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老巷,尋覓老城記憶

2020-12-18 青海日報

照片均為通訊員提供

一座城市,充滿著各種溫馨的回憶,儘管我們回不去從前,但我們可以回到自己走過的路、穿過的巷。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老巷,每條老街老巷都有鮮為人知的故事,有一些街巷老舊的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觸摸它歷史遺留下的痕跡。這些老街老巷在悠長的歲月裡,相互交匯,相互適應,又各自保留其獨特「個性」,這種「個性」,體現了舊時青海人的生活情趣以及青海厚重的文化底蘊。

千年「水眼頭」 百年水井巷

翻開西寧的歷史畫卷,許多老西寧人都還記得舊時西寧城內的土巷,每條街巷裡的水溝(俗稱陽溝),每日流水潺潺。據說,有人在城垣南端開鑿了一個洞並引水入城,因此那時的西寧人稱此處為「水眼頭」。上世紀50年代,「水眼頭」一帶被政府正式命名為「水井巷」。

水井巷處於西寧市城中區,東起西寧繁華地帶西門口,西止北大街,是古城西寧最熱鬧的商業街之一。

西寧市民王紅麗在水井巷附近住了二十多年,她回憶道:「舊時水井巷的南側不僅有西寧最早的百貨大樓,還有西寧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座劇院,所以那時候水井巷總是人來人往很是熱鬧。」隨著城市發展步伐的加快,如今王紅麗對水井巷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近年來,西寧的大樓、廣場、街道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力盟、唐道、萬達等繁華商業街區相繼建成,西寧中心區域似乎發生了『西移』,老水井巷在這之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這不,從去年開始,水井巷也不甘落後,開始了『變身改造』工程。」

王紅麗所說的「變身改造」工程,便是為加速水井巷市場發展、增加市場競爭力,經西寧市政府研究決定於2019年對水井巷市場進行升級改造。此次改造是自1987年以來的第四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改造工程,嚴格按照「將水井巷市場打造成為具有悠久歷史傳承和文化記憶的現代化商業美食街區」的目標定位,全力推進新水井巷市場建設。工程總投資16.673億元,共分三期實施,一期為水井巷市場片區建設,二期為聾啞人學校片區,三期為人民街書畫古玩城建設。

「來西寧旅遊之前在網上看了很多攻略,都說水井巷是一定要來的地方,來了之後發現這裡正在升級改造,有些遺憾。以後有機會再來青海,我們一定要來看看這個『百年老巷』。」山西遊客劉欣說。

12月4日,記者來到水井巷商業文化旅遊街區改造現場,3棟商業樓及戲臺主體已完工,雖然此時的西寧已入深冬,但施工人員仍然在忙著施工。水井巷施工項目部負責人表示,為了保證項目明年正式投入運營,工程已展開冬季施工。此次施工改造項目以商務和商業為主導,購物、文化休閒和旅遊觀光為支撐,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西寧乃至青海中心區域,成為青藏高原旅遊集散中心和西寧城市新地標。在經營理念上,水井巷也將一改常態,引入多樣化業態經營模式,入駐特色小吃、大型購物中心、影視文化中心等,從物質需求到精神體驗,滿足市民和遊客全方位、高品質的消費需求。

如今的水井巷將褪去時間遺留下的滄桑,承載著這些年積澱的獨特記憶煥發新姿。此番升級改造工程中,水井巷中央商務區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引入各類型文化元素,進一步強化城市中央商務區的特色文化氛圍。在對西寧歷史、文化、生活、生態等方面深刻理解的基礎上,依託傳統,融入新時代元素,整合區域優質資源,塑造全新的城市形象,可謂是既「接地氣」又「緊跟潮流」。

土生土長的西寧女孩李林瑞說:「小時候的快樂很簡單,周末約上要好的夥伴來水井巷拍『大頭貼』,回家的時候在巷口買上一包熱乎乎的糖炒慄子就會開心一整天。不知道改造後的水井巷會是什麼樣,充滿了期待,相信,不久的將來它將『搖身一變』成為西寧又一新地標。」(實習記者 楊林凌)

莫家街: 美食老巷暢想曲

浮雕牆壁、青瓦牌坊,燙金大字印著「莫家街」三個字,這是一條擁有600多年歷史的古巷,也是西北遊攻略裡必去的網紅打卡美食街。

近幾年,青藏高原成為越來越多文藝青年嚮往的聖地,西寧作為西北遊的一大重要中轉站,吸引著來自天南地北的遊客。了解一座城市最迅速、最直觀的方式就是漫步在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街巷裡,感受當地民風、觀賞特色建築、品嘗地道小吃,只有穿梭在那一條條充滿人間煙火氣息的街道,才能讓人體會到遠遊的意義。

莫家街北接東大街,南與宏覺寺街相連,是西寧市區最古老的街道之一。相傳,明朝嘉靖年間,京都禮部官員莫懷古因家中珍藏溫涼盞一隻引來權貴爭奪,後被貶到西寧,便在今莫家街一帶和今雷鳴寺街南面建起私邸和宗祠。莫家宗祠建成後,宗祠前的街道漸漸被人們叫作「莫家街」,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的莫家街已經成為西北經典美食的聚合地,每年慕名前來品嘗青海特色小吃的遊客數不勝數,到了旅遊旺季整條街道都沉浸在一片紅紅火火的氛圍中。這裡有最接地氣的市井生活,能滿足遊客對西北風土人情的想像。

許多遊客來到西寧後,第一站打卡地便是莫家街,吃的第一頓飯便是在馬忠食府,這裡匯集了幾十種西北小吃,20元就可以吃到正宗的烤犛牛肉串。走進馬忠食府,各地口音湧進耳中,其中不乏本地方言。

成都遊客張宇航說:「去年出差來了一次西寧,在酒店附近吃過一次燒烤,很合口味,一直想著再來這裡一定要留出一天的時間,專門來吃特色小吃。這不一進莫家街就被馬忠食府吸引了。」

「對,這裡簡直是吃貨的天堂啊!像個自助餐廳一樣,想吃什麼樣的西北特色美食這裡都能滿足我們。」張宇航的同伴說。

「馬忠家的釀皮子我從小吃到大,有嚼勁還入味,外地來的朋友我都推薦他們來嘗一嘗。」放假回來的大學生王琪亞說。

大缸、大盆、大勺……這就是遠近聞名的馬忠釀皮,師傅將一張厚約2釐米的黃褐色釀皮對摺切條,放進大碗中,撒上綠油油的韭菜,澆上紅彤彤的辣油,給人留下熱情火辣的印象。

德祿酸奶的口碑在省內外越來越響亮,店門口每天人頭攢動。6元錢即可買到一碗正宗青海犛牛酸奶,即能在店裡食用,又可以打包帶走。酸奶冰冰涼涼、酸酸甜甜,上面覆蓋著一層金黃色的奶皮,用勺子輕輕一戳似乳酪一般滑嫩,入口奶香濃鬱回味無窮,令人感慨西北竟有如此柔軟甜蜜的一面……

莫家街街巷裡的青海犛牛肉店一家挨著一家,門口掛著一排又一排的整隻牛肉,有顧客選肉,老闆便掏出一把鋥亮的大刀利落割下,透露著幾分豪邁與不羈。

站在街口,放眼望去,排列在街道兩旁的是一家家標有「青海特色」「土特產」「老字號」等字樣的小店,手抓羊肉、羊腸面、羊肉串、炒麵片、釀皮、老酸奶、青稞甜醅等,這些帶有「青海特色」標籤的美食,讓這條老街「染」上歷史厚重的底色。而現代化便捷的手機支付、掃碼加入的優惠群、異地快遞郵寄服務等,更是讓莫家街在時間變遷中逐漸展現出新潮的特色。(實習生 成潤寧)

煙雨迷濛的隆務老街

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裡,沿路行走,漸入夕陽下古樸敦厚的隆務老街,道路兩旁的花花草草在雨後放晴的光暈裡更加嬌豔朦朧,這裡少有車水馬龍的喧囂和川流不息的人群,都市的繁華熱鬧在老街仿佛瞬間靜息,此時的老街猶如一幅古老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修建於明代的隆務鎮民主上街,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不斷吸引眾多撒拉族、回族來此經商謀生,同時也把伊斯蘭文化帶到了這片土地上。公元1765年,沿隆務老街民主上、下街開始修建商人居住地,這一時期土木建築的興起和各民族宗教文化的不斷融合,成就了隆務老城區的雛形。至清末民初,隨著全國各地商業和西南地區民族經濟文化的不斷交流和興起,大量漢族遷徙至此,並帶來名目繁多的先進技術和文化,由此,隆務老街城區也不斷得到擴大。19世紀40年代,隨著茶馬古道的進一步繁盛,這條老街也逐漸成為商業貿易的中轉站,來自藏、漢、回、土、蒙古、撒拉等多民族、大約80餘家商戶來此安家落戶、濟濟一堂,其當年的繁華和興盛也可見一斑。

一街就能識城。作為青海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城區之一,如今老街上最初的「克哇加曲」的後代們(藏語意為80家商人)早已閱盡百年滄桑,成為隆務河真正的主人;而數以萬計的文人墨客在此擦肩而過,也直接或間接地成為熱貢土地的一分子,他們共同見證著各民族文化的交相輝映。如果說,同仁地區是隆務河中漂浮的一片樹葉,那麼有著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隆務老街則是這片樹葉上最引人注目的葉脈。

夏瓊山和阿米德合隆山由南向北延伸,形成了縣境及隆務河兩側的東西山區,其山體起伏連綿,山巒疊嶂,沿隆務河谷地勢逐級上升,由南向北構成一個由高到低的天然二級「階梯」,臺地高差達三十米、佔地百餘畝的隆務老街呈現出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邊有水的「山水城一體」的特殊地理風貌。

老街的主街道是十幾年前以舊復舊的石基路面,曲折幽徑,婉轉自然。風格迥異的老住宅和臨街而建的木質小樓依地勢排列,簡約質樸、錯落有致。這些木質小樓大多是明代的建築風格,偶有刻花的木窗欞和磨得鋥亮的門板臺階,在古樸和厚重中無不彰顯其歲月悠悠。偶爾也有幾家門店被一把把大鐵鎖守衛,在孤寂蕭條中閉門歇業。很多居住在老街的老人心中,老街就是往昔或甜或苦歲月的情感依託,是他們或喜或悲的美好回憶。

沿街而望,書店、商鋪、美容院、茶樓、老八盤餐飲比比皆是,把一種居家的溫馨與生活的嚮往雜糅在一起。來到老街,不能不品嘗老街上頗具盛名的老八盤系列。這老八盤多年前就已經成為同仁縣餐飲文化行業中的大佬,是隆務地區上乘的宴席菜餚,也是隆務老街沿襲至今的清真傳統美食。老八盤系列中的各種美食把老街群眾的勤勞、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盡顯其中。老街特有的鄉情、親情幾乎全部融進了一碗碗烹調考究、色香味美的菜餚中。

老街是歲月的目擊者,又是時代的見證者。走進彎彎曲曲、寬約八米有餘的民主上、下街,那些面貌依舊的傳統商肆及建築,向世人昭示著同仁地區厚重的歷史韻味。已有250多年歷史的隆務老街區,是展現當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走進老街,就走進了一段寂靜的時光。想必歲月如何緩慢,都已回不到老街昔日的繁華景象中去。不得不承認,在歷經兩個世紀歷史文化積澱與現代化日益繁華的都市的交相輝映下,老街最原始的歷史韻味和文化光影依然綿長輝煌。

夕陽西下,斜陽古寺,斷牆殘瓦,讓人頓感韶華易逝,歲月流轉。漫步在老街,從老街充滿滄桑的古樸中走過,心中只剩下了淺唱低吟。如今,寧靜、包容、安詳只屬於這條老街。在老街的阡陌小巷中悠悠晃晃穿梭,河水潺潺、梵音嫋嫋,老街仿佛停在了遠古的某個時刻……時光荏苒,關於老街的記憶在心靈深處起起又落落。燈火闌珊時,老街猶如一道熠熠閃爍的光暈,拉長了回憶,拉長了記憶深處溫暖的一隅。

有誰能懂得老街洗盡鉛華後的茶樓酒肆、書場墨莊和茶馬互市曾經的繁華與厚重的美呢?老街承載的已不再是歷史的印記,其猶存的古韻遺風或許早已不在乎世人如何評價了。斑駁的時光,幽深的小巷,長滿青苔的牆磚以及透過石砌老牆底的縫隙汩汩流淌的清泉,無一不在訴說歲月的凝重和滄桑,詮釋著老街豐富的內涵,亦商亦儒的隆務人在這充滿人間煙火的小鎮,把一代又一代的宿命堅定安放。

隆務的山川河流包容了一切人與自身、人與天地、人與自然。漫步煙雨迷濛中的老街,溼潤的青石板光影流瀉,老街更像一幅意境優美的水墨畫,沉靜、悠然,不知不覺中一份空靈悄然而至。老街的居民不過萬人,然而,一條河、一座鎮、一些人,就足以構成隆務河流域子子孫孫的記憶。(通訊員 王玉蘭)

稿件來源:青海日報 聲明:以上內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臺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老街老巷 尋覓老城記憶|莫家街|西寧|老城區|青海|老街|水井巷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老巷,每條老街老巷都有鮮為人知的故事,有一些街巷老舊的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觸摸它歷史遺留下的痕跡。這些老街老巷在悠長的歲月裡,相互交匯,相互適應,又各自保留其獨特「個性」,這種「個性」,體現了舊時青海人的生活情趣以及青海厚重的文化底蘊。
  • 儀隴新政老街老巷的文化記憶
    街道是城市的文化,是城市的記憶。在儀隴縣,三面環水、有著1400多年建城歷史的新政鎮,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縱橫交錯呈「井」字形的老街道,到處可以尋覓到文化的印跡。
  • 老街老巷裡的餐館
    人老了,沒有事,就喜歡想老事逛老街老巷。中秋國慶長假的一天,我信步來到老城區的梁屋巷、灶兒巷一帶,一邊悠閒地漫遊,一邊欣喜地尋覓著小時候老贛州的記憶,在群仙樓前,偶遇匆匆穿巷而去赴宴的老胡人等。他現在經營一家建材店,經常出入於老城區老街老巷裡的一家餐館。翌日,他打電話給我說,阿桂也從外地回來了,聽到你,他邀請我們去老街老巷餐館聚聚,見個面,敘敘舊。經他這麼一說,我才想起,那時是有隔壁一個屁大的小孩,喜歡二胡,天天跟著我們屁股後面,攆他也不走,想必他就是阿桂吧。
  • 發現梅州|記憶老城·品味美食
    老街更是地道美食的集結地。無論城市如何快速發展,不變的是記憶中的老街。它有著古香古色的街道,有著歷經滄桑的古老建築,有著歷史悠久的老店,有著傳承已久的客家美食……老街,是深藏於內心的一種情懷;美食,是無法抹去的人生記憶。在老街品嘗特色小吃,總能讓人回味無窮,那是專屬於梅城的質樸味道。  「發現梅州·記憶老城·品味美食」由梅州市戶外運動協會、梅州日報社主辦,將於12月22日舉行。
  • 武漢最具煙火氣的老街老巷,看一次少一次
    在我看來,最快領悟一個城市的精髓的,不是它的高樓大廈,也不是它的名勝古蹟,而是隱藏在城市深處,那些彎彎繞繞的老街老巷。離開鱗次櫛比的主街道,武漢百姓的生活展現在眼前,這裡就是生活的秀場。熟悉的場景,是否讓你回想起兒時單純、快樂的時光?
  • 鹿城「古街老巷話今昔」系列紀錄片攝製啟動
    鹿城「兩線三片」、文化大區的建設,讓耄耋老者重又拾遺往事,讓年輕一輩得以通過時間的縱深看歷史,感知老城的人文味、人情味。以歷史記錄者的身份尋訪老巷的前世今生,即日起,鹿城區委宣傳部、區廣播電視新聞中心聯合啟動「古街老巷話今昔」系列紀錄片攝製,以北宋三十六坊為主線,通過挖掘人文典故、聆聽民間軼事等方式,記錄下鹿城老街巷的歷史遺存和今昔變遷。
  • 重慶這些冷門的老街老巷,你都去過嗎?
    是時候來重慶這些冷門又值得一去的老街老巷去看看了~絕對是拍照和散步的絕佳好地方~1、金剛碑 重慶這些冷門的老街老巷,你都去過嗎?2、琵琶山正街 路線:乘坐433路公交車到銅罐驛鎮後,換成435路沙灣站瞎重慶這些冷門的老街老巷,你都去過嗎?7、下浩老街
  • 走進西安老街老巷:一門,一街,一廟。
    隨著城市的建設,這樣的老街越來越少,它是許多老西安人記憶的代表。趁著它們還在,不妨出來走走,來品味西安老街的味道。每一條老街,都有自己的故事,需要我們慢慢地尋找。每一天老街,曾經都很輝煌,它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更有味道。
  • 安靜了473年的鹹陽老街,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
    1尋覓記憶中的老城印象但若想在鹹陽市區尋覓歷史的遺蹟,或尋找生活的煙火氣,那本地人多半會推薦一個地方——鹹陽老街。探尋歷史遺蹟鹹陽老街,蘊藏了數百年的歷史,也承載了幾代鹹陽人的記憶。鹹陽本地人私藏的biangbiang面,都藏匿於鹹陽老街之中。
  • 南京充滿煙火氣的老街老巷,再不去就沒了!
    那些隱藏在城市深處,彎彎繞繞的老街老巷,不知不覺中就成了生活裡的一部分,它們的消息又時不時牽動著大家的心弦。與評事街毗鄰的老巷很多,綾莊巷、千章巷、走馬巷、大板巷、水巷、老坊巷等,共同組成了一片老南京的獨特風景。
  • 遊遍山水之城,感受重慶百年老巷記憶。
    重慶存在著大大小小的老巷,保留著自己古老的韻味,美味的小吃,特色的風格,吸引著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前往尋找先輩的足跡。穿梭在磁器口更深的老街最適合拍照,人很少一般很少人去到最裡面。山城巷堆積著老重慶的記憶、故事和傳說。這裡有典型的吊腳樓,沿涯建的四合院,還有具有海派風格的石庫門建築這裡留下來的故事講都講不完。
  • 老城街道 永仁的煙火記憶
    老城街道 永仁的煙火記憶 2020-11-26 17:2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江安古街老巷裡,藏著滿滿的人間煙火氣
    江安的古街老巷,以一段不長的路隔開了兩個世界。城市的一方是熱鬧的,就像煮開的沸水,嘈雜而喧囂;老街的一隅是安靜的,猶如一杯明前香茗,清新而又意蘊悠長。江安老街巷——西街每座城市大概都有幾個相同的街道名——東南西北街,江安也不例外。對於江安這四條街,小編記憶最深的,要屬西街了。
  • 蘭州老街與蘭州老城。
    蘭州老街美侖美奐的夜景,精彩紛程的文藝演出,美味可口的小吃,讓遊客流連忘返。蘭州老街景區一角。蘭州老街景區一角。蘭州老街景區夜景。蘭州老街景區五彩繽紛的夜景,勾起了蘭州人民對蘭州老城歷史的的無限回憶。蘭州老城內的蘭州老街風貌。
  • 老街裡的古早味、舊市場的煙火氣……街頭巷尾,尋覓老廈門的味道
    身處老城區裡的菜市場一間間寫滿歷史的老店或許能夠打開你的味蕾記憶街頭巷尾藏著的全是「正港」的廈門味本期,帶你續徜徉街巷尋覓老廈門的味道老街古早味覓食行走:廈門第八菜市場→開元路阿吉仔吉治百貨→騎樓老街→閩南古厝→沙坡尾→演武觀景平臺廈門第八市場承載著無數人的「廈門記憶」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這裡便是廈門的海鮮集散地走進八市,真是令人目不暇接
  • 老街老巷(圖)
    老街老巷(圖) 2010-10-09 11
  • 老街老巷演繹豫章煙火,「民俗文化大觀園」驚豔贛鄱
    讓這些豫章特有的風情在時光的老街上漫步,在蒼茫天地中被銘記長存,讓來此的遊客不負今生,不負此行!豫章市井百態,廟會朝聖盛宴水利交通便利使這片土地,在近800年時間裡異常繁華,作為豫章老城最古老的商貿街道之一,衍生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萬壽宮商業文化,展示著「萬壽宮商貿活化石」的獨特魅力。
  • 清新福建丨老街裡的古早味、舊市場的煙火氣……街頭巷尾,尋覓老...
    身處老城區裡的菜市場 一間間寫滿歷史的老店 或許能夠打開你的味蕾記憶 街頭巷尾藏著的全是「正港」的廈門味 本期,帶你續徜徉街巷 尋覓老廈門的味道 老街古早味覓食
  • 嘉善正在喚醒老城記憶!
    隨著近日梅花坊嘉善老城客廳初步方案的敲定,一場以「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為理念,喚醒悠遠記憶的老城歷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的「大戲」正在善城上演。   傳承文脈尋覓善城歷史情懷   站在嘉善商業大廈頂樓極目四眺,梅花坊片區盡收眼底。
  • 樂山最具煙火氣的老街老巷,看一次少一次
    老街老巷記錄著這座城市的驕傲與遺憾,珍藏著人們的回憶與夢想。儘管時光匆忙,對於那些曾經在老街老巷生活過的舊時光,卻如此難忘。對於很多樂山人來說,窄小狹長的巷子也是兒時不可缺少的回憶。幾十年如一日的時光,經由它們,留下刻痕,每一條巷子都那麼不簡單……新城的高樓大廈一棟棟拔起,現在也只能在老城區看到老街老巷了吧,但很多樂山人小時候最愛做的事,就是和小夥伴們在巷子裡穿來穿去~灰色或者紅色的磚,被太陽曬得發黃的木門,還有老舊的門牌號,好像都停駐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