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北大縱橫」,與千位諮詢師零距離
==============================
臺灣美食、臺灣咖啡館、臺灣動漫、臺灣文創零售.隨處可見的臺灣商業形態,風靡海峽兩岸。
那麼問題來了,臺灣的商業為何如此成功?
究其原因,文創思維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這在臺灣農業中便有很好的體現。
從馳名國際的高山茶園阿里山茶葉
到掌生榖粒的文藝入心
再到梅子酒莊的耐人尋味
一個很深的感觸便是,臺灣農業具有心和腦的意識,「心」是對土地對環境的熱愛,「腦」是用文化用創業去改變傳統的農業。
不管從各種展會設計,包裝設計上,還是背景牆上等文案上,都明顯的體現出臺灣農業的獨特性,感受到其領先的世界水平。
體驗式營銷,感受原住民特色
拿高山茶園的阿里山茶來說,「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這首《阿里山的姑娘》,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
但你不一定知道,這首歌的真實寫照地,位於臺灣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的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這裡有著海拔1300公尺左右的高山茶園——鄒族青年為了發展原住民特色產業而創建的文化部落,這也是臺灣文創農業的典型代表。
這裡的每件物品,這裡的歌舞,到處都有著文創的影子。以茶文化為主導的體驗式營銷,成為鄒族民族文化部落獨有特色。
這裡的高山茶園、文化體驗館,通過現場的體驗,大大提高了遊客的互動性和參與度,體驗形式豐富多樣。處處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讓人們在茶的體驗中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怎能不上癮呢?
販賣生活
「我們穿上了農業的靈魂,領悟文化創意的生命。」——掌生榖粒
追隨「掌生榖粒」的成長史,可以看到,其從我們日常生活的碗底出發,探訪臺灣各地用心耕作的稻農,以文字書寫、用影像紀錄。借著精緻的手感包裝與誠懇的農家記錄,掌生穀粒逐步建立起小小的農業品牌。
▶包裝——與自然接觸的機會
掌生穀粒的包裝常會選用樸實的牛皮紙和紙藤搭配棉紙與笨拙的書法,給人以嚴謹而紮實之感,從中透出最溫熱敦厚的情感。
復古又不失時尚,這樣帶有自然原味的設計,曾獲得包括2011年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在內的諸多獎項。
在這個顏值當道的時代,包裝代表產品著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買或不買,皆在一念之中……不知你是否有被包裝上的文字吸引了呢?
▶文字的耕耘
在平凡平實平常的包裝下,文字蘊藏著的其實是臺灣人的生活風格,雕刻著歷史的文化風霜、地理的風土條件、人文的感官飛揚,以及臺灣人對待土地的友善態度。
「掌生穀粒是一句呼喚、一句祝福,
是我們對大地和生活者的承諾。」
「農作是大地的一場「偶然」,
即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都不會收成到相同的結果。」
這些與消費者的交流文字,滿溢著對土地的愛;其所有的符號呈現,均採用中國文化元素的時尚表達。
向內深度探索,以精緻且細膩的手法創造臺灣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向外輸出文化,傳遞臺灣在地生活的文化價值,它既照顧到產地的「生意」使之生生不息,又藉著傳播,提升產品形象、深化了產品價值。
其實,這亦是臺灣農業與文創思維結合的一貫思路。
農業旅遊文化產業鏈 產品成就獨特文化地標
「用文化和創意手段去改造農業,農業會把生產、生活、生態更加完美地呈現在你面前。」
臺灣農業的創意還不止於此,它還將農業與旅遊產業有效結合在一起,你以為是農家樂?
nonono!此農家樂可非彼農家樂,而是發動民眾創新的力量,將農場改造成親心可人的家庭親子旅遊目的地,從而形成疊加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定位&創意
有別於我們對傳統「農家樂」的認識,臺灣休閒農莊主題鮮明、個性突出,創新不斷,使遊客始終充滿新奇感。這點在有些休閒農莊的名字上即可很好的體現出。
如,如以香草為主的「燻之園」,以奶牛為主的「飛牛牧場」,以向日葵等植物為主的「青林農場」等,一看名字,就知道農莊的特色。
此外,臺灣休閒農莊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特別熱愛鄉村田園生活。因此他們不追求短時間的暴利,而是從一開始就非常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建設與經營過程中,不斷融於自己的創意,將農莊比作自己的藝術作品,客人可以明顯感受莊主的藝術風格和個性追求。
▶文化&生活
如果你之前對「農家樂」的定義只是遊客互動體驗、農場綜合休閒觀光,那麼接下來這個案例將會對你產生顛覆式的影響。
臺灣南投縣信義鄉的「梅子夢工廠」原是單純的梅子種植產業,後其以文創思維成功轉型,發展成了包括梅子種植、梅子產品加工、梅子休閒觀光和梅子文化創意在內的新興產業鏈,可謂將梅子產品做到了極致。
梅子成了紀念品,梅子酒承載著各種在地故事,廠區成為休閒遊覽區,「梅之鄉」的梅子減產但梅子產業卻連連增收,「梅子夢工廠」一個品牌融合了多重產業,不僅為當地帶來了巨大經營收益,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信義鄉梅子產業文化。
諸如此類的農業文化產業鏈,還有位於苗慄三義的山板樵農場臉譜文化生活館等等。
文化帶動品牌成長
馮侖說:「我看臺灣的感覺,就是一個教養很好的中年婦女,你慢慢品、慢慢看,發現她的優點、責任、家庭,慢慢地看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她的端莊,不是張牙舞爪,是什麼事情都比較有次序、有規矩,她的嫻熟、優雅,不是給別人看的,是內心的一種狀態。」
不可否認,臺灣是一個精緻生活締造的專家。
臺灣將文創思維納入產品之中的商業精神,將產品背後那些充滿著感性、溫暖、人性的東西,真正值得我們重視和挖掘的故事,很好的展現在了我們面前,成功的利用文化的力量,助力品牌的底蘊。
所以,當產品停留在缺乏想像力,不能展開創新火花時,就一定要想想中間還有哪些文化創意元素?還有哪些可以挖掘的文化資源和素材?還有可以打動人們的,感性的、溫暖的、人性化的東西?
中國當前消費市場即將進入到品質消費、情感消費的當下,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利用文創,給自己穿件最適合的衣服呢?這些衣服有可能是性感、溫暖、貼身或時尚的……
(來源:品牌幾何 ID:brand-vista)
【今日推薦】
王璞微信號【wangpu1968】:跟隨智者腳步,聆聽管理思維。北大縱橫創始人王璞先生傾力打造,管理諮詢行業第一專家品牌。零距離,無縫隙,一對一與您分享與溝通。
中國EMBA俱樂部微信號【embaclub】:我不是心靈雞湯,我是管理加油站;我不廣交朋友,我僅凝聚管理者。MBA是一種學習理念,EMBACLUB是一個事業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