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注意了!手機APP可能洩露你的隱私,這個功能千萬別開!

2021-02-24 央視財經

你的消費記錄被購物APP分析,

出行住宿被旅行APP掌握,

行車線路也被導航APP知道得一清二楚,

而一旦這些數據被洩露,

後果不堪設想!

在網際網路時代該如何守護我們的個人隱私?趕緊看↓↓↓

以共享單車為例,APP能夠被黑意味著,黑客可以利用共享單車APP存在的安全漏洞,用別人的帳號遠程騎車,用的也是別人的錢。

最重要的是,黑客直接獲取了用戶的帳號密碼、騎行路線、GPS定位、帳號餘額等個人信息,這些個人信息的洩露可能導致用戶經常接到推銷電話、垃圾簡訊,嚴重的還有詐騙和其他APP帳戶被盜的可能。

安全專家李鐵軍提出,網民信息洩露,其原因來自用戶自身、數據傳輸和數據存儲:

大量用戶不知道怎么正確管理帳號密碼,普遍存在安全意識缺乏,容易中毒或被釣魚欺騙;

大量企業未採取加密傳輸用戶數據,網絡傳輸過程中容易遭遇流量劫持攻擊或網絡監聽攻擊(比如釣魚WiFi);

存儲管理用戶數據的企業,可能因安全漏洞被黑客入侵,也可能因管理不善致內鬼非法竊取數據。

對用戶而言,重要服務儘可能啟用雙重驗證:帳號密碼+手機驗證碼,使用安全軟體,防病毒和釣魚網站,一般服務用微博、微信、淘寶等授權登錄即可。

如果安卓手機開啟USB調試模式,則會產生重大風險。因為手機一旦開啟USB調試模式,PC端的軟體可以非常快速地對手機進行root操作,手機一旦root,其權限如鎖屏密碼、綁定帳號等很容易被各種應用隨意調用,其安全風險不言而喻,因此建議一般不要開啟。此外,應該從正規渠道下載APP安裝使用,不要隨便掃碼安裝未知來源的軟體。

對於網際網路企業而言,則要加密存儲、傳輸用戶數據,完善管理系統,杜絕內鬼非法竊取用戶數據。積極收集、處置安全漏洞。 

很多人微信帳號有工作號和生活號,建議APP最好分類隔離信息管理,分成涉及資金類的APP和一般APP,設置兩套不同的帳戶和密碼。

將APP區別不同的安全等級並設置不同的帳戶密碼,可防止連環盜號。

2、不要隨意登錄免費WiFi,隨意刷二維碼

下載APP時最好從官方網站上下載或通過合格經營的第三方應用市場下載並適當查核發布者的資質,在平時使用APP時不要隨意登錄WiFi,隨意刷二維碼,不經查核就登錄釣魚網站,以及圖貪便宜購買假冒的移動終端硬體等。

3、APP通過正規渠道下載

山寨APP或存在竊取個人信息、惡意扣費等問題,建議用戶通過應用商店下載而不要通過網絡搜索下載;對於陌生的APP最好提前了解甄別,以防落入山寨陷阱。遇到山寨APP欺詐的,及時予以舉報維權。

4、儘量關閉應用的敏感權限

要加強網絡安全意識,下載手機應用要認準知名應用商店,安裝應用後查看應用開放的權限,讀取通訊錄、讀取簡訊通話記錄等敏感權限儘量關閉。

▶【提醒】提前還房貸可能被罰!關於還房貸你需要知道這些...

▶【實用】手機每天關機一次到底好不好?真相讓人大吃一驚!

來源:網信廣東

本文編輯:李天路

趕快告訴身邊的朋友!↓↓↓歡迎分享和點讚~

相關焦點

  • 手機正在獲取你的隱私,這些權限不要開,否則隱私洩露了還不自知
    今天就為大家帶來如何在使用手機各大app時保護好自己的隱私。想要在使用手機各大軟體時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使自己的隱私不被洩露,讓自己在手機面前「裸奔」。那麼切記,以下幾個權限千萬不要隨便開啟,否則隱私洩露了還不自知一是訪問通訊錄和簡訊等相關權限。
  • 注意!乘坐上海地鐵時千萬別打開這些軟體,恐有隱私洩露風險
    注意!乘坐上海地鐵時千萬別打開這些軟體,恐有隱私洩露風險 2020-12-12 1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注意!乘坐上海地鐵時千萬別打開這些軟體,恐有隱私洩露風險
    注意!乘坐上海地鐵時千萬別打開這些軟體,恐有隱私洩露風險 2020-12-12 1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手機號不只用來打電話, 你的隱私信息可能已洩露!
    當手機號不只用來打電話, 你的隱私信息可能已洩露! 如今,手機是移動通信工具,更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
  • 百度網盤洩露隱私?千萬別點「公開分享」
    原標題:百度網盤洩露隱私?千萬別點「公開分享」   百度雲作為市場上較為流行的雲存儲服務,其註冊用戶已超一億人。但近日,有網友發文提醒,使用百度網盤分享的文件連結,有可能被第三方網盤搜尋引擎抓取,從而導致用戶的私密文件遭洩露。
  • 你的華為手機拿去維修時,記得打開這個功能,預防個人隱私洩露
    手機已經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了,而手機在長時間、高頻率的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故障,而且手機用了一兩年,很多人都會選擇更換手機電池,或者寄回廠家進行維修保養,而這時候就特別容易洩露我們的個人隱私。
  • 百度網盤洩露隱私?千萬別點「公開分享」
    但近日,有網友發文提醒,使用百度網盤分享的文件連結,有可能被第三方網盤搜尋引擎抓取,從而導致用戶的私密文件遭洩露。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幾大網盤搜尋引擎上,確實可輕易獲得大量分享在網盤上的通訊錄、辦公資料甚至護照圖片、銀行卡圖片等個人私密文件。截至目前,涉及人數已經達到了千萬級。
  • 手機維修時害怕隱私洩露?華為手機用戶記得要打開這個功能
    還有一種情況,當我們的手機出現故障不得不送去維修的時候,這也是需要我們將手機交給修理廠,也就意味著,把我們的隱私交給維修員看,意味著我們不知道他們會對手機做什麼。日常生活中把手機交給親密的人都很困難,更何況是陌生人。面對這樣問題的用戶不計其數,為了解決用戶在這一方面遇到的問題,華為手機設置了一個維修時保護隱私的功能。
  • 滴滴被指強制調取用戶通訊錄,回應:用於緊急聯繫人等功能
    8月27日,一篇名為《滴滴出行,請開發票給我》的微信文章在網上流傳,矛頭指向滴滴於今年7月升級後,強制向用戶調取通訊錄等多項隱私權限,否則不能使用該應用。8月28日,滴滴回復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稱,調取通訊錄的權限是用於「代人叫車」與「緊急聯繫人」功能,調取前需用戶二次確認。如不同意,消費者亦可選擇手動輸入號碼。
  • 注意!乘坐上海地鐵時別打開這些軟體,恐有隱私洩露風險!
    注意!乘坐上海地鐵時別打開這些軟體,恐有隱私洩露風險!不過近期有不少上海地鐵乘客特別是外地來滬、使用蘋果手機的人遇到了一件怪事:為了方便乘坐,從手機應用市場下載了上海地鐵APP可是下載完成後打開一看,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 又有明星信息被洩露,騰訊手機管家隱私保險箱為手機信息安全加碼
    又有明星信息被洩露,騰訊手機管家隱私保險箱為手機信息安全加碼 近日,某明星稱自己手機號碼遭到洩露,接到多個騷擾電話,引發網友廣泛討論。
  • 市民注意!坐地鐵時千萬別打開這些軟體,恐有隱私洩露風險
    不過最近,有不少上海地鐵乘客,特別是外地來滬、使用蘋果手機的人遇到了一件怪事:為了方便乘坐,從手機應用市場下載了上海地鐵APP這些「李鬼」App打開後,會要求使用者觀看廣告,一些不知情的乘客點開後,只能被強迫看完廣告,在消耗流量的同時,也有可能因此堵塞閘機口,
  • 安裝手機APP要求允許訪問手機文件,APP會洩露用戶個人隱私嗎?
    有時候下載一些軟體,安裝完成後需要訪問手機中的照片或者文件才可以使用APP,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許多APP集合了掃描、讀取數據的功能,方便下次打開應用可以直接進行操作。手機軟體可以訪問手機文件,個人隱私是否會洩露?
  • 共享充電寶陷洩露個人隱私旋渦 消費者隱私已被洩露怎麼辦
    該文稱,部分共享充電寶不僅可能存在質量隱患,還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程序,導致手機裡的通訊錄、文本信息甚至照片、視頻等隱私數據被洩露。這些充電寶主要來源於三個地方:一是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二是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三是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
  • 還能查帳號洩露!教你怎麼快速查詢手機號碼註冊了多少個APP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用過騰訊手機管家呢?是不是以為它只是手機安全與垃圾清理工具呢?其實它還帶有幾個比較實用的附加功能,或許能有你需要的,一起來看看吧。手機號碼帳號洩露沒 快點來檢測你的手機號碼在哪些網站裡註冊過你還記得麼?
  • 緊急! 手機突然沒信號千萬別大意 否則……
    如果你的手機突然沒信號了,你會怎麼想?「可能附近信號不好吧!」
  • 流氓軟體終於解決,用戶隱私從此不再透明,違規APP的好日到頭了
    可能一開始大家並沒有注重這件事情,不過隨著用戶的隱私擦洩露,財產流失、被詐騙盜刷等相關案件越來越多。因此,有關部門開始注重這件事情,那麼對於這類事件頻繁曝光的背景下,有關部門是怎麼解決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蘋果App Store 新增 App「隱私」信息,你需要了解的都在這裡
    近幾年,因為手機app隱私洩露而導致的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從通訊錄被上傳到最近的手機出廠時被植入木馬,消費者輕則被營銷號整日騷擾,重則財產損失嚴重,手機端的隱私安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關注
  • 舊手機是如何一步步洩露你的個人隱私的?保護隱私請這樣做!
    舊手機是如何一步步洩露你的個人信息的?時下,各種智慧型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少手機用戶在更換新手機後都會選擇把「退休」的閒置手機賣給二手手機回收市場。這樣安全嗎?「恢復出廠設置」能否一了百了?手機中一般都保存了我們大量的私人信息,你能確保不被洩漏嗎?舊手機裡面的數據信息應該怎麼處理?
  • 市民注意!坐地鐵時千萬別打開這些軟體,恐有隱私洩露風險
    不過最近,有不少上海地鐵乘客,特別是外地來滬、使用蘋果手機的人遇到了一件怪事:為了方便乘坐,從手機應用市場下載了上海地鐵APP這些「李鬼」App打開後,會要求使用者觀看廣告,一些不知情的乘客點開後,只能被強迫看完廣告,在消耗流量的同時,也有可能因此堵塞閘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