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全聯超市開闢藍海 直逼家樂福

2020-12-13 聯商網linkshop

  不景氣時代來臨,是市場重新洗牌時機。由於消費緊縮,也擴大全聯福利中心與量販店的市場爭奪戰。全聯布局生鮮領域,家樂福、頂好超市則開出小型店,三商行則以迷你超市加入戰局,點燃零售業新一波的戰火。

  當家樂福在搶攻量販市場時,本土的全聯以鴨子滑水方式在全臺遍地開花,深耕319鄉鎮。到2008年底店數已達442家、營收420億元,超越量販二哥大潤發,直追家樂福在後。

  全聯開店的速度令外商咋舌,在春節前開出七家店,連臺東都有新店,投資總店費用逾7,000萬元。全聯總經理蔡建和說,「有機會就開店,今年應該可以跨過500店。」

  全聯的客單價不高,約兩、三百元,但可創造420億元的業績。以平均每人消費250元計算,全年約有1.68億人次消費,也就是全臺2,300萬人,每人在全聯消費7.3次。

  全聯的便宜形象深植消費者心中,持有全聯福利卡的150萬名會員中,一半以上是精打細算的婆婆媽媽,每周來店消費頻率高達兩到四次。前年全聯併購善美的超市,改掛全聯招牌後,各店來客數就大增三成。

  全聯的便宜價格主要來自寄賣制度與售後付款模式,與量販店、超市業者的採購模式不同。全聯沿用過去軍公教服務中心經營模式,提供賣場讓供貨商寄賣,等到商品售出後再結帳,全聯節省物流、倉管、上下架等成本,又不需花錢買貨,就已贏在起跑點。

  全聯掌握優勢,讓量販與超商業者眼紅,曾希望供貨商提供與全聯的相同進貨規則,但最後全聯勝出。全聯在乾貨、日用品的銷售力,目前僅有家樂福能抗衡,若供貨商失去這個舞臺,會對營收影響很大。
 
  全聯開闢藍海 同業皮繃緊 
 
  今年全聯店數朝500家前進,從1月的開店速度,很有可能提前達陣。全聯這股氣勢,隱然成為零售業的要角,量販店更緊盯全聯的發展,便利商店也密切注意動向,一直低調經營的全聯,一舉一動都被放在放大鏡下檢視。

  全聯去年已穩坐超市龍頭,但仍積極開發新藍海,去年開始經營會員,導入生鮮與烘焙商品,不只局限民生用品。例如,全聯賣一個漢堡包5元,單月銷量衝破5萬個以上,讓經營烘焙很長時間的量販業者,相當意外。

  去年全聯的生鮮店數達57家,估計今年可超過百家,而全聯投資的生鮮物流廠將在今年營運,更擴大生鮮布局。加上北區生鮮與臺北農產運銷配合,能夠取得價格低又新鮮的蔬果,更讓量販店緊張。

  當量販店還在打未包裝蔬菜一把9元時,全聯也推出裸賣蔬菜。當量販店包裝蔬菜一包15元到20元,全聯的價格就比量販便宜3元到5元,吸引不少主婦捨棄傳統市場、減少到量販店的次數,轉到全聯購買。

  零售業者認為,臺灣零售市場的平價戰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未來鹿死誰手,將有一場殊死戰。
  (經濟日報╱記者李至和)

相關焦點

  • 臺灣:全聯與家樂福超市力拼「小型店」
    家樂福與全聯福利中心將以小型店正面交鋒,全聯已在臺北市開出兩家100坪以下的迷你超市;而家樂福明年1月將在板橋開出第一家僅600坪的小區型小店。若市場反應好,兩大通路將快速複製小店的經驗。  全聯到今年底前,全臺店數可達442家,營收達420億元。從現在到明年1月底前,全聯已敲定12個開店據點,等於是未來一個半月內,平均四天就開一家店,要讓對手不易趕上。
  • 臺灣全聯去年生鮮營收約80億 家樂福約70億
    臺灣全聯去年生鮮營收約80億 家樂福約70億來源:聯商網2014-03-13 09:47  連鎖超市全聯福利中心發展生鮮市場,今年生鮮營業額將突破100億元,有逐漸取代傳統市場之勢!據透露,全聯今年整體營收預估達760億元,董事長林敏雄找徐重仁擔任總裁後,將繳出亮麗成績單。  家樂福去年營收630億元,其中生鮮僅佔1成多,估計生鮮年營收約70億元。全聯去年生鮮營收約80億元,林敏雄還曾透露,生鮮要到100家店,達到市場規模後,才能開始賺錢,今年這目標就能達陣。
  • 解析臺灣全聯超市:濃縮的大賣場,放大的便利店
    臺灣折扣店代表,全聯福利中心,可以算作另一個。這家在臺灣起步晚於大潤發一年的超市品牌,現在已經成為臺灣最具家庭主婦喜歡的社區鮮食超市。家庭大宗囤貨去Costco,日常飲食所需去全聯,屬於臺灣西部南北城市帶居民的日常穩固習慣。大陸零售業的境外考察學習團,也經常喜歡前往這家公司走訪參觀。
  • 頂好VS全聯 臺灣兩大超市2010拓展策略
    頂好超市靠著開小型店,去年戰勝不景氣,獲利逆勢成長,今年將趁勝再開40家小型店,大舉布局中南部市場,力抗全聯福利中心。  頂好超市全臺店數邁入300家大關,尤其小型店愈開愈得心應手。根據頂好超市所屬香港商牛奶集團3月初發布的財報中指出,臺灣市場去年仍相當艱困,但頂好超市表現不俗,即使在金融風暴餘波影響下,仍順利達成獲利成長目標。
  • 臺灣全聯超市逆襲案例合集
    本文主要從廣告層面研究,全聯2006年至今廣告路徑大概如下:關鍵詞:便宜2006年是全聯切入市場的初期,主要競爭對手是7-11、沃爾瑪、家樂福等便利店和綜合購物商場。關鍵詞:公益2008年,臺灣和大陸一樣,也發生了三聚氰胺「毒奶事件」,臺灣政府決定:所有含有三聚氰胺的乳製品都要下架。
  • 臺灣本土超市龍頭全聯4.5億併購松青 總店數破800家
    臺灣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昨以4.5億元(新臺幣,下同)吃下味全旗下的松青超市,併購後全聯店數將由目前的767店增至超過800店。由於松青在百貨公司內已有6個據點,因此全聯研議保留百貨店內的松青招牌,其他街邊店全更換為全聯招牌。   松青目前約有790名員工,優離部分員工後,剩下員工全聯全數接手,以因應快速拓點下的缺工狀態。
  • 廣告界神級案例解析——臺灣全聯超市文案合集
    在這時代的兇猛洪流之中臺灣的全聯超市卻屹立不倒門店數量在增加營收也在不斷增長還記得全聯每年刷屏的廣告文案嗎?>請往下看2006-2014年:提倡省錢和實用臺灣全聯超市的前身是全聯福利中心一切都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直到12年前的2006年全聯和臺灣奧美開始合作產品特徵從一開始的成本使然的被動
  • 臺灣全聯加碼衝刺生鮮市場 加強基地直採
    全聯福利中心加碼衝刺生鮮業績,4日宣布生鮮店700店達陣。   全聯總經理蔡篤昌說,今年生鮮業績可佔全年營收二成、挑戰160億元,穩居國內生鮮超市龍頭。   全聯近三年來每年投入逾百萬元提升生鮮商品品質,目前全臺有五座生鮮處理與配送中心,並持續強化產地直接採購策略,除可降低價格,更能掌控品質,維持鮮度競爭力。   全聯強化與在地農民合作,進口生鮮也與當地主要業者直接合作,避開中間商。目前已與挪威、澳洲、泰國、紐西蘭啟動產地直接採購,產品包括鮭魚、牛肉、榴槤與奇異果。
  • 臺灣全聯超市2013年生鮮營業收入約80億 或超家樂福
    連鎖超市全聯福利中心發展生鮮市場,今年生鮮營業額將突破100 億元,有逐漸取代傳統市場之勢!據透露,全聯今年整體營收預估達760億元,董事長林敏雄找徐重仁擔任總裁後,將繳出亮麗成績單。  家樂福(需求面積:3000-15000平方米)去年營收630億元,其中生鮮僅佔1成多,估計生鮮年營收約 70億元。
  • 臺灣「流通業界教父」徐重仁出任全聯總裁(圖)
    臺灣聯合報系資料圖     華夏經緯網1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流通業界教父」徐重仁將重出江湖。全聯董事長林敏雄與徐重仁合體出招,全聯衝刺開店數目的策略更加確立,未來5年,臺灣地區的零售通路預期將會出現1000家全聯超市對決其他便利型通路系統的競爭,臺灣地區的通路賣場將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商戰。
  • 家樂福臺灣搶攻社區中小型超市 今年預計開15家
    量販業者家樂福便利購超市兩年前在臺灣前鎮區開張,因選點不佳去年悄悄熄燈,如今挺進左營區自由黃昏市場對面另起爐灶,供應生鮮、生活用品近萬種,鎖定全聯福利中心為競爭對手。  家樂福左營自由店為家樂福在左營區的第一個據點,業者看好左營區新興移民人口密集,於是挺進自由黃昏市場對面,站在最前線決戰傳統市場。
  • 臺灣全聯福利中心加碼衝刺生鮮業績 加強基地直採
    全聯福利中心加碼衝刺生鮮業績,4日宣布生鮮店700店達陣。   全聯總經理蔡篤昌說,今年生鮮業績可佔全年營收二成、挑戰160億元(新臺幣,下同),穩居臺灣生鮮超市龍頭。   全聯近三年來每年投入逾百萬元提升生鮮商品品質,目前全臺有五座生鮮處理與配送中心,並持續強化產地直接採購策略,除可降低價格,更能掌控品質,維持鮮度競爭力。
  • 全聯挑戰統一超的秘密武器:網購1小時到貨
    《商業周刊》與法國市調集團易普索合辦2014年「臺灣百大影響力品牌調查」,全聯福利中心的品牌影響力,一舉擊敗了三大電信公司,和國際知名企業如優衣庫、星巴克、麥當勞等,成為對庶民生活影響最大的「臺灣原創品牌」。
  • 臺灣全聯差異化:比量販更易達、比超商更平價
    右為總經理蔡建和  聯街網訊:全聯福利中心生鮮店跨越百店大關,昨(17)日第100家配有生鮮的新店店開幕,全聯福利中心董事長林敏雄巡店時說:「這家店小了點,但五臟俱全,未來全臺400多家店都要改裝成為有生鮮的超市。」
  • 臺灣全聯福利中心案例全集,見證一個普通超市的漂亮逆襲!
    據說這樣的定位是迫於現狀的無奈,當時的全聯經營狀況很不好,需要節省每一分錢才能保證生存。 本文主要從廣告層面研究,全聯2006年至今廣告路徑大概如下: 關鍵詞:便宜 2006年是全聯切入市場的初期,主要競爭對手是7-11、沃爾瑪、家樂福等便利店和綜合購物商場。
  • 臺灣超市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愛女離奇墜樓身亡(圖)
    臺灣超市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愛女離奇墜樓身亡(圖) 2011年09月05日 13:5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島內市售紅棗檢出過量農藥 全聯家樂福:已全部下架
    華夏經緯網5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高雄市衛生局25日公布抽檢市售枸杞、紅棗、花草茶及白木耳結果,檢出包括全聯、家樂福有農藥超量的紅棗。目前2家業者都已將商品下架,家樂福並提高自主管理的抽驗比率到100%。
  • 臺灣全聯超市,它的文案堪稱「文案教科書」!
    全聯超市,是如何從一個普通超市逆襲為臺灣最大的連鎖超市的?
  • 臺灣零售觀察:是誰顛覆了屈臣氏和家樂福?
    過去超級市場受到量販店、便利商店衝擊巨大,而全聯超市的逆襲是超市營業額增長最主要的驅動力量販店:2017年超級市場營業額為1971億新臺幣,從2000年17.4%的年增長率,在2017年下降到3%。過去外資品牌量販店在臺灣獨領風騷,如法國品牌家樂福、美國品牌Costco等。
  • 臺灣零售觀察——是誰顛覆了屈臣氏和家樂福?
    截止至今,全聯在全臺共計975家。經歷20年時間,全聯從草根本土超市,一躍超越香港品牌頂好(即Wellcome惠康)、法國品牌家樂福(Carrefour),成為臺灣最大的生鮮連鎖超市。在營收方面,全聯2018年營收267億人民幣,年增長10+%,平均單店年營收為2733萬人民幣。在盈利方面,為了追求」低價但品質好「,控制毛利率在10+%,淨利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