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集團多品牌策略在於通過廣泛的產品服務直接觸達客人,而不依賴OTA、Google等第三方獲客。
【環球旅訊】最近在紐約大學(NYU)國際酒店業投資會議上,雅高、萬豪、洲際等國際酒店集團的CEO們就品牌多樣化、科技投資和短租服務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品牌多樣化
酒店業品牌是否過多?回答這個問題,可能需要結合提問對象和市場時機。
雅高酒店集團CEO Sébastien Bazin認為,未來幾年內,酒店業品牌數量完全還可能出現翻倍的增長。目前雅高旗下擁有38個酒店品牌。
Bazin稱,「品牌賦予了酒店意義,融合了性感、新鮮和現代元素。」
Bazin補充道,酒店集團需要將多元化的品牌整合至單個平臺。「雅高擁有38個品牌,但沒有為每個品牌都設置獨立網站。將50個品牌整合至同一個網站並不會增加企業的成本。」
萬豪酒店集團總裁兼CEO Arne Sorenson稱,萬豪旗下擁有30個品牌,「但事實上我們的主品牌只有一個」,即忠誠度項目萬豪旅享家(Marriott Bonvoy)。
酒店多品牌策略的關鍵在於「提供廣泛的產品服務選項,從各個層面直接觸達客人,而不是依賴OTA、Google等平臺通過第三方獲客。」
Sorenson稱,不同旅客有著不同的旅遊目的,酒店集團「只有一個品牌遠遠不足以滿足旅客需求」。
洲際酒店集團CEO Keith Barr認為,打造「世界級的忠誠度計劃」十分明智。「對於酒店而言,不能依靠自身產品滿足客戶需求便是在將客戶推向競爭對手。」
洲際酒店集團美洲區CEO Elie Maalouf表示,「打造忠誠度計劃關鍵不在於擴充酒店品牌的數量,而是保持策略一致性。」
但麗笙酒店集團美洲區總裁Ken Greene表示,如果老品牌不變革,可能就會變成多餘的品牌。
「酒店領域的成功發展機遇,吸引來了越來越多的參與者。消費者選擇十分重要,行業永遠需要品牌創新。」Greene說道。
Greene稱,「正如川普酒店CEO Eric Danziger所說的那樣,酒店行業的問題不在於新品牌的入局,而是部分老品牌需要被淘汰,但現實並未照此發展。但要放棄奉行按服務收費模式的老品牌並不容易。此外,隨著越來越多品牌被整合至統一的忠誠度計劃,酒店可能會面臨『同族相爭』的局面,淘汰老品牌也就更加困難。」Greene指出,麗笙酒店集團旗下擁有7個品牌,「分別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這種配置十分理想。
華爾街日報報導引用了馬歇爾酒店和度假村總裁兼CEO Mike Marshall等酒店業主的觀點表示,品牌多樣化可能導致市場過度飽和並引發業務虧損。
但房地產投資信託公司Park Hotels&Resorts執行副總裁Sean Dell』Orto表示,從資產投資者的角度出發,擁有多元化品牌的酒店集團更易獲得投資者青睞。
Dell』Orto表示,「Park公司專注於酒店物業的房地產投資。在投資方面我們會更關注擁有高端和奢華品牌的酒店集團,從而推動投資回報。」
「萬豪、希爾頓、凱悅這些酒店集團符合Park的投資理念。Park公司不抗拒單體酒店,但大型酒店集團下的軟品牌能為我們創造更多的價值。」
另一方面,Dell』Orto也認為,「隨著品牌數量的增長和新品牌的推出,老品牌需要找到退出市場的解決方案。」
印度酒店集團IHCL的CEO兼總經理Puneet Chhatwal稱,美國市場以外的酒店品牌有著不同的戰略布局。IHCL旗下擁有泰姬陵酒店等4個品牌。
「對於酒店品牌的多少,地理因素影響很大。已經在區域市場取得良好發展的品牌,集團最好不要輕易改變它們的發展方向。」
「美國的酒店細分市場極其多元化,許多品牌都能贏得一席之地。而泰姬陵酒店已經走過了第116個年頭,市場總會為這些代表著質量、差異化和個性化體驗的品牌留出發展空間。」Chhatwal稱。
「另一方面,還有一些主要針對印度市場的品牌存在。它們的發展前景並不明朗,無法與知名品牌競爭。市場影響力十分重要。區域影響力已經並將持續引領市場的發展。中國和印度的人口總數佔全球市場的50%,這兩大市場的酒店品牌也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全球酒店集團紛紛推出了新品牌,IHCL則會著重打造差異化的酒店服務體驗。」
科技和酒店服務之間的平衡
酒店高管們都認為科技將推動形成新的行業格局,但酒店的核心關注點仍然是人。
Greene稱,科技對酒店業務的發展至關重要。在技術的支持下,酒店或許可以大量減少人力資源的投入,但酒店的目的並不在此。他們希望能提升服務人員的效率,增強酒店與客人之間的互動。
Greene補充道,技術在推動忠誠度發展方面尤為重要。
「從消費者體驗出發,科技在忠誠度計劃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酒店利用技術支持可以將紐約的酒店數據同步傳送至上海,實時了解客人喜好後再採取行動。」
Greene稱,挑戰之一在於技術和系統的整合兼容,酒店集團進行併購時更是如此。
Dell』Orto表示,從酒店資產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酒店集團藉助科技能夠提高效率,更好地指導酒店運營。
「酒店集團聚焦品牌的價值和市場影響力,支持品牌持續進行新技術開發。品牌依靠自身的規模和影響力吸引項目投資,從而可以推動技術研發。」
投資者「尋求投資回報,並且會評估技術支持將帶來怎樣的長期和短期影響」。
Dell』Orto補充道,在經濟低迷時期,技術投資項目很容易成為削減成本的考慮對象。但企業不能忽視技術投資的重要性。當前Park公司正在投資酒店的基礎設施,如果酒店WiFi信號不足,客人會去往別處尋求更好的體驗。Park公司未來將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投資。
酒店的短租服務
4月末,萬豪推出了自己的民宿短租服務Homes&Villas。酒店高管認為,短租服務是一個有待探索的細分市場,但並不會對酒店業造成顛覆。
Sorenson表示,「短租服務在不斷發展,酒店對此得出了兩個基本結論。首先,大部分的短租產品存在違法或缺乏監管。其次,這些產品沒有品牌標準,無法保障優質體驗。」
「短租產品的發展理念在於依靠房客和房東來判斷入住體驗的好壞。體驗感差會招致雙方互相的指責。如果酒店集團做短租也按這種模式,我們將萬劫不復。」
Sorenson認為萬豪進軍短租領域將推動打造更加合理的市場環境,篩選符合其品牌標準的優質短租房源,提供客房服務和設計支持,並配備員工隨時解決客人入住時遇到的一系列問題。
Sorenson稱,Homes&Villas當前的規模還無法媲美萬豪旗下的其它服務平臺,「萬豪的短租業務還處於初期階段。」
美國精選酒店(Choice Hotels International)總裁兼CEO Pat Pacious稱,精選酒店在三年前就推出了別墅和公寓租賃服務,採取了和萬豪類似的理念,並且制定了專業的管理運營方案,通過與相關人士合作保障了房源的質量。
Pacious認為,只要避免短租產品與酒店直接競爭,酒店運營商可以藉助忠誠度計劃的優勢,極大地拓展旗下短租業務的規模。
*本文由Elena編譯自HNN。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英文報導。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