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隘,指險要的關口,在古代戰爭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出現了眾多名關,如山海關、居庸關、潼關、函谷關、玉門關、雁門關、友誼關、劍門關、嘉峪關、紫荊關、虎牢關、陽關、娘子關等。在這些名關重隘中,有哪四座可以被稱作「四大名關」呢?小編認為四大名關應該是以下四座。
山海關,古稱榆關、渝關、臨渝關、臨閭關,有「天下第一關」之稱。隋開皇二年始築渝關,明洪武年間,徐達於古渝關東六十裡移建山海關,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有明一朝,山海關被建成了七城連環,萬裡長城一線穿的軍事城防系統。
嘉峪關,萬裡長城的西部起點,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關隘,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
潼關,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關隘之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省之地,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是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陘」之八。居庸關之名,始自秦代,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徵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取"徙居庸徒"之意。居庸關形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它有南北兩個關口,南名"南口",北稱"居庸關"。現存的關城為也為徐達所建。居庸關兩旁,山勢雄奇,中間有長達18公裡的溪谷,這裡風景綺麗,有"居庸疊翠"之稱,是"燕京八景"之一。
小編以為山海關、嘉峪關、潼關、居庸關可被稱為四大名關,很多人認為山海關、嘉峪關、潼關、友誼關為四大名關,但友誼關有居庸關有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