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史上從沒有過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金色大廳的觀眾席上空無一人,但同時,全球的觀眾統一享受今年的VIP待遇,通過電視宅家第一時間欣賞到了這一音樂盛宴。音樂已不單是音樂,給深陷疫情折磨的民眾帶來祝願,傳遞樂觀和希望。
受新冠疫情影響,維也納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1月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首次以無現場觀眾方式舉行。奧地利廣播公司通過直播向全球呈獻了這場文化盛宴。中國央視也進行了直播,讓中國的樂迷觀眾也得以同步欣賞了這一非常的演出。
●音樂會能舉辦已是奇蹟,樂團成員每天接受新冠檢測
奧地利目前正處於疫情的嚴峻時刻,據奧地利衛生部數據顯示,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14時,過去1天就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011例,累計確診359362例。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奧地利政府決定從2020年12月26日至2021年1月17日第三次實施嚴格的全面「封鎖」措施,文化演出活動停擺。
維也納愛樂樂團主席丹尼爾·弗羅紹爾在演出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新年音樂會如期舉辦具有特殊意義,音樂會將傳遞「希望和樂觀」。他說,樂團成員為確保演出正常舉行付出了艱辛努力,這段時間堅持每天接受新冠病毒檢測。
今年以來,維也納愛樂樂團已取消了數十場音樂會,但從未放棄爭取演出。樂團要求成員遵守防疫規定,定期接受相關檢測,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完成排練和演出。因此,這場在特殊時期的新年音樂會才會如期舉行。
●音樂家們對著空蕩蕩的觀眾席致謝
今年的音樂會加上返場曲目在內總共上演了18首曲目,金色大廳在3000朵鮮花的映襯下依然充滿了節日氣氛。整場演出雖然並沒有現場觀眾,但音樂家們仍然賣力地奉獻了一場非常專業的演奏。
開場,指揮大師穆蒂走上舞臺,沒有觀眾的掌聲。他讓臺上樂園隊成員起立,向空無一人的觀眾席點頭致敬,當然,沒有掌聲回應。
開場第一首,激昂的《法蒂尼察進行曲》一奏響,一下子激起人的情緒,能讓人激動到幾欲落淚。第一首曲畢,沒有掌聲。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一直有「互動」的環節,每年演奏保留曲目《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時,指揮家和樂團成員會一起祝福觀眾「新年快樂」;最後的加演曲目《拉德斯基進行曲》響起時,全場觀眾則會在指揮家的引導下隨著音樂節拍鼓掌,音樂會的氣氛隨之達到高潮。
今年臺下沒有現場觀眾的演出對樂團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音樂家們在演出完規定曲目後,又返場演奏了《激情波爾卡》《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拉德斯基進行曲》。曲目演奏完畢,他們對著空蕩蕩的金色大廳起立致謝,就像臺下坐滿了觀眾一樣。
●當雲掌聲響起,這一刻讓人感動
維也納愛樂樂團和負責轉播的奧地利國家電視臺推出了邀請觀眾「雲」鼓掌的方案,世界各地的觀眾都可以在線註冊,並將自己的照片和掌聲發送給音樂廳。「雲」鼓掌的互動形式旨在呼籲團結,對藝術家表達敬意,並向世界傳遞希望和信心。
來自全世界7000多名樂迷的掌聲入選,通過線上雲端技術送入金色大廳。在新年音樂會臨近尾聲時,觀眾的掌聲通過音樂廳中增設的音響系統在演出現場響起,電視臺也挑選了部分觀眾的照片在直播畫面中同步播出。這一刻讓人感覺全世界的同心與團結,疫情下的我們通過音樂凝聚在一起。
●音樂傳達充滿信心的信號,希望大家有美好的一年
指揮穆蒂在演出中的一段致辭中說:「今天我們在這裡進行一場特別的音樂會,雖然今天的金色大廳空蕩蕩的,但是我們在這裡要傳達的是一種充滿信心的信號。我們即將演奏的《藍色多瑙河》裡面充滿了歡樂,但同時也充滿了悲傷。這首曲子將會給大家帶來新一年的美好祝福,希望我們能夠度過美好的一年。」
1939年12月31日,維也納金色大廳首次舉辦新年音樂會,從1941年起改在每年元旦上午舉行。其後除了1945年因戰爭原因停辦一屆外,新年音樂會於每年的1月1日定期在金色大廳舉行,1946年正式命名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來源|晶報APP綜合 央視 新華 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