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貴池區火力全開決戰脫貧攻堅

2020-12-25 金臺資訊

6月3日,經過5年的努力,池州市貴池區實現1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累計3.67萬人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也從7.15%下降到0.087%,未脫貧人口366人,17個邊緣村沒有出列。

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如何讓這366人如期脫貧,17個邊緣村退出?貴池區火力全開,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抗補促」專項行動為抓手,全面發起脫貧攻堅總攻勢,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讓幹部一線忙起來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在貴池區每一個貧困村和邊緣村,總能看到這樣一群身影,他們沉下身子紮根基層,團結帶領村級黨組織和群眾苦幹實幹,為致富奔小康找良方、拔窮根,他們就是來自各級機關的扶貧幹部們。

「一想到村裡有那麼多事情要忙,在城裡根本就坐不住。」殷匯鎮東溪村時黨總支第一書記童錢兵來自區政協機關。今年2月選派到村裡擔任「第一書記」後,每周除了進城對接項目和爭取資金,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決戰脫貧攻堅的戰鬥中。剛到村任職,童錢兵就進農家、入田頭、拉家常式的開展摸底調查。他發現,東溪村產業結構單一,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增收渠道不多。他與村「兩委」幹部商議並聽取村民意見後,決定利用交通區位好的優勢和山丘地貌特點,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選擇了市場行情好,本地已有產業基礎的黃精種植項目。目前帶領村民們流轉土地種植了100畝黃精。按照當前行情預計,達產後每年收益十萬元以上,同時還能增加貧困村民務工收入。

扶貧是塊「硬骨頭」,「啃下來」要有幹勁、有韌勁。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的挑戰,該區除了14個貧困村和66個邊緣村均選派了「第一書記」,落實了扶貧幹部外,還在機構改革後,調整安排了187個單位3247人,參與「單位包村、幹部包戶」定點幫扶工作,推動扶貧幹部在一線奔忙,促進扶貧車間復工,加快扶貧項目進度,解決農戶產品銷售問題。截至目前,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累計開展扶貧調研42次、其他區級領導調研287次,各級幹部共制定2020年度貧困戶「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92839條。

讓龍頭企業幫起來

「多虧了貴航特鋼公司解了燃眉之急。有了這筆資金,蔬菜基地可以動工了。」近日,牛頭山鎮木閘社區黨委第一書記張華笑著說。5月27日,安徽省貴航特鋼有限公司向該社區捐贈了20萬元幫扶資金,支持他們建設大棚蔬菜產業項目,助力邊緣村退出。

木閘社區是貴池區2018年確定的66個邊緣村之一,到去年底,雖然54戶160名貧困村民全部脫貧,但集體經濟依然薄弱。今年初,圍繞邊緣村退出目標,該社區制定了邊緣村退出工作方案,其中實施鋼管蔬菜大棚項目,增加集體經濟收入,並帶動村民增收是今年的重點舉措之一。然而短缺的啟動資金讓他們邁不開步子。幸運的是,今年區委、區政府安排貴航特鋼公司結對幫扶社區。了解實際情況後,該公司立刻伸出援手。目前,這個社區已完成34.36畝土地的流轉和項目設計、預算、招標等工作。

「一家企業,一顆愛心;一個項目,一粒種子!」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該區除選派優秀幹部和科技特派員駐村幫扶外,還特地建立了「村企結對模式」,安排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結對幫扶,通過投入資金、建立扶貧車間、帶動貧困戶就業、培育產業基地等途徑,激發貧困村和邊緣村發展的內生動力,確保每個村貧困群眾順利脫貧,村集體年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正是這些企業投身到精準扶貧方陣中,『有什麼幫什麼』『缺什麼補什麼』,使得全區14個貧困村和49個邊緣村已脫貧出列。今年最後17個邊緣村又有17家企業主動開展結對幫扶。」區扶貧開發局負責人介紹說。該區引導企業攜手貧困村、尋找致富「新門路」促扶貧的做法已遍地「開花結果」。

讓扶貧產業活起來

這些天,唐田鎮尚書村貧困戶楊花雲和村民們一直在絲瓜絡種植基地裡,忙著給絲瓜藤蔓打扣,不時清理著畦上的雜草。就是這個絲瓜絡種植產業,不僅讓楊雲花等在這裡有了穩定的務工收入,而且讓尚書村集體經濟也有了增收的後勁。

據村黨總支書記楊雪飛介紹,2017年該村成立了絲瓜絡種植合作社,啟動絲瓜絡種植加工項目後,帶動了扶貧產業發展。目前不僅村集體經濟得到了壯大,基地還吸收了8名貧困戶務工,楊花雲就是其中一位。「過去家裡很窮,後來村介紹我到這裡做事,一天能掙100塊錢,現在不再為收入發愁了。」對於這份工作,楊雲花感到很珍惜,自2018年脫貧以來,家裡收入一直很穩定。

「我右手殘疾,想發展產業也沒有渠道。」涓橋鎮紫巖村九裡組的陳小明說,以前低保兜底為主,收入很有限。去年,把財政扶持的1萬元資金入股九華府金蓮智慧公司的黃精抱團發展項目後,使得沒有獨立發展產業的陳小明生活迎來了轉機。今年春節前,他拿到了項目收益前的分紅600元。待黃精成熟後,企業還將人均每年再分紅1000元。「以前就靠低保生活,現在除了項目分紅,還有務工收入,每年有2萬多塊的進帳。」陳小明滿臉笑容地說,全鎮像他這樣沒有獨立發展產業能力的254名貧困戶都通過抱團發展方式入股了龍頭企業,享受到著分紅收益。

可持續增收是防範返貧的根本之策。為此,該區整體統籌實施了「三業工程」,形成產業扶貧多點開花,讓貧困群眾致富有產業、就業有崗位、創業有門路。數據顯示,目前,全區已實施特殊貧困戶產業抱團發展項目310個,受益貧困戶3015戶。全區擁有「一業」的貧困戶已實現了全覆蓋,擁有「兩業」的有10923戶、佔比77%,擁有「三業」的有616戶、佔比4.4%。

讓貧困群眾動起來

貧困群眾是脫貧攻堅戰役的「主力軍」。相對於「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扶貧來說,道德和志氣是精準扶貧工作中最難幫扶的「角落」。為了讓群眾不僅口袋富起來,也要精神富起來,在脫貧攻堅決戰階段,該區推動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大力開展「感黨恩 思奮進」公德教育活動,著力培育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自主脫貧的志氣和本領,激活群眾脫貧「原動力」。

今年四月份,梅村鎮珍溪村艾草種植基地迎來了頭茬豐收季。在那段時間裡,村裡有名的「懶漢」凌烈興簡直換了一個人似的,趁著天晴,每天都要來基地對艾草進行翻曬,確保了這些艾草在雨季前及時打捆裝車。

凌烈興今年63歲,單身一人。用村裡人的話來說,凌烈興曾經「破罐子破摔」,不僅嗜酒如命,還脾氣火爆。村裡和幫扶幹部覺得這不是個辦法,考慮到他單身,又上了年紀,便一邊貼心為其提供了公益性崗位,一邊激發其內生動力。

「以前總覺得幹啥都沒勁。現在大家都這麼關心我幫助我,讓我老來無憂,我也不能不出份力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凌烈興激動地說,自從思想束縛解脫後,精神面貌有了質的變化,不僅酒喝得少,脾氣也好了,而且有空就到艾草基地打起零工,一年下來能掙到2萬多元。

目前,在貴池區,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像凌烈興一樣轉變了觀念,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著貧困的現狀。自「感黨恩 思奮進」公德教育活動開展以來,該區積極培育了一批自強致富、互幫互助的先進典型,並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形式,組織脫貧致富先進典型現身說法,向周邊貧困群眾講自己的「創業史」「致富經」「授業解惑」,交流脫貧經驗,引發了共鳴,激發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了「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趙冬至)

相關焦點

  • 方正深入貴池區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和信訪工作
    據池州日報報導 12月20日上午,池州市委書記方正深入貴池區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工作。他強調,要認真落實安徽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部署,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為「十四五」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池州市貴池區政府採購中心池州市貴池區林業局辦公家具採購補充通知
    池州市貴池區林業局辦公家具採購補充通知各擬投標企業:現將貴池區林業局辦公家具採購列入「池州市貴池區檔案局等單位辦公家具項目」(貴採詢字GCCG-2014-257)一併進行,現將採購需求表補充公告如下:池州市貴池區政府採購中心2014年12月8日一、池州市貴池區林業局辦公家具採購需求表第四包
  • 池州市貴池區:產業找對頭 致富有奔頭
    談及致富訣竅,池州市貴池區燈塔村扶貧專幹章微深有體會,「要想拔掉窮根,必須發展壯大當家產業」。 近年來,貴池區堅持將產業扶貧作為脫貧增收的重要抓手,將農業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與「四帶一自」產業扶貧相結合推進,通過實施黃精、茶葉、葛根等特色產業提升工程,帶動一大批貧困人口增收致富。
  • 崩興宇當選為池州市貴池區人民政府區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剛剛從池州市貴池區獲悉:1月13日上午,池州市貴池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閉幕。大會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崩興宇為貴池區人民政府區長,選舉孫傳彪為貴池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 |貴池區|池州市_網易新聞
    昨天記者從池州市貴池區林業局獲悉,當地正在組織狩「豬」行動,經批准在今年11月至明年3月期間,射殺300頭野豬。近日,貴池區一些農戶反映,今年當地野豬泛濫成災,老百姓種植的水稻、玉米遭野豬糟蹋得簡直讓人寒心。據村民介紹,特別是唐田鎮沿湖幾個村野豬數量已經達到難以容忍的狀況,只要到莊稼成熟的時候,野豬就出來糟蹋。
  • 貴池區、潛山市13家景區相互免費開放活動即將開啟
    為加強縣域結對幫扶交流,助力脫貧攻堅取得實效,促進淡季旅遊消費,池州市貴池區和潛山市聯合開展旅遊景區對池州市、潛山市居民免費開放活動。潛山市天柱山景區、山谷流泉文化園、白馬潭景區、天龍關景區、天仙峽景區、天柱大峽谷景區、白水灣玻璃橋景區7家景區對池州市民免票;池州市貴池區大王洞景區、九華天池景區、秀山門博物館、杏花村旅遊景區、齊山——平天湖景區、杏花村文化旅遊區6家景區對潛山市民免票。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衙下集鎮:做大做強生豬產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衙下集鎮:做大做強生豬產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020-09-21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正在貴池區調研時強調 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據池州日報報導 12月20日上午,市委書記方正深入貴池區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和信訪維穩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部署,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為「十四五」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勝利在望,決戰脫貧攻堅
    堅定決戰決勝的信心,保持決戰決勝的定力,提振決戰決勝的鬥志。鼓足「黃土變金」的堅定信心,聚起「百川成海」的群眾力量。勇立時代發展「潮頭」,瞄準人民群眾「盼頭」,凝聚黨員幹部「勁頭」。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突出位置,為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而奮鬥。 抓好重點任務,打好重要戰役。
  • 決戰脫貧攻堅 | 浠水巴河: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決戰脫貧攻堅 | 浠水巴河: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12-07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創」聚焦「九力」決戰脫貧攻堅
    作者:雲南省社科專家沿邊地區脫貧攻堅實踐經驗總結調研組在凝心聚力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特別是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到騰衝市清水鄉司莫拉村實地調研時對脫貧攻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進程中,騰衝市委、市政府通過聚焦「九力」,決戰脫貧攻堅,取得較好成效。
  • 始興縣收聽收看省、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會
    廣東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會和韶關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會先後召開。兩個會議皆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開至各縣(市、區),黃建華、葉洪番等縣領導在始興分會場參加了會議。昨天上午,廣東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會在廣州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分析形勢任務,研究困難挑戰,對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進行再動員、再推動、再落實。
  • 山南市桑日縣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活動即將開展
    為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脫貧攻堅決戰完勝圓滿收官,由中共桑日縣委員會、桑日縣人民政府主辦,桑日縣人社局、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西藏中心承辦的山南市桑日縣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活動即將正式展開。    此次系列活動共包含桑日縣首屆廚藝技能大賽暨「桑日廚王」爭霸賽和桑日縣首屆決戰脫貧攻堅創業大賽兩大活動。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他,逐夢臍橙……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他,逐夢臍橙…… 2020-12-21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一季度安徽池州市各區縣人均GDP最新數據,貴池區最高!
    根據安徽省池州市地方統計部門統一核算的2020年一季度GDP初核數據,小編整理出該市所轄區(縣)2020年一季度人均GDP數據及同比增速排位情況,詳細數據如下圖表1所示。012020年一季度池州市人均GDP略低於全國水平據上圖表1數據顯示,池州市2020年一季度累計實現GDP約177.2
  • ...決戰脫貧攻堅】決戰脫貧話今(金)朝:這20260萬元,青龍打算這樣...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決戰脫貧話今(金)朝:這20260萬元,青龍打算這樣「花」→ 2020-05-11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鳳凰縣:三力齊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華聲在線1月15日訊(通訊員 張長科)1月11日,從鳳凰縣扶貧部門獲悉,2017年,該縣緊扣「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精準扶貧核心思路,按照上級下發的各項扶貧政策和精神,積極制定完善舉措,延伸政策平臺,加大落實力度,推進工作成效,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取得了良好成果。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李鵬在華藏寺鎮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李鵬在華藏寺鎮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2020-05-10 0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過四季 見證小康 南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自治區黨委網信辦聯合廣西廣播電視臺與14個設區市聯動,共同製作15支微視頻,全景生動展示廣西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巨大成就和成功經驗,體現壯鄉兒女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系列第四篇:「行過四季 見證小康 南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由中共南寧市委網信辦、南寧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微視頻概述了南寧市四級書記狠抓扶貧,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奮戰脫貧攻堅一線的點點滴滴。
  • [青海新聞聯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的畫卷在青海徐徐展開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08日 14:52 視頻簡介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脫貧攻堅的畫卷在青海徐徐展開