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皇城的認知誤區:既不是老北京四九城,也不是故宮紫禁城

2020-12-19 小喵奇談

北京皇城在哪裡?現在的北京依然能找到舊皇城的遺蹟。

對於北京皇城根,這個說法,普遍存在這幾個錯誤的認識,實際上:

北京皇城根,不是指北京四九城北京皇城根,也不是指北京的故宮紫禁城

北京的皇城,一直就是一個明確的範圍,面積大約6.8平方公裡,北京皇城的範圍自從明朝到現在其實一直也沒有變過。清朝時期的北京城如圖所示,圖中紅線部分就是北京皇城的範圍。

清朝時期的北京城

如果按照現在的說法,北京皇城規劃範圍就是:

東:東黃城根(目前是公園)南:東、西長安街西:西皇城根大街、靈鏡胡同、府右街北:平安大街

在現代的北京市中心地區上面,標出北京皇城根的範圍,大約就是下面的樣子:

現在的北京市中心地圖

按照舊式的說法:北京皇城以紫禁城為核心,以北京城中軸線為紐帶,是一座功能完成的城。按照面積的情況。

北京皇城比故宮紫禁城大,比北京四九城要小。

雖然北京皇城的城牆,在民國時期已經基本拆完了,但是現在的北京依然有很多北京皇城的遺址和痕跡。

東皇城根

東皇城跟就是東黃城根大街、晨光街,目前也是北京皇城四個方向最為明顯的一段。

東黃城根目前為皇城根遺址公園,依然有紅牆黃瓦,是一個比較有歷史感覺的地方。

北京東黃城根的皇城根遺址公園如圖所示。

北京東皇城根遺址公園
北京東皇城根遺址公園

北京東皇城根附近的道路如圖所示。

北京東皇城根

西皇城根

北京西皇城根涉及到了在靈境胡同一帶的拐彎,是北京皇城四個範圍的裡面最為複雜的一段。

北京西皇城根,目前為西黃城根南街、西黃城根北街。這條大街因為靠近中央行政單位,因此一般人比較少。

北京西皇城根的一個路牌如圖所示:注意:這裡不是是錯別字。「皇城」和「黃城」一直是混用的。

北京西皇城根
北京西皇城根
北京西皇城根

從現在的景觀上面來看,北京西皇城根經過改建之後,西向東看,反而有了「城」的樣子。

南皇城根

北京的南皇城根,是一個非常少見的說法,但是實際上,北京南皇城根,就是大名鼎鼎的長安街。

長安街以天安門為界,西部為西長安街,東部為東長安街。

北京長安街天安門

北京長安街還有一座主要的門,那就是新華門,如圖所示。

北京長安街上面的新華門

北皇城根

北京北皇城根,目前就是北京平安大街。

北京平安大街以仿古的建築為主,也有一些現代化的建築,下圖是北京北皇城平安大街最高的建築了。

北京北皇城平安大街

在北京北皇城的中點,也就是中軸線上面,可以看到景山萬春亭,這是北京之前的制高點。圖為北京中軸線的景山北街,也一直是一條車水馬龍的街道。

北京北皇城平安大街

北京北皇城平安大街的南鑼鼓巷地鐵站附近,周圍也有著更多的沿河仿古建築。

北京北皇城平安大街
北京北皇城平安大街

北京北皇城平安大街也相當於是北京皇城的四個範圍裡面,最長的一段。注意,北京南皇城由於有拐彎,所以北京北面長。

因此,對於北京皇城這個著名的古蹟,其實現在依然是可以找到痕跡的。注意北京皇城既不是故宮紫禁城,也不是北京的四九城。

喜歡小喵奇談關於城市生活的知識性文章,請點讚、分享和收藏,並請關注小喵奇談百家號,每日為您提供新鮮的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老北京為啥被稱之為四九城,這4和9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北京作為我們國家的首都,絕對是一個很重要的城市,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北京不叫北京,一直被叫做北平,也曾經一度被叫做元大都。而除了這兩個稱呼之外,熟悉北京的朋友一定知道他還有另外一個稱呼,那就是四九城。
  • 探索京城|第2期 北京的13座城門,了解「四九城」的前世今生
    「探索京城」專題將分為20期,用筆者的相機,從不同角度帶你細緻探索「四九城」裡好玩、好逛、好吃的去處。「內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典一口鐘。」要明白這句老北京俗語的內涵,那就要了解老北京城的城市構造。自明清時代起,北京的城市格局就是一座四重城,從裡至外分別是: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宮城、皇城各四座城門,內城九座城門,外城七座城門。而「四九城」這個北京的別稱,便是取自四座皇城城門加上九座內城城門。每一座城門的背後都深藏著老北京深厚的文化和底蘊。這一期「探索京城」專題楠哥帶來:北京的13座城門,了解「四九城」的前世今生。
  • 洞悉越南首都河內市升龍皇城:類似中國北京紫禁城,殘破但很莊重
    河內市的升龍皇城看成是的「越南的古都」,在它之前越南首都寧平省的長安城,在其之後越南首都是中部的清化、順化,但河內升龍皇城依然是越南保留最完整的皇城,也位於目前越南的首都——類似中國北京故宮,有著非凡的意義。
  • 紫禁城為什麼不是正北朝南?故宮座山偏兩度的意義
    都知道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城,這幾百年來都是中華文明的權力中心。皇宮的布局是坐北朝南的對稱格局,座山是根據中軸線立子山午向。有去過故宮博物院遊覽的風水學者都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事情,紫禁城的座山居然不是正中的子山午向,而是坐北偏西兼了2°,實際是坐子山午向兼壬丙。
  • 不期而遇「四九城」之德勝門
    ,想起老北京侃侃而談總是提起的「四九城」。今兒來到一座城樓,再重溫耳熟能詳的「四九城」,格外地生動形象而記憶深刻。老北京城以城牆劃分,大體可分為四層,即外城、內城、皇城、紫禁城,所謂「四九城」是指皇城的四門和內城的九門
  • 順化皇城也稱大內,是越南阮朝的故宮,縮小版的北京故宮
    比故宮小,但是體驗度卻極高。你可以親手摸到那些曾經的斷壁殘垣,還可以坐在庭院一隅,從那亭臺水榭中感受皇室昔日的生活畫面。故宮雖大,但奈何開放度不夠,人也太多,比較起來還是更喜歡順化一些。另,皇帝竟還是一個詩詞愛好者,而且寫的不錯。順化皇城已漲到150.000盾/人,套票3個點是360.000盾,4個點是380.000盾。
  • 北京城牆不止四圈,皇城與紫禁城之間還曾經建有一圈「內皇城」
    很多人都知道,北京城有四圈城牆:外城、內城、皇城、宮城(紫禁城)。鮮為人知的是,在皇城與紫禁城之間還曾經建有一圈「內皇城」。單士元先生在著作《故宮史話》中寫道:「皇城城牆在明清兩代都是兩重,所謂外皇城和內皇城。
  • 遊故宮漲知識,北京故宮為什麼叫紫禁城?又有多少間房子?
    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我國明、清時期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家宮殿,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它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 清朝三座皇城,兩座在東北,唯有北京故宮影響全球?
    清朝作為我國最後的封建王朝,在歷史巨船下灰飛煙滅,但經過了276年的這個王朝也留下了很多古蹟, 其發燒友從高峰到衰退的三個階段,剩下的三座皇宮現在還是世界文化遺產地,瀋陽故宮、北京紫禁城(擴展到明代)、長春偽滿洲博物館,瀋陽故宮低調,位於遼寧省瀋陽市中心,是中國唯一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
  • 清朝時期,北京外城、內城、皇城、紫禁城分別住什麼人
    老北京城從外到內分四塊區域,分別是外城、內城、皇城和紫禁城,它們之間有城牆相隔。一牆相隔的,不僅僅是城區的不同,還有居民身份地位的不同。外城:明朝嘉慶之前,北京只有內城、皇城和紫禁城,嘉慶為了安置更多的京城人口,開始修建外城,不過由於資金不足,只建造了南邊的一部分,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外城。外城面積24.49平方千米,在清朝一般是漢族百姓和官員居住在外城,不過因為外城繁華熱鬧,清朝中後期不斷有旗人遷居來此。內城:內城以元大都城改建而成,面積是35.57平方千米。
  • 一網打盡故宮角樓、白塔寺、帝王廟 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皇城之旅
    這條旅遊路線幾乎囊括了「老北京文化」的所有元素——胡同、白塔、北海、帝王廟、魯迅故居、故宮角樓、景山公園……你想看的老北京,這裡全都有。最重要的是,這條老北京「皇城」之旅沒有門票!不要錢!不要錢!不要錢!
  • 紫禁城、故宮與故宮博物院
    然而,很多公眾進入故宮博物院參觀時,對其有著不同的理解稱謂,或稱「紫禁城」,或稱「故宮」,或稱「故宮博物院」。那麼,「紫禁城」、「故宮」、「故宮博物院」三者之間有何關係呢?下面予以解讀。紫禁城即明清帝王執政與生活的場所,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1406)下令以南京皇宮為藍本營建,歷時14年建成。
  • 皇城根下住的都是達官貴人,真正的平民百姓住在老北京的這裡……
    有人總愛說自己是在「皇城根下長大」,這種說法可不是謙虛,巴巴都是往自己臉上貼金!為什麼這麼說呢?老北京城是可以用「內九外七皇城四」概括。不同的城門把老北京分為紫禁城、皇城、內城、外城四個從內而外的圈層。
  • RDV時間·北京|李文儒:故宮院長說故宮:紫禁城六百年
    活動內容 紫禁城從皇家禁地變成故宮博物館,已有百餘年,可未對遊客開放的位置區域,至今仍有 40 % 。 晨鐘暮鼓,皇城文道。六百年前,中軸線確定,紫禁城橫空出世。有了中軸線,才有了這方方正正、鋪排有序的威嚴皇城。
  • 北京迎來冬天首場大雪:滿天雪花飛揚,紫禁城也迎來最美的場景
    2019年12月16日,北京迎來了這個冬天的首場大雪,在這一天當中。北京滿天雪花飛揚,紫禁城也迎來最美的場景。近幾年,北京冬天的下雪的時候普遍少,因此大雪已經是北京人望穿秋水的期待。在這個冬天的首場大雪中,滿天雪花飛揚,北京銀裝素裹,仿佛又恢復了老北京城的神韻和風採。下面就是北京市內普通建築迎來降雪的情況,厚厚的積雪已經可以稱之為「大雪」。下面就是北京市的最中心——紫禁城的降雪情況,在這裡面大規模的古建築的面前,降雪更有一個老北京的神韻。
  • 不是故宮!中國第一座在紫禁城開放的博物館原來是它!
    其實,北京出現博物館也是中西方兩種文明交融的結果,體現出來的實際效果也正是多元和包容。據北京市文物局官網數據,目前,北京地區備案且正常開放的博物館已經有161家,而免費開放的博物館也達到了82家。雖然我們無法把這些博物館一一列舉介紹,但我們本周的主題系列,仍然要給大家介紹幾家博物館的前世今生。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
  • 故宮的這些小知識你都知道嗎?原來故宮大缸是這個作用,午門不是...
    文丨看乎Li(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一座紫禁城,寒來暑往多少風霜吹不散他的過往,金磚紅瓦多少來客猜不透他的神秘。世人都愛雪中的故宮,漫天鵝白的大雪覆壓著琉璃金瓦,點點雪花的間隙中閃耀的,不是青磚紅牆,鎏金尖頂,而是遺留在這片巍峨城樓中的回憶。
  • 不是藍天白雲紅牆才叫故宮,烏雲下的天青色紫禁城最有韻味
    前些天靠浦君去故宮,遇上烏雲滿天,金瓦紅牆的紫禁城被籠罩在天青色下。靜靜的坐在空曠的午門前。它沒有藍天白雲下的那種燦爛和輝煌,但我能感受到它六百年的深沉和氣勢。換成藍天白天,肯定少了厚度紫禁城這建築一群群神獸,看著六百年風雲變幻古老的皇城
  • 故宮和四合院,北京兩類代表性建築
    提到北京,人們想到的是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過去的紫禁城、皇城。建築首先想到的是故宮博物院,圓明園等,作為官式建築的代表,故宮可以說是名副其實,其規格、形制乃是最高級別的。故宮內屋面多為廡殿及歇山(屋面形式我其他文章中有概述),正脊雕飾華麗,正吻高大威嚴,屋面瓦多為琉璃,筒瓦,勾頭滴水多為龍紋。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 。
  • 北京人說的「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是什麼意思?
    作為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北京,不僅僅外國人都想來逛一逛胡同,品一品千年的文化氣息,就算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有機會也會從五湖四海趕到北京,去感受一下北京雄偉。而在北京旅遊打的在所難免,很多遊客總會被一腔京味的的士司機鬥得忍俊不禁,司機們張口閉口的「咱四九城」,常常也會讓遊客滿肚子疑問,這紫禁城、北京城、皇城,我們都能理解,四九城是指的哪呢?又有說東富西貴,這些在當時的老北京是怎麼區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