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十公裡嗎?
或許是突如其來的情緒,跑著跑著就打破了以往的記錄;而更多時候,其實是給自己設定了目標,跑了一段時間,想要突破一下自己。跑了第一個十公裡後的第二天,身邊同事幾乎同樣表情的驚訝,「你昨晚真的跑了十公裡?」,還有意想不到的問「你不害怕嗎?」
跑在幾段黑暗中,的確害怕!一種孤獨,一種想放棄,一種虐待自己的殘酷侵襲著內心。這時候累是難免的,身體發出的信號是:趕快結束!但思想又馬上給自己另外一個信號是:離終點更近了,我要完成今晚的跑步!
有朋友說,看你形單影隻的在公路上跑步……呵呵!聽起來好像很孤獨!其實,當你習慣了這種獨處,內心會感到很強大,是一種能量和力量的積聚,耐力讓你變得能忍耐一切。有人說:一個人有無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是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
爬山讓人溶於自然中,跑步讓人感到世界的寧靜。從喧鬧的車流,跑向清靜的郊區。燈光、黑暗、樹影,有月亮的夜晚,世界只剩下了這些。此刻,你還需要別的嗎?想起顧成那首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我在黑暗中尋找到內心的光明!
當完成了10公裡,我相信以後的5公裡,會很輕鬆,半程馬拉松也會離我越來越近!願在跑步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當我跑完10公裡之後,很多跑友就忽悠我跑半馬了,你覺得跑完10公裡後,可以挑戰半程馬拉鬆了嗎
作者 李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