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工智慧控制氣球實現自主導航

2020-12-07 環球網

科技日報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張夢然)根據英國《自然》雜誌3日發表的一項計算機科學最新突破,加拿大科學家團隊報告:完全由人工智慧控制的氣球,成功實現自主導航,在平流層一連數周待在原地。這一成果標誌著深度強化學習向現實應用邁出了重要且非常難得的一步,同時提高了人類全自動環境監測的可能性。

人工智慧在氣象領域的應用,正在爆發式增長,並且呈現出由傳統的機器學習向深度學習發展的趨勢。通常,填充氦氣的超壓氣球常被用於高層大氣實驗,如氣象監測,但如果被風吹偏了航道,它們必須要返回原駐點,而深度強化學習可以訓練人工智慧系統進行決策——對於超壓氣球來說,這些主動決策就包括採取哪些行動來保持它們的位置不變。

此次,加拿大谷歌研究院科學家馬克·貝爾麥爾及其同事,訓練了一種人工智慧控制器,能根據風的歷史記錄、預報、局地風觀測和其他因素(如氦氣損失和電池疲勞),決定是否要移動氣球。

研究團隊利用一種數據增強算法來解釋數據中的空白。他們將這一新成果——名為「StationSeeker」的技術應用到分布在全球各地的「Loon氣球」上,包括一項在太平洋上空進行的為期39天的受控實驗。「Loon氣球」原本是一個網際網路項目,團隊將高空超壓氣球發放至平流層,組成空中的無線網絡。而貝爾麥爾的實驗證明,受到「StationSeeker」控制的氣球能成功實現自主導航,一旦被吹偏航道,它們能比傳統控制器控制的氣球更快地回到原駐點。

深度強化學習的應用此前已在受控環境——如電腦遊戲中得到了演示,但在受控環境中,擁有完整的數據集和明確定義的參數。而在現實世界中,可預測性變得更差,比如關於環境中風的數據就不完整,因此很難採取最優調整而讓氣球保持在原位。

在一篇同時發表的「新聞與觀點」文章中,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斯科特·奧斯佩爾表示,正是由於這一理由,此次最新成果可以說代表了增強學習在現實世界應用的一次巨大進步。

相關焦點

  • Google氣球網際網路:用 AI 控制氣球導航,不怕 WiFi 被 「吹」出服務區
    昨日,最新分析結果顯示,在飛躍太平洋的 39 天裡,Loon 氣球表現出了比以往更好的性能——基於最新人工智慧系統,它能夠更快地計算出氣球的最佳導航路徑;在目標區域上飛行的時間更長,消耗的能量更少,更關鍵的是,它還提出了研究團隊此前未曾想到過的新的導航動作。
  • Alphabet旗下人工智慧自己編寫算法來指揮控制網際網路氣球
    Alphabet旗下的Loon團隊,負責將網際網路從平流層氦氣球傳送到地面,他們已經實現了一個新的裡程碑,即氣球的導航系統不再由人類設計的軟體運行。該公司的網際網路氣球現在由一種人工智慧編寫算法並且執行自己編寫的算法。
  • loon的超壓氣球是如何使用人工智慧飛行的?
    自主機器的目標是通過在動態環境中協商決策來實現。如果完全了解系統的當前狀態,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可以在這方面表現出色,甚至在某些任務上甚至優於人類——例如,在玩街機遊戲和回合遊戲時。但在遊戲的理想世界之外,現實世界中自動化機器的部署會受到噪音和混亂的環境的阻礙,而且這些環境沒有得到充分的觀察。
  • 谷歌研發AI算法控制無人氣球運動 建空中網際網路
    谷歌研發AI算法控制無人氣球運動,建空中網際網路一隻漂浮在平流層的巨型氣球,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穩穩地待在原地數周。12月3日,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了一項來自谷歌團隊的研究,顯示人工智慧控制器能讓平流層的氣球一連數周待在原地。這項研究結果意味著,深度強化學習向現實世界應用邁進了難得的一步,提高了全自動環境監測成為現實的可能性。
  • 谷歌研發AI算法控制無人氣球運動,建空中網際網路
    一隻漂浮在平流層的巨型氣球,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穩穩地待在原地數周。對於谷歌Project Loon項目而言,這類氣球被用來向指定地區提供網際網路服務。「超壓」氣球在空中作業時,被要求停留在固定的位置,以便更好地獲取數據或傳輸信息。如果被風吹偏了航道,它們需要返回駐點。根據《自然》的這項最新研究,深度強化學習可以訓練人工智慧系統進行決策,這些決策包括採取哪些行動來保持氣球的位置不變。
  • 熱氣球不聽話 谷歌要用人工智慧算法來控制
    要知道現有的導航系統只能讓氣球上升或下降,卻不能操縱其前後左右移動。因為更為複雜導航系統要麼太重,會減少氣球的滯空時間;要麼過於昂貴,不適用於網際網路氣球。整個Project Loon項目小組並沒有採用噴氣推進系統,而是轉向通過人工智慧操縱氣球。這種人工智慧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但無論如何,谷歌的研究人員通過人工智慧算法有效引導了高空熱氣球。
  • 人工智慧基於由飛行控制系統編寫和執行的一組算法
    打開APP 人工智慧基於由飛行控制系統編寫和執行的一組算法 網際網路分析沙龍 發表於 2020-12-13 09:53:02 目前,盧恩(Loon)的網際網路氣球是由人工智慧(AI)圍繞地球飛行的,該人工智慧基於由飛行控制系統編寫和執行的一組算法。
  • 谷歌人工智慧可進行基本推理 自主導航倫敦地鐵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10月12日消息,谷歌公司研發出一款人工智慧程序,可以通過基本推理來進行學習,對倫敦地鐵進行自主導航。程序結合了外部存儲和深度學習,能夠讓計算機獨立實施導航任務,並且為未來更加精準的人工智慧程序描繪出理論上的可能性。
  • 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技術規範發布,普渡科技獲評「優秀貢獻單位獎」
    近日,由福田區人才服務聯盟單位深圳市人工智慧產業協會主辦的2021人工智慧技術創新系列高峰論壇——服務機器人產業及應用研討會暨《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技術規範》團體標準發布儀式在深圳圓滿舉辦。會上隆重表彰了制定團體標準中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普渡科技作為《移動機器人定位導航性能評估規範》團隊標準制定的重要參與單位,成績顯著,被評為 「優秀貢獻單位獎」。據深圳市人工智慧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技術規範》團體標準是行業內首個結合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共同編寫的團體標準。
  • 人工智慧首次控制美國軍用系統,美媒:一個戰爭新時代開啟!
    人工智慧(AI)與飛行員的密切合作不再僅僅是科幻小說或大片裡才會出現的情形。2020年12月15日,美國空軍在加利福尼亞州首次成功使用人工智慧副駕駛控制一架U2偵察機的雷達和傳感器等系統。在沒有飛行員控制的情況下,ARTU自行決定將雷達用於飛彈搜索與自我保護。美國空軍首位人工智慧副駕駛誕生文章稱,事實上,ARTU是指揮官,不僅僅是限於某些特定任務,應該說是軍隊必須要完全接受人工智慧進行戰場決策。
  • 北鬥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2萬億導航產業市場將爆發
    耗時10餘年,由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下稱「北鬥三號」)於7月31日建成開通。3日,在北鬥三號開通的強勢「助攻」下,航天成為全天最火熱的板塊,整體漲幅達8.26%,資金淨流入達69.22億元,領漲兩市。其中,衛星導航、國防軍工、航天航空等細分領域個股紛紛漲停。
  • 無人機自主控制系統的能力需求、結構組成及關鍵技術分析
    吳宏鑫院士曾明確指出:「自主運行是目的,而智能控制與其他各種控制方法是實現自主運行的手段。」樊邦奎院士也曾指出,對於先進無人機需要實現3個層面的智能化:「單機飛行智能化、多機協同智能化和任務自主智能化」。包為民院士曾指出:「無人系統智能自主控制是無人系統平臺、人工智慧和智能控制的深度融合,其控制理論和技術具有前沿性、基礎性和綜合性,是支撐無人系統未來發展的核心領域之一。」
  • 「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技術規範」發布!專家齊聚深圳,共話服務機器...
    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高科技和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慧催生了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模式,引發經濟結構重大變革,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加速了服務機器人在各領域的滲透。
  • 航天五院502所總監劉磊:人工智慧技術賦能空間飛行器控制系統發展...
    會中,來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02所(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總監劉磊分享了關於人工智慧技術賦能空間飛行器控制系統的發展歷程、典型應用、應用難點和未來方向。人工智慧技術可以用於空間目標測量感知、地形匹配導航避障、空間飛行器全壽命自主控制、在軌服務和操作和空間精細操作視覺伺服智能控制等領域。隨著未來空間任務的複雜和靈活多變,需要打造「感知–決策–操控」星上閉環的智能增強控制系統。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有市場人士指出,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啟動以後,全產業鏈100%自主可控,全球競爭力將加速提升。作為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三號已開通運營,可為全球用戶提供導航和授時服務,戰略意義重大。而在此基礎上,基於北鬥精準時空技術的融合應用正是基礎設施信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國家正在推動的「新基建」戰略,將成為北鬥產業發展的重大推動力。產業鏈龍頭將率先受益。
  • 「谷歌氣球」論技術研發創新能力只服谷歌無線覆蓋能力爆表
    目前,各地偏遠鄉村提供無線網絡連接的谷歌氣球(Projectloon)又有了新的進展,不僅可以延長氣球的在固定區域上空的停留天數(實測可達98天),而且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AI)算法的幫助下,無線覆蓋能力大幅提升。
  • 熱氣球不聽話 谷歌用人工智慧算法來控制
    《熱氣球不聽話 谷歌用人工智慧算法來控制》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熱氣球不聽話 谷歌用人工智慧算法來控制網易科技訊9月24日消息,今夏谷歌旗下的Google X在南美秘魯升空了一顆網際網路熱氣球
  • 「嫦娥五號」導航制導與控制團隊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02所「嫦娥五號」導航制導與控制團隊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共青團中央 全國青聯關於授予「嫦娥五號」導航制導與控制團隊、「九章」光量子計算原型機研製團隊「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的決定(2020年12月30日)  近日,我國科技創新接連取得重大進展。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名單)
    有市場人士指出,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啟動以後,全產業鏈100%自主可控,全球競爭力將加速提升。作為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三號已開通運營,可為全球用戶提供導航和授時服務,戰略意義重大。而在此基礎上,基於北鬥精準時空技術的融合應用正是基礎設施信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國家正在推動的「新基建」戰略,將成為北鬥產業發展的重大推動力。產業鏈龍頭將率先受益。
  • 中國電信:10000 號率先實現智能語音服務全覆蓋
    IT之家9月21日消息 中國電信 10000 熱線提供了智能語音導航服務場景。用戶撥打客服電話,只需說出自己的訴求,客服機器人將自動識別、理解意圖並直達相應服務,大幅縮短用戶獲取服務時間,提升用戶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