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土地
要想種植節瓜的話選擇土地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結瓜對於土壤的要求比較高,既要求土壤肥沃,也要要求能夠方便排水,灌溉系統比較好的地方。為了讓節瓜生長得好一些,最好是種植在比較背風,並且陽光充足的地方進行種植,或者是在水源比較好的地方進行。然後在選擇好土地以後要給土地進行翻整,翻地的目的是為了讓節瓜的根部,不會長出一些其他的植物。也是為了把土地疏鬆,在種植的時候也能有利於幼苗的生長。
種植密度
選擇好土地以後,在種植的時候密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每棵與每棵之間的距離要保持在50釐米,首先要在地中間挖一個兩米左右的坑,然後在坑裡面可以種植兩行。在行裡面進行挖坑,每個坑穴裡面大概能夠種植一顆節瓜的幼苗。每畝地能夠種植2500株左右的節瓜幼苗,為了讓它生長得更好一些,應該在種植以後在幼苗的上面覆蓋一些塑料薄膜,然後給它澆一些水,這樣能夠讓幼苗在比較溫暖的地方發芽,是有利於節瓜生長的。
播種
種植的時候應該選擇顆粒比較飽滿的種子,並且產量高的優良品種。只有比較好的品種,在種植以後發芽率才更高。然後在選擇種子的時候不要選擇時間太久的種子,最好是今年剛種植的種子,才能夠在種植的時候提高種子的發芽率,降低種植的風險。播種之前為了讓種子快一點發芽,應該先將種子浸泡在水裡面五個小時左右,然後在陽光下面暴曬,暴曬12個小時左右,把種子再放到清水裡面進行清洗。
清洗完成以後,種子的表皮掉了一層軟膜以後,就把它放在23℃左右的環境當中浸泡,在浸泡期間一定要給它勤換水。及時的觀察種子,等到種子露出白色的芽以後就可以種植了。種植的時候,一定要按照合理的密度進行種植,如果是密度太小的話也不利於它的生長,如果密度太大的話,也會影響到種植者的產量。
植株管理
在種子長出幼苗以後,植株生長到一定的程度,要給植株進行搭架子。這樣子的目的是為了讓植株順著架子,很快的爬到上面,並且也能夠防止一些病蟲害的發生,在爬上架子以後,能夠充分的見到陽光也有利於節瓜的生長。搭架子的時候,一般是利用人字形的形狀進行,等到節瓜快結果實的時候,要把主蔓上邊的側蔓進行摘心,摘心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側蔓一直生長,從而影響到結瓜的質量以及產量。等到收穫以後,再把它的側蔓全部的進行摘除,只有及時的進行摘心,才能夠讓它長得更好一些。
肥水管理
節瓜在生長的時候也要及時的進行澆水,如果水分不夠的話,會使節瓜的生長出現問題。大概在節瓜長到15釐米左右的時候,就要給它進行施肥。施肥的目的是為了讓節瓜生長得更好一些,然後等到節瓜在成熟的時候要給它第二次進行追肥,這樣能夠提高結瓜的產量,也能夠滿足結瓜的營養需求。
收穫管理
節瓜在收穫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適合的時間,如果沒有及時的進行收穫,讓節瓜成熟的太厲害,很容易出現一些病蟲害,甚至會出現裂瓜的情況,從而影響到它的品質。如果收穫的太早,也會影響到節瓜的味道。只有在成熟以後及時的進行採收,才能夠使它的味道更加的好吃一些,最好是在嫩的時候就開始採摘,才能夠提高它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