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兒童醫院河西院區的手術室裡,一名「熊貓血」患兒手術中出現廣泛滲血,急需輸血,需求量已超出了備血量,兒童醫院立即聯繫了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血液中心術前協調備血的同時就已啟動了應急獻血方案,兩位RH陰性血的市民得到消息後迅速奔向街頭獻血車,在學雷鋒日前夕,一場溫暖人心的愛心大接力就此展開。
患兒西西(化名)家住連雲港,一周前因為反覆嘔吐伴腹痛到當地醫院就診,經過檢查確診為腸梗阻,進行胃腸解壓和腹部抗感染治療後,症狀沒有明顯的好轉。3月4日一早,家長帶著孩子趕到南京市兒童醫院就診。兒童醫院普外科杜寶峰主治醫生接診患兒後,進行了詳細的查體,並讓患兒複查了CT和B超,發現孩子病情較重,建議儘快進行手術。
術前檢查時,兒童醫院檢驗科工作人員發現西西的血液為A型RH陰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熊貓血」,於是該院輸液科工作人員立即與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聯繫備血,不湊巧的是血液中心庫存的A型RH陰性血液剛剛被第一醫院取走用於手術。「時間就是生命,病情就是命令」血液中心工作人員得知患兒情況後緊急聯繫江蘇省血液中心,得知有庫存血後進行了協調並立即通知兒童醫院。兒童醫院即刻派出專門工作人員前往省血液中心取救命血,手術也同步展開。
「打開患兒的腹腔,我們嚇了一跳,孩子的腸管擴張非常嚴重,還有廣泛的粘連,腹腔內還有很多滲液」,負責給西西手術的杜寶峰主治醫師和湯永輝主治醫師說起這個長達四個多小時的手術都是印象深刻。經過小心細緻地探查,手術醫師摸清了全部腸管的情況,患兒整個腸管表面被膜狀組織粘連包裹,部分腸管顏色發黑,分離粘連後發現小腸束帶壓迫,松解束帶後發現嵌頓的腸管顏色沒有好轉,沒有活動,於是決定對壞死的腸管進行切除並重新吻合。同時開始對被膜狀組織粘連的腸管進行一點一點的分離,因為膜狀組織面積太廣,創面出現的較多的滲血,杜寶峰主治醫師等通過壓迫止血、放慢分離速度等方式儘量控制術中出血,同時也與輸血科聯繫增加備血。
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也早已考慮到了術中用血的需求,在聯繫、協調省血液中心的同時啟動了應急獻血,短短一個小時,就有兩位RH陰性的市民登上了街頭的獻血車捐出了鮮血。經過各方的努力,手術終於在下午五點左右順利完成,西西被轉入兒童醫院外科重症監護室監護,目前生命體徵平穩,不過由於腸梗阻時間較長,膽汁、胃液等消化液堵塞,因此感染比較嚴重,仍需要進一步的抗感染治療。(通訊員 吳葉青、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