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著別動!谷歌研發AI算法控制無人氣球運動,建空中網際網路

2020-12-25 澎湃新聞

待著別動!谷歌研發AI算法控制無人氣球運動,建空中網際網路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20-12-03 10:22 來源:澎湃新聞

一隻漂浮在平流層的巨型氣球,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穩穩地待在原地數周。

12月3日,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了一項來自谷歌團隊的研究,顯示人工智慧控制器能讓平流層的氣球一連數周待在原地。這項研究結果意味著,深度強化學習向現實世界應用邁進了難得的一步,提高了全自動環境監測成為現實的可能性。

平流層中的無人氣球。谷歌Project Loon正在利用這種氣球建立空中無線通訊網絡。

填充氦氣的「超壓」氣球常被用來在高層大氣開展實驗,比如氣象監測。對於谷歌Project Loon項目而言,這類氣球被用來向指定地區提供網際網路服務。

「超壓」氣球在空中作業時,被要求停留在固定的位置,以便更好地獲取數據或傳輸信息。如果被風吹偏了航道,它們需要返回駐點。根據《自然》的這項最新研究,深度強化學習可以訓練人工智慧系統進行決策,這些決策包括採取哪些行動來保持氣球的位置不變。

這項研究題為「Autonomous navigation of stratospheric balloons us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基於強化學習的平流層氣球自主導航》),由谷歌大腦團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子公司Loon共同完成。

論文第一作者、來自谷歌大腦團隊的Marc Bellemare和同事訓練了的人工智慧控制器能根據風的歷史記錄、預報、局地風觀測和其他因素(如氦氣損失和電池疲勞),決定是否要移動氣球。

平流層氣球的定位。定位是指將氣球的位置保持在地面某特定位置的一定範圍之內。

深度強化學習的應用已在受控環境如電腦遊戲中得到了演示。受控環境擁有完整的數據集和明確定義的參數,與之相比,現實世界的可預測性較差。比如在平流層氣球定位問題中,環境中風的數據不完整,很難採取最優調整,讓氣球保持在原位。

為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數據增強算法來解釋數據中的空白。他們將這種名為StationSeeker的技術應用到全球各地的Loon氣球上,並在太平洋赤道附近進行了為期39天的空中受控實驗。

作者發現,受到StationSeeker控制的氣球能成功實現自主導航,一旦被吹偏航道,它們能比傳統控制器控制的氣球更快地回到駐點。

Project Loon最初是谷歌X實驗室的一個項目,2018年該項目被分拆出來,成為了Alphabet的獨立子公司。至今,Loon氣球已經累計了超過100萬小時的飛行時間,2020年7月起,Loon正式開始在肯亞運營其商業網際網路服務。

英國國家大氣科學中心、牛津大學大氣海洋和行星物理學系的科學家Scott M. Osprey在為該論文寫的「新聞與觀點」文章中評價稱,這項研究代表了增強學習在現實世界應用的一次巨大進步。「在不完全了解周邊風的情況下,一個人工智慧控制器讓氣球在平流層停留了數周,這為無監督環境監測開闢了前景」。

Scott M. Osprey認為,有效且自主「超壓」氣球將為探測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大氣提供一系列商業和科學應用。如果能做到讓一個氣球在特定位置停留數月,就可以進行長期的環境監測,例如檢測城市上空的空氣品質、受高溫影響的森林和凍土融化地區的碳通量等。其他應用甚至包括監測動物遷徙路線和非法越境的貨物與偷渡人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人工智慧,谷歌,深度強化學習,AI算法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

  • 谷歌研發AI算法控制無人氣球運動 建空中網際網路
    來源:澎湃新聞待著別動!谷歌研發AI算法控制無人氣球運動,建空中網際網路一隻漂浮在平流層的巨型氣球,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穩穩地待在原地數周。12月3日,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了一項來自谷歌團隊的研究,顯示人工智慧控制器能讓平流層的氣球一連數周待在原地。這項研究結果意味著,深度強化學習向現實世界應用邁進了難得的一步,提高了全自動環境監測成為現實的可能性。平流層中的無人氣球。谷歌Project Loon正在利用這種氣球建立空中無線通訊網絡。
  • 熱氣球不聽話 谷歌要用人工智慧算法來控制
    網易科技訊9月24日消息,今夏谷歌旗下的Google X在南美秘魯升空了一顆網際網路熱氣球,其在秘魯平流層的滯空時間長達98天。但是這種方法有一個問題,熱氣球在空中往往會飄忽不定。這就是為什麼谷歌將熱氣球在秘魯空域保持了三個多月讓人如此的印象深刻。要知道現有的導航系統只能讓氣球上升或下降,卻不能操縱其前後左右移動。因為更為複雜導航系統要麼太重,會減少氣球的滯空時間;要麼過於昂貴,不適用於網際網路氣球。整個Project Loon項目小組並沒有採用噴氣推進系統,而是轉向通過人工智慧操縱氣球。
  • 熱氣球不聽話 谷歌用人工智慧算法來控制
    《熱氣球不聽話 谷歌用人工智慧算法來控制》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熱氣球不聽話 谷歌用人工智慧算法來控制網易科技訊9月24日消息,今夏谷歌旗下的Google X在南美秘魯升空了一顆網際網路熱氣球
  • Alphabet旗下人工智慧自己編寫算法來指揮控制網際網路氣球
    Alphabet旗下的Loon團隊,負責將網際網路從平流層氦氣球傳送到地面,他們已經實現了一個新的裡程碑,即氣球的導航系統不再由人類設計的軟體運行。該公司的網際網路氣球現在由一種人工智慧編寫算法並且執行自己編寫的算法。
  • 「谷歌氣球」論技術研發創新能力只服谷歌無線覆蓋能力爆表
    目前,各地偏遠鄉村提供無線網絡連接的谷歌氣球(Projectloon)又有了新的進展,不僅可以延長氣球的在固定區域上空的停留天數(實測可達98天),而且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AI)算法的幫助下,無線覆蓋能力大幅提升。
  • Google氣球網際網路:用 AI 控制氣球導航,不怕 WiFi 被 「吹」出服務區
    具體來說,用「高空氣球」實現地面通信的過程如下:當氣球上升到高空平流層後(超過雲層 12 英裡高),利用 「太陽能技術」吸收能量以作為電力支持,然後通過 「算法系統控制( Algorithmic Control)」讓氣球上下飄動,並根據風向捕捉風流信號,將氣球穩定在一個固定區域。
  • 15問15答 探秘谷歌最新熱氣球網絡計劃
    谷歌公司是未來,蘋果公司為當下,這話講的雖然比較虛,但從谷歌推出的無人駕駛汽車,谷歌眼鏡等技術或是產品上來看,還有點道理。近日谷歌所推出的熱氣球網絡計劃,就試圖利用高空氣球,為全球尚未連接至網際網路的人提供網際網路服務。
  • 全人工智慧控制氣球實現自主導航
    科技日報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張夢然)根據英國《自然》雜誌3日發表的一項計算機科學最新突破,加拿大科學家團隊報告:完全由人工智慧控制的氣球,成功實現自主導航,在平流層一連數周待在原地。這一成果標誌著深度強化學習向現實應用邁出了重要且非常難得的一步,同時提高了人類全自動環境監測的可能性。
  • 從秘魯到波多黎各,曾被質疑為「科幻」的谷歌氣球如何在四年內走進...
    很多後來改變人類生活的技術,誕生時都顯得很瘋狂,谷歌氣球也是這樣。2012 年 10 月 16 日夜,美國肯塔基州,一個女孩在空中發現了一個閃閃發光的物體。她趕忙抓起自己的雙筒望遠鏡,望向深邃的夜空。發光體呈管狀,懸浮在空中。在隨後的兩個小時裡,有越來越多人看到了它。
  • 谷歌上網氣球首次商用:將覆蓋斯裡蘭卡全島
    谷歌的「上網氣球」項目,旨在在發展中國家普及網際網路。日前,這一堪稱奇思異想的項目,邁出了裡程碑一步。本周二,谷歌和南亞國家斯裡蘭卡籤署協議,谷歌將用高空氣球,給斯裡蘭卡全國提供上網服務。  據法新社的報導,斯裡蘭卡也成為谷歌上網氣球在全球第一個商用的國家。
  • 谷歌瘋了?熱氣球提供WiFi 48億人或受益
    用熱氣球「散播」無線網絡信號的「潛鳥計劃」,是谷歌X實驗室裡誕生的又一個狂想。目前,大約三分之二的地球人仍無法上網,谷歌希望利用熱氣球為農村、偏遠和欠發達地區提供廉價的網際網路服務。  不過,這種「熱氣球網絡」在操作性和穩定性上仍舊面臨疑問。
  • 人工智慧基於由飛行控制系統編寫和執行的一組算法
    打開APP 人工智慧基於由飛行控制系統編寫和執行的一組算法 網際網路分析沙龍 發表於 2020-12-13 09:53:02 目前,盧恩(Loon)的網際網路氣球是由人工智慧(AI)圍繞地球飛行的,該人工智慧基於由飛行控制系統編寫和執行的一組算法。
  • 谷歌推熱氣球讓無線網遍布全球(組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5日消息,谷歌本周在紐西蘭南島放飛了30架實驗氣球至大氣平流層,以嘗試為全球邊遠地區提供無線網絡覆蓋的新途徑。在這項名為「懶人」(Loon)的實驗項目中,谷歌設想通過將攜帶發射器的超壓氣球發射至12英裡(約合19.3千米)的平流層中,氣球將以飛機飛行的兩倍高度環球飛行,同時發射3G速度無線網絡信號,為全球48億難以接觸到網絡的民眾帶去福利。每架氣球能夠覆蓋的面積約為780平方英裡(約合2 020平方千米),相當於兩個紐約市大。在嚴格保密措施下,50名志願者參加了該項試驗。
  • DeepMind發布新算法,將谷歌地圖行程時間估算準確率提升50%
    大數據文摘出品來源:VB編譯:睡不著的iris據報導,在諸如柏林、雅加達、聖保羅、雪梨、東京和華盛頓(特區)的地區,谷歌地圖和谷歌地圖平臺API中的實時駕駛ETAs(預計到達時間)預測準確率提高了50%。
  • 美國氣球通信基站正式商用,幾萬肯亞人靠它用上4G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通信網絡建設公司Loon,通過特製氣球基站,為非洲偏遠地區送去了網際網路服務。Loon氣球基站項目示意圖 資料來源:谷歌/Loon為了讓氣球基站在苛刻的環境條件下正常工作,Loon的工程師在氣球的材料、設計、能源方面進行了無數次嘗試,積累了近10年的經驗。
  • 谷歌熱氣球4G網絡將開始商用
    谷歌今天向BBC透露,印度尼西亞的三家通訊服務商決定在明年使用谷歌熱氣球網絡服務。  谷歌一直在嘗試使用熱氣球向地面持續發送網絡信號,讓更多生活在偏僻地區的人能夠上網。  斯裡蘭卡此前也曾和谷歌籤署過一份單獨協議,有意加入谷歌的熱氣球網絡服務。
  • 為了新增40億用戶,谷歌、Facebook、蘋果、軟銀都做了些什麼?
    谷歌方案:玩砸了無人機,只好重視熱氣球 在這個看似4G網絡似乎無處不在的時代,有兩個地方最恐怖,一個是無信號的盲區,一個是無信號的災區。當自然災害,比如地震、海嘯來臨時,災區會失去信號覆蓋,所有手機通訊中斷,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而災區最需要的就是和時間賽跑的救援。
  • 柯潔意外投子認輸 除了狗 谷歌還有這些黑科技-柯潔,認輸,谷歌,黑...
    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在去年的I/O 2016裡,谷歌帶來了一項運用微型雷達監測空中手勢動作的新型傳感技術——Project Soli,這種特殊設計的雷達傳感器可以追蹤亞毫米精準度的高速運動,然後將雷達信號進行各種處理之後,識別成一系列通用的交互手勢,方便控制各種可穿戴和微型設備。
  • 雷軍:研發費用不是越多越好,華為研發費用高是因為不懂研發效率
    近日,有媒體曝出了雷軍關於研發費用的看法。對於研發費用,雷軍表示道:「我自己是做技術的,過去兩年手機的研發是我自己管的,我一直都在做研發。研發費用的本質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越多越好,微軟不就成了日不落帝國?其實,幾乎所有的重大創新都是小公司幹的,搜尋引擎是(規模很小時候的)谷歌幹的吧?你看,蘋果的研發費用佔比很低,微軟很高,IBM很高,沒用呀。我不同意華為(研發費用率要持續高於10%)的說法,我覺得是他們不懂研發,(高管)不(親自)做研發。我們小米所有的創始人都是研發背景,我們幹了一輩子研發。
  • 華為布局AI新藥研發 招聘藥物研發算法工程師
    招聘藥物研發算法工程師,華為布局AI新藥研發市場從來不缺新入局者,醫藥行業更是如此。日前,華為雲正在招聘機器學方向的藥物研發算法工程師,邀請醫藥研發方面的博士加盟,作為一家通訊技術公司,華為此舉被視為進軍醫藥產業的前端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