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全聯去年生鮮營收約80億 家樂福約70億
臺灣全聯去年生鮮營收約80億 家樂福約70億來源:聯商網2014-03-13 09:47 連鎖超市全聯福利中心發展生鮮市場,今年生鮮營業額將突破100億元,有逐漸取代傳統市場之勢!據透露,全聯今年整體營收預估達760億元,董事長林敏雄找徐重仁擔任總裁後,將繳出亮麗成績單。 家樂福去年營收630億元,其中生鮮僅佔1成多,估計生鮮年營收約70億元。全聯去年生鮮營收約80億元,林敏雄還曾透露,生鮮要到100家店,達到市場規模後,才能開始賺錢,今年這目標就能達陣。
-
自建生鮮廠 臺灣全聯拚生鮮超市本土一哥
(全聯積極布局生鮮系統,首個自建的生鮮廠預定9月完工。圖為中侖店日前開幕,是第45家具備生鮮的店面。) 全聯福利中心不畏零售業買氣低迷,積極展店,喊出明年達成全臺500店目標,營收上看500億元。除穩固乾貨與民生用品寶座,更加碼投資自建生鮮廠,將逐漸轉型成為本土最大的生鮮超市。 全聯日前在臺北市內新增中侖店,雖然緊鄰大潤發,但全聯並不擔心。全聯董事長林敏雄說:「全聯是目前臺灣賣場中少數的本土業者,我們在臺灣土生土長,要對社會有責任。」
-
臺灣:頂好超市深入小區 全聯加快布局生鮮
面對量販店低價促銷與超商積極展店,頂好超市(Wellcome)改變策略走「小型小區店」路線,並積極展店,預計年底全臺開店數可達210家,明年增至250家,全力拓展市場版圖。 惠康百貨採購董事盛禮豪表示,新的小型小區店賣場只有60坪至80坪,約為目前大型店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大幅提高機動性,其中生鮮商品比重達26%,也高於大型店的22%,且每周定期舉行促銷活動,爭取消費者青睞。 目前頂好超市全臺店數近200家,但惠康始終堅持直營。
-
解析臺灣全聯超市:濃縮的大賣場,放大的便利店
現在的臺灣全聯,屬於非常典型的社區型生鮮類超市。截止2018年底,全聯在全臺灣有950家門店,遍布全臺灣所有地方,包括最南部的墾丁小鎮,或是金門島。2018年總營收1200億臺幣約合278億人民幣。北部(臺北、新北、桃園等)城市單店面積偏小,不足1000平米。南部鄉鎮門店偏大,定位更為高端,滿足當地習慣去傳統市場的居民,當作高檔商場逛購。
-
頂好VS全聯 臺灣兩大超市2010拓展策略
頂好超市靠著開小型店,去年戰勝不景氣,獲利逆勢成長,今年將趁勝再開40家小型店,大舉布局中南部市場,力抗全聯福利中心。 頂好超市全臺店數邁入300家大關,尤其小型店愈開愈得心應手。根據頂好超市所屬香港商牛奶集團3月初發布的財報中指出,臺灣市場去年仍相當艱困,但頂好超市表現不俗,即使在金融風暴餘波影響下,仍順利達成獲利成長目標。
-
臺灣:全聯超市開闢藍海 直逼家樂福
由於消費緊縮,也擴大全聯福利中心與量販店的市場爭奪戰。全聯布局生鮮領域,家樂福、頂好超市則開出小型店,三商行則以迷你超市加入戰局,點燃零售業新一波的戰火。 當家樂福在搶攻量販市場時,本土的全聯以鴨子滑水方式在全臺遍地開花,深耕319鄉鎮。到2008年底店數已達442家、營收420億元,超越量販二哥大潤發,直追家樂福在後。
-
臺灣全聯加碼衝刺生鮮市場 加強基地直採
全聯福利中心加碼衝刺生鮮業績,4日宣布生鮮店700店達陣。 全聯總經理蔡篤昌說,今年生鮮業績可佔全年營收二成、挑戰160億元,穩居國內生鮮超市龍頭。 全聯近三年來每年投入逾百萬元提升生鮮商品品質,目前全臺有五座生鮮處理與配送中心,並持續強化產地直接採購策略,除可降低價格,更能掌控品質,維持鮮度競爭力。 全聯強化與在地農民合作,進口生鮮也與當地主要業者直接合作,避開中間商。目前已與挪威、澳洲、泰國、紐西蘭啟動產地直接採購,產品包括鮭魚、牛肉、榴槤與奇異果。
-
臺灣連鎖超市加大生鮮 開發食譜App、網購
為慶祝生鮮500店,全聯即日起至30日舉辦「生鮮500店慶享盡5國米其林美食」活動,第一重是持全聯福利卡於全臺營業所(不限生鮮店),購買全店商品單筆滿500元,即可獲抽獎券一張,即有機會抽到價值約20萬元的日本、美國、法國、英國、義大利雙人米其林遊。
-
臺灣:全聯與家樂福超市力拼「小型店」
家樂福與全聯福利中心將以小型店正面交鋒,全聯已在臺北市開出兩家100坪以下的迷你超市;而家樂福明年1月將在板橋開出第一家僅600坪的小區型小店。若市場反應好,兩大通路將快速複製小店的經驗。 全聯到今年底前,全臺店數可達442家,營收達420億元。從現在到明年1月底前,全聯已敲定12個開店據點,等於是未來一個半月內,平均四天就開一家店,要讓對手不易趕上。
-
臺灣全聯超市逆襲案例合集
那標誌性的「面無表情」,簡直與全聯「冷靜、理性、實在」的品牌訴求完美匹配。 全 聯 福 利 中 心 發 展 軌 跡 前身:軍工教福利中心 ,年年虧損 1998年10月:董事長林敏雄接手,成立全聯福利中心,定位為「既方便又便宜的大賣場」,從2006年開始和臺灣奧美合作。
-
聯商超市周報:誼品生鮮融資25億 羅森首進南通
;家樂福「菜籃子」正式上線 覆蓋全國215家店……誼品生鮮獲新一輪超25億融資近日,誼品生鮮獲新一輪融資,此輪融資金額在25億元以上,由老股東騰訊和今日資本領投,鐘鼎資本跟投。迅速擴張和穩定的盈利能力使誼品生鮮躋身行業頭部,也是獲得資本青睞和持續加注的重要原因。據了解,誼品生鮮成立於2013年,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優質低價新鮮安全的蔬菜水果、肉禽水產、日用百貨等商品,是離消費者最近的24H社區超市。誼品生鮮從合肥起步,2018年約有門店400多家。
-
臺灣全聯福利中心加碼衝刺生鮮業績 加強基地直採
全聯福利中心加碼衝刺生鮮業績,4日宣布生鮮店700店達陣。 全聯總經理蔡篤昌說,今年生鮮業績可佔全年營收二成、挑戰160億元(新臺幣,下同),穩居臺灣生鮮超市龍頭。 全聯近三年來每年投入逾百萬元提升生鮮商品品質,目前全臺有五座生鮮處理與配送中心,並持續強化產地直接採購策略,除可降低價格,更能掌控品質,維持鮮度競爭力。
-
合肥聯家超市為何能做到100%的生鮮自營
例如樂城和聯家,其中樂城超市的「未來超市」,聞名於國內,廣見於各大媒體報端;而能夠與樂城並駕齊驅的聯家生活超市,則相對低調,但其生鮮經營能力卻能在當地稱雄,堪稱合肥生鮮王。87年出生的盧健,便是這家合肥生鮮王的現任掌舵人。
-
臺灣本土超市龍頭全聯4.5億併購松青 總店數破800家
臺灣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昨以4.5億元(新臺幣,下同)吃下味全旗下的松青超市,併購後全聯店數將由目前的767店增至超過800店。由於松青在百貨公司內已有6個據點,因此全聯研議保留百貨店內的松青招牌,其他街邊店全更換為全聯招牌。 松青目前約有790名員工,優離部分員工後,剩下員工全聯全數接手,以因應快速拓點下的缺工狀態。
-
臺灣「流通業界教父」徐重仁出任全聯總裁(圖)
全聯董事長林敏雄與徐重仁合體出招,全聯衝刺開店數目的策略更加確立,未來5年,臺灣地區的零售通路預期將會出現1000家全聯超市對決其他便利型通路系統的競爭,臺灣地區的通路賣場將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商戰。 據報導,全聯近2、3年來力圖轉型,全省拓展店面,開設旗艦店,大打合理價位的生鮮、熟食,截至目前,全聯福利中心全臺已布局近700店,2013
-
臺灣全聯超市,它的文案堪稱「文案教科書」!
全聯超市,是如何從一個普通超市逆襲為臺灣最大的連鎖超市的?
-
臺灣全聯福利中心案例全集,見證一個普通超市的漂亮逆襲!
那標誌性的「面無表情」,簡直與全聯「冷靜、理性、實在」的品牌訴求完美匹配。 全聯福利中心發展軌跡 前身:軍工教福利中心 ,年年虧損 1998年10月:董事長林敏雄接手,成立全聯福利中心,定位為「既方便又便宜的大賣場」,從2006年開始和臺灣奧美合作。
-
臺灣全聯福利中心是怎麼想的? IMC資訊
然而,對臺灣各大超市、便利店來說,鬼節卻是一年中熱火朝天的促銷檔期。保留許多傳統民俗的臺灣地區,在農曆七月,政府、各行業團體、寺廟,甚至家庭都會舉辦「中元法會」。民眾在自家門口擺設祭品,招待孤魂野鬼。不過現代人用的祭品,大多都是超市裡買來的方便麵、零食、飲料等日常消費品。
-
臺灣連鎖超市老大全聯4.5億買下65家松青超市
臺灣流通市場昨日投下一顆超級震撼彈!島內連鎖超市龍頭老大全聯福利中心,以4.5億元(新臺幣,下同)買下味全旗下的65家松青超市。 至此,全聯在臺門市一舉跨過800店大關,不僅領頭羊地位更為穩固,而且大有「左打量販店,右踢便利店」之勢。 臺灣的主要零售通路按從小到大劃分,包括便利店(如7-11、全家等)、超市(如全聯、美廉社、頂好等)和量販(大潤發、好市多等)。
-
香港頂好惠康開出在臺灣的第二家大型生鮮複合超市
香港頂好惠康開出在臺灣的第二家大型生鮮複合超市 香港牛奶國際集團旗下頂好惠康超市(Wellcome),把香港大型生鮮複合超市的經營經驗,移植到臺灣市場,不但以此做為臺灣市場發展主力,也藉此提高與量販業競爭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