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廣濟】劉永新:那些融入廣濟人記憶深處的武穴老街老巷

2021-02-19 廣濟文化

程祖街


據傳有程氏先輩清代從江西來武穴經商創業,歷數百年,頗得成就,聚居此地,就在鄰近置宅連接片,並立宗祠,其後裔為緬懷先祖而稱程祖街。此街漁商聚地,東靠下廟,西連女兒街,勾通正街成一體。


新街


西出正街與程祖街斜對面,東連港咀上,客棧、澡塘等報務業和漁具雜貨店鋪穿插期間,古為長江沙灘,成街在鹹豐新堤建成之後,與新堤街平行,據傳是拆茅舍棚戶建成的街,故名稱新街。

朱家巷


巷內曾有朱姓大戶,其正街出口,北側當鋪,早年毀於大火,後在銀樓舊址處建,即現在的紡織品公司,該巷已改建封斷。

徐家巷


西與居仁街對應相通,舊益源祥商號位其南側,東靠興通會館,巷口狹窄,壁可攀人,武穴電影院建成後拓展成街,1980年更名影院路,並與青林路相通。美雅副食品廠建於街南,武穴特產武穴酥糖就出於此巷,享譽全國。

郵局巷


位於武穴老郵局區域內,郵政局至今設在此地近百年,現已改建封斷,故保留塘下街出口的原貌。

焚經爐巷


昔又名平昌裡,西段曾建有廟堂和焚經爐而得此巷名。據傳設爐為尊崇孔孟禮數,不致經典流散,焚燒字紙之用。巷位於郵政大樓南側,現已改建封斷,僅保留塘下街的出口原貌。

王家巷


位於建安公司側旁,其側有王家院與該巷並排相連,巷名亦由此而得,以後院拆巷存,現可曲折通行。

鹽倉巷


位於武穴印染廠的北側,即百貨大樓的北側,因早年設有私人鹽倉而得名,又名循禮巷。巷中段曾設徽商涇縣會館,該巷在民國初期曾開辦教會學堂,正街出口又緊對福音堂,常有外國傳教士進出,故又名洋人巷,現尚基本保持原貌,為兩街間僅存的老巷道。

火場巷


舊名萬壽宮巷,因於1938年,日寇侵佔武穴時炸毀椿茂等大片商鋪,大火焚燒成一片瓦礫而稱火場,實為日本侵略中國之罪證,後於1956年建銀行和工人俱樂部,遂再成巷,現為百貨大樓巷。


當鋪巷


位於正街閘口向東連接塘下街之間,昔有當鋪在該巷稱首故名之,現已拓展改造成沿江大道一段。

由義巷


由居仁街西延至民主路大禮堂,即現在影劇院對面。「居仁、由義「語出孟子,《離婁》上篇,居仁街、由義巷現均已拓寬貫通,連為一體,擴建成現在的居仁街,一度成為武穴小商品的貿易中心。

丁家巷


位於原福音堂,即現新華書店的側旁,舊時有丁姓大戶居此,現已拓寬重建成商業街道,並成為正街和民主路兩街的通道。

復成巷


位於昔朱復成布莊側旁而得名,其西出口與後壩街陰剅口相對,亦是民國年間和解放初期武穴鎮政府所在地,巷內基本保持原貌。


太平巷


即火場巷西端,寓戰亂之秋為祈太平之意,西出口南側舊為武穴大戲院與光明電燈廠,即後新華印刷廠相對,後改建成芋麻倉庫。

相關焦點

  • 【人文廣濟】陳志航:武穴的劍客和騎士
    點擊廣濟文化關注我喲☀  從陽春白雪,到下裡巴人;從歷史人文,到鄉村俚俗。
  • 【人文廣濟】白荷:武穴江邊禪境萬福寺
    關注我喲☀  從陽春白雪,到下裡巴人;從歷史人文,到鄉村俚俗。這是一個與「鄉情」、與「人文」有關的交流互動平臺,一般人不會關注,關注的不是一般人!小編竊語廣濟文化博大精深。說她博大,源於廣濟每一個地名,都有她的歷史故事和神奇傳說;說她精深,源於廣濟文化是一個綜合型的文化形態,主要由佛教文化和港埠文化兩大文化主系和商貿文化、戰略文化、戲曲文化、武術文化、竹藝文化等文化支系構成。請讓小編分期為您慢慢道來。武穴江邊禪境萬福寺白荷   已是春深幾許。黃昏青幕,碧波聲裡,木魚敲落日。
  • 【廣濟歷史】南宋時期的武穴歷史——廣濟民軍抗金保衛戰
    二月十八日,十萬金兵大舉東侵蘄州、廣濟。蘄州知州李誠之組織民眾在羅州古城進行抗金保衛戰。同月24日,200多名廣濟人組成的民軍突破金兵重圍,衝進州治羅州城(今漕河西北五裡處蘄春師範附近),分擔北隅防守重任。三月四日,金兵破廣濟縣城梅川,毀縣署。三月十六日,金兵破蘄州。廣濟200餘民軍全部在羅州城抗金保衛戰中壯烈犧牲。南宋救兵不至,因眾寡懸殊,知州李誠之先令家人自刎,後自己引頸自刎。
  • 【人文廣濟】孫志誠:探訪饒漢祥故居
    點擊廣濟文化關注我喲☀從陽春白雪,到下裡巴人;從歷史人文,到鄉村俚俗。
  • 老街老巷,尋覓老城記憶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老巷,每條老街老巷都有鮮為人知的故事,有一些街巷老舊的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觸摸它歷史遺留下的痕跡。這些老街老巷在悠長的歲月裡,相互交匯,相互適應,又各自保留其獨特「個性」,這種「個性」,體現了舊時青海人的生活情趣以及青海厚重的文化底蘊。
  • 【紅塵有愛】帥又龍:打工父親十年音訊全無,武穴媽媽含辛茹苦培育女兒進重點大學
    點擊廣濟文化關注我喲☀  從陽春白雪,到下裡巴人;從歷史人文,到鄉村俚俗。
  • 【人文廣濟】陳賜華:大法寺有位從大都市功成回鄉的能人陳利鋒
    點擊廣濟文化關注我喲☀  從陽春白雪,到下裡巴人;從歷史人文,到鄉村俚俗。
  • 【廣濟歷史】唐朝時期的武穴歷史 ——淮南道蘄州廣濟縣
    從陽春白雪,到下裡巴人從歷史人文,到鄉村俚俗這是一個與「鄉情」、與「人文」
  • 【人文廣濟】胡小衛:李皇后與橫崗山的故事
    關注我喲☀  從陽春白雪,到下裡巴人;從歷史人文,到鄉村俚俗。這是一個與「鄉情」、與「人文」有關的交流互動平臺,一般人不會關注,關注的不是一般人! 說她博大,源於廣濟每一個地名,都有她的歷史故事和神奇傳說;說她精深,源於廣濟文化是一個綜合型的文化形態,主要由佛教文化和港埠文化兩大文化主系和商貿文化、戰略文化、戲曲文化、武術文化、竹藝文化等文化支系構成。請讓小編分期為您慢慢道來。
  • 【人文廣濟】藍國斌:時空變幻中的太白湖山水,厚重的歷史人文
    所以這茫茫九派成了武穴古代歷史中不朽的文化名片!三、人文歷史  我們讀歷史和寫歷史都要有歷史縱深觀念,不要著眼於眼前現實,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過去。雖然這白浪滔天茫茫九派舊跡已消失在歷史煙雲裡,但這波瀾壯闊恢宏的歷史篇章卻一直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 老街老巷,尋覓老城記憶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老巷,每條老街老巷都有鮮為人知的故事,有一些街巷老舊的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觸摸它歷史遺留下的痕跡。這些老街老巷在悠長的歲月裡,相互交匯,相互適應,又各自保留其獨特「個性」,這種「個性」,體現了舊時青海人的生活情趣以及青海厚重的文化底蘊。
  • 詩畫廣濟|張烈勝:淪肌浹髓的武穴老酥糖
    淪肌浹髓的梅川老酥糖梅川鎮中心學校  張烈勝說起武穴酥糖,在如今這個諱糖忌油的時代,人們是不大待見的。作為一道傳統美味,似乎人們又離不開它。每年春節拜親訪友之際,人們總要拎一盒或精裝或簡裝的酥糖,走村串戶,酥糖就像跟隨旅行社觀光旅遊的一樣,「到此一遊"而已。席未暇暖,便被主人轉拎至下一家,也許最終又轉回了本家。
  • 【繽紛文苑】郭鼎:武穴零零後,最需要腳踏實地
    點擊廣濟文化關注我喲☀  從陽春白雪,到下裡巴人;從歷史人文,到鄉村俚俗。小編竊語在這個陽春白雪、典雅高貴的地方,「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可糾不正的,是一些零零後已經扭曲的三觀,那些人認為讀書是苦的,所以憊懶,認為遊戲帶來快樂,所以投入,只注重當下,而絲毫不顧慮長遠,結果是謬之千裡的,而這種趨勢愈演愈烈,人們常批判九零後是——垮掉的一代,我想,如果零零後不思進取,不圖改變,這個稱號恐怕也得戴上。
  • 武漢最具煙火氣的老街老巷,看一次少一次
    在我看來,最快領悟一個城市的精髓的,不是它的高樓大廈,也不是它的名勝古蹟,而是隱藏在城市深處,那些彎彎繞繞的老街老巷。離開鱗次櫛比的主街道,武漢百姓的生活展現在眼前,這裡就是生活的秀場。熟悉的場景,是否讓你回想起兒時單純、快樂的時光?
  • 湖北武穴:廣濟第一廟——黃牙寺在哪?是誰創建的?
    《中國新聞365》新媒體記者 田樹兵 胡均星 發自湖北武穴佛教淨土宗慧遠創建廣濟第一廟——黃牙寺文/吳為民>佛國廣濟,寺廟林立,據考證年代最久遠當屬廣濟(武穴)花橋蘭傑村黃牙寺。據康熙丁末《廣濟縣誌》載,東晉太元四年(公元379年),淨土宗創始人、鄂東佛教鼻祖慧遠(334-416年)在廣濟雙河口(今蘭傑村老虎壠)創建黃牙寺並卓錫傳教。慧遠,俗姓賈,雁門樓煩(今山西原平市)人。精通六經,熟稔老莊。年二十一聞道安法師講般若經,頓悟出家。
  • 武穴的前身是廣濟,廣濟之前我們叫什麼
    原標題:武穴的前身是廣濟,廣濟之前我們叫什麼 歷史滄桑話永寧 作者 劉壽真 公元577年,北周滅了北齊,繼而夢想再奪回被南陳江北道大都督周炅所收復的長江北地名城尋陽縣,以建立雄踞長江以北的大周。
  • 湖北武穴:廣濟第一廟——黃牙寺在哪?是誰創建的?
    《中國新聞365》新媒體記者 田樹兵 胡均星 發自湖北武穴佛教淨土宗慧遠創建廣濟第一廟——黃牙寺文/吳為民>佛國廣濟,寺廟林立,據考證年代最久遠當屬廣濟(武穴)花橋蘭傑村黃牙寺。據康熙丁末《廣濟縣誌》載,東晉太元四年(公元379年),淨土宗創始人、鄂東佛教鼻祖慧遠(334-416年)在廣濟雙河口(今蘭傑村老虎壠)創建黃牙寺並卓錫傳教。慧遠,俗姓賈,雁門樓煩(今山西原平市)人。精通六經,熟稔老莊。年二十一聞道安法師講般若經,頓悟出家。
  • 武漢最具煙火氣的老街老巷,看一次少一次
    在我看來,最快領悟一個城市的精髓的,不是它的高樓大廈,也不是它的名勝古蹟,而是隱藏在城市深處,那些彎彎繞繞的老街老巷。離開鱗次櫛比的主街道,武漢百姓的生活展現在眼前,這裡就是生活的秀場。熟悉的場景,是否讓你回想起兒時單純、快樂的時光?
  • 【人文廣濟】程瑞庫:喋血田家鎮——記田鎮要塞阻擊戰
    關注我喲☀  從陽春白雪,到下裡巴人;從歷史人文,到鄉村俚俗。這是一個與「鄉情」、與「人文」有關的交流互動平臺,一般人不會關注,關注的不是一般人! 小編竊語廣濟文化博大精深。日軍波田支隊溯江而上,向我57師龍坪、武穴防地進攻。日軍艦艇停在對江火焰山下江面,由海軍陸戰隊乘橡皮艇從中廟江堤處強行登陸,我守軍57師一部猛烈抵抗不敵,乃退守崔家山、梅均一帶,協同牟廷芳師一部扼守正東外圍防禦陣地。武穴57師守軍官兵一營,與敵激戰不支,全部壯烈犧牲,武穴遂告淪陷。敵遂部署登陸的海軍陸戰隊自東向西,向田家鎮方向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