安全性方面的質疑。
  • 從古代起,中國人就沒停過喝金箔酒
    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陰真人《玄解錄》中曾說:"點化藥多用諸礬石、消硇之類,共結成毒。金砂入五臟內未有不死之兆,甚錯矣!" 由於未提純的生金毒性巨大,古代常用其製成金箔酒來殺人或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