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福5次迭代背後,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2020-12-19 FX168財經網

「平安福」作為平安人壽的旗艦產品,從推出至今,每一次升級都伴隨著讚美、質疑多種聲音。「平安福」現象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好奇,本文我們將一探究竟「平安福」這個葫蘆到底賣的什麼藥。

「平安福」現象

與「退運險」、「百萬醫療」等一樣,「平安福」這個單品也成為近年來為數不多的「現象級」保險產品,無論是總保費、市場份額,都位列前茅(有說法是行業第一)。有意思的是這三個「爆品」都有平安的影子:前兩者都出自平安參股的網際網路財險公司,後者則是平安自己的作品。

更有意思的是這幾個產品的市場影響力:被認為因為「長期、高額、複雜」、「難以通過網際網路銷售」的長期壽險產品「平安福」,其影響力居然超過了「短期、低值、簡單」、「適合網際網路」的另兩位「親戚」!百度搜索這幾個關鍵字的結果:

從行家看來,銷量大可以理解,但網絡聲量竟然這麼高……這怎麼可能?有水軍?翻翻連結會發現答案:網上關於「平安福」的搜索貢獻量,有相當部分來自於*!

再深挖下去更有意思:百度貼吧裡,說好的、說壞的各執一詞;「知乎」和不少自媒體「測評」中,一水兒中介、第三方集體指責平安福「性價比低」、「巨坑」——原來這個「影響力」,還有「集體吐槽」的功勞!

掐指一算,網上輿論落差極為懸殊,但蹊蹺之處也就在於:大量的負面聲音,竟沒有撼動「平安福」的增長態勢!

「平安福」的廣告標識是富含傳統寓意的「葫蘆」,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平安福」這個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平安福」的一樣和不一樣

咋一看,平安福有司空見慣之處,也確有別出心裁的地方:

就純粹的保險產品角度來看,「平安福」是費改後率先推向市場的首批險種之一,且推出五年、其範圍、功能迭代升級五次:重疾保障數量越來越多、增加輕症數量,給付條件越來越寬……組合了大多數市場上常見的套路,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不一樣。

然而從其成長史號脈,可感知到平安嗅覺之敏銳、速度之快、動作之靈敏有效,不像出自平安這個龐然巨物,這也是對同業的刺激。

然而,這些先發優勢、套路,是可以被模仿甚至超越的,於是逐步形成了:「平安率先推出à同業模仿反超à攻擊平安à平安升級à同業模仿反超à攻擊平安」的怪圈,不僅限於壽險,也不僅限於保險——只是保險圈裡更惡劣一些。這一點,同業清楚,平安也應該明白:被模仿反超,不過是時間問題。

因此才有了「網際網路思維」指導下的「快速迭代」:以快打慢、以變應變,超越了「一個產品三五年不變」傳統研發節奏。這種「唯快不破」的策略,競爭者難以看到、即便看到也難以模仿,對於市場洞察、產品開發能力欠缺的中介而言,尤為致命。

此外,行家們熟知的「平安RUN」更是個「不一樣」:奔跑吧,客戶!跑的越多,獎的越多,獎保額、獎禮券、獎禮品……甚是熱鬧!

這個「不一樣」成了「槽點」之二:忽悠、沒用……甚至「羊毛出在羊身上,是變相騙客戶錢買性價比低的產品!」對此,不能說人家不理解,只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某種程度上,「平安福」已不是單純的保險險種,用平安自己的話說,是「一種生活方式」。更高層次上,是「主動選擇有某種追求和態度」人群的標尺,即「差異化、錯位競爭」的市場戰略與產品策略的無縫融合,從平安之外,確實難以窺見。

市場競爭,不是葫蘆娃大戰變形金剛

「平安福」是「罵聲中成長」的典型案例,有些謀略看得到,有些看不到、看不懂,包括平安基層的百萬營銷大軍,面對網上鋪天蓋地、「貌似有理」的種種負面測評,也茫然失措。

網上攻擊的數據上看,少見來自消費者和其他保險公司的代理人的,多來自經代中介、第三方同行。畢竟「中介崛起」、「經紀人比保險公司代理人更客觀中立」這些論調「貌似有理」,背後也不過是另一種被中介和第三方公司的洗腦所致,攻擊力並不強。急於「崛起」的第三方,和帶著「經紀人」帽子、自詡「客觀中立」的經代公司們,選擇了放任其「經紀人」、「代理人」攻擊平安的及其產品,其市場策略和管束能力都堪憂。

一方面,平安人壽等多家大型公司多年堅持不做經代業務,這些經代公司、第三方無法借勢平安品牌光環;另一方面,經代和第三方錯認為「攻擊代理人模式及其品牌、產品」可以讓自己「優勢突出」,而攻擊「市場第一」當然「成本效果最划算」。

這些攻擊言論本非衝著平安及其產品去的——畢竟,已報備登記的在售險種數量級達10萬,其中人身險超過3萬,單論「性價比」,「平安福」說不上最好,更不是最差,之所以成為眾矢之的,只是因為「平安福」「不幸」是市場第一。只要是市場第一,不管是誰,都會遭到攻擊。

「市場第一」得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前行路上,遇到說三道四甚至吐唾沫都是常態。與其停下來睚眥必報,不如唾面自乾、堅定前行,才是有效、成熟的企業。

經代公司和第三方只能賺取「費差」,難以模仿平安的玩法。扔了半天磚頭,不僅無效,而且「平安福」不降反增,何解?

最無語的原因,是錯以為「貶低平安=抬高自己」,結果成為消費者眼中的短視、狹隘的傻子而不自知,然後消費者去買你反對的那個產品。我的朋友圈裡,支持和討厭平安的都大有人在。喜歡的用人民幣表達,不喜歡的則用鍵盤說話,但後來發現方法不對!還記得近幾年內地同行抱團攻擊香港保險嗎?結果是「內地同行罵得越兇,香港保險賣得越好」。

不管怎麼說,香港保險為內地保險的產品研發和風控做出了貢獻,平安亦然,卻少有人表達感謝,多的是攻擊貶損,不僅令人汗顏,而且攻擊市場標杆,是最糟糕的競爭策略,於人有害、於己無益,而且會傷害經代中介、第三方這些新業態自身,乃至於整個行業!

掰開悶葫蘆

不能罵,總能學吧?平安的玩法推演如下:

1、 重新錨定目標群體、升級消費觀念和品牌定位,向死差要效益。

「平安福」的核心目標客戶群,不是注重「性價比」的網際網路保險面向的客群,而是類似「第二臺車」、「第二套房」的中高端客群——有沒有發現,保險與車、房的屬性高度相似?都是「低頻」,都存在「第一次購買是剛需,第二次購買是改善」的動機。

「改善型」需求意味著注重品牌、品質、附加服務,而關注「性價比第一」的客群,往往「有了就行,對品牌、品質、附加服務要求不高」,住房如此、家用車如此,保險亦然。

所以,平安肯在「藉助科技、提高用戶體驗」上花錢,比如「閃賠」、「智慧客服」,前者把理賠時效縮短到30分鐘內,後者讓用戶在辦理99%的業務時都不用跑到門店,只需手機操作。還有前幾年就已經付諸實踐的「重疾先賠」、「特案預賠」等服務,讓客戶病了不用先花自己的錢、再攢著單據「報保險」,而是讓平安直接先付錢。這種以往是昂貴的高端醫療險才提供的服務,給客戶的感受是「這種服務我摸得著」。

強調性價比固然沒錯,但忽視了服務、用錯了對象,等於昭告全世界你不理解市場、無視不同消費者的訴求差異。

不吝花錢,如何保障利潤回報呢?保險定價的「三差」中,肯在服務上回饋客戶註定「費差」不會好,「利差」大家都差不多,就剩「死差」了。因此,通過讓客戶動起來、不生病來主動降低理賠,就是疊加「平安RUN」的核心目的之一。

讓生活更美好的,不是保險理賠金,而是快樂健康不生病!「身體比錢重要」,才是中高端消費者的價值觀。認知到這一層面,「認知能力」才會從「KYC」(了解你的客戶)上升到「UYC」(理解你的客戶)。

2、 借鑑網際網路打法:低頻產品玩出高頻,黏住客戶,創造忠誠度。

壽險產品的低頻一直是業界之痛,除了每年的繳費日、節假日和客戶生日,險企和從業者再也找不到接觸客戶的合適理由,「高頻接觸、高頻購買」成為壽險全行業的夢想。

單從壽險產品本身,已無從下手,只能另尋他途,「平安RUN」因此而生。接觸客戶理由正當,通過APP平臺,接觸頻次高頻到「周」!用市場佔有率粗估,平安及其代理人與客戶的接觸頻次,飆升到每周千萬次不是問題!事實證明,高頻、正向接觸,其效果等同於日久生情,忠誠度水到渠成。這就是「平安RUN」承載的使命之二。

精準定位客戶群、洞悉客戶訴求和價值觀,配合網際網路平臺,高頻次接觸,以及強有力的品牌宣傳和持續不斷的市場活動,共同組合而成強有力的「拳頭」。單拿「性價比」說事兒,好比用手指頭對抗拳頭,「握指成拳」成為「平安福」逆風前行的底氣,就像平安自比的「德國戰車」,沒有超級球星,卻連續問鼎世界盃。

寶葫蘆,不只是平安的

成為行業標杆,一定有其道理。平安近年努力轉型為「科技公司」,市場策略已不是「低價」,而是通過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服務,提升品牌定位和客戶價值,是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的戰略升級,是帶動全行業產業升級的典範。例如,代表「提供專業、品質服務」的國際最高獎項IQA(國際品質獎),中國的個人代理人會員中,平安佔據近八成,是少數連續堅持多年、追求品質的保險公司之一。

平安轄下百萬代理人,確有管理不嚴、良莠不齊,也有朋友圈過度宣傳之舉,但這不妨礙其整體的優秀。需要我們想的是:華為可以比蘋果「貴」,茅臺可以比洋酒貴,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如何像平安一樣「賣的貴」,還有人追捧?老話說「和而不同」,相較於鍵盤俠,踏踏實實做些實事超越平安方為正道。


相關焦點

  • 7年7度升級,「平安福」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樹大招風」——多年暢銷不衰的「平安福」在一次次爭議聲中,依然按照自己的節奏再次升級了。這也是自2013年平安福問世以來的第7次升級。作為一款市面上熱銷超過2000萬人次的保險產品,面試以來便不斷創新,不僅為客戶提供基本的保險保障服務,還為客戶提供輕症漲保障額度、運動漲保障額度、癌症可多次賠付等創新保障。
  • 瓜帥化身江湖郎中,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瓜帥化身江湖郎中,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球迷紛紛表示,看不懂「瓜迪奧拉到底在想什麼?」"瓜瓜這場換人堪比加圖索」「這根本就沒想贏啊」瓜大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也許是多線作戰,聯賽進入衝刺階段,利物浦死死咬住不放,壓力不小,歐冠進了淘汰賽,也不能兒戲,是要好好分配一下。好吧,我們走著瞧吧,吃瓜群眾,看熱鬧不嫌事大。
  • 烏克蘭翻出藏品,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烏克蘭翻出藏品,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近日,有消息人士稱,在疫情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烏克蘭軍工部竟然找出了倉庫中的「藏品」,這次軍工部對幾架安-124型戰略運輸機進行了翻新,雖然不知道烏克蘭這次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但一些專家指出,烏克蘭很有可能是在效仿荷蘭的行為,那就是通過向中國示好換取口罩援助,另外,俄羅斯媒體也報導稱烏克蘭有意向中國出口這款運輸機。
  • 牙膏促銷贈品投入不菲 商家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日前,記者在一些超市裡發現牙膏搭贈的杯子越來越時尚,不光杯身上印著讓年輕人動心的藍胖子(機器貓)、畿米漫畫等,還有類似星巴克的雙層隔熱杯,讓不少消費者「春心蕩漾」,衝著杯子掏錢買牙膏。  有知情人透露,在個別「搭贈」標籤的背後,實際上暗藏不少玄機。
  • 安徽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原標題:誇金陵勸右江南┃左江南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說實話,這個標題糾結了很久。現在的標題怕限流或審核不通過或被刪,原標題又有點做作。但思前想後還是選擇了現在的標題,只要說的句句屬實,其他有的沒的不是怕能解決的。
  • 按兵不動,央媽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今天出現反彈的不光是A股,恒生指數大漲5.05%,韓國綜合指數大漲7.44%,新加坡指數大漲4.32%;歐洲股市開盤大漲,富時100漲2.84%,法國CAC40漲6.15%,德國DAX漲4.85%;倫敦金上漲2.64%,倫敦銀大漲6.2%;NYMEX原油大漲6.5%;美股期貨也大幅拉升,標普500期貨漲3.22%,納指100期貨漲4.71%;唯獨美元指數(全球流動性指標
  • 突然同意啟動權力過渡程序,川普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然而,就在人們紛紛猜測下一步會採取什麼行動的時候,川普卻突然同意啟動權力過渡程序。川普不是輕易會認輸的人。他這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雖然同意了啟動權力過渡程序,但川普也強調了會繼續抗爭到底。既然要抗爭到底,為何又同意啟動過渡程序?川普一定有自己的考慮。首先是迫於共和黨內外的壓力。
  • 印度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印度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印度報業託拉斯25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報導稱,印度正尋求將「索瓦瑞巴」(印度政府對藏醫學的模糊稱呼)作為古老的傳統醫療體系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但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反對。報導稱,印方舉動是在莫迪政府大力宣傳推廣印度傳統醫學體系的背景下進行的。
  • 一邊是光陰歲月 一邊是群峰之上—大益集團的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
    其不到三百元的售價,顯然也不符合大益奢侈品的定位,大益集團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首先我們來看2001群峰之上,此茶目前經歷了2輪的搶購,第一批貨已經到達芳村茶葉市場。其市場表現怎麼說呢?論價格還沒到達投資者們的心理預期,大家搶購的熱情很高,但價格也壓得很死。
  • 杜特爾特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杜特爾特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6月2日菲律賓外長宣布:菲律賓將把原定廢除美菲《訪問部隊協定》的決定推遲至少6個月。今年2月11日,杜特爾特總統通知美國政府準備廢除1998年雙方籤訂的允許美軍進入菲律賓進行聯合作戰訓練的協議。而根據這次菲美雙方信函,最後期限將再延長至少6個月。杜特爾特總統究竟啥意思?
  • 買的是中國5對輪,卻跑到印度求指教,緬甸葫蘆裡賣的到底啥藥?
    明明買的都是中國教材,而今卻跑到印度去找外教補課,緬甸陸軍這葫蘆賣的到底是什麼藥?這就不由得叫人不好奇了。緬甸陸軍的59D要想理解緬甸人的這種複雜心態,我們還得把目光稍微挪到他們西側的鄰國孟加拉身上。而反觀孟加拉裝甲兵的主要裝備構成,你就會發現這樣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孟加拉陸軍最先進的坦克是MBT-2000,緬甸也是;孟加拉陸軍裝備有69-2式中型坦克,緬甸也有;孟加拉將為數不少的老59升級到了號稱「魔改5對輪」的59G,孟加拉也有相當數量的59D……孟加拉陸軍的MBT-2000
  • 用這款車重返中國 進口現代「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2010年現代進口汽車在華銷量高達3.5萬輛,但到了2016年僅為1800輛。隨後,現代在華進口汽車事業部解散,進口現代銷售渠道也全部關閉,進口現代停止在中國市場銷售,黯然離去。沒想到,重逢的時刻來得很快。
  • 美國向盟友土耳其發難 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美國制裁盟友 「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對北約盟友土耳其施加制裁,美國的理由是土耳其購買俄羅斯武器對北約裝備構成了威脅,原因真的僅僅是這樣嗎?土耳其方面又將如何應對呢? 俄媒:北約現在是美國的軍售「騙局」制裁土耳其,美國給出的理由是,土耳其購買俄羅斯武器對北約裝備構成了威脅。
  • 冰紅茶買得越多單價越貴 樂購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沒說什麼原因,就說不要的話,可以退掉。」  記者找到了超市方面。客服中心的桑小姐把記者帶到了陳先生購買飲料的這片貨架。  樂購超市杭州德勝店客服主管桑小姐:「當時我們是兩種包裝在賣,單賣的是9毛9一盒,但是整組的話,六盒一組是7.59元,價格不一樣。」  聽桑小姐的意思,超市的促銷還是挺有意思。
  • 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莫非這些高官,是要搞什麼大事?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星期五(2018年5月18日)發布一張照片,顯示哈裡斯上將在司令部接待了菲律賓總統府文官長梅地亞爾蒂率領的一個高級代表團,包括國防部長洛倫扎納,外交部長卡亞塔諾,內務和地方政務部長阿尼奧。儘管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不斷公開發表反美言論,並積極與世界各個大國加強關係,但菲律賓軍方一直在努力維繫與美軍的同盟關係。
  • 小爐文:暗金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在上期,貓貓給大家介紹了關於加基森汙手黨的絕學,那麼本期我們一起來探討下暗金教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吧。 暗金教作為一個致力於賣假藥(霧)的組織,旗下有法師、術士和牧師三大主力軍(道理貓貓都懂,可是信仰聖光的吉安娜和安度因怎麼跟邪惡的古爾丹混在一起了)。
  • 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大眾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其原因出人意料,無外乎以下幾點。車也一樣,有句話形容本田用戶對本田品牌的忠誠度:一日本田,終生本田,到大眾這裡也是一樣的,你買了輛POLO開了七八年,沒出過什麼毛病,你感覺挺好的,那麼下次換車的時候你也許就提了帕薩特或者邁騰了。
  • 有種婚姻叫黃曉明楊穎,生活工作零互動,他們的葫蘆裡賣什麼藥?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兩人之間少了很多互動,就連同框出現的頻次也減少了很多。從前人們覺得楊穎是黃曉明身邊的小女人,如今黃曉明倒像是楊穎身後的「跟班」。不可否認的是,楊穎能夠走到今天的位置,其中有黃曉明很大的功勞。
  • 何九叔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水滸傳》中的何九叔(之三)
    他既害怕武松的出現,因為,如果武松不追究武大郞的死因,那麼,他就可以給得罪不起的西門慶賣一個面子,討一個人情。但是,他又希望武松的到來,因為,如果武松不來找他,那麼,就意味著武大郞的怨情就難以昭雪了,這樣何九叔在良心上又難以接受。
  • 從高調反美到討好美國,杜特爾特的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從高調反美到討好美國,杜特爾特的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杜特爾特上臺之後,就致力於改善與中國的關係,為此還獲得了我國的經濟支持,幫助菲律賓度過了一系列難關。而且老杜不分場合的懟美國,似乎宣告了雙方盟友關係的終止。如果老杜的心思真的像表面流露出來那麼簡單的話,那麼就太小瞧了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