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祖街
據傳有程氏先輩清代從江西來武穴經商創業,歷數百年,頗得成就,聚居此地,就在鄰近置宅連接片,並立宗祠,其後裔為緬懷先祖而稱程祖街。此街漁商聚地,東靠下廟,西連女兒街,勾通正街成一體。
新街
西出正街與程祖街斜對面,東連港咀上,客棧、澡塘等報務業和漁具雜貨店鋪穿插期間,古為長江沙灘,成街在鹹豐新堤建成之後,與新堤街平行,據傳是拆茅舍棚戶建成的街,故名稱新街。
朱家巷
巷內曾有朱姓大戶,其正街出口,北側當鋪,早年毀於大火,後在銀樓舊址處建,即現在的紡織品公司,該巷已改建封斷。
徐家巷
西與居仁街對應相通,舊益源祥商號位其南側,東靠興通會館,巷口狹窄,壁可攀人,武穴電影院建成後拓展成街,1980年更名影院路,並與青林路相通。美雅副食品廠建於街南,武穴特產武穴酥糖就出於此巷,享譽全國。
郵局巷
位於武穴老郵局區域內,郵政局至今設在此地近百年,現已改建封斷,故保留塘下街出口的原貌。
焚經爐巷
昔又名平昌裡,西段曾建有廟堂和焚經爐而得此巷名。據傳設爐為尊崇孔孟禮數,不致經典流散,焚燒字紙之用。巷位於郵政大樓南側,現已改建封斷,僅保留塘下街的出口原貌。
王家巷
位於建安公司側旁,其側有王家院與該巷並排相連,巷名亦由此而得,以後院拆巷存,現可曲折通行。
鹽倉巷
位於武穴印染廠的北側,即百貨大樓的北側,因早年設有私人鹽倉而得名,又名循禮巷。巷中段曾設徽商涇縣會館,該巷在民國初期曾開辦教會學堂,正街出口又緊對福音堂,常有外國傳教士進出,故又名洋人巷,現尚基本保持原貌,為兩街間僅存的老巷道。
火場巷
舊名萬壽宮巷,因於1938年,日寇侵佔武穴時炸毀椿茂等大片商鋪,大火焚燒成一片瓦礫而稱火場,實為日本侵略中國之罪證,後於1956年建銀行和工人俱樂部,遂再成巷,現為百貨大樓巷。
當鋪巷
位於正街閘口向東連接塘下街之間,昔有當鋪在該巷稱首故名之,現已拓展改造成沿江大道一段。
由義巷
由居仁街西延至民主路大禮堂,即現在影劇院對面。「居仁、由義「語出孟子,《離婁》上篇,居仁街、由義巷現均已拓寬貫通,連為一體,擴建成現在的居仁街,一度成為武穴小商品的貿易中心。
丁家巷
位於原福音堂,即現新華書店的側旁,舊時有丁姓大戶居此,現已拓寬重建成商業街道,並成為正街和民主路兩街的通道。
復成巷
位於昔朱復成布莊側旁而得名,其西出口與後壩街陰剅口相對,亦是民國年間和解放初期武穴鎮政府所在地,巷內基本保持原貌。
太平巷
即火場巷西端,寓戰亂之秋為祈太平之意,西出口南側舊為武穴大戲院與光明電燈廠,即後新華印刷廠相對,後改建成芋麻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