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舉行的
「改革開放再出發·助力倍增在行動」
暨國資系統「紀念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活動上,
一批「金色中環發展帶」重點項目發布,
新一輪發展藍圖也同步出爐,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今年啟動的 「金色中環發展帶」建設將與濱江文化休閒商務帶、南北科技創新帶共同作為「十四五」時期浦東「一軸三帶」生產力布局的重要部分。
「金色中環發展帶」一些重點項目:
· 金鼎天地:位於金橋開發區的最北端,總建築面積約220萬平方米,定位於「2035上海卓越城市典範作品、新一輪產城融合示範區」。
· 金橋壹中心:為超甲級寫字樓項目,是金橋城市副中心核心區域的首發地塊。建築主樓高度約250米,超過新金橋大廈的高度,成為金橋區域新地標。
· 啦啦寶都:是購物中心與商務辦公為一體的高層商業綜合體,建築總面積約14.7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金橋地區新興公共活動中心,進一步在購物領域打響金橋品牌。
與此同時,新區國資國企也發布「金色中環發展帶」建設最新進展,將在「十四五」期間落實新空間載體,勾勒產業創新特色活力新形象、聚焦民生功能完善,形成新的區域發展亮點。
▽▽▽
金橋集團
帶來三顆「明珠」 成為區域新地標
金橋集團聚焦「金色中環」發展帶的三顆明珠:金鼎天地、金橋城市副中心和上海金灘,精心謀劃、全面發力,打造新生態、新地標、新生活、新金橋。活動上,上海金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沈能透露了這三顆「明珠」的最新進展。
# 金鼎天地:
金鼎天地是通用凱迪拉克工廠配套的整體開發地塊,土地面積1平方公裡,是軌交12號線、崇明線、20號線的三線交匯之地,地上地下規劃建築面積220萬平方米。
按照「三年出形象、同步出功能、十四五基本建成」的計劃,已陸續開工的項目有5個,計劃明年開工的項目有7個。其中,25萬平方米的核心地塊商業綜合體已完成國際方案徵集和商務談判。
# 金橋城市副中心:
金橋城市副中心是上海市2035年總體規劃的城市副中心之一,功能區規劃面積4.5平方公裡,建築體量690萬平方米。金橋城市副中心的開發建設,是從園區到城區的轉型,是產業+城市形態的轉型,將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和競爭力。
首期開發的25公頃核心區引爆點上,地上地下將開工建設約100萬平方米,主要包括國培地塊、美亞地塊、春宇地塊、中央公園、金科路下穿與地下環路、地下空間一體化、高壓線入地等8個項目。
# 上海金灘(滬東船廠)項目:
上海金灘項目位於金色中環與五彩濱江交匯的樞紐節點,規劃範圍126公頃,其中包含與滬東船廠合作開發的65公頃。去年12月4日,金橋集團和滬東中華、滬東重機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三方以「滬東出地、金橋主導、合作開發、利益共享」為原則,成立了聯合工作小組,共同推進各項工作。
目前,金灘項目已納入上海市「一江一河」十四五規劃。下一階段,金橋集團將根據領導指示,按「規劃編制」和「商務談判」兩條工作主線推進各項工作,並先行打造景觀功能。
陸家嘴集團
形成前灘、御橋、張江「三點共振」效應
陸家嘴集團在「金色中環」三大副中心、五大潛力地區集聚發展帶中主導或參與開發的有三個點:前灘國際商務區、御橋科創園和張江科學城核心區項目,總建設面積762萬平方米。
上海陸家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晉昭在活動上透露,「十四五」期間,陸家嘴集團將實現竣工投用的項目總數達48個,總建設面積588萬平方米,完成投資總額533億元;並同步推進招商儲備和運營籌備,重招商引資、重產業集聚,形成前灘、御橋、張江「三點共振」效應,創造差異互補、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張江集團
形成城市景觀帶,成為城市新地標
「金色中環」張江片區規劃面積約420公頃,規劃區域總建築面積約600萬平方米,未來可再新建地上建築面積310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810億元。
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濤透露,整個規劃區域範圍分為城市副中心核心區、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城市副中心南拓區和在線新經濟產業集聚區四大功能區。
未來,從浦東機場進入中環城市帶後,就可見城市副中心城市群、張江科學會堂、極具科技感和未來感的未來公園建築群、現代功能與工業遺蹟相融的浦東水泥廠、在線新經濟生態園等,高低有序、疏密有致,形成震撼的城市景觀帶,成為城市新地標。
站在新起點,浦東國資國企也在現場發布了新一輪發展藍圖:區屬國資國企圍繞上海建設「四大功能」「五個中心」的戰略部署,按照區委關於國資國企「四個務必」的定位要求,國有資本布局與新區戰略布局緊密銜接,堅決落實倍增發展目標和「十四五」戰略重點區域開發任務,助力浦東改革再出發,推動倍增行動中實現自身發展倍增。
▽▽▽
當好深耕浦東區域開發的拓荒者,這是浦東國資國企的基因所在
2020年至2025年,區屬企業年均自籌資金投資總額維持在700億元左右,合計投資超過4200億元,比2013年至2018年的1851億元實現翻番。投資區域聚焦金色中環、上海東西發展軸(浦東段)、上海東站、五彩濱江、硬核走廊,其中 「金色中環發展帶」建設項目285個,總建築面積2200萬平方米(含地下),總投資約5600億元,區屬企業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並堅持高水平開發、高標準建設、高效率運營,做到協同作戰、兵團作戰,發揮好先鋒、先導作用。
投資領域包含特色園區、保障房、人才公寓、綠地、養老等多個領域。投資倍增帶動產業物業倍增,至2025年,區屬企業產業物業面積在目前1400萬平方米的基礎上,再增長3000萬平方米以上。
當好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的參與者,這是浦東國資國企的使命所向
圍繞助力科創板建設,優化提升區屬創投公司的體制機制、能力水平,加大產業基金運作,保持年均60億元以上的科創投資規模。
圍繞長三角一體化,深化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運營,滿足長三角企業多層次的融資需求。圍繞對接進博會,提升物業、招展、招商、宣傳、酒店等各類服務水平。
圍繞張江科學城建設,2020年至2025年,區屬企業將在張江區域完成800億元投資,落實新一輪「五個一批」任務,推動張江城市副中心建設。
當好推進浦東轉型發展的引領者,這是浦東國資國企的職責所系
強化戰略招商、精準招商,2020年至2025年,計劃完成實到外資480億美元,引進各類總部270家,新建研發機構370家,新增億元樓55棟。
推動園區轉型、國企轉型,把握園區開發「空間變生態」的產業規律,加快從土地物業開發商向綜合運營服務商的角色轉變,營造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
打造產業園區、特色園區,加快5G產業生態園、人工智慧島、機器人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智能製造服務產業園、郵輪小鎮、大視訊產業園、創新藥產業基地、醫療器械產業園等一批特色產業園的培育、建成,推動浦東重點產業集聚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精準對接綠色田園、美麗家園、幸福樂園建設,加大投入鄉村振興力度,設立鄉村振興基金投入鄉村建設,以市場化方式推動花卉、蔬菜、水蜜桃等特色產業持續發展。
當好服務保障基本民生的擔當者,這是浦東國資國企的初心所指
對接保障民生需求,不斷提升十大民生領域的精細化、專業化、市場化運營水平。「十四五」期間將新建500萬平方米保障房,完成200萬平方米人才公寓建設,完成1000公頃生態綠地建設,三家養老公司新設床位超1萬張,平價菜櫃帶動浦東菜價進入中心城區排名第一方陣。
力爭到2025年,新區國資國企千億級企業由2家倍增至6家,五百億級企業由2家倍增至4家,區屬企業資產總額倍增至13500億元。
近日熱文:
文字:楊珍瑩
原標題:《金鼎天地/金橋壹中心/啦啦寶都…一大批「金色中環發展帶」重點項目加緊推進》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